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谁说忠孝两难全?孙承恩因“忠孝”被选为状元

谁说忠孝两难全?孙承恩因“忠孝”被选为状元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106 更新时间:2024/1/2 1:29:43

清朝顺治年间,熟人孙承恩的弟弟孙旸,卷入“科场案”,本来被判死刑,后遇大赦,改为流放辽宁尚阳堡。

网络配图

清顺治十五年,孙承恩又参加考试,在大殿唱名的头个晚上,顺治帝边阅读孙承恩的考卷,边赞叹说:“克宽克仁,止孝止慈。”不过,当他拆开考卷看见考生籍时,不禁怀疑是不是同那孙旸是一家人呢?于是连忙派学士熙前去与孙承恩当面对质。

哪知这个王熙与孙承恩是好友,他事先将此事告诉了孙承恩,并问:“现在你的前途就取决于我的一句话,我回去应怎么上奏呢?”

孙承恩随即答道:“是祸是福这是命中注定的,我不能欺君,也不能不认自己的弟弟。我希望你能回去如实禀报。”王熙叹了口气,上马后又回头问他:“你不后悔吗?”

网络配图

孙承恩说:“虽死无悔。”王熙只好将此事原原本本地上报皇帝,没想到顺治帝对孙承恩的正直不欺非十分赞赏,于是将孙承恩列为头名状元。

以上是据清人陈康祺所著《郎潜纪闻》等献记载的故事,史实有待验证。不过,历史上确实有孙承恩这名状元。

孙承恩,字扶桑。今家港市凤凰镇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状元,官至翰林院修撰。其父孙森曾任弋阳县令,很有政绩,官至高州府同知。

自幼好学的孙承恩,少年时就以才气名闻乡里。1654年,孙承恩参加顺天府乡试,由于他的文章清新婉转,深受主考官赏识,点为解元第一名。翌年,他又参加会试,考中副榜。

网络配图

回家后,闭门谢客,专心读书。顺治十四年(1657年),他的弟弟孙旸,被发配边疆。正值会试,孙承恩为救弟弟,多方奔走相救,想放弃会试的机会。但在朋友的劝阻下,他才参加会试,没想到一下子中了状元,被任命为翰林院为修撰。由于他诗、文书法俱佳,被人称为“文工六朝,诗学温,书法欧阳”。

顺治十六年(1659年)初夏,孙承恩随顺治皇帝去南海子,不料受惊中寒,又误食补药,不久病逝,年仅四十岁。著有《瀼溪草堂稿》五十八卷。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创中国一夫多妻记录:史载娶妻44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吉思汗

    在中国,谈到皇帝们的婚姻时,有一句话广为流传,那就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在对一些史料进行分析后,会发现:一夫多妻者中的“多”字上限在44个,创此“中国纪录”者是元太祖成吉思汗,最少者不过2人。在中国,谈到皇帝们的婚姻时,有一句话广为流传,那就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有人从“一夫多妻”制推论出每

  • 揭秘萧何为何要帮刘邦诱杀自己的好友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萧何

    历史上众多“好好先生”未必都是好人,他们所信奉的中庸哲学,讲究“不偏不倚、左右逢源”,为了保住自己,偏向哪一方都可以。因此,所谓“好好先生”,中庸信徒,其本质大都是趋炎附势。他们没有主见,也没有善恶,有的只是永远跟着最有实力的主子走的“信念”。网络配图西汉首任丞相萧何就是“好好先生”的祖师级人物。这

  • 崇祯皇帝性格孤僻多疑原因:童年丧母伤害太深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崇祯

    核心提示:崇祯帝见到母亲画像,往事回忆,思绪万千,悲痛欲绝,泪如泉涌:“帝雨泣,六宫皆泣。”(《明史·后妃传》卷一百十四)朱由检迎进母亲画像,悬挂在宫中。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幼年丧母对他的伤害至深。网络配图乾清宫的悲剧很多,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皇帝的“三悲”——童年失母之悲、刚愎自用之悲和末日疯狂之悲

  • 宋代武官地位低?学者称赵匡胤怕被枪杆子夺权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赵匡胤怕被枪杆子夺权

    从唐代开元盛世到宋朝建立的二百多年间,中国都是在打打杀杀中度过的: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五代十国。不但老百姓流离失所,连皇帝都是高危的职业。军旅出身的宋朝开创者赵匡胤决定,从制度建设上终结武人的时代。对五代十国,欧阳修有过一个统计:“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者三、

  • 诸葛亮借刀杀关羽原因:他成了联吴抗魏绊脚石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诸葛亮,关羽

    核心提示:船山先生的分析何其精辟,不由人不喟然叹服!既然关羽已成为诸葛亮联吴抗魏战略方针上的绊脚石,葛氏假吴人之手将其翦锄也就不是毫无道理的事,我们又何必为之惊讶呢!网络配图原内容提要:章太炎先生在《訄书》中提出的:“葛氏假手于吴人,以殒关羽之命”的见解虽仅是猜测,但确实很有道理。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前

  • 汉武帝本想让他成为第二个卫青他却投降了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广利

    汉武帝刘彻有个爱好,那就是打匈奴。在打匈奴时,他有另一个爱好,那就是任用小舅子为将。比如,威名赫赫的卫青大将军,就是皇后卫子夫的弟弟。也许是看到启用卫青的效果不错,汉武帝就想把这个用人模式推行下去。恰好,汉武帝有一个宠妃叫李夫人,李夫人有一个哥哥叫李广利。于是,汉武帝大手一挥,让李广利也做了将军。咱

  • 汉武帝杀钩戈夫人:要儿子当上皇帝母亲就得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武帝杀钩戈夫人

    在看宫廷剧的时候,大多的剧情:都是后宫的女人为了生儿子巩固地位而使出各种手段。当然,在古代历史上的宫廷中,也是普遍存在母凭子贵的现象,后宫女儿的地位往往与是否能为皇上诞下皇子有很大的关系。若自己的儿子可以当上皇帝,自己的地位也一定可以大大提升,例如王政君、武则天、孝庄太后、慈禧等。网络配图当然凡事也

  • 揭秘战国秦将白起“腥风血雨”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白起

    自远古时代起,诸侯之间的攻伐、强国对弱国的吞并、皇室之间争夺帝位、外族的入侵、不同规模的农民暴动……几乎每个朝代都有频繁的战争。而消灭 敌对方的军事力量、占领对方的城市土地,则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在交战双方的军队拼死搏杀、攻城略地的同时,必然祸及无辜的百姓。网络配图而在古代农耕社会,敌对双方处

  • 你所不知道的清朝始祖努尔哈赤的“七大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努尔哈赤

    1清太祖 努尔哈赤(1559.2.21-1626.9.30)姓爱新觉罗,女真人。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在祖居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国东北部,并屡次打败明朝军队,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次年于宁远城之役被明将袁崇焕炮石

  • 揭秘慈禧太后最宠信的太监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慈禧,刘诚印

    问起慈禧最宠信的太监究竟是谁?人们一般都会脱口而出:李莲英!其实不然,李莲英是后来者,在李莲英前面还有两个人:一个叫安德海,一个叫刘诚印。安德海倒是大名鼎鼎,而刘诚印却鲜为人知。网络配图先说说安德海:安德海早年服侍慈禧,深得慈禧宠信,尤其在咸丰皇帝死后,安德海秉承慈禧旨意,秘密联络恭亲王,为扳倒顾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