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顺治帝有喜有悲的人生是从佛的理由吗?

揭秘:顺治帝有喜有悲的人生是从佛的理由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224 更新时间:2024/4/18 23:07:34

顺治帝名福临,他的命运真和他的名字一样:“福”从天降“临”。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一,大清皇位,从天而降。崇德八年(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突然逝世,从而引发了激烈的皇位之争。当时最有希望得到皇位的,一个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一个是睿亲王多尔衮,双方剑拔弩张,斗争的结果,双方居然都同意由年仅6岁的福临继承皇位。

第二,迁鼎燕京,从天而降。清顺治元年即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军攻陷燕京。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今景山)自缢而死,明朝灭亡。清摄政睿亲王多尔衮在吴三桂引领下进入山海关,大战李自成军,获得山海关大捷。五月初二日,多尔衮率领清军进入北京城,在武英殿御政。清太宗皇太极曾有遗愿:“若得北京,当即徙都,以图进取。”多尔衮遂奏请顺治帝迁都北京。同年十月初一日,顺治帝在皇极门(今太和门)举行大典,颁诏天下,定鼎燕京。祖、父28年奋争未能实现迁都燕京的愿望,7岁的福临却实现了,具有开创之功,因而他身后得到的庙号是“世祖”,而他的父亲皇太极的庙号仅是“太宗”。

第三,亲掌朝纲,从天而降。顺治七年(1650年),摄政睿亲王多尔衮突然逝世,年仅39岁。多尔衮摄政7年,小皇帝福临只是一个傀儡。多尔衮的死给了福临亲政的机会,使他18年的皇帝生涯中有11年能够名实相称。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确是有福之人。但是,顺治帝的人生有喜也有悲。

第一,未受系统全面的儒家教育。顺治帝曾经把读过的一些书拿给高僧木陈看,说:朕极不幸,五岁时先太宗早已宴驾,皇太后生朕一人,又极娇养,无人教训,坐此失学。年至十四,九王薨,方始亲政,阅诸臣章奏,茫然不解。由是发愤读书,每晨牌至午,理军国大事外,即读至晚,然顽心尚在,多不能记。逮五更起读,天宇空明,始能背诵。计前后诸书,读了九年,曾经呕血。从老和尚来后,始不苦读,今唯广览而已。可见,在14岁以前,福临没有受过系统良好的文化教育,亲政后连奏章也看不懂,只好苦读以至呕血。当然,顺治帝后来学有所成,广泛涉猎经史子集,通略儒释真谛,文化水平远远超过他的父亲皇太极和祖父努尔哈赤,而且诗、书、画、文都好。

第二,少年福临作为一个皇帝,承受了太多的责任、期望和压力,很少能够享受到普通孩子的快乐和轻松。重压之下,必有反弹。多尔衮是顺治帝的亲人,是他的皇叔父;他帮助顺治帝登上皇位、稳定政局,并迁都北京、统一中原。但这个强权的摄政王也同时带给小皇帝巨大的心理阴影。福临甚至连见母后也没有充分的自由。顺治七年(1650年)十二月,多尔衮死在塞外喀喇城。第二年正月,顺治帝亲政。二月,便追论多尔衮十大罪状,籍其家产,削其封典,撤其享庙,诛其党羽。传教士卫匡国的《鞑靼战记》载述:多尔衮死后被毁挖坟墓,掘出尸体,用棍子打,以鞭子抽,砍掉脑袋,暴尸示众。

第三,同母后的关系不太协调。一是,顺治帝幼年贪玩,母后管教过严;二是,母后将自己的侄女许给顺治帝做皇后,小皇后出身蒙古科尔沁贵族,从小娇生惯养,小两口经常发生口角。顺治帝废掉了皇后,又立一位科尔沁贝勒的女儿,顺治帝还是不喜欢;三是,顺治帝宠爱董鄂妃,遭母后反对;四是,要出家当和尚,更是受到母后斥责;五是,母后同多尔衮的关系问题,传言很多,让他难堪。

第四,乳母李氏病死。顺治曾对人说:“乳母李氏,当朕诞毓之年,入宫抚哺,尽心侍奉,进食必饥饱适宜,尚衣必寒温应候,啼笑之间曲意调和,期于中节,言动之际,相机善导,务合规程。诸凡襁褓,无不周详恳挚……乃一旦溘然长逝,深堪悯悼。”与母后关系不洽、叔父专权跋扈、皇后废立、爱子夭亡、爱妃早逝、乳母去世,等等,实在是烦恼、痛苦的事情。怎样解脱?他在佛界找到了一方清净之地。

标签: 清朝顺治皇帝

更多文章

  • 张居正与高拱谁更厉害?揭秘张居正与高拱的争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居正,高拱,明朝

    晚明从万历元年(1573年)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短短的71年里,明朝从余晖满天的回光返照,很快就走向了天崩地裂的灭亡。张居正的新政,被认为是造就明朝回光返照的主要原因。张能大权独揽,主导改革,首先是因为他在万历帝刚刚登基时,和另外一名铁腕宰相高拱的PK中胜出。高拱,字肃卿,河南新郑人。《明史

  • 倒霉皇帝朱祁钰:明景帝朱祁钰为何一生如此悲催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皇帝,朱祁钰

    明景帝朱祁钰(公元1428-1457年),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弟,明英宗被瓦刺兵俘去之后继位,在位8年,病中因英宗复辟被废黜软禁而气死,终年30岁。葬于北京市郊的金山口,明朝诸王的墓地。明景帝朱祁钰,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刺兵俘去后奉命监国。面临瓦刺对京城威胁的情况下,于同年9月即皇帝位,遥尊

  • 明穆宗的帝王之路:朱载垕有多少政绩被后人称赞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皇帝,朱载垕

    明穆宗朱载垕,是明世宗杜康妃之子,但是皇帝的儿子多了,难免顾此失彼,且其母亲杜康妃失宠,又非长子,很少得到父爱。刚满16岁的朱载垕就藩裕王,开始了独立生活,过早的离开了父母,在裕王邸生活了13年,本来他可以安安心心的当他的王爷,但命运总是变幻莫测的,他成了皇帝,统领整个大明。作为一个王爷,他能够比普

  • 奸臣蔡京的另一面:曾主持建宋代福利院可算能臣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蔡京,奸臣,宋朝,

    史上的蔡京可以算个能臣,其行政手腕和经济改革手段,成效超过王安石。《水浒传》里的蔡京,作为道德意义上的大奸臣,当然不是什么好鸟。但社会救济非私惠、小慈可比,我们不能“因人废法” 北宋末年,苏州建了个居养院。南宋淳熙五年,该居养院重建,规模宏大,有房300多间,有官民捐献的田地1660亩,募民耕种,

  • 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晚清官场上最叛逆的官员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曾国藩,曾国荃,晚清,

    钟叔河先生整理编辑的《曾国藩往来家书全编》上中下三册,足有七八十万字。这套书我买了数年,当年也曾看过一次,开卷即抛。不是书的内容不好,我提不起兴趣,不然我何必破费去买?问题出在书籍的质量。我买的书并非毛边,但这三卷书居然书页有无数处没有裁开。这个毛病,在我喜欢躺着阅读的人,真是要命。读上三两页,就不

  • 北魏文成帝:史上唯一14岁就开始当父亲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北魏文成帝,后宫,皇帝

    我国的百姓在历史上一向重视传宗接代,很多人辛苦了一辈子,挣了一些钱,如果到死去前没有一个传宗接代的人,不知当初要留着这些钱有何用。对于世袭的王朝,为了自己的家族能够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传宗接代就更显得尤为重要。帝王们过早地对其子女进行性启蒙教育,这种做法最早也起源于皇室。在身在朝廷中的皇太子或小皇帝在

  • 夏姬:祸乱四国克死裙下之臣的古今第一荡妇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夏姬,春秋战国

    变脸大少楚庄王芈侣一夜之间脱胎换骨,先灭庸国,再臣宋国,接着问鼎中原,最后大败晋国,完成珠峰登顶,一览众山皆小,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神奇故事。但盛极必衰,这个千古不移的真理也迅速普照大楚。不过,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引领这普照之光的竟然是一连串荒诞不经的淫乱故事和一个

  • 盘点:中国历史上十大不太被重视的英雄排行榜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英雄,

    1. 先轸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爆发。战争开始前不久,晋军统帅郤缺病故,先轸被破格提拔为三军统帅。先轸在城濮之战中创造了谋略战争。在此之前的战争,包括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战争双方都讲究“以战为礼”,是用一种类似体育比赛的风格去打仗的。而先轸毫不客气的使用了战术和谋略来对付楚国人。退避三舍,将敌

  • 揭秘:范仲淹轰轰烈烈的改革为何以失败告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范仲淹,宋朝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早已成为激励志士仁人的千古名句。但范仲淹的主要事业并不是写散文,而是北宋中期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总的来说,宋仁宗赵祯在1022年登基之后,还不算坏皇帝,可他的日子并不好过。内外交困的仁宗在巨大压力下不得不考虑改革了,此际,他想起了范仲淹。本来范仲淹还有动摇,也许仁

  • 袁崇焕为什么杀毛文龙?袁崇焕诛杀毛文龙错在哪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袁崇焕,毛文龙,明朝

    清顺治七年,明降将孔有德领兵攻陷桂林,改靖江王府为定南王府。顺治九年,农民起义军李定国攻占桂林,孔有德兵败,举火自焚。图为靖江王府。 (资料片)袁崇焕对不听调度的毛文龙终于忍无可忍,一怒之下先斩后奏把他杀了,消息传出一片哗然。然而,崇祯皇帝却作出了超乎所有人想象的回应——表扬了袁崇焕。这是个什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