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皇后擅宠专房 让明孝宗朱祐樘不愿临幸其他妃嫔

张皇后擅宠专房 让明孝宗朱祐樘不愿临幸其他妃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599 更新时间:2024/1/13 4:46:22

成化二十三年八月,明宪宗驾崩,皇太子朱祐樘即位,就是明孝宗。

明孝宗亲生母亲纪淑妃的死,令人疑惑,所以有人建议追查当年给纪淑妃看病的御医,弄清真相。明孝宗出于种种考虑,没有同意。

明孝宗和他的父亲明宪宗一样,有一个又爱又怕的女人,而且一生不改。这个女人姓张,是兴济人,父亲张峦,字来瞻,直隶兴济县人,太学生,没有什么政治地位。成化二十三年张氏被选为皇太子妃,同年皇太子即位,不久就立张氏为皇后。

张皇后得宠,父亲张峦被封为寿宁侯,岁禄一千二百石。张峦死时四十八岁,赐葬在翠微山,追封为昌国公。

张峦虽然是平民出身,毕竟还是一个读书人,富贵之后还知道自己的斤两,懂得收敛,对朝中的士大夫恭敬有礼。到了他的两个儿子张鹤龄、张延龄兄弟,自以为天然富贵,骄纵不法,在外面一直比较张扬,明孝宗当然知道,却从来都不追究。

慢慢地,兄弟二人在宫中也放肆起来。因为姐姐的缘故,张氏兄弟经常出入禁中,宫中有一个名叫何文鼎的太监,浙江余姚人,读书人出身,成年以后自宫做了太监,在内廷做事。何文鼎一直看不惯张氏兄弟的嚣张。有一年的元宵节,张氏兄弟进宫观灯,与明孝宗一起饮酒。中间,明孝宗离席去解手,把皇冠摘下来交给执事的太监,张家二兄弟可能是喝醉了,拿过皇冠来戴到自己的头上。这种事可大可小,往小了说,只是二人酒后的戏笑,往大了说,算是一种僭越,是一项可以杀头的重罪。

据说张延龄喝醉之后还奸污过宫女,当时何文鼎就在附近,非常生气,顺手抄起一只金瓜,就要上去打死张延龄,被另一个太监死死抱住。正直的何文鼎不肯就此放手,第二天又向明孝宗告发此事。明孝宗反而要追究何文鼎的罪责,让锦衣卫严审何文鼎,逼他交待幕后的主使者。

张皇后像

何文鼎说:“有两个人主使,可惜你们拿不到他们。”

主审者问是什么人,何文鼎说是孔子孟子。朝中一些大臣替何文鼎说情,但张皇后不肯放过他,下令把他杖死在海子。操办此事的是太监李广、司礼太监李荣等人,用刑者为李荣。何文鼎至死骂不绝口。

刑部主事陈凤梧向明孝宗提议,给何文鼎一个像样的葬礼,又委婉地劝说皇上加强对张家二兄弟的管束,“寿宁侯张鹤龄兄弟年富力强,应该正确引导,早早告诫教训,挑选行为端正之人做他们的导师,与他们交往。如此,可以让他们自慎保全,永享爵禄,与国家共荣。”

揣测陈凤梧的一番话,何文鼎死得冤,张家兄弟恶行累累。何文鼎死后,宫中怪事不断,明孝宗自己就听见过殿中的铜缸发出一种声响,很像何文鼎在诉冤。随后的弘治十一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清宁宫又发生了严重的火灾,明孝宗吓得不轻,猜想自己是冤枉了何文鼎,下令为何文鼎举行一个体面的安葬礼,自己还亲自写了一份祭文。

张皇后用她的媚力彻底征服了明孝宗,擅宠专房,不给任何人任何的机会。另一方面,她也积极地与术士尝试各种方法,祈祷求子。一些大臣和内侍也注意到这个问题,担心皇帝专宠一人,会使子嗣稀少。

明孝宗和张皇后

弘治元年,太监郭镛提出建议,选拔年轻女子入宫,预做准备,等皇帝孝满之后,再立为妃嫔。郭镛的想法是尽量让皇帝的子嗣更多一些。左庶子谢迁表示反对,认为皇帝选立六宫,理所当然,只是皇帝现在还年轻,又正在为先帝守孝,不宜办理此事。

第二年,礼科右给事韩鼎也提到此事,说皇帝的孩子太少了:“古代的天子通常会迎娶十二个女子,以使子孙繁盛,这是国家之本,必须重视。现在陛下在这方面不采取措施,只是相信邪说,大搞斋醮,祈求福禄,实在糊涂。”

明孝宗认为韩鼎的建议有道理,客客气气地答应。过了一个多月,韩鼎看皇帝还没有行动,又一次进言说:“五十多天前,我提请皇帝注意子嗣的问题,到现在皇帝还没有明确的措施。希望皇帝挑选良家女子充入六宫,以为宗庙长久之计。”

明孝宗回答:“你的话很有道理,只是还要等一等。”

标签: 张皇后明孝宗

更多文章

  • 杨坚出生时额上长“龙犀” 母吕氏因害怕将其摔地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坚

    《资治通鉴》上有一段非常有趣的记载:陈朝至德元年(公元583)十一月,陈后主陈叔宝遣散骑常侍周坟、通直散骑常侍袁彦出使隋。陈叔宝听说隋文帝杨坚状貌异人,便让袁彦画像而归。当陈叔宝看到杨坚的画像后,大骇道:“吾不欲见此人!”立刻命人将画扔了。杨坚的相貌到底奇异在何处,以致他的死对头陈叔宝看到画像后如此

  • 揭秘史上第一恶魔皇帝刘子业的重口味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子业

    一个人将走进历史的舞台,这个人绝对是人类史上,独一无二的恶魔。刘子业即位宋孝武帝刘骏于公元464年驾崩,他的嫡长子刘子业即位,年号永光,刘子业即位时年仅十六岁。对于这位仁兄,历史上有两本书清清楚楚地记载了其事迹,一本是梁朝沈约编著的二十四史之一的《宋书》,另一本是《资治通鉴》。历史记载中的刘子业,如

  • 明朝的嘉靖皇帝为何长时间不见自己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嘉靖,海瑞

    戏曲、小说对于历史的传播威力是极其惊人的。比如,大家之所以熟悉三国那段历史,对于曹操、关羽、诸葛亮、司马懿等三国人物如数家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而不是因为正史《三国志》。同样的道理,明朝的嘉靖皇帝之所以大名鼎鼎,全赖于一个人的帮助:海瑞。海瑞可是历代清官的典型代表,江湖人称海

  • 明光宗朱常洛当了20年太子 当皇帝却仅仅30天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万历皇帝,朱常洛

    在中国古代的皇帝中,明光宗朱常洛大概算是最苦逼的皇帝之一了。他足足当了20年皇太子,在战战兢兢中,好不容易熬到他老爹万历皇帝驾崩,可他刚刚继位一个月,就病死了。真是个悲剧。朱常洛的悲剧命运,其实从他出生时就注定了。这源于其母卑贱的出身。话说,在朱常洛之前,万历皇帝的妃嫔们都没能生出儿子。一天,万历皇

  • 历史上的“大汉忠臣”董承究竟是什么样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董承,三国演义,忠臣,汉灵帝,董太后,曹操

    《三国演义》塑造了不少经典的人物形象,如奸绝曹操、义绝关羽以及智绝诸葛亮,又比如仁义的刘备,小气的周瑜,还有莽撞的张飞。这些人物形象有的与历史相似,有的却与历史相去甚远。而在《三国演义》刻画的众多人物中,有一位“汉室忠臣”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人就是“国舅董承。”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都有印

  • 牛人还是枭雄?吕光收复失地却建立了一个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吕光,苻坚,后凉,苻宏,淝水之战

    前秦王苻坚获得中原后,看中了西北,恰好此时车师前部王弥寞、鄯善王休密驮前来长安朝见。两人请求前秦像汉朝一样设置都护统治西域,并愿作为向导,讨伐西域那些没有归附的国家。苻坚任命骁骑将军吕光为使持节、都督西域征讨诸军事,与凌江将军姜飞、轻车将军彭晃、将军杜进和康盛等人率十万大军征讨西域。吕光征西域383

  • 比慈禧更牛的诸蒜子扶植六位皇帝三度垂帘听政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蒜子,慈禧

    诸蒜子是河南阳翟人,自曾祖父至父亲,都是朝廷重臣,谢安是她的舅舅,可说家世显赫。诸蒜子因家世渊源,不但拥有出色外表,且兼有饱满学识及大家风范。长大以后,因晋成帝早已耳闻诸蒜子集美丽、才华和智慧于一身,于是便将她许配给自己的弟弟司马岳。没多久,晋成帝死,由司马岳继任,是为晋康帝。诸蒜子也因此而晋升为皇

  • 揭秘:葬送了大明朝直接送崇祯上吊的罪将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明朝,皇帝,崇祯

    说起大明王朝,那是想当然的硬气。什么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让人无端兴起一股豪气。什么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感觉从上到下,君臣一心,壮怀激烈。只是豪气归豪气,大明王朝最终还是从内里腐烂,最终被一击而溃。作为大明王朝的最高领导人崇祯帝,更是只能无奈地或者说悲壮地选择在煤山上吊,以谢朱家先人。崇祯也许

  • 富裕的北宋为何轻易被灭亡?不仅因赵佶太无能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宋徽宗

    两宋是对文人知识分子比较宽松的时代,武将的没落使得文人成为皇帝最容易信任的人,特别是在北宋末期,艺术家兼资深玩家宋徽宗赵佶,更是在身边聚拢了一批臭味相投的人,他们就是北宋著名的六贼:蔡京(六贼之首)、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劲、李彦。这六个人尤其以蔡京最受宋徽宗信任,二人可谓狼狈为奸,对国家危害极大。

  • 清代名臣张伯行廉洁自律:不取属地民众一钱一物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张伯行,官员,

    唐太宗曾经指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人才难得,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循吏更难得!清康熙年间,就有这样一位“不取民一钱”的清官廉吏,不仅百姓歌颂之,皇帝也称之为“天下清官第一”。他就是清代名臣张伯行(1651-1725)。廉洁自律:不取属地民众一钱一物清官之难,难在身正。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