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富裕的北宋为何轻易被灭亡?不仅因赵佶太无能

富裕的北宋为何轻易被灭亡?不仅因赵佶太无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651 更新时间:2024/1/17 19:36:07

两宋是对文人知识分子比较宽松的时代,武将的没落使得文人成为皇帝最容易信任的人,特别是在北宋末期,艺术家兼资深玩家宋徽宗赵佶,更是在身边聚拢了一批臭味相投的人,他们就是北宋著名的六贼:蔡京(六贼之首)、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劲、李彦。这六个人尤其以蔡京最受宋徽宗信任,二人可谓狼狈为奸,对国家危害极大。

宋徽宗刚接手皇位的几年,凭着从前较好的底子,加之初登皇位还有一点上进心,国家发展还比较好。东京汴梁及全国多数地方呈现的是一派国泰民安,繁花似锦的景象。据说,当时国库中的钱,都已经生锈发霉了,许多粮库也都堆满了粮食。徽宗年间,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比较真实地向世人展现了当时汴梁城的繁华和富庶。

可惜一片大好河山,随着蔡京的上位,悄然间出现了变化,但蔡京的仕途之路开始却不大顺利。元符二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后,蔡京曾被贬官为端明、龙图两学士,太原知府,不久后又被贬为江宁知府。蔡京对此很不满,又遭弹劾,不久后又被夺去官职,让他去提举洞霄宫,居住在杭州。

后来,蔡京为了往上爬,巴结上了宦官童贯,童贯利用向皇帝进献“名家书画、各种奇巧之物”的便利条件,顺带捎上些蔡京画的屏幛、扇带等物。因为徽宗是书画艺术大家,所以,慢慢的对蔡京留意起来。蔡京收买太监的同时也极力讨好皇帝宠爱的妃子。

就这样,在嫔妃和宦官不断向徽宗说蔡京好话的情况下,在崇宁元年(1102年),将蔡京调任为大名知府。不久,蔡京做了《爱莫助之图》献给宋徽宗,宋徽宗更对蔡京另眼看待了,逐渐决定要重用蔡京。

蔡京获得徽宗的信任后,向徽宗提出了“丰亨豫大”的说辞,就是劝说宋徽宗,趁着国泰民安的时候,要尽情享受大好时光,把人间所有的乐事、快事都享受个够。

徽宗艺术家的头脑,本来就是很感性的,自然乐于享受生活。有一次,徽宗在和大臣一起参加宴会时,举起一只玲珑剔透、价值连城的金玉装饰的酒杯说道:“我用的这杯子,是不是太奢侈了?”蔡京却急忙跟进说:“陛下贵为天子,天下的一切财物和宝藏,都属于您,供您随便享用。用这样的小玉杯理所应当,没必要考虑该不该用的问题!”徽宗又说:“我记得先帝曾想营建一座小小的台子用,官民还劝谏批评先帝呢!”

善于钻营的蔡京揣摩透了徽宗的心理,又奏道:“做事情如果符合事实,就是有道理的,不需要顾忌别人说了什么”。徽宗听了这话,心里受用极了,从此,徽宗果真不再顾忌。但欲望之门一旦打开,就会越来越强,随之而来的花费自然越来越大。忠臣的良言,也自然越来越刺耳。

蔡京逐渐获得徽宗信任后,为了稳固地位,便开始从两个方面祸国殃民:一个是勾结党羽,攫取国家权力,蛊惑徽宗享受胡为;另一个是向百姓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支撑自己和徽宗无尽的欲望。他为徽宗大兴土木,建造“延福宫”,开掘景龙江,筑起“艮岳假山”等。同时和宦官梁师成、李彦,还有朱劲等人帮着徽宗,从全国各地搜集奇花怪石,搞得全国进献“花石纲”的行动此起彼伏。蔡京一伙的这些做法使得国内民怨沸腾,农民起义频发,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北宋的实力。为了控制军队,蔡京一伙将善于巧言献媚的王黼[fǔ]和太监童贯拉拢到一起抱团取暖,宦官做军队大帅的朝代还真不多,但宋徽宗和蔡京就这么干了。人们对这6个权臣奸佞深恶痛绝,合称6人为“六贼”。

“六贼”得势后,将国政搞得乌烟瘴气,官僚集团腐败透顶,最底层的百姓水深火热。农民起义虽不足以动摇北宋的国本,但金人的铁骑却将北宋当做最肥的肥肉,恶狠狠向北宋咬上了致命的一口。在靖康年间,金兵大举入侵,东京汴梁很轻易的就沦陷了。皇帝、太上皇、皇子皇孙、嫔妃公主、王公大臣基本被金人一窝端,这些昔日高高在上的人都遭受如此待遇,平民百姓的凄惨境遇就更可想而知了。

综合来看,北宋的灭亡,实际不是因为金人铁骑多么善战,而是亡在了北宋当权者极度无能上,造成这种局面的罪魁祸首当然就是徽宗和蔡京两人。他们为了个人无耻的私欲,将国家推向灭亡,将百姓推向灾难。“靖康之难”中,宋钦宗虽然杀了王黼、李彦、梁师成、童贯,抄了朱劲的家,发配了蔡京,但国破家亡的结局已无法改变。据说,由于蔡京干的坏事太多了,在他被发配到海南的路上各地百姓知道蔡京路过时,连水都不愿意给他喝,奸臣贼子终于尝到了遭报应的滋味,最终死在了发配的路上。

标签: 宋徽宗

更多文章

  • 清代名臣张伯行廉洁自律:不取属地民众一钱一物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张伯行,官员,

    唐太宗曾经指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人才难得,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循吏更难得!清康熙年间,就有这样一位“不取民一钱”的清官廉吏,不仅百姓歌颂之,皇帝也称之为“天下清官第一”。他就是清代名臣张伯行(1651-1725)。廉洁自律:不取属地民众一钱一物清官之难,难在身正。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

  • 李白到过燕子矶吗?“酒樽石”作为证据不可信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白,燕子矶,唐朝,

    燕子矶顶有一块较大的内凹外圆的杯状石,形似古代的酒樽。几年前,旁边石壁上出现了“酒樽石”三个红漆刻字,有关说明文字说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游燕子矶时以此石为杯,把盏问天,对江酹月,并书写了“吞江醉石”四个大字。有些报刊和书籍在写到燕子矶时,都以此作为李白到过燕子矶的证据。有媒体还刊文说,李白写下的“吞江醉

  • 解密:唐宋诸位诗人是如何描述清明时节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宋,诗人,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也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 4月5日。2008年,我国将清明节定为法定假日。其实,在唐宋时期,清明就是法定假日,短的话放假四天,长则七天。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效仿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习俗。本来,寒食

  • 奴隶出身的郭皇后30岁高龄嫁给曹丕一生无所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曹丕,郭皇后,郭女王

    咱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人,她的名字很特殊,叫做郭女王,感觉在那个年代能有人敢叫这样的名字简直很有勇气的有木有?所以,今天小编跟各位只说三个问题,第一个是这个郭女王名字的来历,第二个问题是她为什么是奴隶出身,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她怎么能一生没有孩子还能成为皇后的!首先来说第一个问题,她的名字,据说这个

  • 韩侂胄官居宰相为岳飞平反下葬后被斩首送至金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侂胄,宋朝,岳飞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暴发,宋徽宗、钦宗二帝被金国所俘,辉煌一时的北宋王朝正式宣告灭亡,史称“靖康之耻”。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迁都临安(今杭州)继承皇位,史称南宋。偏安一隅的南宋统治者们不思收复中原,却贪图享乐、苟且偷安,过着“今朝有酒

  • 高滔滔四岁入宫皇上独宠 经历三朝终成一代贤后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高滔滔,宋朝

    高滔滔,宋英宗赵曙皇后,宋神宗赵顼生母。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宋仁宗赵祯没有嫡亲子嗣继承大统,便决定把四岁的侄子赵曙(濮王赵允的儿子)接入宫中,由曹皇后培养。这时曹皇后把自己四岁的外甥女高滔滔也接入宫中,也由曹皇后一手栽培。赵曙与高滔滔年纪相同,天天在一起玩耍,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人渐渐产生了感

  • 隋朝风水师萧吉自喻诸葛孔明 却靠拍马屁升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萧吉,隋朝

    隋朝的官办“丝绸之路招商活动”随着杨坚夫妇对太子杨勇的印象越来越差时,杨勇害怕太子地位不保,也十分焦急地想着对策。于是,一次杨勇对父亲杨坚说家里闹鬼,有很多鼠妖。杨坚也很重视,就派当时全国最好的一个风水师去降妖捉鬼,不料却上演了“东宫赶鬼”的闹剧。结果是,杨勇的形象大跌,更加坚定了杨坚废太子的决心。

  • 连清太祖都畏惧的明末名将熊廷弼 死于意气用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熊廷弼,明朝

    明天启五年(1625)八月,在大明王朝的九大边镇上,一颗人头在轮流传视。九边的军官将士看到无不悲苦心寒,士气低落;百姓见到无不深抱不平,扼腕叹息。这个被传守九边饱受巨大冤屈的人是谁呢?他就是连清太祖努尔哈赤也要惧三分的熊蛮子——熊廷弼。浅谈明末辽东名将--熊廷弼面对辽东危局熊廷弼是最早提出坚城据守,

  • 揭秘:清帝逊位后谁最先在紫禁城中剪去辫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皇帝,溥仪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结束了清朝入

  • 历史上两位“极品”“美食家” 竟用这个来招待客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三国

    人类是进化了的高级生物,有社会纲常、伦理高道德,在人类文明中,吃自己的同伴是一件泯灭天良的糟心事,就算是逼不得已,也是不能为之。一般来说,只有在灾荒、战乱等颗粒绝收、食物匮乏的特殊时期,才会出现一些食人惨象。吃掉自己的同伴的时候,人们的内心应该是悲怆而又哀伤的。在这种极端困苦的情况下,任何旁观者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