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宰相刘墉是整个古代难得一见的长寿之人

宰相刘墉是整个古代难得一见的长寿之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483 更新时间:2024/2/8 16:14:04

刘墉的一生不仅官运亨通,位高权重,他在书法方面也是极具有盛名,在他生前曾与翁方纲、治、梁同书这四位并称四大家且位居第一。康有为还曾称他是清朝的“集帖学之大成者”。

刘墉的书法是清代帖学的一座重镇,他的书法不同于古人,精华内蕴,味厚神藏。对清代的书法家以及近当代的书法家都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关于他的书法,或许是受儒家中庸的思潮的影响,传统艺术审美以“中和”为主。他自幼就出生于封建家庭,学习以儒家经典为主,以“修生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奋斗目标。从刘墉的书法角度来看,主要还是来源于颜真卿和苏东坡。颜真卿的书法严谨、端庄、浑厚;苏东坡的书法风格追求自然,抑扬顿挫之感。刘墉岁身居高位,心足满意,但操守严谨。书法虽有颜真卿,苏东坡的的形态,但他的字里行间却拥有“中和”之美,而且还具有相当高的审美价值的自家风格。

他作书一般喜欢用豪放的风格,注重墨笔的浓黑程度,有时候他的一个字就如同一个小黑团,但实际上这才是刘墉真正高明的地方。他的墨虽然厚重,却不显呆滞。他的一些行草作品中通是夹着楷书、行书、草书、这三种字体。而且大都没有固定位置,有是忽楷书,有时是行书,又有时是草书,这样就构造出了一种空间上的遐想。总之,他这样飘忽不定的笔法,不但解决了三种书法不协调的矛盾,还给人一种耐人寻味的感觉。

刘墉书法价格

刘墉是清朝年间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他在政治上曾是朝廷上的重要大臣。在书法方面也是造诣深厚。刘墉也就是目前大家所说的“刘罗锅”,他一生最出名的并不是他的政绩,也不是文章更不是“刘罗锅”的名号,而是他的书法。

他的书法形同魏晋,笔法古朴厚重,貌丰骨劲,具有雍容端庄的风骨。书法结构严谨,墨色浓重而忧郁并富有“静趣”的艺术风格,是典型的“墨猪”风貌。据说他有三位宠妾,对于他的书法,也可代为以假乱真。近几年来市场上多了很多关于刘墉的书法作品,随之而来的是赝品也惨杂在其中让人一时辨别不出来。历年来在拍卖交易市场上,也出现过大量刘墉的书法作品,其中有真迹也有精品。据了解,在众多历史交易记录中,关于刘墉书法作品交易价格最高的是2014年6月份以100.6万元成交的1796年创作的行书杂文;同年还在中国嘉德拍卖的行书立轴以60.48万交易成功。其次据相关了解,同年至少有上百件作品以10万元打底的价格成交。

刘墉的书法作品进入拍卖交易市场的时间较早,早在国内刚刚开始兴起拍卖交易的1995年,北京嘉德公司在第14周的拍卖会上,就首次推出了刘墉的一件书法作品---书法四条屏。当时正好是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热播时期,受到此剧的影响,他的相关作品一露出市面就遭到了疯抢,从最低价两万起拍,最终以4.51万的成价格成交。有了这次影响,刘墉的书法变成了拍卖会上的常客,不论篇幅大小,作品身价一直在涨,就连一书法面扇都能竞拍到上万元。

刘墉的老婆

刘墉是清朝乃至整个古代难得一见的长寿之人,一共活了约八十五个年头。当时的刘墉正是朝廷的重要大臣。他去世之后还被加封了谥号。一个如此博才多学,还是朝廷重臣,肯定会受到不少红颜知己的亲睐。那究竟谁是刘墉的老婆呢?

关于这个问题来说,老婆的意义不过就是充当一个伴侣的角色而已。但是在古代,老婆就是男人的正妻。因此就出现一个争议:刘墉到底有正妻吗?他有小妾吗?关于这个问题历史并没有给出详细的记载。但是关于他是否有无正妻,答案是确定的。根据他的族谱,刘墉是有正妻的,叫做单氏高。但还有一个版本,即使根据清代的文人在《艺舟双楫》中写道:“诸城(指刘墉)有摄夫人黄氏,嘉兴人”,也就是说,刘墉有个叫做黄氏的老婆。这两者到底是否是他的妻子,谁是妻谁是妾,就不得而知了。

关于他是否有妾,据说他是有小妾的,在他早年的时候有一个老婆和三个小妾。在马宗霍的《书林纪事》中就有写道,“石庵有三姬,皆能代笔”,因此从这所知,刘墉至少有一个老婆三个小妾。但是也有学者称,刘墉的一生不止有一个老婆三个正妻。刘墉直至晚年的时候都没有一个子嗣,那时的医术没有如今这样发达,无法查明到底是什么原因。于是刘墉为了延续子嗣就又娶了几个小妾。之后关于他老婆怎么去世的,由于没有相关记载,所以就无从得知了。

标签: 宰相刘墉

更多文章

  • 解密唐太宗创作唐开国二十四功臣画像始末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太宗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登上了皇帝宝座。他励精图治,虚心纳谏,对跟随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和出谋划策的功臣元勋念念不忘。毕竟对他来说,皇帝的宝座来得太不容易了。公元643年3月23日,为了褒彰功臣,唐太宗李世民命人将长孙无忌、魏征、尉迟敬德等24名功臣的像画在凌烟阁上,他还常去观赏,以表对功臣的赞赏

  • 历史上楚霸王项羽的嫡系部将为何没有人能封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楚霸王项羽

    导读:项羽进入秦国都城咸阳,杀了秦的降王子婴,然后开始封王。因为曾经和楚怀王有约:“先入关者为王”,不好公然违约,就把刘邦封在秦人迁徙囚徒的巴蜀之地,又因为刘邦通过张良贿赂项伯,经他的叔父项伯的劝说,又加上汉中,说汉中也是关中之地,为汉王。因怀疑刘邦志在夺取天下,这样既不违约,也让刘邦远离中原,就是

  • 古人的智慧:汉武帝如何解决贫富分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武帝

    导读:贫富分化是古今都存在的问题,在古代贫富差距也是十分悬殊的。为了安抚民心,必须要对这些奢靡之风采取一些制止手段。那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贫富分化的,我们一起去看一下。汉代初年,经过血腥的秦末和楚汉之战,国家陷入赤贫。《汉书·食货志》载:“汉兴……天下既定,民亡蘸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 李旦两次登基三次让贤:懦弱还是谋略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旦

    导读:武则天在正式登基皇位前,曾经扶持自己的两个儿子先后当上了皇帝。其中李旦的皇帝生涯最为曲折,曾经两次登基三次让贤。他这么做是因为懦弱还是在韬光养晦?武则天的两个儿子李显和李旦都有过两次登基的经历。公元683年,李显即皇帝位,是为唐中宗,武则天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听政。不知为何,李显对自己的第二任皇

  • 三国第一冤案:揭魏延谋反的历史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延

    导读: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魏延被刻画为一个天生反骨、反复无常的小人。那么,历史中魏延真的是小人吗,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呢?又为何说魏延谋反是一桩千古奇冤呢?陈寿认为“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魏延只是想杀杨仪,并非谋反。元代的郝经更是认为杨仪是“以私忿杀大将,罪浮于延”。网络配图234

  • 商鞅是如何严格执行秦国法律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商鞅

    导读:商鞅是秦国的改革家,他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为了保证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法律的监控下,商鞅身先力行,保证了每一次赏罚的分明。商鞅变法时无论是奖赏还是刑罚,秦国都是要严格按照法律来执行的,绝对不会出现所谓虎头蛇尾的现象。斩获了敌人的人头,就等于看到了爵位、田宅和金钱,绝对不用担心政府不讲信用,给

  • 杨家将死因真相:真是潘仁美的阴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杨家将

    导读:在电视剧《杨家将》中,潘仁美被塑造成了一个跟秦桧差不多的反面角色。他公报私仇,处处陷害杨门忠将,致使杨继业战死沙场。但这是演义,不是历史。历史上潘仁美的原型是潘美,北宋人。一开始就跟着宋太祖南征北战,忠心无二,战功赫赫。那么杨家将的死真是潘美的阴谋吗?网络配图我们先看看当时的情况。赵匡胤死后其

  • 用人之道:刘备用人为何百无一失?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

    导读:刘备能成就霸业,显然不是《演义》中所描述的那样,更不是民间传言“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他之所以能在尔虞我诈乱纷飞的时代占得一席之地,主要是因为他在用人之道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那么,刘备的用人之道究竟有何厉害之处?刘备首次下定“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决心,毅然决然的决定抛头颅,洒热血

  • 揭秘刘贺从皇帝贬为海昏侯后的墓葬待遇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贺

    刘贺这个人在历史上算是一个传奇,他的一生扮演了很多角色。先是继承父亲的昌邑王封爵,后来又因为自己的叔叔汉昭帝死后无子,众臣推举他为新一任皇帝。刘贺就从昌邑王的身份转换成了皇帝身份。然而他的骨子里是不务正业的,在当皇帝的时候,他干出了很多不符合法律道德的事情。在来京奔丧的路上,他就掳掠民女,并且在大臣

  • 解密:清朝贪官和珅是如何最终“卿家荡产”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和珅

    《亚洲华尔街日报》曾推出千年来全球50富人榜,6名榜上中国人中便有和珅。但和珅的巨额家财并未被其后人继承,而为朝廷悉数抄没。那么,权倾天下的和珅,是怎样“卿家荡产”的呢?说清和珅的“卿家荡产”,先要知道他如何“白手起家”。和珅算是一个“官二代”,但这对他后来的发迹,应该说是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和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