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世祖忽必烈两次征伐日本为何会失败?

元世祖忽必烈两次征伐日本为何会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46 更新时间:2024/2/1 22:30:46

元朝征日,是军事爱好者非感兴趣的一件事。但是这方面的介绍极少。历史学者宜昌对中日双方的史料进行过非常完整的研究,甚至专门与日本学者进行过探讨,他的这份资料非常少见珍贵,是国内最全面的,摘录在此以飨读者。

公元127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女真人赵良弼为国信史出使日本,一方面传递国书,另一方面进行战略侦察。

至元十年(公元1273年)三月,赵良弼由高丽再至日本大宰府,要求进京面见国,大宰府西守护所拒绝,不得已回国。同年六月至京,忽必烈召见,询问出使日本情况,称赞其不辱君命。

赵良弼将他在日本逗留时对日本君臣爵号、州郡名数、风俗土宜等的考察呈上,忽必烈征询他对用兵日本的意见。赵良弼说:臣居日本将近一年,睹其民俗,狠勇嗜杀,不知有父子之亲,上下之礼;得其人不可用,得其地不加富。赵良弼认为:舟师渡海,风险浪阻,祸害莫测;勿将有用之民力,填无底之洞;不可进攻日本。

网络配图

这是赵良弼经过调查,得出的较为现实的结论。但是忽必烈迷信武力,不纳良言,开始组织元朝大军渡海伐日,这是东亚古代一次非常罕见的大规模跨海两栖登陆战。

至元十年四月,忽必烈趁耽罗岛林衍起事反对高丽王统治之机,派元军驻高丽统帅忻都、洪茶丘和高丽将军金方庆,率军攻入耽罗岛,控制了日本与南宋间的海上通道。就在这一年的二月,苦战6年的南宋襄阳失陷,南宋朝廷准备在江淮地区做最后的抵抗。

忽必烈召忻都、金方庆等回国,高丽王传达忽必烈的造舰命令:共造舰900艘,其中大舰300艘,可载千石至四千石;拔都鲁轻疾舟(快速舰)300艘、汲水小船300艘,定于正月十五日动工,限期完成。六月,900艘按高丽船式建造的军舰完工,上报世祖。忽必烈任命征东都元帅忻都、右副帅洪茶丘、左副帅刘复亨,统率蒙汉军20000人、高丽军5600人,加上高丽水手6700人,计32300人,于八月出发。

这是一支由蒙、汉、高丽三种部队组成的联军。联军的核心蒙古部队,经过着名统帅忽必烈的训练,军纪森然,英勇善战。部队的组织在当时亦较先进,每十人、百人、千人、万人各为一个战斗队,每队设长一人率领。千人队为兵力的基本单位,任命武功卓着的将领为队长。元军进攻的战术较日本先进,日本史书载:

网络配图

击鼓鸣锣,杀声震天。日军战马惊恐不安,跳跃打转,当武士拨转马头冲向敌人的时候,已被敌人射中。蒙古矢短,但矢根涂有毒液,射上即中毒。敌数百人箭射如雨,长柄矛可刺进铠甲缝隙。元军排列成队,有逼近者,中间分开,两端合围,予以消灭。元军甲轻、善骑马,力大,不惜命,豪勇自如,善于进退。大将居高处指挥,进退击鼓,按鼓声行动。在后退时,铁炮中装铁弹,随着火焰喷出,四面烈火,烟气弥漫;其声凄厉,心碎肝裂,目眩耳聋,不辨东西,被击毙者极多。

元军的武器和战术,日本武士从未见过,因而在初次接战中,损失不小。当年在征伐世界的过程中,蒙古军的战略战术和武器装备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反过来看当时日本武士军队的情况:

网络配图

日本武士部队的基础是守护地头制(庄头制)。这是幕府时期形成的兵制。守护,是掌握某一地方兵马大权的最高行政长官;地头,是管理公私土地进行征税的官吏,对其所管理的土地拥有警察权。他们按其管理的土地面积大小,蓄养私兵。这种私兵叫做“家人”(族人、家人)、“郎党”(家臣)。家人是守护、地头一族的世仆,在需要时即成为武士队伍的骨干。郎党类似汉、唐的部曲,是第一线的战斗员。这种以主从关系构成的部队,组织巩固,不易溃散,散可以重聚。家臣以死于君主马前为荣,因此,战斗力颇强。但是,这种队伍是各自为战的,指挥不统一,偏重于一骑对一骑的单打(即一骑打),因此战斗时几乎是混战、无组织无纪律,不易指挥,无战术可言,因而从整体上说战斗力是弱的。日军尚未经过大战的洗礼,没有系统的战略战术理论,还只是正规军队的雏形。

标签: 忽必烈

更多文章

  • 她是中国唯一女状元最终却被皇帝"玩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女状元

    状元在古代,就是荣华富贵的代名词,因为往往高中状元的人,最终都能够加官进爵,获得不错的仕途生涯。一般来说,状元都是男性,但在太平天国时期,却出现了一位女状元,她就是傅善祥。网络配图跟很多人一样,傅善祥出身于富贵家族,他的父亲非常开明,虽然古代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为荣,但父亲并不这么认为,他看到傅善祥

  •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母亲:共生四个皇帝两个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娄昭君

    娄昭君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位传奇女性。她的传奇,不仅表现在她帮助高欢开创了北齐王朝基业;还在于她为高欢生育的六子二女中,有三个儿子登基称帝,一个儿子被追谥为皇帝,两个儿子封王,两个女儿均成为一代皇后。作为一位母亲,娄昭君所经历的这种传奇,获得的这份荣耀,即使放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奇迹

  • 太平军湖口大捷 忠臣曾国藩气急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曾国藩

    太平军为扭转西征战局而进行的关键一战。1853年,太平军在北伐的同时,又派兵西征。西征的战略目的在于确保天京,夺取安庆、江、武昌这三大军事据点,控制长江中游,发展在南中国的势力。从1853年6月到1855年1月,西征军连续作战一年半,取得重大胜利。但后来遇到湘军的顽抗,湖北和江西战场形势对太平军极为

  • 他本是热血青年的好皇帝 为何丢掉皇位成俘虏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祁镇

    说起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哥哥太上皇,莫过于明英宗朱祁镇了。这其中曲折故事,想必熟悉历史的读者也有所耳闻,今天笔者就好好给大家讲一讲。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和第八任皇帝,在这两任之间,朱祁镇做了一回太上皇。朱祁镇第一次做皇帝的时候,只有九岁,朝政掌握在他奶奶和三位姓杨的贤臣(史称“三杨”)手里。当时可

  • 太平天国的另一个克星骆秉章:骆秉章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骆秉章

    骆秉章,一个四十岁才求取功名的儒生,一个以文治武功成为清季戴双眼孔雀花翎,位极人臣的干吏;一个湘淮军之外,对太平天国威胁最大的能臣;一个在历史关键时刻决定历史走向和人物命运的不世人物。如果不拘泥所谓正史原先“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他纵横驰骋,效忠于朝廷,受命于危难,其与太平军对垒”而战功赫赫的评价,

  • 中国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那第一位皇后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吕雉

    亲们都知道,秦始皇当上中国唯一一个大佬后,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组成了“皇帝”这个称号,从而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哪么,问题来了,第一个皇后是谁呢?第一感觉皇后是皇帝的老婆,所以第一个皇后自然就是秦始皇的老婆呗。事实却不是如此,因为秦始皇压根就没立过皇后。不但如此,在有关秦朝的史册里,从来没

  • 李世民为何要砸掉魏征的墓碑?李世民畏魏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魏征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做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地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唐太宗为何亲自砸掉了魏

  • 崇祯皇帝为何在殉国前 秘密安葬魏忠贤遗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崇祯

    崇祯皇帝与魏忠贤是死对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奇怪的是崇祯为何在上吊自杀的五天前秘密安葬魏忠贤的遗骸?他不是恨魏忠贤吗?魏忠贤不就是被他铲除的吗?崇祯心里到底在想什么?魏忠贤曾经是掌权者,生前的确做了很多坏事,但连很多历史学家都承认,魏忠贤治国理政的的确很有一套,有些历史学家甚至说,魏忠贤如果不死,

  • 揭秘:一代青楼天子宋徽宗赵佶的纨绔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徽宗

    风流君王宋徽宗:宋徽宗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082年)十月十日,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性格。但宋徽宗赵佶自幼爱好笔墨、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随着年龄的增长,宋徽宗赵佶迷恋声色犬马,游戏踢球更是他的拿手好戏。宋徽宗赵

  • 皇太极堂弟本是两朝元老 为何被囚死在狱中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皇太极

    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国,封侄子爱新觉罗·阿敏为和硕贝勒,毕竟阿敏为他打下江山立过汗马功劳。按说,努尔哈赤应该继续重用他,而阿敏却差点人头落地,这是为什么?第一,天聪元年,阿敏征战朝鲜时,朝鲜抵挡不住这猛烈的攻势,国王被迫求和并接受和议的所有条件。但阿敏没有退兵,打算在朝鲜自立门户。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