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荒唐帝王刘聪:三辈同床姑女六人同侍皇帝

荒唐帝王刘聪:三辈同床姑女六人同侍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750 更新时间:2023/12/29 6:35:19

在同姓不能通婚的封建理法时代,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位皇帝:他不但不顾同姓之义,还将近亲族人的两个女儿四个孙女一同纳入宫中,使“六刘之宠倾于后宫”(《晋书》),演绎了一段令人哭笑不得的荒唐事。这在中国古代众多荒唐帝王之中,也可谓独领风骚了。这个人就是十六国时期,汉国的第二任国君、昭武帝刘聪。

网络配图

刘聪,字玄明,一名刘载,匈奴人。生年不详,死于公元318年。他是十六国中,北方第一个政权汉国(后期更名赵,也称汉赵、前赵)的第二任国君,是开国皇帝刘渊的第四子。汉赵国到刘聪执政期时,达到鼎盛,进入匈奴最为风光的历史时期。他即位之后,便屡次攻打西晋,并最终灭亡了西晋王朝,还俘虏了晋怀帝晋愍帝,使北方各州大部分地区都纳入汉国统治之下。晋室不得不退避三舍,南下偏安。从此北方进入了长达130多年的长期分裂局面。

刘渊打着汉室的旗号借尸还魂,最终建立起中原霸业,其实也是刘渊的睿智所在。而刘聪人如其名,完全秉承了其父的聪明才智,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超越了他的父亲。刘聪自小聪明好学,14岁已通习经史、百家之学,对《孙子兵法》尤为精熟。他还善书法、诗赋,工草隶二体,有诗百余篇、赋颂50余篇传世。并且刘聪武艺精强,15岁时开始学击剑、骑射,臂力过人,弯弓300斤,“膂力骁捷,冠绝一时”(《晋书》),可谓文武俱佳。在当时称得上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太原名士王浑就曾对其父刘渊说:“此儿寻不能测”(《晋书》),这孩子将来出息大了去了。

刘聪年轻时,曾游历于洛阳京城,这让他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并且刘聪为人豪爽,喜交朋友,很有人缘。一度被新兴太守郭颐看中,尊其为主簿,这是刘聪政治生涯的开始。以后的刘聪,凭借其聪明才智,逐渐飞黄腾达,一直做到骁骑别部司马、匈奴右部都尉,后又归依成都王司马颖麾下,被拜为右积弩将军。公元310年,刘渊病死,遗诏太子刘和继位,也就是刘聪的大哥。可是刘和听信谗言,想杀掉刘聪,“和···使锐、景攻聪”,结果刘聪早有准备,反“斩和于光极西室”(《晋书》),成为这场皇室之争的胜利者。刘聪称帝后,改元光兴,尊刘渊妻单氏为皇太后,其母张氏为帝太后,刘乂为皇太帝。

网络配图

权力往往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情,也最能暴露出一个人的本性。称帝后的刘聪,很快便彰显了他不为人熟知的另一面。刘聪死后的谥号是昭武。《谥法解》中说:有仪可象,行恭可美曰昭;大志行兵,多所穷极曰武。单就治世和武功来讲,昭武二字刘聪当之无愧。然而说到他在后宫办的那些荒唐事,则又让人大跌眼镜,实在不敢恭维。

荒淫好色几乎是封建帝王的通病,如果刘聪能够稍加节制,把他的心思用到国家治理上的话,他也许会成为名垂史册的一代明君。可惜他荒淫成性,即位后更是色欲膨胀到了不加节制的地步,给后人留下了千古笑柄。其父刘渊的皇后单氏“姿色绝丽”,于是“聪蒸焉”(《晋书》)。与父亲的皇后乱伦也就罢了,毕竟刘聪是匈奴人,而匈奴习俗“父死,妻其后母”(《史记》),也属于家常便饭,见者不怪。

然而,最令人惊异的,刘聪还看中了太保刘殷的两个女儿,刘英刘娥,并想立她们为左右贵嫔。刘殷本是刘聪的近亲本家,所以刘聪娶刘殷之女,自己也觉得面子上不好说,又怕引起朝廷贵族的不满,就先试探左右大臣。太宰刘延年投其所好,替他编了一套谎言。说“臣常闻太保自云周刘康公之后,与圣氏本源既殊,纳之为允”(《晋书》)。我曾听太保刘殷说,他是周刘康公之后,与圣上虽为同姓,但源出不同,于婚姻无碍。一句话:这个可以娶。

于是刘聪便堂而皇之的将二女纳入后宫,并立刘英为后。要说更荒唐的事还在后头呐。不是在理论上已经论证了他与刘殷本源既殊了吗?好,咱接茬招呼。紧接着,刘聪“又纳殷女孙四人为贵人”(《晋书》),又把刘殷的四个孙女也照单全收了,一时间“六刘之宠倾于后宫”(《晋书》)。三辈同床,姑女六人同事一夫,实在是世间少有的景象。简直创造了中国后宫荒唐之最。

网络配图

要说如此荒诞不经、为世人所耻笑的事情中,还有那么一点点“积极”因素的话,便是刘英当上皇后后,曾经成就了刘聪一段从谏如流的佳话。当时刘聪十分宠爱刘英,准备为她修建一座昭仪殿,遭到大臣陈元达的反对,刘聪大怒准备杀之。刘英听说后,急忙“密遣中常侍私敕左右停刑”,先让刽子手暂停,然后“手疏切谏”,悄悄给刘聪递了封信。说你为我修殿而杀大臣,会让天下百姓都来怨恨我。我平生最恨的就是那些败国丧家的女人,你这样我还有什么脸当皇后呢?不如赐我一死,以代替陛下的过错。说得刘聪终于回心转意,“引元达而谢之”,亲自向陈元达赔礼道歉不算,还“易逍遥园为纳贤园”(《晋书》)。将自己的逍遥园改为纳贤园,留下了匈奴史上一段君厚臣下的佳话。

凡事需一分为二的看。应该说,刘聪的执政前期还是有些作为的。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使匈奴汉国达到了鼎盛。他创建的胡、汉分治的地方行政体系(其父刘渊时便有萌芽),为后来的众多少数民族政权所纷纷效仿。这种体制,在当时民族矛盾尖锐对立的时期,对于维系整个匈奴汉国的政治统治,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可惜的是,刘聪在执政后期,越来越沉湎于酒色,无视政事。他“游宴后宫,或百日不出”。整日在后宫胡闹,有时竟三个月不上朝。与“宫人宴戏,或三日不醒”(《晋书》)。这作风,基本上就是醉生梦死了。不但如此,刘聪还邀宠太监,造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朝政日益腐败。刘聪晚年在性格上也变得易怒多疑,喜欢听信谗言,动辄嗜杀滥杀。弄得朝中上下人心惶惶,汉国政权逐渐衰败。

标签: 刘聪

更多文章

  • 最荒诞的皇帝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他干不了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高洋

    这位皇帝就是北齐的高洋他为何能入选者是有原因的。据说有 一次是在天保九年(公元五五八年),他的七弟高涣和三弟高浚觉得二哥真的太出格了,这么个搞法这个国家还能活几天呀?网络配图于是就去劝高洋要稍稍地收敛一点儿。其实兄弟们也都是好意,本来劝一次还不碍事,终于劝得多了,高洋也就烦了,便把两个人像牲口一样地

  • 爱逛青楼的龚自珍:古代文人为什么爱逛青楼?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龚自珍

    龚自珍是清朝时期的诗人,当时文人大多有两面,在诗歌方面有着良好形象的龚自珍除了不抽鸦片,其余的四毒,龚自珍可谓一体均沾。在此节篇中先说到的是逛青楼。龚自珍喜欢逛青楼,这在其友人的笔下,屡屡可见。可想而知,龚自珍逛青楼的频率,大概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的。那个年代,文人们对此,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网络配图

  • 史上死的最窝囊的皇帝:酒后戏言引杀身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曜

    人生自古谁无死?皇帝虽然贵为天子,人称万岁,但最终也无法逃脱死亡的宿命。在中国历史大概有三百多个皇帝,其中死于非命的不在少数,诸如明崇祯帝自缢身亡,以身殉国,赢得后世的赞誉。但若论死的最窝囊的皇帝,非东晋孝武帝司马曜(yào)莫属,这位仁兄是谁?他怎么就死的窝囊了?孝武帝司马曜是东晋第九位皇帝,是简

  • 历史上哪位皇帝的子女均为非正常死亡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休治,孙亮

    孙休治不好的心病就是孙亮,他的弟弟,前任皇帝。被孙綝废黜后,贬为会稽王,押送到会稽(今绍兴)居住。这个人就像受了重伤的老虎,但不论如何,他曾是山中王,说不定哪天又威风凛凛地复出呢?孙亮莫名其妙死了公元260年,孙休当政后的第3年,会稽郡有一个流言开始四处蔓延,大家说得有鼻子有眼,说孙亮又要到建业做皇

  • 建文帝太嫩了!面不够厚心不够黑难成大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建文帝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十日凌晨三时,帝国人民多年等待着的那个时刻终于到来了:朱元璋崩殂。朱允炆登基。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朱允炆都是帝国最理想的接班人:从外表看,风度翩翩,一表人才;从天赋看,聪明伶俐,智力过人;从学识看,勤奋好学,熟读经典;再论最重要的品质——品德,朱允炆更是出类拔萃。朱元璋

  • 元世祖忽必烈两次征伐日本为何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忽必烈

    元朝征日,是军事爱好者非常感兴趣的一件事。但是这方面的介绍极少。历史学者宋宜昌对中日双方的史料进行过非常完整的研究,甚至专门与日本学者进行过探讨,他的这份资料非常少见珍贵,是国内最全面的,摘录在此以飨读者。公元127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女真人赵良弼为国信史出使日本,一方面传递国书,另一方面进行战略侦

  • 她是中国唯一女状元最终却被皇帝"玩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女状元

    状元在古代,就是荣华富贵的代名词,因为往往高中状元的人,最终都能够加官进爵,获得不错的仕途生涯。一般来说,状元都是男性,但在太平天国时期,却出现了一位女状元,她就是傅善祥。网络配图跟很多人一样,傅善祥出身于富贵家族,他的父亲非常开明,虽然古代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为荣,但父亲并不这么认为,他看到傅善祥

  •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母亲:共生四个皇帝两个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娄昭君

    娄昭君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位传奇女性。她的传奇,不仅表现在她帮助高欢开创了北齐王朝基业;还在于她为高欢生育的六子二女中,有三个儿子登基称帝,一个儿子被追谥为皇帝,两个儿子封王,两个女儿均成为一代皇后。作为一位母亲,娄昭君所经历的这种传奇,获得的这份荣耀,即使放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奇迹

  • 太平军湖口大捷 忠臣曾国藩气急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曾国藩

    太平军为扭转西征战局而进行的关键一战。1853年,太平军在北伐的同时,又派兵西征。西征的战略目的在于确保天京,夺取安庆、江、武昌这三大军事据点,控制长江中游,发展在南中国的势力。从1853年6月到1855年1月,西征军连续作战一年半,取得重大胜利。但后来遇到湘军的顽抗,湖北和江西战场形势对太平军极为

  • 他本是热血青年的好皇帝 为何丢掉皇位成俘虏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祁镇

    说起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哥哥太上皇,莫过于明英宗朱祁镇了。这其中曲折故事,想必熟悉历史的读者也有所耳闻,今天笔者就好好给大家讲一讲。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和第八任皇帝,在这两任之间,朱祁镇做了一回太上皇。朱祁镇第一次做皇帝的时候,只有九岁,朝政掌握在他奶奶和三位姓杨的贤臣(史称“三杨”)手里。当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