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名将李世绩:南征北战定天下功成身退享殊荣

名将李世绩:南征北战定天下功成身退享殊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589 更新时间:2024/3/10 8:42:43

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有那么几位伴随皇帝左右的得力干将,唐初名将李世绩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得力干将之一。

李世绩,唐初名将,本姓徐,名世绩,字懋功。

入唐,赐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单名绩。曹州离狐人,后徙居东郡卫南。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跟随李世民平定四方,后来成为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曾破东突厥、高句丽,功勋卓著,居功至伟。

网络配图

徐世绩家本是富豪。家中僮仆无数,良田数万公顷,徐世绩从小就沿袭家族传统,与其父徐盖都是乐善好施之人,经常救济贫苦百姓,无论远亲近邻,都一视同仁。

隋朝末年,李绩十七岁,见天下大乱,于是便参加了翟让的军队。他帮助翟让招兵买马,并且善待手下,不久民众纷纷归附,士气大振。隋朝见翟让反叛,就遣名将张须陀讨伐,翟让胆小怕事,被来往的大军吓得要逃跑,而李绩却临危不乱,与隋军两万多人交战,竟于阵中斩了张须陀,大败官军。后来,李绩劝说翟让与另一路起义军合为一处并奉起义军首领李密为主,以此收买人心,扩大军队。

而后隋朝又令王世充讨伐李密,李世绩神机妙算,以奇计在洛水两岸大败王世充,再一次击退官军,此后李世绩深得李密器重并封他为东海郡公。当时河南、山东闹饥荒,隋朝赈给不周,世绩果断奏请李密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于是十天之间,就招募到兵士二十多万人,且民心归附。

公元619年,李密被王世充打败,聚集余兵归顺唐朝。唐太祖李渊念徐世绩感怀主人的恩德、推辞功劳,乃忠良使臣。于是下诏封他为黎阳总管、上柱国、莱国公。不久加授右武侯大将军,改封曹国公,赐姓李氏,赐良田五十顷,上等宅第一所。从此徐世绩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唐朝良将,便开始了他新的一段征程。

而后数年间,李世绩跟从李世民南征北战,平定四方,为唐朝开疆扩土,安定天下。先后讨伐王世充,夺取虎牢关。又跟从李世民平定窦建德,打败刘黑闼徐圆朗。官职也从原来的黎阳总管连续升迁为左监门大将军。皇帝对他颇为器重,从此迎来人生的辉煌时期。

网络配图

公元625年,突厥侵犯并州,朝廷命李绩为行军总管,在太谷攻击突厥,驱走了突厥军队。李世民即位,拜李绩为并州都督。贞观三年,任通汉道行军总管,途中与突厥颉利可汗的军队相遇,在白道大战。突厥战败,一路北退,并派使者请求讲和。李绩与定襄道大总管李靖一同商议,趁突厥兵讲和之时,放松警惕,杀他个措手不及,以免放虎归山,以绝后患。李靖率兵连夜出发,李绩带兵续后前进。前后包围另突厥兵无路可逃,于是突厥可汗率众一起投降李绩,李绩俘虏五万多人而归,此役另李靖也对他刮目相看了。

贞观二十年,薛延陀的部落发生内乱,朝廷下诏命李绩率二百名骑兵乘便发动突厥的军队前去讨伐。到乌德革建山,大败敌军。薛延陀的大首领梯真达官率部下投降,于是漠北全都平定。

李绩一生戎马生涯,为唐朝出生入死,同时也得到朝廷丰厚的礼遇。公元669年,李绩被加封太子太师,增赐封邑连同以前的有一千一百户。同年12月31日,李绩去世,享年七十六岁。李治为他举办丧事,停止上朝七天,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赐谥号叫贞武,赐给棺木,让他陪葬在昭陵,命司平太常伯杨日方摄同文正卿监护丧事。所设葬礼仪式都依卫青霍去病的先例为准,仿照阴山、铁山及乌德革建山,用来表彰他击败突厥、薛延陀的功劳。

李绩的一生可以说是功名成就,享誉万世。这样一位生前死后都备受尊重和称赞的人物,在古往今来是凤毛麟角,李绩的成功,得益于他的鲜明的个人特质,他拥有广阔的胸襟和仗义疏财的精神,他对朋友还是手下都是重情重义,无论到了什么官位都保持着清正廉洁的作风,他经常将皇帝赏赐的物品,大都分赐给手下将士,并且公正无私。

网络配图

其次还得益于他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李绩每次指挥行军作战,很能筹划,随机应变,行动都合乎机宜。与人一起谋划计策,能辨别它的好坏并且礼贤下士,作战取得胜利的时候,多把功劳推让给部下,因此人都愿意为他效力。在朝中可以说是德高望重基本没有树敌太多,朝中官员都十分敬重他。

李绩一生,经战阵无数,效力瓦岗时,就为瓦岗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归唐后,更是为大唐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功成名就时,却不揽权,一心一意辅佐皇帝,安定社稷,可以说是一名千古难得的儒将。

标签: 李世绩

更多文章

  • 他被称为“商者鼻祖” 是现代人皆供奉的“财神”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范蠡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著名的经济学家。他是早期道家学者,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 "之一。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曾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网络配图公元前496年,

  • 荒唐帝王刘聪:三辈同床姑女六人同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聪

    在同姓不能通婚的封建理法时代,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位皇帝:他不但不顾同姓之义,还将近亲族人的两个女儿四个孙女一同纳入宫中,使“六刘之宠倾于后宫”(《晋书》),演绎了一段令人哭笑不得的荒唐事。这在中国古代众多荒唐帝王之中,也可谓独领风骚了。这个人就是十六国时期,汉国的第二任国君、昭武帝刘聪。网络配图刘聪,

  • 最荒诞的皇帝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他干不了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高洋

    这位皇帝就是北齐的高洋他为何能入选者是有原因的。据说有 一次是在天保九年(公元五五八年),他的七弟高涣和三弟高浚觉得二哥真的太出格了,这么个搞法这个国家还能活几天呀?网络配图于是就去劝高洋要稍稍地收敛一点儿。其实兄弟们也都是好意,本来劝一次还不碍事,终于劝得多了,高洋也就烦了,便把两个人像牲口一样地

  • 爱逛青楼的龚自珍:古代文人为什么爱逛青楼?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龚自珍

    龚自珍是清朝时期的诗人,当时文人大多有两面,在诗歌方面有着良好形象的龚自珍除了不抽鸦片,其余的四毒,龚自珍可谓一体均沾。在此节篇中先说到的是逛青楼。龚自珍喜欢逛青楼,这在其友人的笔下,屡屡可见。可想而知,龚自珍逛青楼的频率,大概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的。那个年代,文人们对此,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网络配图

  • 史上死的最窝囊的皇帝:酒后戏言引杀身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曜

    人生自古谁无死?皇帝虽然贵为天子,人称万岁,但最终也无法逃脱死亡的宿命。在中国历史大概有三百多个皇帝,其中死于非命的不在少数,诸如明崇祯帝自缢身亡,以身殉国,赢得后世的赞誉。但若论死的最窝囊的皇帝,非东晋孝武帝司马曜(yào)莫属,这位仁兄是谁?他怎么就死的窝囊了?孝武帝司马曜是东晋第九位皇帝,是简

  • 历史上哪位皇帝的子女均为非正常死亡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休治,孙亮

    孙休治不好的心病就是孙亮,他的弟弟,前任皇帝。被孙綝废黜后,贬为会稽王,押送到会稽(今绍兴)居住。这个人就像受了重伤的老虎,但不论如何,他曾是山中王,说不定哪天又威风凛凛地复出呢?孙亮莫名其妙死了公元260年,孙休当政后的第3年,会稽郡有一个流言开始四处蔓延,大家说得有鼻子有眼,说孙亮又要到建业做皇

  • 建文帝太嫩了!面不够厚心不够黑难成大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建文帝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十日凌晨三时,帝国人民多年等待着的那个时刻终于到来了:朱元璋崩殂。朱允炆登基。无论从哪个方面看,朱允炆都是帝国最理想的接班人:从外表看,风度翩翩,一表人才;从天赋看,聪明伶俐,智力过人;从学识看,勤奋好学,熟读经典;再论最重要的品质——品德,朱允炆更是出类拔萃。朱元璋

  • 元世祖忽必烈两次征伐日本为何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忽必烈

    元朝征日,是军事爱好者非常感兴趣的一件事。但是这方面的介绍极少。历史学者宋宜昌对中日双方的史料进行过非常完整的研究,甚至专门与日本学者进行过探讨,他的这份资料非常少见珍贵,是国内最全面的,摘录在此以飨读者。公元1270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女真人赵良弼为国信史出使日本,一方面传递国书,另一方面进行战略侦

  • 她是中国唯一女状元最终却被皇帝"玩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女状元

    状元在古代,就是荣华富贵的代名词,因为往往高中状元的人,最终都能够加官进爵,获得不错的仕途生涯。一般来说,状元都是男性,但在太平天国时期,却出现了一位女状元,她就是傅善祥。网络配图跟很多人一样,傅善祥出身于富贵家族,他的父亲非常开明,虽然古代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为荣,但父亲并不这么认为,他看到傅善祥

  •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母亲:共生四个皇帝两个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娄昭君

    娄昭君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位传奇女性。她的传奇,不仅表现在她帮助高欢开创了北齐王朝基业;还在于她为高欢生育的六子二女中,有三个儿子登基称帝,一个儿子被追谥为皇帝,两个儿子封王,两个女儿均成为一代皇后。作为一位母亲,娄昭君所经历的这种传奇,获得的这份荣耀,即使放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