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乱世出英雄:四十八岁的刘邦是怎样走上造反道路

乱世出英雄:四十八岁的刘邦是怎样走上造反道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870 更新时间:2024/1/15 20:27:59

自从吕雉到莽莽森森的芒砀山中寻到丈夫刘邦后,刘邦也感激于妻子的艰难苦楚,就在群山中找了一个幽谷,辟地筑室,暂时安居于此,也免了妻儿的奔波劳顿和相思之苦。当时,陈胜起兵举事不久,东征西讨,烽火燎原,各地起义呈风起云涌之势。而在秦治下的郡县,很多当地百姓杀掉郡守县令,以响应陈胜义军。而陈胜起兵的蕲县,与沛县相距不远,沛县令既怕百姓举事杀己,又怕陈胜提兵来袭,便有心向陈胜主动投降,因此他找来萧何曹参商议。

萧何曹参觉得不妥,说您作为秦吏,代君守城,若降盗贼,如何服众?搞得不好还会激起兵变。还不如招集在外逃亡之士,增添兵甲,加强守备,此为上策。县令觉得在理,依计而行。萧何又建议说,刘邦素有人望,如果赦免其罪,召回使用,刘邦定然感激不尽,则足能以一挡百。县令觉得也有道理,就安排攀哙,让他出面去召回刘邦。

为何选攀哙?原来,攀哙与刘邦是连襟关系,刘邦娶了吕雉,樊哙娶了吕雉的妹妹吕媭。樊哙也是沛县人,出身贫苦家庭,早年以屠狗为业,刘邦好酒也好狗肉,经常到樊哙那吃蹭吃,久而久之,两人成了狐朋狗友。樊哙当然知道刘邦去处,径直往芒砀山,在刘邦的安乐窝找到他,转达了县令赦免他,并请他回去守土卫家之意。刘邦在此半年多,正不知接下来如何是好,县令正好给他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何乐而不归?他便带着之前的壮士和在此收纳的英雄近百人,一路滔滔就往沛县赶。

队伍刚至中途,却见萧何与曹参一路跌跌撞撞奔来,问何故?萧何说,开始我二人本来想请你回来,共图大事,也做通了县令的工作,不想后来县令有所觉察,怀疑我们叫你回来会夺城杀令,他便让人关闭城门,全城追捕我二人,将要诛杀。我二人赶紧爬出城墙,闻风而逃,一路寻你们而来了,现在已到了箭在弦上的关键时刻,不如索性拿下沛县。

刘邦一听,正中下怀,一路往沛县走,一路商量讨论。到达城门下,城门紧闭,萧何建议说,城中百姓,不服县令者众多,不如投书入城,劝那些好事者杀掉县令,揭竿而起。于是,萧何写下一书曰:“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意思是如今诸侯并起,肯定要来攻击沛县,不如杀掉县令,改立子弟中有威望者,以响应诸侯,则能保证家人平安。

刘邦看后说,写得好。他把信绑在箭上,到城下喊道,城上各位兄弟,请阅此信,可保全城老小。说毕,把箭射到城楼上。守卒们纷纷取信来读,一传十十传百,守卒们和城中父老对刘邦的话深信不疑,他们一窝蜂跑到县衙,竟然把县令真的给做了,然后打开城门,迎接刘邦队伍进城。

刘邦不费一兵一卒,就夺取了沛县,可见开张大吉。不过,这一大帮人,总得有个头。大家推荐就邦为沛令。刘邦谦虚地说,今天下大乱,英雄辈出,如果稍稍处置不当,便会前功尽弃。举大事,在下能力有限,还是请大家另择高人吧。又有人推荐萧何与曹参,他们均推辞,力举刘邦。刘邦还想推辞,有人在人群中喊话说,刘季你就别推辞了,我们占卜过,只有跟着你,才能成大事,得富贵。刘邦遂不再推辞。

于是,大家推举刘邦为头,立为沛公。然后,选择良辰吉日,沛公举行就职仪式,祭祀黄帝蚩尤,特制赤色旗帜,杀牲祭旗,挂满全城。作完就职演讲后,刘邦封萧何为丞,曹参为中涓(内侍),樊哙为舍人,夏侯婴为太仆,任敖为门客。封官完毕,刘邦又在沛县及周围招兵买马,收兵二三千人,安排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众文武,集结兵马,进攻胡陵、方与二县。然而,出兵不久,刘邦母亲病故,刘邦便召回众人,回到丰乡,先守孝,再说。这一年,刘邦四十八岁。

标签: 汉朝皇帝刘邦

更多文章

  • 第一个彻底打垮游牧民族的人:竟是大秦名将蒙恬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朝,名将,蒙恬

    蒙恬,战国末秦朝初秦国著名将领,祖籍齐国,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均为秦国名将,蒙恬北防匈奴多年,威震北方。世代将门,威震中原。祖父蒙骜从齐国来到秦国侍奉秦昭王,蒙骜作为秦国将领,先伐韩,后攻魏,共为秦国攻取70余城,在中国历史上亦为罕见,官至上卿。蒙恬父亲蒙武,公元前224年,以

  •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代名将岳飞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名将,民族英雄,岳飞

    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岳飞的《满江红》则是流传最广的宋词之一。近代以来,由于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形象,《满江红》受到大众媒体的青睐,几乎家喻户晓。岳飞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英雄人物,在宋代的士大夫政治格局中,岳飞被视为武将,因此遭到压制。而卖国权相秦桧,则成为这位抗金名将走向灭亡的关键人物。11

  • 唐昭宗李晔有何人生经历?唐昭宗李晔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昭宗,李晔,唐朝

    李晔(867年-904年),即唐昭宗,既位后改名为敏,后又改为晔,为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之弟。他是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公元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卒年38岁,谥曰圣穆景文孝皇帝,葬和陵。历史上的唐昭宗李晔可以说是一个极具悲剧性的皇帝,昭宗嗣位时二十一岁,是个聪明而又有才华的年轻人,他充分了

  • 唐哀帝李柷是怎么死的?唐哀帝李柷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哀帝,李柷,唐朝

    早年经历李柷,初名李祚,是唐昭宗第九子,景福元年九月初三日(892年9月27日)出生在唐朝宫廷里。乾宁四年(897年),受封辉王。天复三年(903)二月,官拜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兵马元帅。继承帝位天佑元年(904年)八月,朱全忠遣亲信蒋玄晖等人赶赴洛阳杀死了唐昭宗(是年三月朱全忠胁迫昭宗迁往洛阳)及

  • 孝哲毅皇后状元出身 因为不受慈禧待见而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孝哲毅皇后,慈禧,清朝

    科举是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状元更是个中的翘楚。据不完全统计,清朝从顺治年间到光绪年间的两百多年里,共选出过114名状元,而这么多个状元中,只有一名状元的女儿有幸成为大清的皇后。这位状元就是大清“立国二百数十年,满、蒙人试汉文”惟一获得状元桂冠的蒙古族状元崇绮。这位状元的女儿就是后来被谥为“孝哲毅

  • 千古飘零帝王花:亡国公主宣华夫人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宣华夫人,杨广,杨坚,隋朝

    一、人们常用“千古飘零帝王花”来哀叹生不逢时、惨遭不幸的皇家公主。而历史上有名的隋朝宣华夫人,就是这样一位由“胜者王侯”随意宰割的亡国公主。宣华夫人本是南北朝时期的南陈公主,即南陈宣帝之女,后主陈叔宝之妹,可是因国破家亡,辗转之间成了隋朝妃嫔,可是不幸的厄运一直伴随着她的一生。宣华夫人陈氏变成隋宫嫔

  • 陈后主为何被称为“井底皇帝”?陈后主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后主,南北朝,皇帝

    陈后主,即陈叔宝,陈宣帝陈顼的长子,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的最后一位皇帝,一生共在位7年,他在位期间大兴土木,疏于朝政,整天纵情声色、花天酒地,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陈国的国力也逐渐走向衰落。据《南史·卷十·陈本纪下·第十》记载:后主愈骄,不虞外难,荒于酒色,不恤政事。此外,陈后主还喜好文学,经常与才色

  • 有着孔圣人之称的孔子为何也会陷于困惑中?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颜回,孔子,子路,子贡

    孔子针对齐国“君不君、臣不臣”的潜在危机,向齐景公提出了整饬“君君臣臣”礼制秩序的为政建议和实施“政在节财”的宽民政策,言辞中肯,切中时弊。此外齐景公内嬖甚多,晚年他却一直讳言立嗣之事,致使齐国群公子名分不清,行为失当,争斗不已。孔子针对这种“父不父、子不子”的反常现象,向齐景公提出彻底理顺“父父子

  • 嘉庆皇帝在登基4年之后 为何会选择杀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嘉庆,乾隆,和珅,清朝

    说起和珅这个人,一般人的印象中是他是一个大贪污犯,仅此而已。这个说法不能算错,但是这个说法太片面,或者说太肤浅。和珅这个人十分的复杂,他是一个贪污犯,但同时他也是一个改革者和理财专家。通过现在的史料发现,这个人竟然还会说英语,真不知道他是跟谁学的。嘉庆皇帝杀和珅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都认为嘉庆是为了和

  • 魏文帝曹丕是怎样篡权的?曹丕篡权事件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文帝,曹丕,三国

    220年十月,汉献帝宣布退位并将皇位“禅让”给曹丕。曹丕的亲信华歆率领文武百官联名上书,劝汉献帝把帝位让给魏王曹丕。为了保住性命,汉献帝不得不把皇帝的玉玺交给曹丕。曹丕故作推辞,在“三让”之后才“答允”接受。220年十月二十九日,曹丕登坛受禅称帝,立国号为大魏,史称曹魏,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