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公孙胜二下梁山的用意是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

公孙胜二下梁山的用意是什么?他为什么这么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281 更新时间:2024/1/7 12:32:36

公孙胜二下梁山的用意是什么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

公孙胜是梁山上不可或缺的人物,但就是这样的高层,却三番五次地下了梁山,又几度上山,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公孙胜第一次下山

公孙胜是梁山的元老,当初他和晁盖等人一同上了梁山,他们七人夺了梁山之后,公孙胜便坐上了第三把交椅。但是在宋江上山之后,公孙胜却立马下山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宋江在上山之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摆明车马,让梁山上除了晁盖、宋江、吴用、公孙胜四人之外的众多头领,不分大小,只论新旧。可这新旧之别就问题了,按理说,花荣秦明、王矮虎等人,早在宋江上山之前就已经上山了,与宋江从江州带来的人马相比,他们算是旧人。但他们依旧站到了新人的队伍中。可见,这所谓的“旧”就是晁盖的人,所谓的“新”就是宋江的人!

公孙胜从宋江的行为中,已经看出猫腻来了。梁山迟早会有一场腥风血雨,以宋江为首的好汉们不甘屈居人下,以晁盖为首的一干人等,也不愿意就如此简单地放权。在公孙胜眼中,一山不容二虎,两虎必有一争。

而公孙胜不愿意被卷到这种无谓的内耗中,所以就借口回老家侍奉师傅、老母,等到将来梁山权力争夺落幕之后,自己再选择时机上山。也或许,公孙胜这一去,就没有想着再回梁山来。

公孙胜走后,经过了宋江一番神操作,宋江终于在梁山站稳了脚跟,并且稳稳地将晁盖的风头压了下去,还将晁盖身边最重要的人——吴用,也拉拢了过来!至此,梁山上的晁天王,已经是名存实亡了!这一点从段景住献马的事情就能够看出来,当时梁山的老大还是晁盖,段景住找来一匹宝马,却不献给晁盖,而是准备送给宋江!足以说明,在打曾头市之前,梁山上的实际话事人,就已经是宋江了!

而公孙胜也是看到宋江竟然兵不血刃地成为了梁山之主,权力斗争在宋江手中如此简单。公孙胜认为自己遇到了明主,等将来推翻大宋,宋江荣登九五,自己也能混个国师当当。

但正所谓人心难测,公孙胜也正是因为看透了宋江,所以才选择了二度离开梁山!这一去,便是永别!

公孙胜第二次下山

公孙胜第二次离开梁山,是在梁山众人讨伐方腊之前!

本来经过了征辽国、讨王庆、战田虎,梁山众人战功彪炳,但能够封官授爵的只有宋江和卢俊义,而其余人等,都没有正式授予官职。就算是宋江、卢俊义,在上朝的时候,也只能是待在外边,远远地看着皇帝,连靠近的资格都没有。

由此可见,宋江等人实际上并没有被看重,或者说他们的自成一体的势力,只听宋江一人将令的习惯,早已被朝廷忌惮。但朝廷碍于,内忧外患之下,不得不拉拢他们。

而公孙胜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知道还有现在辽国已经打完了,田虎、王庆也被平定了,最后只剩下一个方腊了。方腊破灭之日,便是梁山弓藏之时。于是公孙胜便早早地辞别了宋江等人,自己离开了!

公孙胜可谓是梁山上的智者,他第一次下山,躲过了梁山上的权力斗争,如果公孙胜在梁山上,宋江或许还没有这么容易就夺了晁盖的权。

他第二次离开梁山,是躲过了狗烹弓藏的结局,如果他不走,梁山在征方腊的过程中,估计不会有如此大的损失。那么朝廷必然倾尽全力来对付他们,梁山的损失的可不仅仅是那几十位头领,甚至所有的好汉,都会被当作反贼对待!

公孙胜离开的及时,回来的也及时,他若不走,梁山又是另一番局面!

标签: 公孙胜宋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罗艺为何会在李世民登基之后,选择起兵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罗艺,唐朝

    李世民登基之后,罗艺为何会选择举兵造反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隋唐演义传》的热播,让大家都熟知秦叔宝和罗成这对表兄弟,其中罗成的父亲罗艺是秦叔宝的姑父,演义中罗艺为人正直,一直守护着边疆,最后死于苏定方之手,未能活着见到大唐的建立,但是其子却成为了大唐的开国

  • 王世充和窦建德相比 李渊对两人的态度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窦建德,王世充

    对窦建德和王世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渊选择赦免王世充、杀窦建德,其实是因为两人归唐的过程不一样。王世充相当于是主动投降,而窦建德则是被生擒的。不过最终,王世充其实也没逃过一死,而是被离奇的刺杀了。要想说明白这事,其实还得从之前的三方大战说起。大业十三年七

  • 康熙帝第一次见到年幼乾隆时,为何会吃惊?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帝,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康熙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康熙35个儿子,97个孙子,再加上整日为国操劳和儿子争储已经够自己费心的了,这让康熙没有时间管自己的孙子辈的,甚至没有时间见自己孙子辈的,但是却因为一次意外,让康熙为一个孙子开始操心起来。(康熙儿子宗谱仅24子,是因为

  • 田承嗣逼迫大唐政府低头,背后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田承嗣,唐朝

    最初,在田承嗣刚开始兼并昭义的时候,立刻被大唐中央政府盯上了,那时候真是危机四伏,老田丝毫看不到胜算。四面都是敌人,田承嗣顾了头,顾不了屁股;顾了左边、顾不了右边。但是这种困境很快过去了,因为围剿魏博的各大军区很快就全掉链子了。最先掉链子的是淄青军区。淄青军区掉链子的原因,说起来也比较奇葩。话说,皇

  • 在大渡河畔,石达开为何会被湘军打的兵败如山倒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石达开,清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石达开的故事。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封建王朝的统治历史,在这悠久的岁月之中,王朝更迭战事不断的大剧,屡次在华夏的大地上出现,每一个王朝都是改变不了盛极而衰的规律,在王朝更换交替的历史中,底层民众因为统治者的

  • 朱见深登基后,为何要提朱祁钰平反?是何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见深,明朝

    朱祁钰曾废朱见深太子之位,为何朱见深登基后,还要为他平反?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明宪宗朱见深(1447年12月9日—1487年9月9日),原名朱见深,后更名为朱见濡。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母孝肃皇后周氏。对于朱见深这位明朝皇帝,在位二十三年(1464至

  • 武则天首开武举科考,都比试些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唐朝

    我国自从隋朝时期开始出现科举制度,唐承隋制,并把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起来。但是,刚开始的科举制度只是文举,也就是只有秀才书生们进行文科考试,并无武士们进行比武的武举考试。唐代武则天时,这位女皇帝为了选拔册封武将,培养自己的势力,首开武举。其后,武举便作为科举制度中的一项制度为历朝历代所延续了下来。只不

  • 关羽被杀后,刘备为何要继续联合孙权抵抗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备,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219年,关羽北上进攻曹魏,围攻襄樊两城,虽然曹操当时及时派出于禁督七路大军前来解救樊城之围,但由于于禁的大军被山洪淹没,关羽趁机率军袭杀,造成于禁在阵前投降,三万大军被关羽俘虏。只不过眼看着蜀汉靠着此战攻破襄樊,就此有机会深入北

  • 刘备临死前说赵云不可重用 刘备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云,刘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赵云不可重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汉中之战胜利结束后,刘备进位汉中王,但蜀汉却在这之后开始走下坡路。关羽孤军北伐,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围曹仁于樊城。结果东吴夺了荆州,并将关羽擒获,将其杀害。这边刚收到关羽身亡消息没多久的刘备,心痛不已

  • 顺治帝在弥留之际,为何让汉臣王熙写遗诏呢?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王熙,清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顺治帝的文章。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年仅7岁的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在摄政王多尔衮的带领下入主北京,成为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位帝王,是为清世祖。顺治帝在位18年,他在满汉融合、接受汉文化方面还是颇有作为的。与此同时,关于顺治帝的各种传闻也不绝于耳。例如,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