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朱元璋杀光功臣 为何独独放过他?

揭秘朱元璋杀光功臣 为何独独放过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348 更新时间:2024/1/20 8:11:59

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原因何在?

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明代尤甚。猜忌刻薄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傅友德……惟独信国公汤和能幸免于难,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吗?

网络配图

朱元璋大杀功臣的理由很简单,无论是先立的太子朱标,还是后来立的太孙朱允炆,都为人仁厚,性格偏软,朱元璋当然不放心自己死后,还留下一帮战功赫赫的老臣,因此在自己交班之前,想方设法把那些旧臣杀掉,以为子孙后代的江山永固铺平道路,防止再出来个陈桥兵变的赵匡胤

本来,汤和也属“荆棘上的刺”,在必杀之列,可因为他的机警和自律,能急流勇退,不贪恋权势,所以保全了自己和家人。其自保“经验”可圈可点,不无“考古”价值。

他对朱元璋有拥戴之功。他早年和朱元璋一起在郭子兴麾下效力,比朱元璋的资格还老一些。后来朱元璋脱颖而出,逐渐成为首领,其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将领看到朱元璋当老大,难免心里不服气,而汤和虽“长太祖三岁,独奉约束甚谨,太祖甚悦之。”在关键时刻,他率先承认朱元璋的领导地位,这份功劳,朱元璋是一直认账的。

网络配图

他不争功,能以平常心对待不公待遇。打下江山大封功臣时,朱元璋故意降汤和一等,找个岔子只封他为侯,而其他同等条件的人都封为公的爵位。他却很谨慎,从不发牢骚,不怨天尤人,继续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地伺候皇上,并及时向皇上作出诚恳而深刻的自我检讨,这才被宽恕,几年后进封为信国公。

汤和识相知趣,迎合皇帝的心思以自保。《明史汤和传》记“帝春秋浸高,天下无事,意不欲诸将久典兵,未有以发也。”也就是说朱元璋对掌握军权的老臣开始不放心了,汤和就投其所好,与其等他“杯酒释兵权”,不如自己主动急流勇退,于是,在众多高级将领中第一个自请解除军权,“和以间从容曰:‘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帝大悦。”立马拨款为汤和在凤阳老家造房,让他衣锦还乡。

回家后他又低调做人,从不以功臣自居,并且束缚子孙家奴,遵守法纪,善待乡邻,不授人以柄。他知道,朱元璋的耳目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他的监视,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报到朱元璋那里,因而他就整天吃酒下棋,游山玩水,含饴弄孙,从不结交地方官和乡绅,不谈国家大事,给人一副只贪图享受别的事一概不管不问的印象。让朱元璋非常放心。

网络配图

就这样,他令人难以置信地活到了洪武二十八年,以七十岁的高龄而逝,是明初少有的几个能善终的老臣,死后追封为东瓯王,谥襄武,可说是备极哀荣。朱元璋是铁了心要杀尽所有功臣的,天网恢恢之下,汤和能成漏网之鱼,确实是个历史奇迹。可见,《明史》里说汤和“沉敏多智数”,绝非溢美之辞,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成了个“异数”。

标签: 朱元璋

更多文章

  • 道光秘史:道光为何至死不知鸦片战争惨败的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道光秘史

    道光所在的清王朝正值是清朝衰落的时期,道光在治理国家上有心无力令其绝望,导致后来对国事很少过问。鸦片战争期间,最爱的全妃也去世,这些家事国事对于道光来说都是很严重的打击。而身居宫内的道光并非知道鸦片战争的实情,对于谎报军情这样的情况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于是道光对于鸦片战争的真相,一直被蒙在鼓里。而

  • 荒唐道光帝:鸦片战争打了两年都还不知英吉利在哪儿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荒唐道光帝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鸦片战争已经打了两年了)的记载,那上面道光皇上就反复追问他的大臣:这个英吉利到底在哪个方向?女王有无婚配?和俄罗斯是否接壤?与新疆有无陆路可通等等。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请来的主讲人是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作家张帆先生。李默然主演的《甲午风云》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老电影,它艺

  • 楚怀王的母亲楚威后:一个成功的后宫妇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楚怀王的母亲楚威后

    楚威后是《芈月传》的配角之一,戏份不多,但是因为人物和楚国的几位主角之间有着颇多复杂而纠葛的关系,所以角色还是十分重要。她是楚威王的王后,楚怀王的母亲,也是电视剧女二号芈姝的母亲。虽然贵为王后,但楚威后和楚威王之间的夫妻关系十分恶劣,这与她自身骄横无礼又心狠手辣有着密切关系。她不仅在楚国后宫作威作福

  • 一代名相直言进谏:与皇帝共创“贞观之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网络配图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登上帝位,任命魏徵为尚书左丞

  • 历史上真实的“混世魔王”程咬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程咬金

    提起程咬金,中国人的嘴边就位会泛起一丝微笑,他们会联想到“三板斧”和强盗打劫的口头禅,“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若要打此过,留下买路财”,戏曲当中的程知节是个苦大仇深的无产阶级,小说中程咬金大腹便便,虽然本事不高,只会三斧子半(三板斧),但他粗中有细、机警过人,常常化险为夷,同时运气极好,还曾经在瓦

  • 明代史上最没争议的忠臣于谦明英宗却为何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忠臣于谦

    明代历史上有一位最没争议的忠臣,却因为卷入两兄弟争夺皇位的阴谋之中,而被残害致死,他就是于谦。明英宗朱祁镇因“土木堡之变”失去皇位,后历经曲折返回大明后,却被弟弟景泰帝朱祁钰软禁在南宫,过上了被囚禁的太上皇生活。应该说哥俩的矛盾,至此已完全暴露在人们面前。哥哥犯了误国害民的大错,弟弟领导于谦等大臣力

  • 揭:南明永历皇帝逃亡缅甸始末过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永历皇帝

    导读:所谓36计走为上计,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这似乎就是战争中常见的情形,战争更替,只有保住性命才有机会卷土重来。身为南明的永历皇帝也深谙此道。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揭晓他逃亡缅甸的始末过程。网络配图顺治十八年七月十八日(1661年8月12日),缅甸国王莽白给逃到缅甸境内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捎来口信,让

  • 秦始皇统一货币给当时社会带来的好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始皇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他结束了战国时期的战乱,统一的七国,也开创了统一的度量衡,文字,语言和货币,那么秦始皇所规定的货币是怎么样的?货币统一有什么好处?秦始皇统一货币途径秦始皇采取了两种统一货币的主要途径:一是由国家统一铸币,严惩私人铸币,将货币的制造权掌握在国家手中。二是统一通行两种货币

  • 袁崇焕该不该死?为何处死后百姓争先食其肉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袁崇焕

    关于袁崇焕该不该死,这件事历史其实争议很多,几百年来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有人说,袁崇焕罪不至死,崇祯皇帝杀他就是自毁长城,袁崇焕死后再无人可以抵挡清军;有人说袁崇焕通敌罪名确凿,为人刚愎自用,如果不杀袁崇焕还有可能提早结束大明王朝。网络配图袁崇焕这个人多少有去了解的就会知道,这个人确实有点带兵才能

  • 名将宗泽:报效国家的精神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名将宗泽

    宗泽出生于西元1060年的浙东乌伤,宋朝名将;字号汝霖;谥号忠简。死后追赠观文殿、通议大夫。一生致力于国家的安危,心念百姓,空有一身爱国热情,壮志未酬,愤恨成疾,最后临终三呼过河后卒于西元1128年。宗泽的故事用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来形容最为贴切了。国乱未平,自己又无能为力是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