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李世民为何能都过李建成?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李世民为何能都过李建成?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215 更新时间:2024/2/9 18:29:10

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年号贞观。他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玄武门之变一直是很热的话题,关于李世民为什么能赢,回答也大多集中在李世民的战功和军队影响力上,其实这只是一方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被忽略了。

无论是《旧唐书》还是《新唐书》,其中的记载都可以发现,整个玄武门之变中,完全是秦王势力占据着主动性!

我们先来简单复盘玄武门之变的过程。发生时间是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的早晨,但是李世民对整个事件的谋划在两天前就开始了!六月初二晚,李世民派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持秦王剑去“请”房玄龄杜如晦回秦王府“商议大事”,他给尉迟敬德的命令是“如果二人不来,就用秦王剑砍下他们的头颅带回来!”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本就一直在暗中鼓动李世民夺嫡,因为李渊的干预被迫离开秦王府,听说李世民要谋划大事,很自然就回到了秦王府。当晚参与密谋的主要是玄武门之变中的五个一等功臣,分别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还有侯君集!

在长安城内,太子李建成的纸面实力远大于李世民,手上有朝廷配置的太子卫率,还有私下招募的长林卫,而李世民只有秦王府卫队数百人,正面硬刚无异于以卵击石,因此幕僚们都主张挑选一个让李建成发挥不出全部实力的地方先下手为强,很自然大家都想到了太极宫!太极宫是唐初的皇宫,李建成和李世民进入都只能带少许贴身侍卫,大队护卫人马要留在宫门外,这样李世民就有实力一搏!但政变是大事,成功则登上人生巅峰,失败便死无葬生之地,所以要尽可能提高成功率!如果能提前在皇宫内埋伏大批人马,造成人数上的压制,李建成必定在劫难逃,新的问题来了,如何神不知鬼不觉瞒着李渊和李建成,提前在太极宫内埋伏呢?

唐朝的皇宫是宫苑一体,占地面积极大,内部既有宫殿群,也有园林、宫苑,想要埋伏点人马问题不大,关键是如何把人送进去!幕僚们一筹莫展时,李世民说他有办法!太极宫北门玄武门的守门将领常何本是齐王李元吉的人,因为跟着李世民打过几次仗,被李世民的军事艺术折服,暗中投靠了李世民。李世民可以让常何提前打开玄武门,让秦王府的人马进去埋伏!一切谋划妥当,玄武门之变进入不可逆状态。

六月初三,李世民进宫向李渊呈奏,说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与后宫嫔妃有染,而且想在出征突厥的酒宴上手刃自己,李渊大惊,连忙安抚李世民,并传旨让兄弟三人明天一早来御前对峙!

六月初四,凌晨时分!李世民披甲上马,身后跟着尉迟敬德、侯君集等秦王府将士,还有长孙无忌、房玄龄等文士,合计八十余人。众人钳马衔枚,一路无声来到玄武门下,李世民派人学布谷鸟叫,玄武门城楼上也传来布谷鸟叫,随后玄武门缓缓打开,李世民率先策马进入,埋伏于临湖殿周边树林。清晨,玄武门到了规定打开的时间,常何命人打开城门,应召而来的李建成和李元吉早已等在门外,他们留下卫队,轻骑进入玄武门,往临湖殿方向,一头扎进李世民的“伏击圈”。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伏兵四起,李世民一箭射死李建成,尉迟敬德杀死李元吉,大事已定后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去见李渊,正式通报事变结果,李渊知事无转圜,不顺从的话自己也会成为刀下之鬼,只得老泪纵横地下诏立李世民为太子,朝廷所有事情需先送李世民决议,几个月后干脆直接禅位。

从密谋,到提前埋伏,再到一击必杀,整个过程都按照李世民预设的剧本在走,完美避开了双方纸面实力的差距。那么问题来了,李建成既有道义上的制高点,又有绝对的实力,为什么没有把危险扼杀在摇篮里呢?

如果说李建成没有这样的想法就有点冤枉他,低估他的政治智商了,其实李建成一直在想办法削弱李世民的实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对秦王府幕僚下手,其次是对李世民本人下手。

李建成很清楚李世民夺嫡的最大资本就是秦王府或者是天策上将府内一众幕僚,文以房玄龄、杜如晦为首,武以尉迟敬德为首,他的策略是文诱之以高位,武诱之以重金。李建成派人给尉迟敬德送去大量金银珠宝,想要他改换门庭,无奈尉迟敬德对李世民是死心塌地,不仅拒收,还把此事当作笑话讲给李世民听。对于房玄龄等人,李建成向李渊进言,说李世民想要夺嫡都是房玄龄、杜如晦在背后鼓动,李渊大怒将两人调出秦王府,同时严令二人不准再去秦王府,否则死罪!这也就有了上文李世民需要派尉迟敬德去“请”两人,同时担心两人慑于李渊的威严不敢回秦王府。至于其他文士,则是通过升职等方式将他们调离秦王府!一系列操作之后李世民真正感受到了危机,也直接为玄武门之变埋下伏笔!

李建成对李世民本人的攻击就更加直接了,主要通过一些谗言,或者后宫吹枕边风,让李渊对李世民逐渐生疑,甚至李元吉直接劝李渊杀掉李世民。不过李渊本人优柔寡断,同时李世民军功实在太高,在朝堂、军队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又是自己的亲儿子,杀掉难以服众,又心有不忍,只得不断敲打。李元吉见此计不成,干脆自己动手,宴请李世民时在酒中下毒,幸好得到齐王妃的暗示,饮酒不多,也及时做了处理,才捡回了一条命!李渊知道后,严重警告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

从李建成的角度来看,他是嫡长子,太子名分早定,依附于自己的势力树大根深,只要自己不主动犯错误,李渊就不可能废了自己,那么只要安安稳稳送走李渊,这天下终将属于自己。如果现在兵行险着,冒险杀了李世民,惹怒了李渊,废了自己的太子之位就得不偿失了!于是李建成不再主动发起对李世民的攻击,仅仅是在朝堂斗争中不断削弱其实力,对其步步紧逼。

兔子急了也会咬人!李建成只要活过李渊,他就是大唐皇帝,而李世民只有奋起一搏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就有了玄武门之变。以主动攻击被动,以万事俱备攻击措不及防,李世民自然胜了,李建成自然败了!

标签: 李世民唐朝

更多文章

  • 安禄山死后唐朝用了六年才解决叛乱 唐朝为何花了那么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安禄山

    对唐代和安禄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何安禄山死后,唐代还用了六年才平定安史之乱?有哪些原因?造反这件事,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重罪,特别是像安史之乱这样改变了整个大唐局势的重大事件了。之所以在安禄山死后,安史之乱还打了六年,里面的原因有三点,且听我慢慢道来。

  • 历史上咸丰帝后宫的妃嫔有哪些被连降三级?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咸丰帝,清朝

    ·奕詝,清朝第九位皇帝,在位时期年号咸丰。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大概是咸丰帝登基后,大清内忧外患,处境堪忧,咸丰帝心情受这些因素影响,总会出现大起大落,当然这些也表现在他对待后宫的嫔妃上。咸丰帝登基后,为充实后宫,也像以前的大清帝王一样开始选秀,后宫的美女开始增多,据统计咸丰帝

  • 历史上王莽是个什么样的?品行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莽,汉朝

    王莽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你们知道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王莽是一个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如果以古代追求的“正统”观念来看,他是一个篡位的奸人。但以现代的角度去看,王莽被很多史学家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社会改革家”。他非常擅长为自己营造声势,虽然并没有为国家做出多大的贡献,但却被别人

  • 萧詧: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建立了西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萧詧,南朝梁

    梁宣帝萧詧(519年-562年),字理孙,西梁开国皇帝(555年―562年在位),梁武帝萧衍之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兰陵萧氏齐梁房,自幼好学,精通佛法。初以皇孙,封曲江县公。中大通三年,加封岳阳王,拜东扬州刺史,迁雍州刺史等职

  • 朱瞻基一共有九个弟弟 朱瞻基的皇位为何没有人争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朱瞻基

    还不了解:朱瞻基皇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瞻基的父祖辈争皇位,你死我活,怎么没有兄弟和朱瞻基抢皇位?看过《大明风华》、《山河月明》的朋友普遍都会发现,朱瞻基的祖父朱棣、父亲朱高炽继位过程都是无比惊心动魄。朱棣靖难起兵,从北京一路打到南京,乱兵之中建文皇帝

  • 历史上惇妃汪氏为何会被乾隆贬黜?她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惇妃汪氏,清朝

    惇妃叫做汪氏,出自满洲正白旗的包衣世家,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看过电视的我们都知道,古代妃嫔们在后宫安身立命凭两个东西。第一是恩宠,皇帝的恩宠最为重要,只要皇帝喜欢,你就可以在后宫横着走,但是皇帝的恩宠能维系多久呢?后宫佳人不断更新,新鲜感一下就会没有了,而且人老色衰以后皇帝

  • 历史上李岩是怎么死的?对李自成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岩,明朝

    李自成,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李自成率领明末农民起义军,之所以能成功攻进北京,推翻大明王朝,和一个人有紧密关系,这个人就是李岩。李岩为李自成立下很大的功劳,提出了“迎闯王,不纳粮”的宣传口号,并将此口号以歌谣的方式散步出

  • 历史上刘询与许平君之间是如何相识的?有何故事 ?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询,汉朝

    自古封建帝王的人生总是传奇而曲折的,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世间之事,变化无常,谁也不知道未来将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一个人的如今和未来到底有何区别。或许在某一个时刻,你见证了一个人的悲惨和痛楚,但是在未来的某一天,你却发现,他成为了你不可攀登的高峰,

  • 李楚媛:纪王李慎的第三女,以孝顺恭谨著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楚媛,唐朝

    李楚媛(652—705年),是唐太宗第十子纪王李慎的第三女, 她年幼时就以孝顺恭谨著名,嫁司议郎裴仲将,夫妻相敬如宾;婆婆有病,所用药物食品她都亲口先尝;接待妯娌,都得到她们的欢心。纪王的死讯传来,李楚媛呕血数升,此后二十年不再用润发的油脂。 得知父亲得以归葬昭陵,吐血晕厥,苏醒后留下遗言而死,时年

  • 后世对褚遂良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褚遂良,唐朝

    褚遂良(596年~658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唐朝宰相、政治家、书法家,弘文馆学士褚亮之子。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