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唐宪宗真正的死因是什么?可能是一场阴谋

揭秘唐宪宗真正的死因是什么?可能是一场阴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285 更新时间:2023/12/16 23:43:08

关于唐宪宗的死因,后世历史学家一般认为是被唐穆宗害死的,裴廷裕的《东观奏记》有详细记载。然而,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

《旧唐书·宪宗本纪》:“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是夕,上崩于大明宫之中和殿。时以暴崩,皆言内官陈弘志弑逆,史氏讳而不书。”

用白话文说,就是元和十五年正月庚子这天晚上,唐宪宗突然在大明宫中死去。皇帝猝死,当时都说是太监陈弘志谋杀了皇帝,但史官却隐讳了这件事不记录,以致于详情不得而知。

这段记录很是蹊跷。

首先,太监(内官)是“刑余之人”,这种人在正常人眼中,一向是卑贱耻辱的对象,他做下了谋杀皇帝的“大逆不道”之事,为什么史官要“讳而不书”呢?

旧唐书中,并没有对此事有更多叙述,只是在《文宗本纪》中载:“大和九年九月癸亥,令内养齐抱真,将杖于青泥驿,决杀前襄州监军陈弘志,以有弑逆之罪也。”似乎认定陈弘志是元凶。

可是,在旧唐书中,还是有地方透露了不同的信息。

《皇甫鎛传》载:“宪宗服柳泌药,日益烦躁,喜怒不常,内官惧非罪见戮,遂为弑逆。”此处又象是陈弘志害怕宪宗无故迁怒自己,所以先下手为强。

然而,事实真相远比想象来得丰富。

《后妃传》载:“宪宗懿安皇后郭氏,尚父子仪之孙,赠左仆射驸马都尉暧之女。母代宗长女升平公主。元和八年十二月,百僚拜表请立贵妃为皇后,凡三上章,上以岁暮,来年有子午之忌,且止。帝后庭多私爱,以后门族华盛,虑正位之后,不容嬖幸,以是册拜后时。”

从这这段文字可见,唐宪宗拖延不册立郭氏为皇后,他怕郭家势大,干涉自己对其他小老婆的宠爱,却造成了郭氏的怨气——皇帝的女人总是想方设法要做皇后的,以郭家的功勋富贵,却做不了皇后,能不怨恨?而迟迟成不了皇后,即意味着自己迟迟成不了正室,始终是没有地位的“妾”,而不是作为六宫之主的“妻”,她的儿子也就成不了太子、储君和将来的皇帝。

政治斗争,在后宫中一点都不逊色于朝堂上。而宪宗死后,即位的穆宗,正是郭后的儿子,“母以子贵”,郭氏正是因为儿子当上了皇帝,而名正言顺成为太后,坐上了正后宫掌权者的位子。

这里暗示我们,郭氏极有可能谋害了宪宗,然后把自己的儿子推上皇位。匡复唐室的功臣郭子仪,是她的爷爷,宪宗皇帝的祖父德宗皇帝的大妹妹升平公主,又是她母亲,她实际上是宪宗皇帝的表姑,本身就是大唐的皇室贵戚。

郭皇后的出身,使她有雄厚的靠山左右皇权。事实也正是如此,此后的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四朝皇帝(唐敬宗、文宗、武宗都是穆宗的儿子,即郭太后的孙子)都由她控制着。

以上不仅是推理,郭氏谋害宪宗,其实有当时人的证词。

《东观奏记》的作者,是唐宣宗时人,他在该书中写道:“宪宗皇帝晏驾之夕,上(宣宗)虽幼,颇记其事,追恨光陵商臣之酷。即位后,诛除恶党无漏网者。时郭太后无恙,以上英察孝果,且怀惭惧。时居兴庆宫,一日,与二侍儿同升勤政楼,依衡而望,便欲殒于楼下,欲成上过。左右急持之,即闻于上,上大怒。其夕,太后暴崩,上志也。”

(注:唐宣宗是唐宪宗第十三子,元和五年(810)六月二十二日生于大明宫,论辈分,他是敬、文、武宗的皇叔,论年龄却比唐敬宗和唐文宗还小一岁。他在穆宗长庆元年(821)三月,被封为光王。会昌六年(846)三月,武宗弥留之际,把37岁的光王李怡立为皇太叔,并更名李忱,成为新的皇位继承人。他是唐朝历史上惟一以皇太叔即位的皇帝,又是晚唐皇帝中顺宗以后的11帝中寿命最长的一位,他死于大中十三年(859)八月,享年50岁。宣宗在晚唐的皇帝中也是得到较高声誉的一位,《资治通鉴》载:“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宣宗即位,郭后若不是做贼心虚,为什么怕?为什么想用坠楼而死,来造成宣宗“过”的恶名?然而,唐宣宗记得儿时父皇遇害的旧事,他终于下手了(具体情节,当时人没有记,也不可能记下来)。

标签: 唐宪宗

更多文章

  • 中国第一的食人魔朱粲到底有多恐怖?别人问他:人肉是什么味道?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粲

    朱粲是亳州城父人,隋末唐初割据军阀。朱粲年轻时曾任县中佐吏,后来趁乱为祸,自称迦楼罗王,为人非常残暴,他攻打下来的城市,多是抢劫一空,连人都不放过,是一位著名的吃人魔王。武德四年(621年),被李世民所擒,杀于洛阳。被斩时,围观的百姓争相用瓦石投击他的尸身。朱粲起初担任城父县(今安徽亳州)的佐吏。大

  • 此人的改革被史书大肆褒奖,在当时却葬送掉了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南北朝,北魏

    北魏孝文帝元宏,所施行的汉化改革,影响后世深远,也为他赢得了隆高的历史地位,直至今日,仍在历史教科书中饱受肯定和称颂。然而,也颇有不同声音,以为这场激烈汉化改革直接导致30年后北魏王朝覆灭,鲜卑民族也融入汉族而从此消亡,因此元宏其实是北魏和鲜卑族的千古罪人。北魏孝文帝元宏,所施行的汉化改革(史家称为

  • 历史上三个成功复国的皇帝,为什么一人被盛赞,另两人全是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秀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有“一姓不再兴”说法,意思是一个王朝覆灭之后就不会再兴起了。不过凡事都有例外,今天给大家介绍三个成功复国的皇帝,他们都是皇室帝胤,在王朝覆灭之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恢复了祖先开创的江山社稷,建立了丰功伟绩。可是,他们三人之中,只有一个人万世流芳,另外两个却被人唾骂,这是为何?让我们接着

  • 世界上海上霸主来中国做生意,都要向他交保护费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崇祯

    《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一个纵横海上劫富济贫的海盗杰克船长,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海盗热潮。其实在明朝时期的中国,就有一名类似于杰克船长的海盗,他叫郑芝龙。郑芝龙,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镇人,生于1604年4月16日。从明朝初期开始,福建沿海就出现了海盗。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朱元璋严厉

  • 冉闵拯救汉人于濒危境地,为何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却非常低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五胡乱华,西晋

    在《杀胡令》中,冉闵写道:“诸胡逆乱中原,已数十年,今我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杀我百姓,夺我祖庙,今特此讨伐!犯我大汉者死,杀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汉家基业,天下汉人皆有义务屠戮胡狗!,冉闵不才受命于天道,特以此兆告天下!”这段话读起来,正气郎朗,大义凛然,感觉

  • 三代帝师祁隽藻:“忠清亮直”廉政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祁隽藻,慈禧,清朝

    “三代帝王师,寿阳相国名。官居正一品,亮节并高风。世人颂祁公,诗书媲人品。今日颂祁公,儒学倡国风。”这是寿阳县文化馆馆长白长生为祁隽藻所作的诗词《祁公歌》中的一小节,整首诗歌概括和赞颂了祁隽藻的高洁一生。他说,祁隽藻去世后,慈禧太后赐予谥词“忠清亮直”,“忠是忠孝,尽忠国家,慈孝长辈;清是清廉如水,

  • 大流士一世与秦始皇,同为“千古一帝”究竟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世界,大流士一世,秦始皇,波斯帝国

    大流士一世(前522-前486)出身于阿契美尼德家族支系。大流士随冈比西斯二世出征埃及,被任命为万人不死军的总指挥。他在继位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以各个击破的策略,先后打了十八次大战役,铲除了八大割据势力的首领,诺大的波斯帝国重归一统。大流士功成身就,踌躇满志,并巡行各地。在巡行至一个叫贝希斯敦的小

  • 明末最后一位国公——以身殉国的沐府将军沐天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咒水之难

    沐天波(1618年-1661年8月13日),字玉液,祖籍安徽定远,是黔宁昭靖王沐英的第十一世孙。崇祯元年(1628年),其父沐启元暴卒,同年十二月甲辰,年仅10岁的沐天波世袭黔国公一爵,担任征南将军。明朝灭亡后,沐天波追随永历朝廷,后随朱由榔入缅,在咒水之难被缅兵挟持外出,夺刀抵抗至死。人物生平末代

  • 巴西尔二世是谁?拜占庭皇帝巴西尔二世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巴西尔二世,拜占庭帝国

    巴西尔二世是拜占庭帝国中期的雄主。在拜占庭帝国漫长的千年历史中,被动挨打的时间远长于强盛的时间,但也有过辉煌的岁月,巴西尔二世时代就是与查士丁尼时代并驾齐驱的两大黄金时期。前言描述不容许自己的臣民势力过大,不使任何一个显要的军事长官拥有巨大的财富,随意用各种捐税来压制他们,使他们把自己的全部时间都用

  • 何皇后,一个低下的杀猪女为何能成为尊贵的皇后?何皇后的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在古代,商人的地位是最低下的,比农民的等级还低。秦朝时期的商人,即使家财万贯,也不允许穿上丝绸的衣物;唐朝时期的商人更是被严厉禁止,不得入朝当官。商贾之女就算是嫁给达官贵人,也会被人看不起。可是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这个女人,却从屠夫之女变成了全国最高贵的女人,她就是汉灵帝的第二任皇后,何皇后。01何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