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为什么要坚持为关羽报仇?关羽不死刘备照样要攻打东吴!

刘备为什么要坚持为关羽报仇?关羽不死刘备照样要攻打东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147 更新时间:2024/4/11 5:11:0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备为什么要坚持为关羽报仇?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三国对于我们国人来说是一个津津乐道的时代,这里面充满了尔虞我诈,又充满着跌宕起伏。有着奸雄曹操、也有仁德的刘备,也有忠义无双的关羽。而说到关羽和刘备,那我们就不能不说到桃园三结义以及刘备为关羽报仇而发动的夷陵之战了。桃园三结义不用说,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为生死与共的兄弟,而关羽在被东吴杀害后,刘备举全国之兵攻打东吴,在很多人眼里就是刘备作为兄长替弟弟报仇。而刘备不顾诸葛亮等一群臣子的反对坚持要攻打东吴的目的真的只是为了给关羽报仇吗?还是另有别的目的呢?之所以说刘备攻打吴国不是为关羽报仇。

我们为什么会说刘备攻打东吴不是为关羽报仇呢?小编有以下两点理由:

第一,公元219年关羽被吕蒙白衣渡江后害死,但是我们注意到刘备是在时隔两年后才举兵伐吴。这完全不符合常理啊,试想一下你的亲弟弟被人打了,你会等两年之后再去找别人报仇吗?按照刘关张三人的桃园友谊,必须立马就发兵为关羽报仇啊,当初可是说过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的誓言啊!这对于誓同生共死,寝则同床,恩若兄弟是不合情理的。

第二、关羽和刘备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情谊并没有达到刘备能举全国之兵给关羽报仇的地步。公元211年刘备带领黄忠庞统等人入川,将诸葛亮和关羽留守荆州,也就是说在刘备入川前,刘备和关羽的关系是很铁的,不然也不会让他留守荆州大本营了。但是在入川之后,两人关系就貌似神离了,可以说关系降温很快。我们可以从这几个事件可以看,刘备入川时重用了马超,封马超和关羽一样是五虎上将,当时关羽就要回成都和马超干架,可见关羽看到马超和他平起平坐是很不满的,最后还是靠诸葛亮平息这场风波。其次刘备还把老将黄忠也封为五虎上将,更是让关羽气不打一处来啊,一个马超还好,这还来一个老不死的,而这次诸葛亮深知关羽的性格,跑去请示刘备,而刘备却一脸不屑,说自己解决这事,结果只派费诗去安抚,关羽这还了得,但是大哥是皇帝不能得罪也不能骂,所以直接就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

所以我们通过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刘备在入川前是很器重关羽的,不然不会封他为五虎上将之首,而将马超、黄忠也和他平起平坐则是让刘备和关羽的关系越来越远。其实关羽在刘备建立蜀汉后仍手上握有重兵把守荆州,但你以为刘备真的放心关羽吗?我们从刘备为关羽做的后勤保障工作以及人选就能看出来,当时荆州除了襄阳,还有两块很重要的据点,江陵和公安。本来按照战略要地,怎么也应该派一些精兵强将去把守,而刘备只安排两位能力平平的人去镇守,一个是糜芳,一个是士仁守,这两个人一个是刘备的小舅子,一个也是个远方亲戚,都是刘备的关系户。这说得好听是协同关羽保卫荆州,明眼人看的就是监视关羽嘛。而最后荆州丢了和这两个人有直接关系,而且两人向来与关羽不合,导致后勤工作一塌糊涂。

第三,当初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给刘备讲述的《隆中对》,是给刘备的三国分化的战略。诸葛亮给刘备的战略是占领川地,并守住荆州,这样就可以从汉中和荆州双箭齐发出兵夹击魏国,以此来达到进入中原地区。但是在刘备在成都称帝后,他却忘记了诸葛亮的战略部署,只是有关羽从荆州发兵攻魏,而自己却不从汉中发兵夹击。可想而知,单纯靠一个关羽的荆州部队能打的过魏国?即便关羽有水淹七军的战绩,也敌不过战线过长,后勤保障不足。所以即使没有吕蒙的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也是强弩之末了。这里小编觉得关羽当时是威震华夏了,而刘备的私心也暴露了,这就是觉得关羽有功高盖主的嫌疑吧。

综上所述,这几点就能看出,刘备在成都称帝之后,与二弟关羽的关系已经大不如前了,关羽即便是阵亡了,也不值得刘备冒着亡国的风险去攻打东吴。那我们就又有疑问了,既然不值得,那刘备不顾大臣的反对执意要举兵攻打东吴的原因是什么呢?小编分析有以下几点:

一、刘备自出道以来就是以仁义得天下的,如今天下三分,自己也是一国之君,不能违背了自己当初的誓言和承诺啊。自己的立的牌坊都不要了,那以后还怎么去招兵买马,谁还会为刘备卖命。刘备三分天下的本钱就是仁义,所以不能丢了。也正是要维护自己的仁义名声,即使诸葛亮等一干肱股之臣都极力反对攻打东吴,试想一下如果刘备真的不发兵攻吴的话,那天下人会怎么看他呢?即使他自己能过得去,别忘了还有一个张飞肯定不会答应的。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就是如果刘备不攻打东吴,那就是连自己亲如手足的兄弟都不报仇,失天下人人心,足以影响大局。

二、对比当时三国的实力对比,魏国肯定是首位,其次就是东吴和蜀汉。但当时魏国由于内政不稳,自己无暇顾及,也就无力攻打蜀汉和东吴。而东吴当时也是群龙无首,虽然孙权还是老大,但是及时靠着吕蒙的计谋去收回了荆州,但是东吴早已经没有了周瑜鲁肃这样的惊世大才了,实力大不如前,这样也就给了刘备攻打东吴的潜在实力和客观条件,并且刘备自己也是有一定的带兵能力,让他自己觉得肯定轻易灭亡东吴。而到了夷陵之战时,东吴派出了陆逊这样的无名小卒,更是让刘备喜不自禁,非常轻视陆逊,毕竟一个毛头小子怎么能抗衡一个身经百战的人。所以刘备为了争夺天下,扩充自己的实力,起全国之兵力全力攻打吴国,一旦取胜则可以与魏国二分天下,那时再图中原倒有几分胜算,所以他也就顾不了诸葛亮这些人的劝阻了。

最后,小编想说的是就算关羽没有战死,而刘备仍然举兵攻打东吴我也不觉得奇怪,因为吕蒙作为东吴主将死了是一个重要因素。想象一下,一个国家都没有能出战的主将了,那你还不趁你虚,要你命啊,何况这还是在三国时期,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样一个好的战机现在不打等到什么时候,而且刘备年纪是三国后期君主最大的,所以他也必须放手一搏,只不过最后失败了而已,不过话说回来,要是若非刘备一时疏忽,没准历史真的会被改写也不一定。

标签: 三国刘备关羽

更多文章

  • 揭秘东汉末年八大校尉,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三国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东汉末年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灵帝在位末期,外戚大将军何进独揽大权,灵帝刘宏为了削弱何进权力,遂在西园招募了一支军队,他以宦官蹇朔为校尉之首,并统领这一支军队。西园军队中,灵帝总共封了八大校尉,除上军校尉小黄门蹇朔外,其他七位分别指的

  • 朱元璋下令所有妃子陪葬,3岁公主一句话救了母亲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明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元璋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那时,朱元璋只是一个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孩子。 他以前不得不吃饭,而且他还是个僧人。 后来,他和他的兄弟们起义并战斗。 最后,农奴翻身并建立了明朝,成为一代皇帝。 据估计,朱元璋知道自己经历了多少困难,所以他对这

  • 萧太后与大臣私通天下皆知,为何两人还无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萧太后,辽朝,北宋

    你真的了解萧太后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萧太后,名萧绰,小字燕燕。提起萧绰,就不能不提韩德让。韩德让是汉人,他的祖父被掳到辽国,后来成了辽国的中书令;父亲则被封为秦王。韩德让颇有才能,再加上父辈的特殊身份,在辽景宗时期便成为一方权臣。辽景宗去世时,韩德让更是帮助“孤儿寡母”的

  • 赵云一生忠心耿耿,征战四方 刘备称帝后为什么不愿意封他为侯爵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云,蜀汉

    对赵云不能重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先声明一点,很多人因为赵云常为中军负责保卫工作,因此调侃赵云是“赵保镖”,所以认为是其不被重用而不被封侯。这是不对的。中军禁军都不是一般人可以统帅的。足见信任和器重。曹操的“保镖”许褚可是在攻打邺城中表现出众,获封关内侯了

  • 顺昌之战中刘锜大破金兵,立了“中兴第一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锜,南宋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锜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金国大将金兀术率领大军进犯中原,南宋守臣望风而逃,不到一月的时间,南宋的中原地区和陕西几乎全部沦丧。此时,东京副留守刘锜正在赴任途中,听到金兵南侵,东京(开封)失守的消息,他本可以原路返回,但出于高度的爱

  • 楚成王抓了宋襄公本以为稳赚不赔,谁知“王牌”变成“烫手山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春秋战国,楚成王,宋襄公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春秋一奇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形势变幻有时波谲云诡,不能预测,考验着世人的智商。比如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成王,本以为打了胜仗,还抓了宋国国君,可能以此为要挟,攻城掠地无数,但想象很美好,现实很荒诞,俘虏也会出难题。让楚王杀不得,放不舍。01宋襄公变“太上皇”,楚国

  • 南朝宋历史上第一个死因奇葩的皇帝:刘义符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义符,南北朝

    对刘义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424年六月癸丑这一天,在吴郡金昌亭(今苏州市阊门内)发生了一起杀人事件,几名杀手突然闯入,要杀一位被幽禁于此的王爷。这次行刺事件,《宋书徐羡之传》载“羡之不许。遣使……杀帝于吴县。时……帝突走出昌门,追者以门关击之倒地,

  • 对面邓艾大军压境 刘禅原本可以一战为什么却轻易投降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刘禅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禅投降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受《三国演义》影响,许多人都对蜀汉政权有着特殊的情感,认为它才是正统,看着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建立蜀国,仿佛汉室指日可兴,然而蜀国才传二世,刘禅就开门投降,蜀国就此灭亡。面对刘禅的投降,许多人无比愤怒。邓艾偷袭

  • 霍去病抗击匈奴对大汉造成了什么影响?霍去病为何会英年早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霍去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霍去病抗击匈奴对大汉造成了什么影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霍去病,汉武帝时期的名将,他弱冠从军,在数年里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最终位极人臣,官拜大司马骠骑将军。然而霍去病的军事生涯又是短暂的,他仅仅只活了22年,便英年早逝,为后世留下了数之不尽的谜团。对于霍去病的死,一

  • 汉初时期黄老之学盛行,为何董仲舒要舍弃“黄老”独尊儒术?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董仲舒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董仲舒要舍弃“黄老”独尊儒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这里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指的是“大一统”的政治理论,至于提出“大一统”的原因当属多方面的:首先,汉朝初期采用黄老道家思想,而这一思想到了国力相对强盛的汉武帝时期,便不那么受用了,需要新的思想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