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的发小王陵当初是最瞧不起刘邦的人,为什么又会成为力挺刘邦到最后的人?

刘邦的发小王陵当初是最瞧不起刘邦的人,为什么又会成为力挺刘邦到最后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931 更新时间:2023/12/7 8:01:1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的发小王陵当初是最瞧不起刘邦的人,为什么又会成为力挺刘邦到最后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大家都知道刘邦的老乡很厉害,尽管说他们的出身很低,但是,各个都是身手不凡之辈,他们辅佐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

再刘邦的众多老乡当中,

有一个叫王陵的人,这个人相对比萧何周勃卢绾、樊哙、夏侯婴等人似乎并不出名,但是,他对刘邦却是最忠心的。在刘邦驾崩之后,也只有他在力挺刘邦。

不过,就是这样的一个很有原则的王陵,他早年的时候,竟然是最瞧不起刘邦的一个人。我们都知道刘邦早年,当的最大的官也就是泗水亭长,干的都是鸡鸣狗盗的事情,这样的刘邦是被王陵看不起的。

那么,王陵又是干什么的呢?

要说这个王陵,早年的时候,在沛县他还是一个人物,类似于一个侠客一般,名声很响亮,投奔他的人有很多。

可以说他就是沛县十里八乡的豪杰大侠,名声上刘邦和他相比差的是太远了。到了秦末大乱的时候,刘邦拉起了一支队伍来,开始起义造反了。

同时,王陵也拉了一支队伍!

不过,因为两个人眼光不一样,最终让他们之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大,刘邦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足,他投奔了项梁,和项羽一起组了一个CP,来共同对抗大秦。

刘邦越来越强,队伍越来越大。

王陵都是带着这一支队伍打游击战,这样的王陵,没有站在风口上,到了最后他取得的成果,肯定没有刘邦的大了。

我们都知道刘邦和项羽推翻大秦之后,项羽把刘邦封为了汉王,这个时候刘邦也是一个人物了。

王陵就不一样了,他还是一支游击队的首领,没有任何封号。要说这个时候,他和刘邦相比,肯定是没有刘邦有能力的。

但是,他还是选择了单打独斗,没有投奔刘邦。像王陵这样的人,骨子里还是很高傲的,他不想向看不起的人低头。

可是,后来我们都知道,他归顺了刘邦。那么,他和刘邦之间又是怎么有了交集的呢?

原来呀刘邦和项羽闹掰了之后,尤其是他们两个打了彭城之战,刘邦大败。项羽一边追刘邦,一边派人去捉刘邦的家人。

刘邦也担心家人的安危呀,这个时候他打探到王陵的军队,正在自己的老家不远的的地方驻扎。

所以,他就托人找到王陵,让王陵去解救自己的家人。王陵尽管说没有投奔刘邦,但是,毕竟和刘邦是老乡,这个忙肯定是要帮的。

他就想去解救刘邦的家人,可是,走到半路他得到了消息,项羽把他的母亲给抓了,项羽用王陵的母亲要挟王陵,让王陵投奔自己,而不是投奔刘邦。

王陵是一个很孝顺的人,他打算不帮刘邦的忙,而是先救自己的母亲。但是,王陵的母亲在知道项羽威胁儿子之后,她就自杀了,并且让人给王陵捎了一句话,汉王这个人比较仁义,一定要誓死辅佐汉王。

也就是说王陵的母亲为儿子做出了选择,她自杀了,王陵肯定是嫉恨项羽的。所以,也就投奔了刘邦。

楚汉争霸的过程中,王陵也是立下了不小的汗马功劳的。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也把王陵封为了侯。

尽管说王陵和刘邦的交往不是很频繁。但是,王陵深受刘邦的尊重,而且刘邦也重用了王陵。

在刘邦就要去世的时候,吕后问刘邦,陛下百年之后,萧何丞相也死了,那找谁来继任宰相的职务呢?

刘邦说曹参可以。

吕后又问曹参之后呢?

刘邦说王陵可以,不过王陵这个人比较耿直,做事不圆滑,若是在配上一个陈平,他们两个当丞相,可保万无一失。

可见,刘邦对王陵多么的器重。

到了曹参死后,王陵真的当丞相了,你还别说刘邦这个人看人还是很准的。大家都知道吕后当政的时候,大力的提拔吕氏,打压皇族派。

吕后很想封自己的吕姓侄子为王,可是,刘邦说了非刘姓不为王,非刘姓为王者,天下人可以诛之。

吕后不敢擅自封吕姓的人为王,所以,他就找到了当时的宰相王陵和陈平,还有太尉周勃。

在吕后看来只要这几个重臣同意她封姓吕的为王,那就没有问题。所以,吕后见到他们就问,我想封姓吕的问王,诸位说说看法?

王陵是正宰相第一个发言,他说高祖刘邦在世的时候,给我们群臣有一个白马盟约,这个约定说的是非刘姓不王,因此,不能封姓吕的为王。

王陵说完,吕后脸都变绿了,这分明就是不给自己面子了。

不过,吕后还是问了陈平,陈平老奸巨猾,他说刘邦当皇帝的时候,封刘姓的为王,现在是吕后当政,封吕氏为王没问题呀。

吕后高兴了。

周勃也是同意陈平的说法,吕后更高兴了,她觉得自己封王的事情可以实行了。到了他们散会之后,王陵大骂周勃和陈平,两个人没有原则没有底线,明明答应了刘邦,非刘姓不王,现在竟然出尔反尔。

王陵骂完他们就气呼呼的走了。

后来吕后找到王陵,把他的宰相职务给罢免了,给了他一个太傅的闲置。很显然这是吕后在针对王陵,在打压王陵。

王陵干脆就直接辞官回家了,不伺候你们了。可以说王陵是刘邦死后,唯一一个还力挺他,敢于和吕后叫板的人。

这就是那一个当初看不起刘邦,在刘邦死后还一直忠心刘邦的王陵。

标签: 王陵汉朝

更多文章

  • 明武宗朱厚照是什么下场?他真是不慎落水导致不治身亡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厚照,明朝

    明武宗朱厚照是什么下场,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纵观明朝十六帝,明武宗朱厚照绝对是争议最大的帝王之一,一方面处事刚毅果断,诛杀刘瑾,平定安化王、宁王叛乱,御驾亲征大败蒙古王子,俨然一个有为明君;而另一方面却又荒于朝政、一生贪杯,尚武无赖、贪玩好色,简直就是个无

  • 武则天的侄孙迎娶突厥可汗之女遭拒,揭秘唐与突厥的开战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则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681年,唐朝名将裴行俭率军平定突厥的叛乱,突厥可汗阿史那伏念投降,结果裴行俭把伏念带到长安后,权相裴炎嫉妒裴行俭的功劳,就说服唐高宗把伏念杀了。唐朝的这一举动,又激起了突厥人更为强烈的反抗。682年,阿史那伏念的

  •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他为什么没有选择强攻?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三国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诸葛亮的故事。三国时期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的才智不相上下,也是一对惺惺相惜的对手。诸葛亮看穿司马懿的无奈和被动,所以处处逞强;司马懿看穿诸葛亮的虚胖和时间紧凑,所以采用一个拖字诀。两人交战接近10年时间

  • 毕应元是怎么挫败宋江吴用阴谋的?侦破钦差遇害一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毕应元,宋朝

    毕应元是怎么挫败宋江吴用阴谋的?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荡寇志》中,毕应元是云天彪团队中的一员战将。他本是曹州府的押狱司狱官。招安钦差在境内遇害时临危受命,毕应元以微末之职,凭着超群的智谋,将案件审定查明,挫败了宋江、吴用精心设计的惊天阴谋,得到了贺太平的器重和

  • 宋朝有宋仁宗,明朝有明仁宗,清朝有没有清仁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明朝

    在古代,当一个皇帝死后,会被供奉在皇族的家庙里。这时候所使用的名号,叫做庙号。庙号根据这位皇帝的生平事迹进行评定,一般来说有好有坏。其中,“仁宗”是公认比较好的庙号,代表着仁慈、宽厚。明朝时期,有一个明仁宗;清朝时期,有一个清仁宗。这两个皇帝,谁值得起“仁”字?先来看明仁宗。明仁宗叫朱高炽,是明太祖

  • 雍正上位三年就杀年羹尧 期间年羹尧为什么不敢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年羹尧,雍正

    你真的了解年羹尧不反雍正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从古至今,皇帝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夺权。不管是开国皇帝,亦或者后来继承皇位的。这是历朝历代永远不变的主题,有的因为功高盖主,有的因为个人的性格问题。下面这个人两样都沾,他就是清朝时期的年羹尧。年羹尧从一个底层小奴才晋升到抚远

  • 乾隆自称为十全老人 乾隆又是怎么耗空清朝的气运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清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乾隆皇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提到清朝,我们有太多话题,末代王朝,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闭关锁国等等,但是清朝也曾有过“康乾盛世”,好不夸张的说“康乾盛世”是大清发展的顶峰,然而虽然是说“康乾盛世”,但其实和乾隆没什么关系。军事上是康熙帝的功劳,经济和吏治上则主

  • 李治为什么想立武昭仪为皇后 武昭仪又是如何帮助李治夺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治,皇后

    你真的了解李治立皇后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一、李治的仁孝,让李世民很不放心公元643年4月,李世民废了大儿子李承乾的太子位,当着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绩、褚遂良四人的面,立九儿子李治为太子。李治和李承乾都是长孙皇后所生,也都是长孙无忌的外甥。7个月后的11月,按照惯例,要选

  • 一直打败仗的夏侯惇,为什么能坐上大将军的官职?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夏侯惇,三国

    大家好,说起夏侯惇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说起夏侯惇,许多人对他的印象都是曹魏大将军、曹操军团的核心人物。《三国演义》里把他夸得天花乱坠,就拿夏侯惇是独眼龙这件事来说,罗贯中就曾写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吕布与曹操大战,吕布这边派出了高顺,曹操这边派出了夏侯惇。在激战中,夏侯惇不慎被高顺的手下曹性

  • 曹丕为何创立九品中正制?这项制度有什么样的弊端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三国

    曹丕为何创立九品中正制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即位,其即位之后为了迅速稳定当时动荡不安的局势便开始在其父曹操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曹魏的运行机制。不久,时任魏国公卿大臣的陈群就上呈上了一道影响魏晋三百多年的选官机制:九品中正制。从其本质上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