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年少的康熙是如何被孝庄祖母培育成一代英主的?

年少的康熙是如何被孝庄祖母培育成一代英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948 更新时间:2023/12/14 8:14:46

圣祖仁皇帝康熙,名字叫玄烨,他8岁继位,14岁亲政,在位61年,享年69岁,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他是清世祖顺治帝的第三子,康熙自幼好学不倦,意志坚毅。他刚刚披上龙袍时还是个孩子,他是如何被培养成才的呢?康熙是一个至孝之人,他对孝庄祖母的“孝”更是“诚自古帝王之未有也”。康熙之所以如此孝顺祖母,是源于祖母孝庄对他的爱。孝庄对康熙的喜爱并非始于他继位后,早在八岁以前的康熙,即受到了孝庄文皇后的精心教育和栽培。

网络配图

康熙幼年长期避痘紫禁城外,康熙二年(1663年),生母佟佳氏又去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来自祖母的爱,很大程度上填补了他幼小心灵的感情空白,使他从懂事时起,就将祖母视为最亲之人。孝庄不仅给了康熙本应从其父母那里得到的关怀和爱护,更重要的是对天资聪颖的孙子给以严格的教育、训练,培养他良好的品质、习惯与作风。在爱好读史的孝庄影响下,康熙从小就对读书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一嗜好伴其终身。他矢志读书,早夜诵读,无间寒暑,废寝忘食。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捧起书本,就几乎忘掉一切。

对于孙儿的勤奋好学,孝庄既感到欣慰,又十分心疼,她曾喜忧参半、不无责备地对孙儿说:“哪有像你这样的天子,读书像赶考的书生一样苦读。”由于祖母的教导,康熙自幼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孔子所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他学习的座右铭。孝庄培养康熙时不仅从大处着眼,幼孙身上一些尚在萌芽的习性,或生活中的某些细微处,也都引起重视,并因以施教。

网络配图

康熙儿时受保姆影响,一度染上吸烟习惯,经祖母教诲,康熙坚决戒了烟,并在即位后,时时禁止吸烟,反复劝说有此嗜好的大臣们。孝庄对康熙的期望,不仅仅在于即皇帝位,而是在于帝位的巩固,更在于清王朝大业的安危与繁荣。孝庄通过指导具体政务,增强孙子治国安邦的能力。在祖母的教导下,康熙百般武艺,无不娴熟。就是西方传教士带来的西洋火器他也能使用自如。

年幼的康熙被祖母培养成一代英主,可以说,是孝庄成就了康熙,打造了康熙帝国的基石。历史上诸葛亮辅佐刘备遗孤刘禅,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传颂千古。但是辅佐幼帝方面,孝庄比诸葛亮做得更好。诸葛亮确实鞠躬尽瘁,可他唯恐有负先帝重托和厚望,处理朝政,事无巨细。既不注意向刘禅传授治国方略,也不让刘禅在实际中锻炼才干,这样造就出来的当然是整日花天酒地、乐不思蜀的阿斗了。

网络配图

而同样是辅佐幼帝,孝庄却很好地把握了分寸,她没有越俎代庖,也没有一下子就将康熙推上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政治舞台。她一方面言传身教,让康熙在政治实践中逐渐成熟,另一方面,又适时地在康熙灰心丧气时给予鼓励和帮助。因此可以说,“康乾盛世”的创造离不开伟大的孝庄。

标签: 康熙孝庄

更多文章

  • 揭秘三国下场最悲剧的降将 姜维暂居第二!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于禁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名将辈出,猛将比比皆是,当然也少不了降将这么一个角色。各大诸侯争锋,武将之间选择投降的也不在少数,他们之中或因苟且偷生,或走投无路,或真心投靠,总之三国时期的武将投降比较常见。但是作为一名降将,有的结局非常好,有的结局非常悲剧,那么三国下场最悲剧的降将有哪

  • 唐宣宗为何装疯卖傻数十年?如何实现晚唐中兴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宣宗

    唐宣宗李忱从小就孤僻木讷,一直被皇宫里的人当作傻子嘲弄,出生三十六年来几乎从未享受过真正的亲王待遇,可谁也想不到,三十六岁登基之后,唐宣宗突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聪明与英武,短短一年,就消灭了为患大唐帝国长达半个世纪的牛李党争,而且极大地遏制了一贯嚣张跋扈的藩镇势力和宦官势力,收复了沦陷于吐蕃人手里近百

  • 香艳!皇家公主与大唐两大风流才子的秘密情史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公主

    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为唐朝玉真公主挥笔写下的《玉真仙人词》。碧落风烟外,瑶台道路赊。如何连帝苑,别自有仙家。此地回鸾驾,缘溪转翠华。洞中开日月,窗里发云霞。庭养冲天鹤,溪流上汉槎。种田生白玉,泥灶化丹砂。

  • 燕王室贵族雁春君手下第一杀手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燕王室贵族雁春君

    雁春君是燕王室的贵族,燕王喜的弟弟,出现在雪女回忆中的雁春君,下场可谓是十分惨淡。作为皇家贵族,不好好享受却想着一些得不到的东西,这或许是古代贵族的通病吧。雁春君出现在雪女的回忆中,他作为皇室贵族,自然享受着一般人没有的待遇,雁春君特别注重自己的外貌风度,讲究奢侈的排场,仗着自己的地位高非常霸道,常

  • 为了保全皇位:他竟然残忍杀死了15个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皇位

    在中国历史上,兄弟相残的闹剧屡见不鲜。这些闹剧的发生,多半是在有着高墙大院的皇宫里。而他们之所以不顾手足之情争得你死我活,则完全是为了夺取帝王之位。例如,唐代初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掉长兄李建成与四弟李元吉,成为皇位继承人;清代前期,康熙诸子各显神通,在紫禁城展开了步步惊心的惨烈斗争……那么,谁

  • 汉质帝:史上唯一一个竟因抱怨话被毒死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皇帝

    古代时候地位最高的是皇帝,权力最大的是皇帝,他主宰着天下臣民的生死。俗话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又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见,在那样的年代里,想做皇帝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不过事情也有例外,比如当傀儡皇帝碰到权臣的时候。东汉社会自从汉章帝之后,能够独当一面的皇帝并不太多。话说

  • 连杀两位皇帝一位太子?谁是史上最疯狂的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宗爱

    提起宦官专权,很多人都会想到秦、东汉、唐、明几个朝代,可是,北魏有一个最疯狂的太监,连杀两位皇帝和一位太子,他就是宗爱。宗爱,出身,籍贯不明,应该好不到哪儿去,否则,也不会吃太监这碗饭。但是,他非常机敏,入宫,从底层干起,被太武帝拓拔焘封为中常侍,并且,一直升到秦郡公,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成为公爵的太监

  • 周德兴是因为其儿子宫中淫乱才被朱元璋诛杀?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周德兴

    江夏候周德兴是一位著名的将领,出生时间不详,是濠州地区的钟离人,在明朝时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370年的时候他跟随朱元璋一起进行了起义活动,并且在和陈友谅以及张士诚等人抗争的时候有着良好的表现。1367年,周德兴又继续征战广西,三年后被封为江夏候。最后在1392年的时候因为他的儿子在宫中作乱所以被牵

  • 三朝元老李广一生战功赫赫为什么不能封侯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朝元老李广

    说起飞将军李广的名字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的诗句,更是把李广推上了高峰。但是一个奇怪的情况出现了,李广从军将近40年时间,可以说立下战功无数。但是无论是汉景帝还是汉武帝都没有讲李广封侯,到了汉武帝的中期,李广甚至被绝对的小辈霍去病超越。作为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

  • 由姜维沓中避祸的真相:兼论姜和张廖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姜维

    首先我不认同“张翼廖化都曾明确反对姜维的战略就认为他们不齐心”,我们哪天不是和身边最亲的人在各种事情上分歧一堆呢。至少姜维长期带出去北伐的一批人关系是没有疑问的(包括廖化张翼和其他不知名的将领)。服从是军人的第一本职,姜维不是脑残,打仗不是请客吃饭,他犯不着给自己埋定时炸弹,魏延杨仪的例子在前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