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樊哙作为刘邦的同乡与开国功臣,为何晚年却不被刘邦信任?

樊哙作为刘邦的同乡与开国功臣,为何晚年却不被刘邦信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721 更新时间:2024/6/9 5:44:32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因箭伤反复而病入膏肓。就当刘邦即将步入人生的终点时,他突然出现了回光返照。原来,有人在病床前控告大将樊哙,说他:“党于吕氏,即一日晏驾,欲以兵诛赵王如意之属!”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简单翻译来就是,樊哙与吕后等人结党。只要刘邦一驾崩,樊哙就会立即带兵灭了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吕后出气。按说,此人的控告只是一面之词,没有任何证据。

然而刘邦却不顾旧情,当即将谋士陈平以及大将周勃叫到身前:

“陈平,你动动脑子,把樊哙从军队中抓出来;陈平完事后,周勃立即替代樊哙领军!只要樊哙被捕,陈平你立即给我把樊哙杀了!”

听了这样的命令,陈平和周勃都感到不知所措。毕竟樊哙是刘邦的同乡,汉朝的元从之臣。汉朝开国时,樊哙多次先登、陷阵,立下了许多战功。而且在鸿门宴上,如果不是樊哙出色的发挥,恐怕刘邦就要命丧刘邦和范增之手。

而今天,刘邦为何要不分青红皂白,杀掉樊哙呢?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刘邦一贯猜忌功臣的体现。樊哙其实是步了韩信英布彭越等人的后尘。

然而实际上,刘邦真正处理的,只有那些连城数十,用兵数十万的异姓王。对于萧何、夏侯婴、周勃、灌婴等老功臣,刘邦不仅没有迫害,反而高官厚禄将他们养了起来。既然刘邦能善待老兄弟,为何唯独对忠心耿耿的樊哙喊打喊杀呢?

在笔者看来,刘邦这一不寻常的举动,实际包含了一个深不可测的帝王权术。

首先,樊哙是吕后的妹夫,与吕氏集团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其次,樊哙在刘邦濒临去世时,正率兵攻打反叛的燕国,而燕国距离赵国非常近。若刘邦去世,樊哙确实有能力直接攻打燕国,除掉吕后的眼中钉——刘如意以及其背后的戚夫人。

因此在很多人看来,刘邦之所以执意要杀樊哙,就是为了保护刘如意和戚夫人。虽然樊哙未必会进攻赵国,但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刘邦秉承的是“宁可妄杀忠臣,也要消除威胁于未萌”的原则。

与此同时,杀掉樊哙,还能制衡吕氏势力,让吕后不至于太过猖獗。

但在笔者看来,这种看法还是低估了刘邦的帝王权术。因为很少有人注意,刘邦除掉樊哙,为何一定要派陈平和周勃前往。

在决定诛杀樊哙前,刘邦已经将监国之职交给了吕后。在病榻前,吕后问刘邦:

“陛下百年之后,萧何相国去世,谁可代他辅政?”

吕后继续问:“周勃、陈平之后呢?”刘邦无奈地回答:“那我就不知道了。”

在刘邦遗命中,陈平和周勃的地位举足轻重。这是因为相比于萧何、曹参王陵,后俩者相对年轻,甚至可能比吕后还能活。因此,刘邦才会说不知道。

因此按照常理,刘邦即使要杀樊哙,派谁去也不能派陈平和周勃两人去。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刘邦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亦或是说,刘邦老糊涂了。

然而在笔者看来,刘邦不仅不糊涂,相反还特别理性。刘邦实际打从一开始,就准备破坏陈平、周勃等功臣与吕后的关系。

众所周知,刘邦晚年,曾想将刘如意立为太子。然而张良、陈平、周勃等人,却坚决站在了吕后一边。导致刘邦的废储计划功败垂成。因此,吕后和功臣们的关系,实际处于蜜月期。但若功臣集团与吕氏集团深度结合,就有可能导致刘氏大权旁落,吕氏反客为主,篡夺皇位(毕竟太子刘盈非常窝囊)。

因此,刘邦故意让功臣的代表——陈平、周勃去杀樊哙。樊哙一死,吕氏集团和功臣集团即使不势同水火,至少也会形同陌路。吕氏集团和功臣集团相斗,刘氏便可渔翁得利,享受万世之安。不得不说,刘邦的安排确实高明,乃是巅峰的帝王之术。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刘邦的计策还是出现了偏差。陈平虽然用计抓住了樊哙,却不敢真的将他杀掉。毕竟刘邦死后,就是吕后的天下,可不能将未来的女主子得罪了。

功臣和吕氏集团却再也不能建立互信,吕后称制期间,两者互相防备、相互合作,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但当吕后去世,吕氏和功臣之间互不信任,最终酿成了一场剧烈的政变。最终,功臣们杀尽了吕氏一族。而领导者,正是刘邦留下的陈平和周勃。

标签: 樊哙刘邦

更多文章

  • 在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上,康熙对乾隆究竟是怎样的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乾隆

    明代朱元璋直接将皇位传于嫡孙朱允炆,最终导致“靖难之役”的发生,致使天下大乱,这样的事情至康熙时期,才过了不过百余年的时间。康熙不傻,他很精明,前朝的惨痛教训,他不会忘记。况且,清朝一旦发生动乱,其面临的问题要远比明朝来得更为的严峻。此时,至康熙时期,在顺治、康熙二代皇帝的经营下,清朝的统治虽然是越

  • 在陪隋炀帝巡游天下的过程中,南阳公主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阳公主,隋朝

    南阳公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金枝玉叶有很多,但要说到累世金枝玉叶,有代表性的当属南阳公主了。南阳公主是隋炀帝和萧皇后的大女儿。萧皇后也是位公主,她是南朝梁朝昭明太子萧统的后人,陈朝灭梁后,并没有把梁朝赶尽杀绝,还留给他们一个州作为领地,就在现在的湖北荆州

  • 在皇太极死后,孝庄皇太后为何不允许豪格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豪格,孝庄皇太后

    现如今,有不少人认为当初皇太极死得实在是太突然了,很多人都觉得多尔衮应该是新皇帝,而且非常具有竞争力,但是令人奇怪的就是他并没有称帝,而是一直帮着孝庄皇后这一点让不少人认为他还有那么一点点的良心,可是问题就在于自古以来掌握着兵权的人,基本上都有想要称帝的野心,为何他们有这样的想法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

  • 匈奴善骑射,机动性强 霍去病为什么能屡战屡胜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霍去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朝霍去病,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匈奴人善于骑射、机动性强,本来是草原民族最大的优势,但这霍去病面前却屡屡失败,这除了霍去病本人的英勇善战,还和当时汉朝的实力和战略思想有很大的关系。接下来,小编和大家一起,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其中的原因。其一:汉武帝上台后,重视骑兵队

  • 揭秘:晚唐枭雄李克用是如何发迹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克用,唐朝

    在各种小弟,接二连三火并、驱逐大哥的背景下,大同防御使段文楚也被下属火并了。火并段文楚的人,在残唐五代史上那可是大大的有名,他的名字叫李克用。那一年是公元878年,距黄巢入长安还有两年时间,那一年李克用24岁。看到李克用这样的青年才俊,人们难免会说,真是有志不在年高啊。实际上,李克用这样牛,是因为他

  • 颉利可汗成为阶下囚之后,李世民是如何对待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唐朝

    当颉利可汗成为唐朝的阶下囚时,李世民是如何对他这个昔日的敌人的呢?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公元626年,东亚霸主东突厥蠢蠢欲动,听闻唐朝刚刚发生玄武门之变,李渊把大唐的皇位禅让给了次子李世民,颉利可汗大喜过望,立即准备挥兵南下。颉利可汗本名叫阿史那·咄苾,是启民

  • 历史上第一次亚洲大战发生在什么时候?看看武周皇帝武则天是怎么解决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周皇帝武则天,唐朝

    对武周皇帝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科举制从杨坚提出,到杨广确定为制度,唐初三位皇帝,李渊李世民李治对科举制的推行毫无建树,直到武则天时期完善推行,中国古代首次打通了底层人进入国家上层的通道,这是武则天推行文治的基础。其次要吏治清明,不管是捧武则天还是黑武

  • 朱温创业初期的得力助手,朱珍为何被他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朱温,唐朝

    在朱温创业之初,有八十多个老兄弟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奋战之后,朱温合理合法地占据了汴州。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太祖初起兵,珍与庞师古、许唐、李晖、丁会、氏叔琮、邓季筠、王武等八十余人,以中涓从,摧坚陷阵,所向荡决。这些老兄弟和朱温的关系其实更像合伙人,因为在他

  • 刘备汉室后裔的身份是真的吗 刘备有没有冒用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身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刘备,很多人都会提起一句刘皇叔。而之所以称刘备是刘皇叔,主要是因为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投靠曹操后,被曹操带到了许都,见到了汉室最后的帝王汉献帝,而汉献帝听闻刘备是汉室后裔后十分高兴,于是让人查了族谱,发现刘备论身份是自己的皇叔,

  • 一文不名的刘邦,为何那么多人支持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汉朝

    先秦到秦朝时期,人们在选主公的时候,一般都只会选帝王将相及贵族出身的人,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有主公的样子。乃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为了积攒人气,招募大家入伙,陈胜、吴广都不敢说是自己在当主公,而是把扶苏、项燕这两个早已去世的贵族出身的人提出来当主公。直到后来,他们的声势变得很大以后,才敢说自己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