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神宗刚开始真的是勤勤恳恳,为何后期导致了国家衰落?

明神宗刚开始真的是勤勤恳恳,为何后期导致了国家衰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929 更新时间:2024/1/22 23:57:40

历史上在位的皇上基本都是日理万机,从早到晚都在为国事上操劳,批折子见大臣,每天都在考虑国家建设,扩建领土中度过。而在明朝有这样一位皇帝,28年不上早朝,不见大臣,不理国事。大臣甚至都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子,他在位时间还特别长,总共有48年。他是朱载坖的第三个儿子,在1568年被立为东宫太子,1572年明穆宗崩逝,他继位年号万历,当时的他只有10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可以说那时候的他还是个小孩子,那这么小怎么管理一个国家呢?还好他的父亲留下了一个尽心尽力的忠臣内阁首辅——张居正,他实行了很多的改革计划,当时的社会不管是经济还是生活都有了大大的改善,甚至还开创了"万历中兴"。后来这位忠臣去世了,大概是因为没有人鞭策和辅佐,这位皇上开始对朝政厌烦。万历十四年,他开始沉溺于喝酒,身体越来越差,在万历17年的正月初一,他什么事情都不做了,到了万历年31年,他觉得上朝很麻烦,就连上朝都不去了,国家基本上可以说是没人管理,停止运行了。所有处理朝政的方式都是用谕旨的方式往下传达,到最后连折子也不批了。

在1586年礼部主事卢洪春奏曰:朱翊钧"日夜纵饮作乐"。在同一年的时间里,因为要争立皇太子,还演变成了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立太子的事情与内阁争斗了长达十余年。但这位皇帝都不管,他在位的最后三十年,连宫门都不出了,所有事情都不管理,大臣都不见,什么事情也不讲,导致很多大臣连他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国家重臣对于国家无人管理心急如焚,也无计可施只能干着急。

他虽然不上朝,但没有经历宦官之乱,也没有别人干政,更没有奸臣闹事,朝廷内外还都有人控制。他对所有重大事情,例如日军攻打朝鲜、女真入侵和梃击案等都有出面处理。因此,他虽然忽略一般国政,但重要的国家大事他依旧上心,并都在自己控制之内。

因此,虽然有些荒废朝政,但很多时候又说他是个明君。具体来讲,在位期间他主持了"万历三征",先后在西北、西南边疆以及朝鲜展开了三次大规模军事活动。分别为李如松平定蒙古人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这些军事活动全都大获全胜,而这三次的胜利巩固了国家的疆土,还维护了当时朝代在东亚的主导地位。

在万历48年的七月二十一日,他去世了,时年五十八,庙号叫神宗,谥号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葬在了定陵。去世后他的长子朱常洛上位,他死后仅仅过了24年,朝代就灭亡了。或许因为继位太早,没有享受童年的快乐,导致他在位时懈怠,这跟之后的灭国确实有着极大的关系,可能直接导致了国家落败。只能说,他刚开始在位的时候真的是勤勤恳恳,可以说是明君了,如果当时可以坚持下去,可能会成就一个辉煌的王朝。

标签: 明神宗衰落

更多文章

  • 樊哙作为刘邦的同乡与开国功臣,为何晚年却不被刘邦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樊哙,刘邦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因箭伤反复而病入膏肓。就当刘邦即将步入人生的终点时,他突然出现了回光返照。原来,有人在病床前控告大将樊哙,说他:“党于吕氏,即一日晏驾,欲以兵诛赵王如意之属!”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单翻译来就是,樊哙与吕后等人结党。只要刘邦一驾崩,樊

  • 在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上,康熙对乾隆究竟是怎样的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乾隆

    明代朱元璋直接将皇位传于嫡孙朱允炆,最终导致“靖难之役”的发生,致使天下大乱,这样的事情至康熙时期,才过了不过百余年的时间。康熙不傻,他很精明,前朝的惨痛教训,他不会忘记。况且,清朝一旦发生动乱,其面临的问题要远比明朝来得更为的严峻。此时,至康熙时期,在顺治、康熙二代皇帝的经营下,清朝的统治虽然是越

  • 在陪隋炀帝巡游天下的过程中,南阳公主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阳公主,隋朝

    南阳公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金枝玉叶有很多,但要说到累世金枝玉叶,有代表性的当属南阳公主了。南阳公主是隋炀帝和萧皇后的大女儿。萧皇后也是位公主,她是南朝梁朝昭明太子萧统的后人,陈朝灭梁后,并没有把梁朝赶尽杀绝,还留给他们一个州作为领地,就在现在的湖北荆州

  • 在皇太极死后,孝庄皇太后为何不允许豪格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豪格,孝庄皇太后

    现如今,有不少人认为当初皇太极死得实在是太突然了,很多人都觉得多尔衮应该是新皇帝,而且非常具有竞争力,但是令人奇怪的就是他并没有称帝,而是一直帮着孝庄皇后这一点让不少人认为他还有那么一点点的良心,可是问题就在于自古以来掌握着兵权的人,基本上都有想要称帝的野心,为何他们有这样的想法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

  • 匈奴善骑射,机动性强 霍去病为什么能屡战屡胜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霍去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朝霍去病,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匈奴人善于骑射、机动性强,本来是草原民族最大的优势,但这霍去病面前却屡屡失败,这除了霍去病本人的英勇善战,还和当时汉朝的实力和战略思想有很大的关系。接下来,小编和大家一起,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其中的原因。其一:汉武帝上台后,重视骑兵队

  • 揭秘:晚唐枭雄李克用是如何发迹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克用,唐朝

    在各种小弟,接二连三火并、驱逐大哥的背景下,大同防御使段文楚也被下属火并了。火并段文楚的人,在残唐五代史上那可是大大的有名,他的名字叫李克用。那一年是公元878年,距黄巢入长安还有两年时间,那一年李克用24岁。看到李克用这样的青年才俊,人们难免会说,真是有志不在年高啊。实际上,李克用这样牛,是因为他

  • 颉利可汗成为阶下囚之后,李世民是如何对待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世民,唐朝

    当颉利可汗成为唐朝的阶下囚时,李世民是如何对他这个昔日的敌人的呢?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公元626年,东亚霸主东突厥蠢蠢欲动,听闻唐朝刚刚发生玄武门之变,李渊把大唐的皇位禅让给了次子李世民,颉利可汗大喜过望,立即准备挥兵南下。颉利可汗本名叫阿史那·咄苾,是启民

  • 历史上第一次亚洲大战发生在什么时候?看看武周皇帝武则天是怎么解决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周皇帝武则天,唐朝

    对武周皇帝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科举制从杨坚提出,到杨广确定为制度,唐初三位皇帝,李渊李世民李治对科举制的推行毫无建树,直到武则天时期完善推行,中国古代首次打通了底层人进入国家上层的通道,这是武则天推行文治的基础。其次要吏治清明,不管是捧武则天还是黑武

  • 朱温创业初期的得力助手,朱珍为何被他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朱温,唐朝

    在朱温创业之初,有八十多个老兄弟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奋战之后,朱温合理合法地占据了汴州。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太祖初起兵,珍与庞师古、许唐、李晖、丁会、氏叔琮、邓季筠、王武等八十余人,以中涓从,摧坚陷阵,所向荡决。这些老兄弟和朱温的关系其实更像合伙人,因为在他

  • 刘备汉室后裔的身份是真的吗 刘备有没有冒用身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备,蜀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身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刘备,很多人都会提起一句刘皇叔。而之所以称刘备是刘皇叔,主要是因为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投靠曹操后,被曹操带到了许都,见到了汉室最后的帝王汉献帝,而汉献帝听闻刘备是汉室后裔后十分高兴,于是让人查了族谱,发现刘备论身份是自己的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