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演义中关羽大意失荆州 正史上的关羽很厉害吗

演义中关羽大意失荆州 正史上的关羽很厉害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342 更新时间:2024/1/5 19:20:52

对三国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正史中,关羽究竟有多厉害?

事实上,要知道正史中的关羽,究竟有多厉害,我们只需要看懂大众对关羽的三个质疑!了解了这三个质疑,我们便能够知晓,关羽究竟有多强!

从古至今,关羽一直被称为三国超级猛将,其战斗力、军事能力、忠义程度都是首屈一指的,令人敬佩!然而到了现代,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友们的逆反心理越来越强,对于关羽的质疑也越来越多,接下来我们就好好分析一下这些质疑,看看正史中的关羽,到底有多强悍?他到底是吹嘘出来的猛将,还是有真本事的猛人?

翻遍网络,本文发现,网友们对于关羽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关羽名声大,但战绩记载少;二、关羽高傲、不懂处理人际关系;三、关羽缺乏战略眼光,大意失荆州,导致蜀汉丧失了一统天下的机会!接下来我们就逐一探讨这些质疑。

一、关羽名声大战绩少

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中,众人对关羽的评价其实是非常高的!曹魏谋士程昱、郭嘉,评价关羽为“三国万人敌”;曹魏谋士刘晔评价关羽“勇冠三军”;周瑜、吕蒙评价关羽乃“熊虎之将”。可以看到,作为敌人的曹魏众人及东吴众人,对于关羽的评价都非常高,而且自三国以后,魏晋南北朝评价勇士,都是以关羽为标杆,可见关羽是多么的厉害!然而细心的网友也发现,虽然三国众人对关羽的评价非常高,但《三国志》中对于关羽的战绩记载却非常少,这是什么原因呢?

许多网友认为,陈寿之所以没有过多记录关羽的战绩,就是因为关羽的战绩太虚、太少了,他就是被吹捧出来的,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在本文看来,这种说法完全是错误的!程昱、郭嘉、刘晔这些人,乃是曹营出了名的谋士,他们和关羽是敌人,若不是关羽的真实能力确实很强,他们完全没必要夸赞关羽,这对他们没有好处啊,相反,吹捧敌人还有可能引发己方阵营的质疑,同样的道理放在周瑜、吕蒙身上也是适用的,也就是说,关羽确实有真材实料,不然不会有那么多名人夸赞他!

那么为何史书中对于关羽的战绩记载,却仍然那么显少呢?在本文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有人在背后干预!

三国志中关于关羽的战绩记载,最出名的有两处,一处是阵斩颜良,一处是大败于禁。白马之战中,关羽暂时投降曹操,在和袁绍的对阵中,关羽直冲敌阵,将袁绍军的主帅颜良斩杀,令天下动容!临阵斩将这种事情,一般只出现在小说中,现实生活中很难发生,因为主帅作为军队的指挥中枢,保护会非常严密,就算整个军队都打光了,主帅都不一定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关羽此举,令天下动容,也正是因为这份超强战绩,使得众人对关羽颇为敬仰!

《三国志》: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在帮曹操立下大功后,关羽又重新回到了刘备的怀抱,追随刘备。襄樊之战,关羽率军进攻曹仁,将曹仁打得不敢出战,之后曹操派出于禁统帅七军增援曹仁,结果直接被关羽来了个水淹七军,曹军出现了整建制投降,令天下震惊!此一战后,众人都看穿了曹魏的虚弱本质,曹魏内部出现了不少的叛乱,叛军甚至一度到达了许都附近,吓得曹操差点迁都,令天下震动。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史书将关羽此战的战绩记录为威震华夏!

《三国志》: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

上述两战,已经将关羽的勇武及军事能力表达得淋漓尽致,但仍有不少人认为,关羽战绩太少,不足以证明关羽的能力。于是我们可以通过乐进和曹仁的履历变动,来侧面看看关羽有多强!

乐进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之一,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打仗超猛,经常是每战必先登。正是因为乐进军事能力强,战场表现猛,所以曹操曾一度让乐进做了荆州主将,让他对付关羽。刘备攻打益州的时候,只带走了庞统、黄忠、魏延,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留在了荆州,让他们守好后方。但随着益州战事的吃紧,庞统战死,刘备不得不让诸葛亮、张飞、赵云带人增援,于是整个荆州,就留下了关羽。

见只有关羽一人呆在荆州,且刘备的大量军队都调往了益州,于是乐进开始了对关羽的进攻,史称青泥之战。

《三国志乐进传》:(乐进)又讨刘备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

《三国志文聘传》:与乐进讨关羽於寻口,有功,进封延寿亭侯,加讨逆将军。

按三国志的记载,乐进在此战中大获全胜,关羽被打得非常狼狈。按道理说乐进应该获得升职加薪,应该继续被委以重任,镇守荆州,打压关羽。然而不久之后,史书却记载乐进被调往了合肥,而且不再是主帅,反而成为了张辽的副手。并且曹操在命令中还曾交代,若是孙权来进攻,让乐进守城,不要出战。这就令人感到非常奇怪了,乐进以擅长进攻出名,为何在击败关羽后,他却被降职了,而且还被禁止出战了?

在本文看来,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矛盾的记录,极有可能是因为青泥之战后,关羽反扑,将乐进打了一个大败,所以曹操才不得不把乐进降职调任,而陈寿最终投靠了西晋,西晋又是承袭了曹魏的衣钵,不少曹魏猛将的后人还在西晋掌权,所以陈寿不能将他们祖上被关羽暴打的事情记录下来,免得惹麻烦!这就类似于现代的电视剧,有些东西是不能拍的,否则人家的后人找过来,根本过不了审核!

同样的例子也发生在曹仁身上!在正史中,曹仁以擅长进攻而出名,在进攻袁术、吕布、张绣、袁绍、马超、周瑜的作战过程中,他屡立战功,受到曹操的褒奖,也正是因为他擅长进攻,所以在乐进被调任合肥之后,曹仁被调来进攻关羽了。结果在和关羽的作战过程中,曹仁被打得非常惨,最终只能据守樊城,不敢出战,令众人大跌眼镜!这还是擅长进攻的曹仁吗?

总的来说,正史中的关羽,无论是个人勇武还是军事能力,都是非常拔尖的,要不然他的那些敌人不会评价他为万人敌、熊虎之将!而之所以史书中会存在着关羽名气大、战绩少的问题,则主要是因为蜀汉最终被灭亡了,天下归属于西晋了。西晋继承的是曹魏衣钵,不少曹魏猛将的后人,还在西晋围观,陈寿在记录史书时,必须考虑到这些人的感受,否则三国志根本无法发行!

说白了,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可以写关羽很厉害,吊打四方,但不能具体写关羽揍了乐进、揍了曹仁,揍了曹魏的哪些猛将,因为这些猛将的后人还活着,他们要是看到祖上的不光彩历史被记录下来,必定会去找陈寿算账!

二、关羽高傲不懂处理人际关系

关于关羽高傲不懂处理人际关系的质疑,主要体现关羽拒绝孙权求亲。不少人认为,若不是关羽拒绝孙权求亲,孙权就不会背盟偷袭,荆州就不会丢,这其实就是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

关羽拒绝孙权求亲,并没有做错,因为孙权的妹妹曾经嫁给过刘备,最终还背叛了刘备,差点把阿斗给拐跑了,关羽要是和孙权联姻了,这算怎么回事?另外,关羽作为封疆大吏,怎么能够和孙权联姻,这会让刘备怎么想?想背叛刘备?所以说,关羽拒绝孙权的联姻,不仅不是低情商的表现,反而是会处理人际关系的表现!

三、关羽大意失荆州

事实上,孙权向关羽求亲,本身就是在离间关羽和刘备的关系,想要趁机吞并荆州。孙权对于荆州的渴望,一点也不低于刘备,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孙权并没有动手,不过是因为刘备集团实力不行,孙权需要刘备帮着抵挡曹操。然而襄樊之战中关羽表现太过逆天,击败俘虏了三万曹军,让孙权感受到了威胁,所以孙权才会立马对荆州动手,偷袭荆州,斩杀关羽!也就是说,其实无论关羽联不联姻,孙权都想要占领荆州,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另外,关羽在出兵樊城的时候,是做好了预防东吴偷袭的准备的。关羽命令糜芳守卫江陵城,傅士仁守卫公安城,这两座城市对于荆州至关重要,尤其是江陵城,这座城池易守难攻,内部有许多军械辎重、军队家人,只要守好了这座城池,等关羽率军回来,东吴军队根本占领不了荆州。而糜芳和傅士仁两人,一个是刘备的小舅子,一个是刘备的老部下,他俩都是经历过战火考验的,在刘备最落魄的时候,他俩都没有投降,所以关羽选择他俩,也是用心良苦的。不过谁也没有想到,这两人竟然选择了背叛刘备,投降东吴,令众人大跌眼镜!

可以说,关羽在安排荆州的防务工作上,已经做得非常到位了,是糜芳和傅士仁两人的突然叛变,才导致了荆州局势的崩盘,若这两人一如既往的忠诚于刘备,荆州必定不会丢,关羽也不会战死!所以说,关羽大意失荆州的这个说法有很大的问题,荆州的丢失,责任并不完全在关羽,谁能料到糜芳和傅士仁这种人会投敌呢?

结语

总的来说,正史中的关羽,乃是非常厉害的角色!大意失荆州是一个幌子,并非完全是关羽之错,关羽情商低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也是一种断章取义的说法,而关羽战绩少更是因为陈寿端着西晋的饭碗,若是把关羽的大量具体战绩写出来,估计根本过不了审核!说白了,史书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虽然执笔者都想做到客观公正,但胜利者的不光彩历史,是能不写就尽量不写的!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标签: 关羽三国

更多文章

  • 纵横家什么意思 诸子百家之纵横家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纵横家,战国

    纵横家,是谋圣鬼谷子创立的学术流派。在战国时期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十家”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是指一个独特的谋士群体,可称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谋划策多从主观的政治要求出发。其祖鬼谷子,曾授苏、张

  • 古代功臣和忠臣相比 他们为什么大多数下场都很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功臣,忠臣

    还不知道:古代功臣和忠臣下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绝大多数功臣和忠臣,为何下场都很悲惨?中国古代历史上,为何绝大多数的功臣和忠臣下场都很悲惨?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释,对于功臣,很多人都会想到一句话,那就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宋仁宗赵祯是怎么拒吹枕头风的?详解其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仁宗,宋朝

    众所周知宋仁宗是宋代获评价最高的皇帝,被誉为是有宋第一仁主,那么他是怎么拒吹枕头风的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人朱弁的《曲洧旧闻》里载有一个宋仁宗拒吹枕头风的故事。某日退朝后,仁宗回到寝宫,脱下帽子直嚷头痒,让内侍赶紧把专门给他梳头的女官叫来。女官在给仁宗梳理

  • 王莽建立新朝长达十五年时间 王莽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莽,汉朝

    对王莽十五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王莽建新朝当了15年的皇帝,期间他做了什么,被认为是穿越者?他一直忙于“推陈出新”,史称“王莽改制” ,只是他的“奇特”举措并不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因而很多人臆测其是一名穿越者。虽说王莽帝位乃是篡汉而来,但全因朝廷腐败,百姓

  • 高翼:北魏时期官员,豪侠有风度,被州中人士所尊崇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高翼,北魏

    高翼,字次同,北魏官员,高乾之父,豪侠有风度,被州中人士所尊崇。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孝昌末年,葛荣在燕、赵诸地作乱,朝廷认为高翼是山东的豪族,便在他的家中拜他为渤海太守。上任没有几天,贼徒越来越多,高翼率领所有部众,移居河、济之间。于是魏设置了东冀州,以

  • 历史上真实的冯小青是个什么样的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冯小青,明朝

    冯小青,明代万历年间江南八大才女之一。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冯小青,出生于晚明时期的扬州,她的母亲是一名为官宦人家小姐授课的女塾师。她自小跟在母亲身边,耳濡目染,得到过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通。十岁那年,家中来了一位化缘的老尼,见冯小青长得聪慧可爱,便向她口授了一卷《心经》。

  • 汉宣帝知道传位太子帝国就会会亡 汉宣帝最后为何还是传位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宣帝,汉朝

    对汉宣帝和太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宣帝明知道太子继位后帝国会亡,为何仍一意孤行,不肯废黜他?作为汉朝第十位皇帝,汉宣帝刘询在位时,对太子刘奭非常不满,认为他一旦继承皇位必将把帝国带上灭亡的“不归路”,为此曾不止一次地想要废黜他。那么问题来了,汉宣帝为何对

  • 诸葛亮与张昭都是托孤重臣,他们的下场有何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三国

    在古代,托孤事件很普遍,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223年,刘备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因为说了那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被后世称赞为千古君臣典范。其实孙策在临死之前,也对张昭说过同样的话——“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孙策对张昭说得更明白,如果孙

  • 公孙恭:汉末辽东太守公孙度次子,他为何不能治理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公孙恭,东汉

    公孙恭(生卒年不详),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省辽阳市)人。三国时辽东地方割据军阀,辽东太守、车骑将军。公孙度次子,公孙康之弟。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孙度死,其子公孙康嗣位,把永宁乡侯的虚衔给了弟弟公孙恭。后来公孙康死去,其子公孙晃、公孙渊等皆年幼,于是众

  • 刘备夺得荆州之后 刘备的实力真的很强大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备,荆州

    刘备得了荆州为何还是没有想象中的强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荆州刘表实力有多强?荆州,是东汉十三州中最大的一个州,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荆州向北就是中原地区,向东是江淮地区,向西是巴蜀地区,向南则是交州,可谓兵家必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