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汤和为什么能活到最后?

历史上的汤和为什么能活到最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96 更新时间:2024/4/7 14:31:13

在东方这片土地上,自从陈胜吴广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以来,通过底层造反坐上铁王座的屈指可数,这也让大明的开创显得如此不同。该朝代历经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开疆万里,在国力巅峰时也曾威慑四方,底层造反的创业艰辛自不用说,也让朱家人自始至终待人凉薄,变成了该朝代最鲜明的性格特质。

朱元璋一朝杀过25位公爵,79位侯爵,12位伯爵,11位子爵,23位男爵。扛过枪,打过仗,喝过酒,吹过牛皮的至交好友,只要能想得起来的基本都杀绝了。从功高盖世的常遇春,徐达,到建国后统领百官为国操劳的胡惟庸,再到明军的未来之星蓝玉,只要陛下怀疑一律杀掉,有些即便不怀疑也杀掉。

有时朱元璋杀人并不看你是否有造反之实,主要看你有没有振臂一呼的能力,他不能把麻烦留给子孙,不过特例是有的,那就是汤和,此人在明军中资历最老,照理说此人实在不该被留下,以朱元璋的性格闭眼杀掉就是了,可为何能得到善终,子孙后代还能继承爵位呢?以下几个问题不能忽略。

一:与朱元璋交情深厚

陛下非无情之人,他尤其看重儿时的友情,汤和不仅是发小,还是革命的引路人,那年7岁,鞋都穿不上的朱元璋就认识了同一条街的汤和,两人骑竹马,过家家,还带着小屁孩儿一起玩泥巴,后来汤和率先走上革命道路,他在义军成为千户时并没忘记发小朱元璋,要不是一封介绍信,陛下就成不了陛下,不过是黄觉寺挑灯扫地的小沙弥,坐上铁王座后,汤和与朱元璋的关系就显得如此不同,也许陛下并非没动过杀心,只是实在下不去手罢了。

汤和要比朱元璋大三岁,性格沉稳,从不贪功,即便儿时一起玩泥巴,汤和也总让着朱元璋,那时朱家太穷,吃不上饭时汤和还偷出自家的饼赠与他。朱元璋加入义军后,没多久就立了首功,随后被提升为镇抚,职位在千户之上,照理说换做别人心里肯定泛酸,但是汤和看到伙伴能坐上高位,打心眼里为他高兴,造反起家的队伍里明争暗斗很激烈,真心待人的没几个,这一点朱元璋心里明明白白。

二:战功卓著

总的来说,汤和这个人是有性格弱点的,他为人谦和,野心不大,容易贪杯误事。可在明初那段时间里,身上没点战功也是很难跟着太祖混的。

汤和比起常遇春,徐达,这些将领勇猛不足,但战功有余。在太平之战中,他左腿中箭却轻伤不下火线,直到擒住对方首领。第二年,又随朱元璋一起攻下集庆,接着辅佐徐达拿下镇江。虽然是个万年老二的角色,可不管谁当领导,汤和总是用心辅佐,做事从不拖沓。

在著名的常州保卫战中,汤和曾经连破张士诚十七寨,不仅守住了常州,还攻克了永新。一路下来攻克福建,讨伐方国珍,在北伐的路上汤和作为副将又辅佐徐达拿下汉中。在攻克宣府,大同,东胜的诸多战役中,功劳簿上总少不了汤和的名字,虽然未必是首功,但都全程参与。直到洪武十八年,在平定了蛮族叛乱之后汤和方才挂帅,算是为朱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这一点朱元璋自然是要领情的。

三:懂得急流勇退

儿时伙伴比起其他外来人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互相了解。朱元璋从小性格尖锐,容易猜忌,两个人相识几十年,汤和岂能不知?他忘不掉在街巷骑竹马,朱元璋因口舌之争把小伙伴揍得鼻青脸肿,如今坐拥天下,又岂能容他人酣睡在侧?

天下大定时,陛下最担心的就是身负战功的将领,所以朝廷风向刚刚改变,汤和就敏锐的觉察到了,他愿为好朋友做最后一次表率。到了洪武二十一年,汤和上表,因为年事已高无法再统领军队,无法担任任何职务,希望告老还乡。

那段时间朱元璋也在为大明日后的权力部署忧心忡忡,再剪除了大量权贵之后,汤和的身份就显得尤为扎眼,陛下还没点播,他就自愿退出江湖?实在是及时,朱元璋高兴之余,自然也不会刻薄对待陪伴了自己几十年的老朋友,下令在老家为汤和修建宅第,还赐予黄金布帛,送他一个安乐的晚年。

那时汤和已经老朽,在经历了革命年代浴血奋战,朝堂上见过多少权力滔天之人灰飞烟灭后,汤和的晚年更是谨慎,不再和军中老友,朝中的富贵结交。他深知,在每个功臣勋旧的背后,总有双眼睛窥伺着。

每年汤和都去探望朱元璋,双方叙叙旧,喝喝酒,看着白发苍苍的老朋友,朱元璋很放心,他确定,汤和既没有造反的心,也没有造反的能力。能杀的,该杀的都杀了,剩下一个知心人在晚年时陪自己说说话,真是人生一大快事,就因为这个汤和不该死。

四:活着的汤和是政治需要

朱元璋杀光了敌人,也杀光了自己人,身为底层起家的皇帝,对屁股下的铁王座有股深深的忧虑。从陛下的视角看,朝堂上每个人都不值得信任。

开国之后的朱元璋学会了读书写字,在宋濂教授各位皇子读书时他也会去旁听,历代王朝的典故懂得不少。什么宦官造反,权臣造反,武将造反,外戚专权,每件都刺痛着他敏感的神经。正因为创业艰难,才让朱元璋有了恶虎护食的心态。在明初几大案中,朱元璋看着手上即将推上刑场的名单,未必不会动恻隐之心,可身为帝王,身不由己。

功臣都杀光了,未来史官会怎么写自己?儿孙又会怎么看自己?朱元璋不得不考虑需要留下一两个正面的典型,好让后世明白,自己不是个薄情之人,想来想去,还是汤和最可靠。

就这样,汤和不仅善终,还活到了70岁,他不仅自己低调,还要求子孙在朱家人面前一样低调,遵守大明律,平常勿谈国事,有时间多纳几个小妾自娱自乐,让陛下放心。

也正因为此,朱元璋对自己的老朋友也是关怀备至,每年到了农历春节,各种赏赐都从南京如期而至。到了洪武28年,汤和闭上眼睛还被追封为东瓯王,赐了谥号,如此可以看出此人套路很深,对领导的琢磨远超同僚,会打仗,能建功并不算真本事,毕竟在江湖混更要比气长。

综述:

纵观明初大案,胡惟庸深得陛下信任,却结党营私,不仅自己贪墨无数,还纵容党徒祸乱朝纲。蓝玉功高盖主,他的手下不守法纪,横行街巷。这些明显的错误几乎在每一个明初的功臣身上显露无疑,可是看看汤和,除了喜欢战前喝几杯,基本上找不到太大的瑕疵,最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的权利来自哪里,始终维护领导权威,做一个让陛下放心的人。

朱元璋是有人格弱点的,不过在王朝时期,皇帝也并不算人,而是真龙天子。即便杀光了功臣,也丝毫没影响他开创王朝的恢宏气魄,汤和的存在,让史书在撰写太祖历史时留下了不多的一抹光彩,算是君臣互相成就的励志故事,这恐怕也是朱元璋的算计。

标签: 汤和明朝

更多文章

  • 阿克敦是什么来历?他一生被判3次死刑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阿克敦,清朝

    大家好,说起阿克敦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在畅春园驾崩,雍正帝即位。康熙晚年,政务怠倦,雍正登基后,急于改变这一现状。同时,雍正还需要对付八爷党等其他势力,于是,雍正开始提拔一批忠实可靠的官员。这个时候,雍正想起了一个人,此人担任刑部右侍郎、才思敏捷,在康熙朝已经崭露头角

  • 陈圆圆在清军入关后的下场如何?她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陈圆圆,明朝

    说到陈圆圆,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作为“秦淮八艳”之一,陈圆圆由于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加之事涉明朝灭亡、清军入关而为人所熟知。那么清军入关之后,陈圆圆的下场又是如何呢?吴三桂降清之后,陈圆圆自然再度重归吴三桂,不过随着年老色衰,陈圆圆晚年较为凄凉,至于“三藩之乱”后,陈圆圆的下落则成为了一个谜。

  • 于禁在历史上的评价如何?屈降于关羽的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于禁,三国

    每当一提起于禁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关羽水淹七军,庞德战死,于禁被迫投降,晚节不保,最后竟羞愧而死。曹操手下有五大名将,被后世称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这其中就包括于禁。“五子良将”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安远将军于禁、右将军乐进、征西车骑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

  • 察必皇后的才华出众,她设计了哪些服装与饰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察必,元朝

    对察必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宋以来,历代帝王、后妃、文臣、武将喜欢令宫廷画师将自己的肖像绘制出来,以流传百世。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大一统的朝代,这个时期肖像画具有强烈的写实特征,由于统治阶级的倡导,宫廷肖像画逐渐繁荣,在整个绘画发展史中有十分

  • 当初和赵匡胤结义的人是谁 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匡胤,义社十兄弟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赵匡胤和兄弟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953年,七月二十日。时年27岁的赵匡胤,这时还是后周的一个中层军官。这一天,赵匡胤和其他九个意气相投的后周军官,血为盟,结为异姓兄弟。这就是后来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义社十兄弟’了。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几人义结金兰

  • 赵武灵王作为一代帝王 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赵武灵王,赵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赵武灵王。公元前326年,在位二十四年的赵肃侯赵语去世,太子雍登基即位,是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赵武灵王,消息传出,天下震动。在赵肃侯在位时期,正值魏国霸业凋零,秦、齐、楚等国重新崛起之时,赵肃侯顺应天下大势,不断打击国力如江河日下的魏国,与秦孝公、楚威王、齐威

  • 赵国都已经快要灭亡了 赵王为什么还要杀李牧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国,李牧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赵国和李牧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激烈较量,为武将的登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到战国时期的名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战国四大名将。按照介绍,战国四大名将是指战国时期四位著名的将领,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

  • 能令满朝文武畏惧的狄仁杰是什么官职?职位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狄仁杰,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狄仁杰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随着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的热播,让我们认识了大唐及武周名臣狄仁杰。历史上狄仁杰确实担任过并州法曹、大理寺丞等司法职务,但这并非狄大人政治生命的顶点,也非其终点!狄仁杰出自太原狄氏,唐高宗李治时期,狄仁杰受到我们历史教科

  • 陆炳:兼任三公三孤,终身执掌锦衣卫的权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陆炳,明朝

    明世宗朱厚熜,以其年号嘉靖之名为后世所熟知,他也是明朝在位时间排名第二的皇帝,仅次于其孙子神宗万历皇帝,而且他少年时就亲自秉政,实际操控朝政的时间长达四十五年,这一点超过了大明历代君主。这位皇帝在后世史家们的笔下毁誉参半:他以亲藩继承大位,却能以过人的手腕和超卓的能力,将众多精英朝臣玩弄于股掌之上,

  • 乾隆为何不喜欢雍正皇帝?与雍正的执政方式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雍正

    清朝也出现过盛世,也就是“康乾盛世”,“康乾”指的就是康熙皇帝与乾隆皇帝,两位皇帝在位期间确实都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是两位非常出色的皇帝,但是会出现“康乾盛世”不仅仅是康熙与乾隆两位皇帝的功劳,还有雍正皇帝的功劳,雍正皇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雍正皇帝的功劳是巨大的,但是乾隆却不喜欢自己的父亲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