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阿克敦是什么来历?他一生被判3次死刑是怎么回事?

阿克敦是什么来历?他一生被判3次死刑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047 更新时间:2024/1/19 19:05:20

大家好,说起阿克敦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在畅春园驾崩,雍正帝即位。康熙晚年,政务怠倦,雍正登基后,急于改变这一现状。同时,雍正还需要对付八爷党等其他势力,于是,雍正开始提拔一批忠实可靠的官员。这个时候,雍正想起了一个人,此人担任刑部右侍郎、才思敏捷,在康熙朝已经崭露头角,他就是张廷玉。雍正为何要提拔张廷玉呢?除了张廷玉才华出众、办事稳妥外,还因为张廷玉的父亲张英曾是雍正的老师,也就是说,对雍正来说,张廷玉“根正苗红”。于是,当年,张廷玉被雍正任命为翰林院学士,负责辅佐雍正处理日常政务。和张廷玉同时被雍正提拔为翰林院学士的,还有一名官员,此人名叫阿克敦。

阿克敦是何许人也?此人来自满洲正蓝旗,早年就和张廷玉相识。清朝时期,汉人大多需要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入朝为官,满人则不一定需要走科举这条路。阿克敦和大多数满人不同,他有真才实学,他在康熙四十八年,凭真本事考上了进士,因为他出身满洲名门,很快被康熙重用。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阿克敦中进士的时间虽然比张廷玉晚了九年,但他升迁得比张廷玉快,等康熙驾崩前,阿克敦已经当上了“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是礼部的大员。

雍正将张廷玉和阿克敦二人提拔为翰林院学士,在南书房当值,二人搭档,让雍正十分满意。他们平时负责给雍正拟圣旨、讲经等,张廷玉是正宗儒学出身,满腹经纶,但在学问上,张廷玉对于阿克敦却十分佩服。因为阿克敦的学识比张廷玉还要渊博,因此张廷玉曾夸赞阿克敦:“仲和之才冠满洲。”这里的“仲和”是阿克敦的字。

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张廷玉被任命为户部尚书,而阿克敦则被雍正派往广州,担任两广总督。阿克敦是文官出身,一转身变成了封疆大吏,他起初并不是很胜任。特别是在剿匪等事件上,阿克敦的处理多有失误。因为他是地方一号大员,当地官员都不敢弹劾他。等两年之后,雍正调阿克敦回京,他刚一离任,两广的官员像约定好了一样,纷纷上书弹劾阿克敦。其中有一项重罪:阿克敦曾指使家人向暹罗(古泰国)使者收受贿赂。

向外国使者索贿,丢人都丢到国外去了,雍正查证属实,大怒不已,当即下旨,判处阿克敦斩监候。就这样,一个前途辉煌的政治明星,被雍正判了死刑。然而,不到两个月,苏北河道出现空缺,雍正急需要治河能人,在张廷玉的提醒下,雍正突然想起了阿克敦在这方面有建树,于是从死囚监狱里召来阿克敦,让他戴罪立功。阿克苏在苏北勤勤恳恳经营多年,最终官复原职。这段时间内,张廷玉早已成了军机大臣。雍正身边最得宠的满族大臣,变成了鄂尔泰。雍正去世前,阿克敦官居刑部尚书。

乾隆继位后,阿克敦不仅身为刑部尚书,还翰林院掌院学士,是满洲大员之一。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去世,乾隆十分伤心。阿克敦在给富察皇后写的册文上面,将“皇妣”的满文译为“先太后”,乾隆认为阿克敦有“大不敬”之意,叫阿克敦前来问罪。不曾想,阿克敦那天竟然“早退”,并不在朝中。乾隆大怒,当即派人去阿克敦家中抓人,阿克敦不容申辩,便被乾隆判处死刑“斩监候”,堂堂刑部尚书,本来就是执掌刑狱,没想到一转眼功夫自己却被判了死刑。

后来翰林院的其他大臣认为,阿克敦并没有翻译错,是乾隆理解错了。乾隆仔细一看,确实冤枉了阿克敦,于是下旨赦免阿克敦。但仅仅过了半天,乾隆又翻脸了,他认为翰林院的官员有袒护阿克敦的嫌疑,他还要给阿克敦一些教训,因此让大理寺来重审,大理寺不敢怠慢,从重治罪,判阿克敦绞刑。阿克敦一把年纪,吓得不轻,连忙请罪,最后乾隆“大发慈悲”,罚俸三年,让他暂行职务。实际上,除了罚了俸禄,阿克敦并没有受到其他惩处。

也就是说,阿克敦在雍正时期被判处一次死刑,最后戴罪立功,在乾隆时期,却被判处两次死刑,只是雍正和乾隆最后都没舍得杀他而已。

乾隆二十一年,大学士阿克敦满70岁,申请致仕,乾隆批准。阿克敦退休后不久去世,他的儿子阿桂在乾隆朝屡受重用,成为一代名将,对清朝贡献很大。

笔者认为,雍正登基之初,本有意培养阿克敦和张廷玉,只可惜阿克敦犯了错误,错过了雍正的培养。到了乾隆时期,阿克敦谨小慎微,才逐渐得到重用。阿克敦、阿桂父子,在清史上名气很大,只是,阿克敦一生经历三次“死刑”,的确罕见。

标签: 阿克敦清朝

更多文章

  • 陈圆圆在清军入关后的下场如何?她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陈圆圆,明朝

    说到陈圆圆,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作为“秦淮八艳”之一,陈圆圆由于吴三桂的“冲冠一怒为红颜”,加之事涉明朝灭亡、清军入关而为人所熟知。那么清军入关之后,陈圆圆的下场又是如何呢?吴三桂降清之后,陈圆圆自然再度重归吴三桂,不过随着年老色衰,陈圆圆晚年较为凄凉,至于“三藩之乱”后,陈圆圆的下落则成为了一个谜。

  • 于禁在历史上的评价如何?屈降于关羽的他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于禁,三国

    每当一提起于禁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关羽水淹七军,庞德战死,于禁被迫投降,晚节不保,最后竟羞愧而死。曹操手下有五大名将,被后世称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这其中就包括于禁。“五子良将”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安远将军于禁、右将军乐进、征西车骑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

  • 察必皇后的才华出众,她设计了哪些服装与饰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察必,元朝

    对察必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宋以来,历代帝王、后妃、文臣、武将喜欢令宫廷画师将自己的肖像绘制出来,以流传百世。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大一统的朝代,这个时期肖像画具有强烈的写实特征,由于统治阶级的倡导,宫廷肖像画逐渐繁荣,在整个绘画发展史中有十分

  • 当初和赵匡胤结义的人是谁 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匡胤,义社十兄弟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赵匡胤和兄弟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953年,七月二十日。时年27岁的赵匡胤,这时还是后周的一个中层军官。这一天,赵匡胤和其他九个意气相投的后周军官,血为盟,结为异姓兄弟。这就是后来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义社十兄弟’了。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几人义结金兰

  • 赵武灵王作为一代帝王 赵武灵王为什么会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赵武灵王,赵国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赵武灵王。公元前326年,在位二十四年的赵肃侯赵语去世,太子雍登基即位,是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赵武灵王,消息传出,天下震动。在赵肃侯在位时期,正值魏国霸业凋零,秦、齐、楚等国重新崛起之时,赵肃侯顺应天下大势,不断打击国力如江河日下的魏国,与秦孝公、楚威王、齐威

  • 赵国都已经快要灭亡了 赵王为什么还要杀李牧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国,李牧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赵国和李牧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激烈较量,为武将的登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到战国时期的名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战国四大名将。按照介绍,战国四大名将是指战国时期四位著名的将领,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

  • 能令满朝文武畏惧的狄仁杰是什么官职?职位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狄仁杰,唐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狄仁杰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随着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的热播,让我们认识了大唐及武周名臣狄仁杰。历史上狄仁杰确实担任过并州法曹、大理寺丞等司法职务,但这并非狄大人政治生命的顶点,也非其终点!狄仁杰出自太原狄氏,唐高宗李治时期,狄仁杰受到我们历史教科

  • 陆炳:兼任三公三孤,终身执掌锦衣卫的权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陆炳,明朝

    明世宗朱厚熜,以其年号嘉靖之名为后世所熟知,他也是明朝在位时间排名第二的皇帝,仅次于其孙子神宗万历皇帝,而且他少年时就亲自秉政,实际操控朝政的时间长达四十五年,这一点超过了大明历代君主。这位皇帝在后世史家们的笔下毁誉参半:他以亲藩继承大位,却能以过人的手腕和超卓的能力,将众多精英朝臣玩弄于股掌之上,

  • 乾隆为何不喜欢雍正皇帝?与雍正的执政方式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雍正

    清朝也出现过盛世,也就是“康乾盛世”,“康乾”指的就是康熙皇帝与乾隆皇帝,两位皇帝在位期间确实都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是两位非常出色的皇帝,但是会出现“康乾盛世”不仅仅是康熙与乾隆两位皇帝的功劳,还有雍正皇帝的功劳,雍正皇帝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雍正皇帝的功劳是巨大的,但是乾隆却不喜欢自己的父亲雍正

  • 朱元璋对朱标如此放心 康熙为何担心胤禔夺权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康熙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元璋和康熙,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朱元璋与康熙同为一代明君,所立的太子也是自己最喜欢的儿子,也都对太子进行了悉心培养,所不同的是,朱元璋不仅鼓励,甚至还帮助太子朱标培植自己的势力,而康熙却对太子胤礽处处提防,绝不允许太子党势力坐大,究其原因,在于两人的气魄和胆识截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