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萧何真的有那么大的本事吗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萧何真的有那么大的本事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600 更新时间:2024/1/21 13:53:25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成败萧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最开始的时候是说韩信的,说韩信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他打赢了很多仗,帮助刘邦夺得天下,被后人誉为“兵仙”,几千来年,几乎无人能出其右。

萧何也是刘邦的左膀右臂,在命运的安排下,萧何碰到了韩信,并举荐了韩信,因此韩信鲤鱼跃龙门,成了大将军。世事无常,兴尽悲来,最终,韩信的死也是萧何一手策划的。

如果成败都是因为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就会被称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萧何是韩信的伯乐

韩信的出身普通,即便他身负大才,即便他有满身的抱负,但在没有遇到萧何之前,也是在乱世中颠沛流离。

为了一口吃食,韩信只能在亭长家蹭饭,等到被亭长夫人赶出来,韩信便到河中钓鱼充饥,好在有漂母接济,才勉强过活。

好马需要伯乐,人才也需要伯乐,倘若韩信没有碰到萧何,他的这身本事也就只能埋没在茫茫人海中。在项羽营中,韩信屡次向项羽献策,却得不到回应,于是韩信又投奔了刘邦。

事实上,韩信在遇到萧何之前,还有一位贵人,那就是夏侯婴。在刘邦军中,韩信不知因何犯了错,要被杀头,在行刑之前,韩信大喊一声:

“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恰巧夏侯婴在场,见韩信相貌堂堂,就将其释放,并将韩信推荐给了刘邦,对此刘邦并没有太当回事,只给了韩信一个治粟都尉。

这之后,韩信才遇到了萧何,一番交谈下,萧何发现韩信是位可遇不可求的帅才,萧何正要向刘邦引荐,却得到消息,韩信逃跑了。

固然韩信满腹韬略,可刘邦不知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韩信自觉怀才不遇,便想着再换个东家,于是韩信就当了逃兵,在秦末乱世,这很常见。

萧何作为刘邦的左膀右臂,自然要为君主选贤任能,见韩信逃跑,萧何来不及给刘邦打招呼,骑着马就追了出去。当时萧何可是汉军的丞相,刘邦以为萧何也当了逃兵,急的差点哭出来。

过了两天,萧何才回来,韩信也被其追了回来。萧何说明了缘由,并将韩信引荐给了刘邦,此后,才有了韩信的叱咤风云。人生短短几十年,出人头地的机会或许有,或许没有,如果有,可能机会也就那么一两次,一旦没有抓住机会,悔之晚矣。

倘若萧何没有去追韩信,韩信或将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再无出头之日,对于韩信的事业,萧何既是伯乐也是恩人。

萧何为吕后出谋划策,坑死韩信

命运多舛、世事艰难,再大的英雄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再强的谋士也难免会失误,其中就包括韩信。

韩信在战场上披荆斩棘,毫无败绩,再难打的仗,到了他手中,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可是韩信只通军事,不通权谋。

在刘邦统一天下后,韩信就成了另类,一方面,在战场上,韩信就曾生出野心,甚至不执行刘邦的命令,对于这种人,刘邦怎么可能放心。另一方面,韩信并不安分,被贬为淮阴侯之后,还总想着东山再起,遂被人抓住了把柄。

韩信联合巨鹿郡守陈豨,想要颠覆汉朝政权,陈豨负责从外部起兵,韩信负责内部接应,来个里应外合:

“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於吕后。”

造反这种事情,关系重大,成功的基本条件就是要保密,但是韩信的一个家丁,因为曾接和韩信结仇,就将此事告诉了吕后。

当时刘邦率兵讨伐陈豨,京城只有吕后和太子坐镇,吕后阴狠有余,却计谋不足,于是吕后找到了萧何商议:

“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

萧何给吕后出了个主意,就是谎称陈豨已死,以庆祝的名义召来韩信,韩信之前一直是称病在家,本不想去,可是萧何却劝道:

“虽然你患了病,但事关重大,你还是打起精神去吧。”

听了萧何的话,韩信才进了圈套,韩信战场上的一身本领,却在权力场上无从发挥,就这么轻而易举沦为阶下囚。

吕后未经刘邦同意,便将韩信斩杀于长乐宫,虽说韩信是被吕后所杀,但这一切的都是萧何策划的,正所谓存亡一知己,生死两妇人。

为何萧何前后变化如此之大?

萧何作为汉初三杰之一,为汉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汉朝的统治制度到处都能看到萧何的影子,即便在百姓眼中,萧何也一直以亲民的形象示人。

萧何主要负责后勤工作,刘邦在前线征战,萧何提供粮草、军队,是为刘邦最大的依靠。萧何在关中百姓心中威望甚高,这引起了刘邦的疑心,为此,萧何甚至要通过自污的办法保命。

萧何是韩信的伯乐,也算是韩信的良师益友,当初萧何将韩信引荐给刘邦,主要是看中了韩信的本事。

事实上,如果没有韩信的加入,楚汉之争的结果很难预料,刘邦或许还在蜀地,正是由于韩信的善战,才让刘邦得到了天下。

萧何有心要害韩信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韩信为汉朝立下大功,萧何高兴还来不及,这可是给他脸上增光。

奈何韩信心有不甘,和陈豨预谋造反,这才引出吕后要杀韩信。吕后是一国皇后,就连刘邦都拿她没办法,而萧何只是丞相,吕后让他出谋策划,萧何岂敢不从?

想当初,刘邦要废太子刘盈,吕后一时没了主意,就去找张良帮忙,张良深知明哲保身、兔死狗烹的道理,但他也不得不再次出头,帮吕后出谋划策。

萧何面临的情况如出一辙,倘若萧何不帮吕后,后果可想而知,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全家老小,萧何也只能如此,别无选择。这世间没有完美的事物,也就不可能成就完美的人,帝王将相同样如此,站得越高就可能摔得越惨,要想善始善终,真的很难。

不过若是萧何能像某个东德士兵一样,在有人翻越柏林墙的时候,把枪口抬高十厘米,或许就不会有人说他不地道了。

毕竟当时韩信说出汉王(刘邦)曾许他三不杀——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试图保命。

结果,仍然是萧何给吕后出的主意,破了韩信的三不杀……

标签: 汉朝萧何

更多文章

  • 崇祯身为明朝最后一个皇帝 崇祯究竟是昏君还是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朝,崇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崇祯朱由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由检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后世称为崇祯帝。与其他朝代的末世君主不同,他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算得上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奈何此时的大明王朝已是积重难返,最终在内忧外患下崇祯只落得

  • 道光帝为何放弃奕訢,背后有哪些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道光,清朝

    1846年是清朝道光二十六年,这或许是道光帝人生中最纠结的一年,他几经犹豫,终于写下了一道格式很奇特的传位诏书。诏书先写“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然后才写“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奕詝就是后来的咸丰帝,奕訢就是大名鼎鼎的恭亲王,那么问题来了,道光帝为何选择奕詝做继承人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

  • 堪称西汉的“包青天”:张释之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张释之,西汉

    俗话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话虽如此,但实际上却很难实现。毕竟王子出身皇室,是皇帝的家人,谁敢冒着得罪皇帝的危险,去秉公执法呢?可是历史上确有一位狠人,他刚直不阿,竟然敢于扣押皇太子!谁都知道皇太子是皇位的继承人,是未来的皇帝,那么这位不要命的官员到底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

  • 历史上的吴贤妃与汪皇后是如何被废黜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吴贤妃,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吴贤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吴氏,南直隶丹徒人(今江苏镇江人)。《明史》对她的介绍很简单,称她在宣宗朱瞻基为太子时被选入宫。宣德三年生了宣宗次子朱祁钰后被封为贤妃。而吴氏的墓志《荣思贤妃圹志》则称其入宫时间为永乐十年。如果按照《明史》的说法,吴氏入宫的时

  • 汉末三将指的是谁?t他们无法割据一方,争霸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卢植,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末三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三国演义》中,刘关张三人在出场不久就参与到了平定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去,在平乱期间,刘关张三人表现出众,战绩斐然。但实际上,这不过是罗贯中使用了移花接木的手法,将其他人的战场表现转接到了刘关张三人的身上,因此读者自然就认为刚刚起势

  • 关羽给胡班送书信是怎么一回事?他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关羽,三国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关羽的故事。关羽斩杀颜良和文丑后,得知大哥刘备下落,千里寻兄。他这一路上,犹如唐僧西天取经八十一难,只不过,关羽只需要过五关即可。他过五关,斩六将,途中,有这么一个小插曲,如果不是关羽乐于助人,

  • 明朝最后的战神张献忠实力有多强?连顺治都想和他平分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定国,明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李定国的故事。明朝末年,天灾屡屡发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关外的女真族也蠢蠢欲动,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远在西北地区,发生了三次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分别是“王二起义”、“李自成起义”、“张献忠起义”,

  • 从诗作《次北固山下》中,探索王湾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湾,唐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湾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王湾:海日生残夜,一句万古传在大唐星光灿烂的诗人中,有很多人是凭着一首诗,甚至一句诗而闻名天下的,如“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张继,“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刘希夷等等,据说后者还为此丢了性命。同那些大诗人相比,这王湾实在是个不起眼的人物

  • 屡屡战败还当过俘虏,夏侯惇始终被魏国重用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夏侯惇,三国

    每当一提起夏侯惇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与吕布军交战时,曾一度被擒为人质,又被流矢射瞎左眼。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三国是一个豪杰闪耀的年代,成千上

  • 康熙抓住鳌拜之后 康熙为何没有杀鳌拜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康熙,鳌拜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和鳌拜,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要说康熙初期最憎恨的人是谁,则当属鳌拜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还是因为权力二字。康熙十分不满意鳌拜专权摄政的行为。要知道, 自己的父亲顺治皇帝,在多尔衮死后都把他挖出来鞭尸的,那可是我自家人,是皇叔啊。你鳌拜就是一个我爱新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