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胜是什么出身?起义后他为何会被自己的手下杀死

陈胜是什么出身?起义后他为何会被自己的手下杀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886 更新时间:2024/3/7 20:29:58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陈胜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陈胜死于车夫之手,这是偶然;但他的死,则是必然。虽说“屠龙者终成恶龙”,但像陈胜这样刚刚举起屠龙刀、自己就变成恶龙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

陈胜之所以青史留名,关键就在他留下的那句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这句口号鼓舞下的大泽乡起义,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阶段:数百年来,主要由贵族主宰历史进程的规律被打破了,来自民间的草莽们第一次成为了主角。

陈胜的出身,也许仅仅比奴仆好一点。“若为庸耕,何富贵也?”他自身没有土地、为地主打工;“发闾左適戍渔阳”,他被征调去渔阳服役时的身份,是居住在里巷左边的贫民。没有土地,但却要服劳役,根据这两个要素来看,他的身份也许是佃农。这些穷苦的人们,是那个时代的最底层。

但这种贫苦的处境,并没有压抑他的雄心,甚至说出了“苟富贵、勿相忘”的豪言。对于这句话,咱们如今看来也许并不觉得有啥特别:这不就像吹牛皮吗,谁不会?但陈胜所处的时代,贵族政治已经延续了数百年、龙生龙凤生凤的观念已根深蒂固,因此,身边人闻言哄堂大笑也就情有可原了。

但也许所有人都没料到的是,全新的历史机遇即将到来,陈胜这种不屈服于命运的人,真的迎来了重写人生的机会。

陈胜等人所处的时代是秦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在兼并天下六国的过程中,秦始皇沉重打击了六国旧贵族势力,其后废除分封制、大力推行郡县制,以消除过去数百年中的贵族政治;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修长城、修直道、大兴水利;南征百越、北收河套,拓宽中原王朝的疆域和生存空间.......

这些举措,是牵涉到政治、经济、社会管理、文化、民生、国防等方方面面的重大行动,在过去的数百年中是从未有过的,都是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极大冲击与震撼的开创性壮举,中国其后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都未能突破秦始皇的框架。千古一帝,实至名归。

然而,在历史上,对原有利益格局的打破、新秩序的建立,往往是最难的,这就是为什么但凡创造了历史的封建王朝,大多都不会长命。综合原因咱们在此不探讨,只讨论与农民起义相关的因素。

一将功成万骨枯,利在千秋的伟业,往往会苦在当代;更何况秦始皇的事业,没有任何前代经验可供借鉴。无休止的用兵、无限制的大兴土木,以及对过去严刑峻法经验的过度迷信,秦始皇时期的辉煌,是建立在无数“黔首”(即百姓)的血泪乃至性命之上。而秦二世即位后,则进一步变本加厉,秦朝社会暂时的脆弱平衡即将被打破。

但即使面临如此机会,过去上百年中被秦国打得毫无脾气的六国贵族后裔,并没有带头起事的勇气;首先振臂一呼的,反而是那些受剥削最严重的弱势百姓。

严格来说,陈胜的起事,有很浓厚的欺诈色彩。

根据百姓云梦睡虎地秦简中的说法,秦卒由于大雨这种自然灾害误期,并不会被斩首;

在跟吴广商议后,他利用那时人们普遍迷信的心理,通过“丹书鱼腹”、“夜半狐鸣”这种人为制造的“异象”,为出身平平的自己造足了舆论;

紧接着,他又人为制造矛盾,设计诱使负责带领戍卒的尉官殴打吴广,利用大家的激愤情绪,悍然杀害官员、把众人绑在了他的起义战车之上;

最后,他们利用当时的社会舆论,假冒公子扶苏和项燕的名义,自称“大楚”,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第一场农民大起义。在攻进陈县之前,已经车六七百乘、骑千馀、卒数万人,初具规模。

从这个过程来看,陈胜是非常具备勇气、头脑以及一定的政治水平的。但他的这些素质,更像是在复杂底层社会中挣扎、摸索而出的,即所谓的“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接下来,陈胜手中的资源迅速膨胀,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素养所能驾驭的范围。原本打着推翻残酷统治道德旗帜的屠龙者,迅速暴露出了本性。

在攻下陈县后,城内“豪杰父老”请陈胜自立为王。“王”这个头衔,充分体现出贵族政治在当时的影响力仍根深蒂固。

但在此时,原魏国贵族政治体系下的名士张耳陈馀提出了不同意见:

秦为无道,灭人社稷,暴虐百姓。将军出万死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愿将军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国后,自为树党,为秦益敌。敌多则力分,与众则兵强。如此,则野无交兵,县无守城,诛暴秦,据咸阳,以令诸侯。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则帝业成矣。今独王陈,恐天下懈也。

这段话与本文主旨太贴切了,所以笔者不得不全部列出来。按照逻辑来看,张耳、陈馀的主张是这样的递进关系:

作为底层百姓,你之所以能一呼百应,是因为人们认为,你是冒着生命危险为苍生产铲除秦朝的暴政,这就是你道德优势所在;

但如果你刚刚到达达陈地即要称王,很容易暴露出你的私心:拿下一县就要称王,拿拿下天下呢?等于是撕破了自己的伪装;

最好的办法,是扶植原六国贵族后裔,为秦王朝增加敌人,以分散对方的兵力;

这样一来,六国勋贵匡复旧地,你则凭借铲除残暴秦政的功劳,占据咸阳,以关中形胜之地、号令天下。

而如今只获得一个陈县就称王,恐怕会使天下人心灰意冷。

身为草根,陈胜之所以能振臂一呼、响者云集,是因为在那时令人窒息的压迫之下,人们把他当成了敢于带头屠杀恶龙的勇士;但若刚刚获得人心这柄武器,陈胜就要称王,不仅让人们怀疑:你是要屠龙?还是要当龙?

陈胜接下来的举动,展现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图虚名。他不听两位名士的意见,执意在陈县自立为王,政权名为“张楚”;

杀元老。陈胜起先派葛婴攻略东地。葛婴到达东城,曾自作主张立襄强为楚王。但他得知陈胜已自立为王后,立即杀了襄强回来报告。但这仍于事无补,一到陈县,他就被陈胜杀害;而吴广被杀的过程,更体现出陈胜的薄情寡义、权势熏心;

屠故交。陈胜称王后,曾有一些穷伙计闻讯赶来投靠。这些人目不识丁、不明人心,由于经常常跟人讲陈胜的旧事,就被以“有损陈王威严”为由杀害。从此,他的故交纷纷自动离去,再也没有亲近之人;

用奸臣。陈胜重用朱房、胡武专门督察群臣。二人为了体现忠心,对将领们吹毛求疵,即使功劳再大,若体现出一丝不服从命令的苗头,就会被抓起来治罪;同时,他俩还趁机公报私仇,铲除异己,但陈胜却对这俩人信任无比。就这样,众将逐渐与其离心离德。

陈胜没有六国勋贵那样稳固的基础,却急于称王,让自己失去了道德与法理制高点,更把自己树立成了秦朝的头号敌人;刚刚上路,就因为一时的成功忘乎所以,任人唯亲、刚愎自用,破坏了队伍的团结、也损害了自己的群众基础。

被视为屠龙者的陈胜,才拿到屠龙刀,自己就变成了恶龙。在身边人看来,陈胜所仇视的,也许并不是秦朝的暴政,只是愤恨暴政的施加者不是他本人而已。按照他的所作所为来看,如果他坐在秦二世的位置上,也许会更加凶狠。

因此,当面临秦军的压力时,贴身车夫杀掉陈胜以换取荣华富贵,也就显得并不稀奇了。不是被人抛弃你,而是你抛弃了自己,用来形容陈胜,也许无比贴切。

后世的农民起义者,大多未能逃过陈胜的魔咒,这既是自身局限所致,也是人性使然。世上并不缺乏长久保持屠龙者身份的豪杰;但在制度的局限下,这一角色不可能世代延续,屠龙者家族早晚会成为恶龙。

标签: 陈胜秦朝

更多文章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萧何真的有那么大的本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萧何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成败萧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最开始的时候是说韩信的,说韩信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他打赢了很多仗,帮助刘邦夺得天下,被后人誉为“兵仙”,几千来年,几乎无人能出其右。萧何也是刘邦的左膀右臂,在命运的安排下,萧

  • 崇祯身为明朝最后一个皇帝 崇祯究竟是昏君还是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明朝,崇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崇祯朱由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由检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后世称为崇祯帝。与其他朝代的末世君主不同,他继位后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生活节俭,曾六下罪己诏,算得上是位年轻有为的皇帝。奈何此时的大明王朝已是积重难返,最终在内忧外患下崇祯只落得

  • 道光帝为何放弃奕訢,背后有哪些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道光,清朝

    1846年是清朝道光二十六年,这或许是道光帝人生中最纠结的一年,他几经犹豫,终于写下了一道格式很奇特的传位诏书。诏书先写“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然后才写“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奕詝就是后来的咸丰帝,奕訢就是大名鼎鼎的恭亲王,那么问题来了,道光帝为何选择奕詝做继承人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

  • 堪称西汉的“包青天”:张释之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张释之,西汉

    俗话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话虽如此,但实际上却很难实现。毕竟王子出身皇室,是皇帝的家人,谁敢冒着得罪皇帝的危险,去秉公执法呢?可是历史上确有一位狠人,他刚直不阿,竟然敢于扣押皇太子!谁都知道皇太子是皇位的继承人,是未来的皇帝,那么这位不要命的官员到底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

  • 历史上的吴贤妃与汪皇后是如何被废黜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吴贤妃,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吴贤妃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吴氏,南直隶丹徒人(今江苏镇江人)。《明史》对她的介绍很简单,称她在宣宗朱瞻基为太子时被选入宫。宣德三年生了宣宗次子朱祁钰后被封为贤妃。而吴氏的墓志《荣思贤妃圹志》则称其入宫时间为永乐十年。如果按照《明史》的说法,吴氏入宫的时

  • 汉末三将指的是谁?t他们无法割据一方,争霸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卢植,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末三将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三国演义》中,刘关张三人在出场不久就参与到了平定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去,在平乱期间,刘关张三人表现出众,战绩斐然。但实际上,这不过是罗贯中使用了移花接木的手法,将其他人的战场表现转接到了刘关张三人的身上,因此读者自然就认为刚刚起势

  • 关羽给胡班送书信是怎么一回事?他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关羽,三国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关羽的故事。关羽斩杀颜良和文丑后,得知大哥刘备下落,千里寻兄。他这一路上,犹如唐僧西天取经八十一难,只不过,关羽只需要过五关即可。他过五关,斩六将,途中,有这么一个小插曲,如果不是关羽乐于助人,

  • 明朝最后的战神张献忠实力有多强?连顺治都想和他平分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定国,明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李定国的故事。明朝末年,天灾屡屡发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关外的女真族也蠢蠢欲动,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远在西北地区,发生了三次较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分别是“王二起义”、“李自成起义”、“张献忠起义”,

  • 从诗作《次北固山下》中,探索王湾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湾,唐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湾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王湾:海日生残夜,一句万古传在大唐星光灿烂的诗人中,有很多人是凭着一首诗,甚至一句诗而闻名天下的,如“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张继,“年年岁岁花相似”的刘希夷等等,据说后者还为此丢了性命。同那些大诗人相比,这王湾实在是个不起眼的人物

  • 屡屡战败还当过俘虏,夏侯惇始终被魏国重用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夏侯惇,三国

    每当一提起夏侯惇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与吕布军交战时,曾一度被擒为人质,又被流矢射瞎左眼。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三国是一个豪杰闪耀的年代,成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