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藩之乱耿精忠是不是主力 耿精忠为什么是第一个投降的人

三藩之乱耿精忠是不是主力 耿精忠为什么是第一个投降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543 更新时间:2024/2/13 2:53:29

对耿精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藩之乱时耿精忠发生了什么事情?耿精忠为什么是第一个投降的人?耿精忠都做了什么?

三藩之中的靖南王耿精忠,是耿仲明的孙子耿继茂的儿子。他还娶了豪格的女儿做媳妇儿,所以在清代的地位是那是杠杠的。

耿仲明是毛文龙的养孙,袁崇焕诛灭毛文龙后,这小子就跑后金去了。随后成为了清代的靖南王,坐镇福建。

按理说耿仲明的小日子算是比较不错了,所以他也没有反叛之心。他儿子耿继茂继位以后,更是圈地大兴土木,建造了浩大的靖南王府,因此也不会有反叛之心。

可是等到耿精忠上台以后,情况就不同了。因为康熙要撤藩了!过去藩王们在地方上就是土皇帝,现在康熙有点不爽了,所以打算撤了他们做土皇帝的资格,你觉得他们会轻易放弃这种特权吗?当然不会,因此三藩之乱就这么出现了。

一、三藩之乱的主力是吴三桂,耿精忠是打杂的。

真正导致三藩之乱的人,其实就是吴三桂。因为吴三桂兵强马壮,而且手握云南、贵州两省兵权和财权,一眨眼功夫又夺取了四川的军权。

整个大西南都是吴三桂的了,你说他有没有夺取天下的雄心壮志呢?要不是岁数大了点,康熙真不够他玩的。

那么其他两个藩王是什么态度呢?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算是比较聪明的。这个老爷子坚决表示要顺从清代,而且宁死也不跟着吴三桂闹。甚至以上吊来威胁儿子尚之信别造反。

其实这都是做给康熙看的,但是他的儿子尚之信却坚定地站在了吴三桂那一边。这叫什么?这叫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笼子里。

尚可喜的态度,可以保住他们老尚家在康熙那儿的地位。而尚之信的态度,则可以保证吴三桂不会先对他们家下手。这是一对老滑头啊!

再看看耿精忠他们家,那就更滑头了,他表示先看看局势再说。为啥?因为耿精忠没有把握谁能获胜,所以他觉得吴三桂占优势,他就跟着吴三桂混,康熙占优势他就跟着康熙混。

这主意倒是不错,不过显然这么做会同时得罪吴三桂和康熙,这是他没预料到的。康熙十二年年底,吴三桂就起兵了,可过了半年时间,耿精忠才在福建响应。

为啥?因为耿精忠发现,吴三桂是真厉害,一眨眼功夫就打到了湖南,而且还得到了四川的响应,所以耿精忠才会站在吴三桂这边。

二、前追后堵,耿精忠压根无路可逃。

耿精忠得知吴三桂做大以后,果断选择响应吴三桂,并且兵分三路进攻浙江。为了让三藩之乱的声势更大,耿精忠居然还头脑发昏请台湾的郑经一起来捣乱。

郑经来了究竟是捣谁的乱?其实当时压根就没有定论。因为耿精忠的老巢在福建,而郑经的父亲郑成功的老巢也在福建,郑经这趟来,就是为了趁火打劫而已。

康熙得知耿精忠叛乱后,立刻派遣康亲王杰书带兵南下进入浙江,负责平定耿精忠。而耿精忠虽说号称有10万之众,可战斗力实在是不行,压根就不是康亲王杰书的对手。

再加上他们在沿途骚扰百姓,使得民怨沸腾,失去了人心。所以康亲王杰书在前线连战连捷,一路将耿精忠赶回了福建。

就在这个时候郑经不光不支援耿精忠,还在耿精忠背后挖墙脚,先后攻占了泉州、漳州等地,估摸着是想恢复他老爹郑成功的事业。

精忠遣其子显祚及襄绪、嘉猷出迎师。杰书使赍敕宣示,精忠乃出降,请从军讨锦自效。杰书以闻,诏复爵,以其弟昭忠为镇平将军,驻福州,命精忠从军讨锦。锦败,还台湾。乃移师趋潮州,进忠出降,令精忠驻焉。---《清史稿》

前有追兵,后有猪队友,耿精忠实在是太难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耿精忠才会选择第一个投降清代。并且跟着康亲王杰书一起,把郑经再次赶回了台湾。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耿精忠心里苦啊,前面有清军围剿,后面又有猪队友反水。你说他不投降又能干啥呢?

三、三藩不团结,才是他们败亡的重要原因。

三藩之乱看似浩大,实际上只有吴三桂一支大军是比较给力的,其他人大多都是在坐山观虎斗。这也就造成了三藩最终的失败。

而且吴三桂对其他藩王也没有什么好感,因此他们内部压根就没有拧成一股绳,就好像在集体抢地盘一样,看谁抢得多。

耿精忠就跑来浙江抢地盘,而郑经则在耿精忠背后抢福建的地盘。吴三桂似乎也火了,跑来把盟友孙延龄的广西也给抢了。

至于尚之信,那就更有意思了。他看王辅臣、耿精忠都投降了,这心里也就有点害怕了。再加上吴三桂向他索要若干军饷,最终迫使他选择投降了康熙。

一眨眼功夫,三藩之乱的其他势力全都选择投降了康熙,你说吴三桂还能蹦跶得起来吗?从其他藩王的角度来说,跟着吴三桂混未必就能混出个名堂来。

因为吴三桂将来是要做皇帝的,他们跟着吴三桂混,顶天了依旧还是个镇守一方的王爷。但是如果失败了的话,那就是抄家灭族的厄运了。因此其他藩王未必愿意真心实意地跟着吴三桂混。

他们起兵大多数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自保。给康熙点颜色看看,好保住他们藩王的地位。也能够避免吴三桂率先对他们发难。

总结:清算那是必须的。

康熙接纳耿精忠、尚之信的投降,其实也是权宜之计。你以为康熙有十足的把握战胜吴三桂吗?当然没有。

当时的吴三桂要不是年纪大了点,早就打过江了,至少可以占据南京,形成南北对立的局面。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耿精忠和尚之信等人投降,对康熙是利好,对吴三桂是危机。

等到三藩之乱被平定以后,康熙也就来清算这帮人了。王辅臣被逼自尽,尚之信也被赐死,至于耿精忠最惨,居然是被千刀万剐而死。

参考资料:《清史稿》

标签: 清朝耿精忠

更多文章

  • 曹丕和曹睿身为皇帝 两人到底谁的能力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丕,曹睿

    还不了解:曹丕和曹睿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文帝曹丕与魏明帝曹睿作为父子,两人相比谁的能力更强一些?曹丕远胜曹睿吗?魏文帝曹丕,华夏历史长河中的三国时期开创者。魏明帝曹睿,三国时期魏国政权的第二位继承者。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曹丕与曹睿除却父子身份外,其

  • 李善长临死前拿出免死金牌朱元璋照杀不误,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善长,明朝

    丹书铁券是古代皇帝发给功臣的一种凭证,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的一天,明朝开国第一功臣、77岁高龄的李善长,及其全家70余口,纷纷人头落地!至今仍令人惊骇。李善长,是明朝开国丞相,朱元璋的股肱重臣,被誉为“明朝开国第一文臣”,淮西勋贵领头羊,爵至韩国公

  • 孙尚香被骗回娘家后 孙尚香为何再也没有回到刘备身边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孙尚香

    还不了解:孙尚香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尚香被骗回东吴之后,孙尚香为什么不再重新回到刘备身边了?孙尚香是怎么想的?用谎言验证谎言,那得到的一定是谎言,孙尚香和刘备的婚姻以骗局开始,以骗局结束,注定是桩悲剧的婚姻。在《三国演义》中,孙尚香虽然贵为郡主,更是一

  • 丁宝桢斩杀慈禧身边大太监安德海 慈禧太后为什么没有报复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慈禧,安德海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丁宝桢和安德海,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安德海作为慈禧身边的大太监,丁宝桢杀了安德海后,慈禧又是怎么处理他的?丁宝桢斩杀了慈禧身边最受宠的大太监安德海,可以说是在太岁头上动土了,但事后慈禧并没有报复丁宝桢,这是为何?关于安德海,很多人可能对他前半生的了解并不多

  • 三国时期最长寿的将军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廖化,三国

    三国最长寿将军是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说起这个最能活的将军,而且还是忠孝两全。这个还要从关羽说起,建安二十四年,曹操不断增兵樊城跟关羽鏖战不休,东吴孙权派吕蒙偷袭荆州,防守荆州门户的糜芳素来与关羽不和,竟然不战而降,使关羽腹背受敌,三面夹击,关羽和其义子关兴被擒杀。荆州

  • 刘禅在位时间长达41年 刘禅为什么没有给刘备报仇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刘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蜀汉刘禅,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禅在位时间长41年,刘禅为什么始终不替刘备报仇?刘禅就一点也不想吗?两汉时期,为官者非常重视孝道,甚至还一度成为了朝廷内提拔官员的主要指标之一,刚入仕的官员也有"孝廉"一称。所以能看见东汉末年,曹操的父亲曹嵩在徐州遇害,随后

  • 她是王莽的女儿,西汉皇后王嬿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嬿,西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要为大家介绍西汉皇后王嬿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王嬿,西汉末年权臣、新朝建国皇帝王莽之女,母为王莽正妻王静烟。作为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同族,秉持朝政的重臣之女王嬿一出生,其后的命运就是注定了的与政治难舍难分。然而她与政治的联系并不是她选择的,或者说不是她能够选择,她被动与政治联系,成

  • 唐睿宗李旦的五个儿子,为何有两个是皇帝封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唐朝

    自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以后,唐朝的宫廷政变就此起彼伏。李家父子相杀,兄弟相残之事成了家常便饭。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睿宗李旦生活在帝王之家,耳闻目睹了太多兄弟父子相杀的事情。唐高宗李治杀了亲儿子李忠,则天大圣皇帝武曌杀了亲儿子李贤。李旦作为李治和武则天的儿子,不仅耳闻目睹了

  • 明朝将领卢象升到底是怎么死的 卢象升的死为什么天下为之震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卢象升,明朝

    对卢象升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卢象升对明代的影响有多大?卢象升死后为什么当时“天下为之震动”?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对于明代将领卢象升之死,《明季北略》中这样说:卢象升之死原因有六。一是与杨嗣昌政见相左,二是与高起潜战略不协,三是以弱抵强,四是以寡击众,五

  •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原因是什么?为何那么着急?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羽,三国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这场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可谓三国时期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