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綝三国时期孙吴宗室生平简介,孙綝为何死后被改名?

孙綝三国时期孙吴宗室生平简介,孙綝为何死后被改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92 更新时间:2024/1/24 0:42:26

孙綝是三国时期东吴的皇族宗室。孙坚弟弟孙静的曾孙,与东吴权臣孙峻为同一祖父的从兄弟。

太平元年(256年),孙峻在率军北伐曹魏途中过世,将后事托付给年仅26岁的偏将军孙綝。朝廷任命孙綝为侍中兼武卫将军,领中外诸军事,受命代理主持朝政,接替孙峻掌控了东吴最高的权力。此前,孙峻的专政及恶行已经引起东吴豪族势力的不满,他们不愿意再看到孙峻之后又出现皇亲宗室继续垄断朝廷大权的局面,以骠骑将军吕据为代表的北伐前线诸将于是联名上书推荐滕胤为丞相,希望以此分割孙綝的权力,防止他擅权专政。但孙綝巧妙地改任命滕胤为大司马,且要求他去代替不久前逝世的吕岱镇守武昌,希望以此让他远离朝廷。

吕据等知道后大为不满,于是从北伐前线率军返回建业,派人通知滕胤,密谋推翻孙綝。孙綝知道之后,一方面派遣从兄右将军孙虑(一说为孙宪)率领驻守都城的军队在江都抵御吕据大军,又以皇帝的名义下诏让投靠东吴的曹魏叛将文钦、刘纂、唐咨等人攻击吕据。另一方面派遗侍中左将军华融、中书丞丁晏前往要求滕胤立刻出发捉拿吕据。滕胤见状,自知已经泄密,于是立刻拥兵自卫,并向典军杨崇及将军孙咨表示孙綝谋反作乱,逼华融等人作书驳斥孙綝。孙綝则上表宣称滕胤叛乱,派将军刘丞率骑兵围困滕胤。滕胤逼迫华融等人矫诏发兵,华融等因不从而被杀。

不久后吕据兵败自尽,但滕胤并不知情,以为吕据会依期进军与他会合,因此面色不变,谈笑如常。有部下劝说滕胤引兵至皇宫的苍龙门,不明原委的禁军将士见到滕胤后,必然离开孙綝而听从滕胤的调遣,那时则可进驻皇宫,以皇帝的名义下诏诛杀孙綝。当时已至半夜,滕胤不敢举兵包围皇宫,又仗着与吕据会依约前来支援,于是命令部下继续坚守。到了早上,孙綝剿灭吕据后回师大举进攻且最终杀了滕胤。其后下令诛灭了滕胤、吕据的三族。

假节驻守夏口的镇军将军孙壹是吕据、滕胤的妻兄,而且其弟孙封又因为参与密谋后失败自杀。孙綝于是派遣镇南将军朱异偷袭孙壹,迫使孙壹率部曲千余口逃奔曹魏。

此役后,孙綝暂时控制住了局面,继而迁为大将军,受封为永宁侯。从兄孙虑在孙峻执政时很受厚待,在帮助孙綝平定吕据等人的发难后,得到的待遇反而比孙峻时少,于是很不满,与将军王惇共谋杀害孙綝。孙綝发觉后杀掉了王惇,孙虑被迫服药自杀。

大失人心

太平二年(257年),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因反对司马氏专权,在寿春举兵叛变,又杀扬州刺史乐綝,派吴纲领儿子诸葛靓和牙门子弟到东吴请降,要求派援兵相助。东吴遂派遣文钦、唐咨与全端、全怿等人带领三万人先行赶往救援。魏镇南将军王基围困寿春,但文钦等成功突围入城与诸葛诞会合。曹魏于是集中了朝内外二十余万大军彻底将寿春围困得水泄不通。

东吴于是任命朱异为假节大都督,率领三万人屯居安丰。曹魏兖州刺史州泰率军与朱异交战,朱异大败,死伤二千人。孙綝亲率大军进屯镬里,又派遣朱异率领丁奉、黎斐等人的五万军队攻打曹魏。当时朱异屯于黎浆,遣将军任度、张震等募勇敢六千人,在屯西六里处搭建浮桥夜渡淮河,准备修筑半月形的营垒,曹魏监军石苞及州泰发现后将吴军击破。朱异又制造攻城武器车箱围逼五木城,再次大败而归。与此同时魏泰山太守胡烈以奇兵五千从小路奇袭吴军屯放辎重所在地都陆,焚毁了朱异军队全部的军备粮草。

孙綝又再派兵三万命令朱异与魏军死战,朱异不从,孙綝大怒,要求朱异前往相见。此时,跟

随朱异军中征战的柴桑督、奋威将军陆抗制止他去见孙綝,朱异于是说道:“子通,家人耳,当何所疑乎!”遂坚持前往。孙綝见到朱异后,马上让力士将其从座位上抓起来。朱异道:“我吴国忠臣,有何罪乎?”但孙綝还是下令处死了朱异,而改派弟弟孙恩虚张声势前往救援,自己则退回建业。寿春城中听闻孙綝退兵,军心不稳,文钦等多次试图突围未果。诸葛诞部将蒋班和焦彝出城投降,不久后吴将全怿和全端等人见援兵已绝,也率所部数千人出降。次年春,寿春沦陷,诸葛诞突围途中被杀。孙綝没有成功拯救诸葛诞,却将吴国的重要将领朱异杀死,因此一时之间朝野对他都愤恨不已。

当时,驻守吴国西部边境的骠骑将军朱绩甚至担心孙綝如果继续秉政将使大臣们猜疑离心,使吴国陷入政治混乱,从而让曹魏可以乘衅入侵。于是朱绩密书暗中联系蜀汉,让他们事先制定吞并吴国的计划。

擅行废立

孙綝从前线返回建业后,吴帝孙亮已经开始亲政,且派人问责孙綝救援不成而诛杀大将之过。孙綝害怕会对自己不利,回到建业并称病不上朝谒见孙亮。他在朱雀桥南边修建宫室,命令其弟威远将军孙据负责宿卫宫禁苍龙门,弟武卫将军孙恩、偏将军孙干、长水校尉孙闿分别驻守各个营地,想要以此来控制朝政以求自保。

太平三年(258年),孙亮因为对孙綝不臣的行径大为不满,于是借口追究其三姐朱公主孙鲁育被杀事件的原委,降诏怒责孙綝的亲信虎林督朱熊与外部督朱损当年没有匡正孙峻诛杀鲁育公主的错误。孙綝上表入谏求情,但孙亮不予准许,派遣左将军丁奉诛杀了朱熊与朱损。

此时,孙亮与孙綝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了,因此孙亮则私下与其大姐全公主孙鲁班、太常全尚、将军刘承等讨论诛杀孙綝事宜。但谋事不密,被孙亮的一个妃子知晓,那个妃子是孙綝从外甥女,于是偷偷向孙綝密报此事。孙綝连夜带兵缉拿了全尚,并派遣其弟孙恩在苍龙门外杀害了刘承。然后举兵包围皇宫,命令光禄勋盂宗到宗庙祭祀先帝,召集群臣宣布废掉孙亮,群臣十分震惊,无人敢违抗孙綝的命令。孙綝乃派遣中书郎李祟去夺取了玉玺,以诏书的形式向全国公布孙亮所谓的罪状。尚书桓彝不肯在诏书上署名,被孙綝杀害。典军施正劝孙綝立孙权六子琅邪王孙休为皇帝,孙綝表示同意,于是命令宗正写信给孙休,随后将孙休迎回建业登基称帝。另将废帝孙亮贬为会稽王,送回封国;将全公主迁徙至豫章郡,全尚则被流放至零陵郡。

孙休即位后,孙綝上疏给孙休,来表示自己的忠心。孙休则下诏封孙綝为丞相大将军兼领荆州牧。孙綝之弟孙恩被封为御史大夫、卫将军,孙据为右将军,二人皆封县侯。孙干为杂号将军、亭侯,孙闿也受封为亭侯。孙綝一门五侯,而且皆掌管禁军部队,权力远远超过皇帝,是东吴的大臣中一直以来未曾出现的事情。孙綝志得意满,开始肆意妄为,甚至破坏民间信仰,烧掉伍子胥庙,又破坏各地的祠庙,斩杀道士。

权臣末路

孙休登上帝位后,深知孙綝权倾朝野,尾大不掉,因此对他时刻提防小心。有一次孙綝奉献牛酒给孙休,孙休担心酒里有毒,因此没有接受。孙綝于是用酒宴请左将军张布,喝到尽兴时,孙綝口出怨言道:“当初废黜少主时,不少人劝我应该自己即为称帝。我认为当今陛下贤明,所以把他迎立他为天子。皇帝没有我就不可能即位,如今我奉上礼品却遭到拒绝,只是把我当作一般的臣子来对待而已,看来我必须要再次改变计划了。”

张布遂将这件事情告诉孙休,孙休于是紧记在心,怕孙綝会作乱犯上,于是对其多次给予赏赐,又加官孙恩为侍中,与孙綝一起批阅朝廷文书。当时有人告发孙綝怀怨在心,侮辱圣上,意图谋图反,孙休于是将此人抓住交给孙綝发落。孙綝便杀了该告密者,但此后其也开始感到惶恐不安,便通过孟宗向孙休表示自己要出屯武昌。孙休答应了他的要求,敕命孙綝所督帅的中营精兵万余人跟随前往,军队所需要的武库兵器,都下令给与。

将军魏邈劝告孙休,表示如果让孙綝出屯地方的话将会造成国家动乱,武卫士施朔也举报孙綝有谋反的举动。

孙休于是秘密询问张布解决的办法,张布和丁奉商议后决定在腊祭之日设宴来谋杀孙綝。在腊祭宴会当天,孙綝因为此前听到一些风声,遂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出席。孙休派出使者十余人去请他赴宴,孙綝无法在推脱,只得前往。行前孙綝与家中约定,在宴会过程中,家人可在府内放火,他就以这个借口伺机返回。后来,孙綝见府中火起,于是向孙休请求返回,孙休不准许。孙綝准备强行离席,丁奉、张布此时示意左右将孙綝捆绑起来。孙綝方才醒悟,于是跪下叩首到:“臣愿意被流放到交州赎罪。”孙休答道:“卿当初为何不流放滕胤、吕据,而却将他们诛杀?”孙綝再次请求道:“臣愿意受罚沦为官奴。”

孙休又答道:“为什么当初不让滕胤、吕据成为官奴!”遂下令将孙綝斩首示众,且宣布曾与孙綝同谋作乱者一概予以赦免,于是孙綝部众放下兵器请降者多达五千人。孙綝被杀时年仅28岁。其弟孙闿乘船想要渡河北降曹魏,在逃亡途中被追兵所杀。孙休下令夷灭孙綝三族,且发掘出孙峻棺木,取出其陪葬印绶,将棺木砍碎后直接将其尸体埋葬,以此追究他当年杀害鲁育公主的罪行。

孙休认为与孙峻、孙綝同族是耻辱,特地从宗族中取消了他们的名字,将他们称作“故峻、故綝”。孙休又下诏说:“诸葛恪、滕胤与吕据原来是无罪,而是受到孙峻与孙綝兄弟所残害,我为此感到痛心,希望都能为他们改葬,并加以祭祀。因为他们而牵连被流放者,都可以回来。”

标签: 三国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何生生鞭打死朱亮祖?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亮祖,明朝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社会阶层分明。人手中的权力越大,越是可以为所欲为。一位手握大权,位列公爵之人,害死一个小官,有的是手段遮掩。在朱元璋时期,就发生过一起类似的案件。一位侯爵害死一位七品芝麻官,但最后朱元璋却为了七品芝麻官生生鞭打死了侯爵父子,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故事里面的侯爵,便是明朝开国将领朱亮祖,

  • 山中幸盛:尼子十勇士笔头,山阴的麒麟儿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山中幸盛,日本

    继任家督鹿之介出生的时候,其父山中满幸当时正随同尼子晴久在备后国小早川领内作战,不幸死于和来援的毛利军的战斗中。由于父亲早亡,他由母亲独自一人抚养成人。九岁的时候,因为他长兄身体病弱,有一次被别人侮辱,他居然拿起太刀就斩杀了那个侮辱他兄长的家伙,尚在如此年幼之时,就体现出了血性。十六岁时,山中鹿之介

  • 孝穆纪皇后是如何让自己的孩子躲过暗杀的 孝穆纪皇后到底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佑樘,孝穆纪,明朝

    在后宫之中都是母凭子贵的,所以很多嫔妃都争着抢着想要得到皇上的宠幸,为自己和孩子某得一条好的出路。在这钩心斗角的诺大后宫里边,所以总会出现赢家和输家,还有一小部分人并不想参与进这些看似高贵实则肮脏的事件中来,自己置身事外,然而没有强劲的实力有如何逃得过这后宫之中看不见的权力漩涡。有的人原本就是高高在

  • 和珅为什么喜欢嫁过人的小妾 这其中有什么讲究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和珅,小妾

    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随着权力的成长,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此外,和珅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

  • 孙德崖摆鸿门宴的目的是为了什么?真相是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德崖,元朝

    朱元璋带领几员战将和五百名校卫军来到了濠州城。孙德崖的探兵探到消息并告诉孙德崖说朱元璋来了带了五百人马带着乡愁之马拿着哭丧棒当朱元璋进城以后城门立刻就被关上了,朱元璋一行人来到了孙德崖的府中迎接他们的还以后一顿丰盛的酒宴当就过三巡以后这个孙德崖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刚开始还客套来着后来不耐烦以后直接说朱

  • 朱元璋被抓后,孙德崖为什么主动提出用自己换回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孙德崖,元朝

    元朝末年,民不聊生,起义军如烽火燎原之势迅速遍布全国,直接加速了元朝的灭亡。明太祖朱元璋能够最终一统江山,建立明朝,除了自身的军事谋略,也与他的手下有诸多名将有关。其中大将徐达为明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徐达农民出身,与朱元璋是从小长大的好朋友。至正十三年(13

  • 关于立花宗茂的评价如何?他有有着怎样的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立花宗茂,日本

    宗茂的军法谈论“凡临战阵,便要探测敌人的虚实,临机应变,预定计策,故千人能抵万人,所以并不是特别使用什么流的军法。经常对士兵不偏袒,慈悲以对,对触犯国法的人就以相关处罚对之,因此到了作战时刻,所有士兵皆抛开性命奋力作战,因为有他们的支持才造就敝人的战功,除此以外没有其他方法。普通的大将对士兵通常只是

  • 立花宗茂有着哪些轶事典故?有着怎样的趣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立花宗茂,日本

    1.宗茂7岁某日和侍童外出猎鹰时,突然遭到一只野狗袭击,侍童们皆惊慌逃散,宗茂见状快速的把老鹰放在左手并右手持刀以刀柄打击野狗背部,野狗因而逃走,此时父亲绍运见状说:“为什么不用刀斩杀野狗?”宗茂回答说:“刀是用来杀敌的,不是用来杀猫狗的,战争已经夺去许多人的性命,不必要在牺牲无谓的生命’绍运因此认

  • 明朝况钟为何会被百姓们称为“况青天”?两万人联名上书只求他能留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况钟

    一提到苏州,脑中的景象都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小桥和流水,让很多人都向往。但是,在明朝,苏州可是江南地区最昏暗的地方。朱瞻基上位之后,立刻就派人到了江南苏州,大力惩罚贪腐的官吏,这个派去的人就是况钟。苏州在当时是出了名的难治理,那里的繁荣景象和丰富物产使得当地的土豪和官吏都在互相勾结,甚至是欺压百姓。当

  • 武田信玄有着怎样的轶事典故?对后世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田信玄,日本

    遗言记述甲阳军鉴版余五载前即知此日,特画花押纸七百,余卒三年内,密不发丧,其间公文可用之。他国不知余死,必不敢动。武田氏由信胜继承,信胜元服前以父胜赖。加余遗骸以梏,沉诹访湖。御宿监物书状版余将大去也。余出身鄙乡,击邻国他郡,战无不胜。可憾者唯未能目睹武田之帜,扬于帝都。倘余大去事传出,敌必蜂拥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