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宫最后的疑案:光绪到底是怎么死的?

清宫最后的疑案:光绪到底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62 更新时间:2024/1/15 9:17:40

这两天有最爱粉告诉最爱君,前段时间,他所在的学校(广东省内某211高校)一名讲近现代史公共课的老师在课堂上发问,你们知道光绪是怎么死的吗?全班七八十号人,几乎都说“慈禧毒死的”。老师说,对,同学们真聪明。

这名最爱粉隐约感觉光绪之死还算是清宫疑案,还不能算板上钉钉,所以问最爱君:他的同学们和老师说的对吗?

1阴谋论盛行

▲光绪很长时间内是一个傀儡皇帝。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被囚禁在瀛台的光绪帝与实际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太后几乎同时死去。

光绪帝死于当年十月二十一日酉时(11月14日下午五至七时),慈禧太后死于十月二十二日未时(11月15日下午一至三时),相距不超过22小时。

一个是38岁的壮年,一个是74岁的老妪。

这仅仅是时间上的巧合,还是另有隐情?

长期陪侍光绪帝的翰林院侍读学士、起居注官恽毓鼎,在3年后写了《崇陵传信录》。他在这本光绪帝的传记中相对隐晦地指出,光绪之死潜藏着一个巨大的弑君阴谋。

光绪帝死前11天,十月初十是慈禧太后的生日,光绪帝率领百官前去贺寿。恽毓鼎跟在队列里,进门前,看见光绪扶着太监的肩膀做疏松筋骨的动作,估计是担心等下给慈禧太后跪拜时爬不起来。

网络配图

但太后不愿与皇帝见面,命太监传懿旨:“皇帝卧病在床,免率百官行礼,取消贺拜仪式。”

慈禧太后当时患有痢疾,拉肚子有一段时间了。

随后竟有太监跑去密告太后说,皇上听说太后病重,脸有喜色。慈禧太后勃然大怒:“我不能死在你前头!”

恽毓鼎的言外之意,慈禧最终通过非正常手段让自己的气话成真了。

民国后,这种说法更流行了。一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有人以亲历者后人的身份撰文说这件事。

晚清内务府大臣增崇的儿子察存耆回忆,他幼年时适逢光绪之丧,他父亲接到光绪的死讯,跟叔叔们说:“就是不对,前天,天子受次席总管内务大臣继禄所带的大夫请脉,没听说有什么事”。“他的一位叔父说:“这简直可怕啦!”另一位叔父说:“这里头有什么事儿罢!”

察存耆最后说,西太后自知病将不起,又正好赶上光绪多多少少像有点病,便叫李莲英给光绪送了药去,叫他看着光绪吃了再回去。光绪在吃药的当天下午就死了。

功的说法与此相类似。他说,他的曾祖父溥良时任礼部尚书,在西太后临死前亲见一个太监端着塌拉(满语,即酸奶)往光绪那里送,说是老佛爷赏给万岁爷的,送后不久,光绪帝就驾崩了。

2同情弱鸡皇帝

▲逃亡在美国的康有为在光绪死后次日就声称慈禧谋杀了光绪。

总之,清亡以后,一堆清室遗老及其后辈们,以及掌故学家,觉得不说一说光绪、慈禧之死就显得外围了,所以他们都会在各种回忆录、笔记小说里谈这件事,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资格老的自然不用说了,谈起来都是“我当年亲历”“我当年听某某说”。年纪轻的大多就是“某某后来跟我说”,所援引的也大多是当时的亲历者,包括皇室成员、御医等。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说法听起来更可信。

溥仪在回忆录《我的前半生》中也不能回避这个疑案。但像他这么核心的人物(虽然当时年纪小),也不能给出确切的说法,同时写了他所听说的两种可能:一是一个老太监说,光绪死前一天还好好的,因为服了袁世凯使人送来的一剂药就坏了;二是西太后自知病将不起,她不甘心死在光绪前面,所以下了毒手。

当然,溥仪的话很多也是胡说八道。清宫规定的皇帝用药程序十分严格,岂能一个大臣说送药就能送?他自己做过皇帝不可能不知道,竟然听信一个老太监的野狐禅就写了下来,太忽悠人了。

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光绪之死的扑朔迷离。

网络配图

光绪之死被普遍解读成慈禧下的黑手,显然跟光绪执政中后期两宫的关系紧张,尤其是戊戌变法期间所谓“围园弑后”的密谋有关。光绪虽然从头至尾不知道康有为企图策动“围园弑后”,但是慈禧很明显把账都算到光绪头上,感觉她一手抚养长大的皇帝背叛了自己。

最早散播这种说法的恰是维新派头头。流亡美国的康有为在光绪帝逝世第二天就致电美国总统,要求美国政府带头不要承认大清新皇帝,理由就是慈禧太后谋杀了他们那个英明的光绪帝。

远隔重洋,第二天就咬定光绪死因,康大师难道是晚清福尔摩斯?可见这纯粹是从政治立场出发的陷害无疑,美国政府最终也没根据传言去抗议什么。

更多人未必有康有为那么深的政治成见,但他们把慈禧写成凶手,基本上是情感战胜理智的结果。

▲戊戌六君子

戌政变之后,整个社会包括帝国官僚体系对光绪的境遇基本都抱有很深的同情。一个年轻欲有所作为的皇帝,在改革的道路上因为触动了太后的底线,结果搞得人身自由都没有了。贵为皇帝却活得惨兮兮的,连一介平民都不如。这是时人心目中普遍的光绪形象。

与此同时,慈禧的权力欲、毒辣以及六亲不认也被塑造出来。

再加上他们前后一天离世这么蹊跷,整个谋害的证据链就完整了。

但是,这些说法全然忽视了义和团战争之后,两宫的关系已经远没外界那么剑拔弩张,慈禧甚至再次支持光绪搞变法,重回被中断的政治改革。至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出炉,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可惜,光绪恰在此时病倒了。

网络配图

光绪死后,害了好长时间痢疾的老太太不禁悲从中来,不能自克,以致病势增剧,遂致死亡。

从这个角度看待光绪之死,或许更符常理。然而,缺少了阴谋论,它不够刺激,自然就在野史里没了市场。

3正常的病死

问题来了:光绪到底是怎么死的?

光绪身体不好,常年患病,甚至重病的消息,在当时都是公开的秘密。清廷曾多次发布上谕,向全国征求名医。媒体比如《申报》也长时间关注光绪的病情发展。

那些宣称“从未听说光绪有什么急症大病”的回忆文字,很明显是为了配合设定好的阴谋论,故意过滤掉这个人所皆知的背景。

早在光绪病逝前十年,法国驻京使馆医官多德福就曾赴瀛台为光绪治病。当年年纪轻轻的光绪已疾病缠身。后来慈禧决定为光绪过继一个大阿哥,提前预设接班人,荣禄想出来的理由正是,皇上多病不能生育。

清宫档案中现存有光绪死前一年其自述病情的档案,里面写道:“遗精之病将二十年,前数年每月必发十数次,近数年每月不过二三次,且有无梦不举即自遗泄之时,冬天较甚。近数年遗泄较少者,并非渐愈,乃系肾经亏损太甚,无力发泄之故。”

由此可知,光绪从青春期就频繁遗精,他说最初白天一听到锣声“即觉心动而自泄”。到了30岁出头,几乎无精可泄了。

除此之外,光绪还记载了以遗精为主的其他并发症:怕风寒、耳鸣、腰酸背沉、肢体寒冷、尿频、尿后滴沥、下体潮湿等。中医认为,这都是肾虚精亏导致的症状。

网络配图

到了光绪三十四年,光绪帝的病情更为严重。宫中御医无计可施,清廷两次公开征召名医入京诊视。

这两批入京名医中,江苏名医杜钟骏是在光绪病重时的七月应召入宫,直到光绪死后才岀宫,是少数几个目击光绪帝弥留及死状的御医之一,他在民国初年所写的回忆录《德宗请脉记》中并未怀疑光绪为非正常死亡。

福建名医周景涛是光绪去世之日在宫内入值的御医。据徐一士《凌霄一士随笔》,光绪去世当天上午九时,诸名医入诊,周景涛先到了,就替光绪把脉说:“上下焦不通。”光绪叹说:“我一辈子不通了。”其时光绪已病危,载沣隆裕说宜预备后事。

此前一天,慈禧已经发现光绪病露危象,于是当机立断,连发三道谕旨,授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溥仪入宫。

朱金甫、周文泉曾利用清宫医案记录研究了光绪与慈禧的死因,指出光绪实因长期患有痨瘵,病入膏肓,脏腑皆已坏死,最后心力衰竭而亡;慈禧则因年迈体衰,病情逐渐加重,在光绪死后次日发生突变,很快死去。两人相继病死完全是一种巧合。

所以,想寻刺激的亲们可以散了。

这些宫闱秘闻一旦剥离了权斗黑幕,历史就很没意思。然而,最爱君始终记得一句话,历史的真谛是尽可能还原史实,想要有意思,看小说去。

标签: 光绪

更多文章

  • 16岁少年崇祯 如何用三个月就弄死了魏忠贤?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忠贤

    昨晚上,最爱君去看了《绣春刀2:修罗战场》,电影讲述的是明朝末年,信王朱由检(日后的崇祯皇帝)如何密谋上位,并与大宦官魏忠贤的势力进行纠斗,锦衣卫沈炼被无端卷入其中的故事,尽管历史真假混杂其中,但最爱君觉得,这是一部近年来少有的杰出武侠电影。而今天,最爱君就要来讲讲电影《绣春刀》背后的故事,让大家看

  • 雍正皇帝抄了一次家 中国一部古典名著因此诞生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这是红楼梦中开篇的一句话,它既是全书故事的缩影,也是作者曹雪芹真实命运的写照。杜甫有句诗,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大意就是,文才出众的人总是命途多舛。那么《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首,它的作者曹雪芹到底经历了什么呢?雍正六年的春节马上就要到了,江宁城中充满了节日的气氛,街道上张

  • 二十年里换了三十六个皇帝 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皇帝

    要说到元朝的败亡,主要原因在于其政治黑暗,民囘族歧视和政治压迫政策,统囘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政局不稳,皇帝大多不理国政,贪图享受,腐化至极,经臣钩心斗角,欺囘上囘瞒囘下,朝廷横征暴敛,经济越来越衰,激起广大人民的反抗,各地农民起囘义,指向元朝,元朝在历史潮流面前衰亡。元朝中期频繁更换皇帝,仅在一三零七

  • 真实的波斯王子:悲催的帝国王子成为大唐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波斯王子

    波斯一直是中亚地区的强国,立国有1000多年。在唐朝初期不断受到阿拉伯人的入侵,不断亡国,在此过程中,其王子3次到大唐求援。第一次,贞观十二年。当时的波斯国王伊嗣俟被阿拉伯人杀了,其王子卑路斯跑到了大唐长安哭诉,请求唐太宗派兵援助。当时唐朝的主要威胁还是突厥,因此,唐太宗婉言拒绝了卑路斯的要求,没有

  • 朱元璋如此经天纬地之人 为何儿孙一代不如一代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

    喜欢历史的朋友肯定会发现,历史上有两个开国皇帝和别的皇帝都不一样,那就是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这两个人的出身都不是很高,甚至朱元璋的出身可以说是凄惨。但是他们却都是从一个小人物一跃成为开国皇帝,而且创造了两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王朝。网络配图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元朝规定无官职的汉民不允许有正

  • 汉文帝赐给他一座铜山 相士却说他会被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是西汉历史著名的皇帝,开创了文景之治,稳定了汉初的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和发展了经济。可是关于这位汉文帝,却有一个轶事典故流传坊间。网络配图邓通是刘恒最宠信的臣子,关于邓通的受宠还有一个故事汉文帝有一天做梦,梦见自己想上天,却怎么使劲也登不上去,这时感觉身后有一个人把自己推了上去,回头一看这个

  • 吕布一生蠢事干尽 临死之前却说了句精辟的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吕布

    吕布,三国时期第一猛将,人称“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他和他的坐骑赤兔马都曾是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人们心中的尤物。但是吕布的命运并不太好,他的一生在三国历史的天空像一颗流星一样划过,并没有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不过,由于他的出现,对当时的政治和军事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制造了三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三大变局。

  • 历史上最忠心的三个大人物 明明可以造反做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蒙恬

    在古代,作为臣子必须要誓死忠君,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封建时代从一而终的理念使得不少有实力的重臣,宁可被冤杀,也不愿意推翻无道昏君而自己做老大。下面这三位历史上的大人物就是这样的,明明都有能力自己夺权做老大,但就是甘愿做一个二把手。网络配图第一位,蒙恬。蒙恬,秦朝著名将领,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

  • 古代不得善终的名将 竟然都有一点惊人的相似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名将

    从古至今,战争就没有停止过,有战争就有伤亡,就有俘虏。那么,古代战争对于俘虏都是如果处理的呢?一般有四种情况。第一,收编。看似简单的收编,其实难度很大。如果俘虏人员过多,一个处理不好就会有严重的后果。当然,一般来说,被俘虏的战斗力都是比较次的。所以,还要考虑收编这些人会不会影响整体的战斗力,毕竟打战

  • 张居正到底干了啥?为什么能延续大明的寿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居正

    大明王朝一共276年,万历继位时大明朝已经走了200年了,很多人多说明朝这七十余年的尾巴是张居正给的,因为张居正进行了经济和政治改革,使社会经济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出现了万历中兴的现象。既然这次改革这么那么溜,这传说中的万历新政到底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张大首辅在政治体制上都干了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