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真实的波斯王子:悲催的帝国王子成为大唐将军

真实的波斯王子:悲催的帝国王子成为大唐将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140 更新时间:2024/3/2 4:52:19

波斯一直是中亚地区的强国,立国有1000多年。在唐朝初期不断受到拉伯人的入侵,不断亡国,在此过程中,其子3次到大唐求援。第一次,贞观十二年。当时的波斯国王伊嗣俟被阿拉伯人杀了,其王子卑路斯跑到了大唐长安哭诉,请求唐太宗派兵援助。当时唐朝的主要威胁还是突厥,因此,唐太宗婉言拒绝了卑路斯的要求,没有派兵去救援。

网络配图

第二次,龙朔初年。当时在中亚避难的波斯王子卑路斯又跑到长安哭诉,说波斯的土地不断被阿拉伯侵占,请求大唐派兵恢复故土。准备西进的唐高宗答应了,此时唐高宗的战略重点就在于经营西域,扩展领土。于是派大军在疾陵城(今伊朗扎博勒)设置波斯都督府,让这个王子卑路斯做都护府都督,波斯从形式上纳入大唐帝国。

但是2年后,随着战场上的失利,阿拉伯人占领了疾陵城,波斯督护府也灭亡了。而根据后来的情况看,当时因为路途遥远,大唐并没有派兵来收复波斯都护。已经是大唐都督的波斯王子卑路斯逃回到大唐,唐高宗任命他为右武卫将军继续为大唐效力,于是这位波斯王子又成为了大唐的将军。

第三次,主动出击。在公元前679年,在王子卑路斯的请求下,大唐主动派军护送卑路斯他的儿子泥涅师回到波斯,为其复国,而且派了一员大将裴行俭。走了很长时间才到达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估计是因为国内情况有变,而且路途遥远,补给困难,因此裴行俭直接就回来了,最后一次的复国再次失败了。

网络配图

这波斯王子为什么老缠住大唐不放,为啥不找其他国家。其实很简单,当时在世界上能够与阿拉伯帝国匹敌的超级大国只有大唐,而且大唐跟阿拉伯人交手,胜多败少,只有大唐能够打败阿拉伯。那么问题又来了,但是大唐国力那么强盛,为啥不趁机西进,拿下波斯和阿拉伯呢?其实主要是两点原因。

网络配图

一是,代价太大。当时的阿拉伯帝国那是世界大国,国力也是相当雄厚,而且从长安出发到波斯,这么遥远的距离,那最后的消耗完全是国力。如果开战将是国力的较量,这么远的距离,运送粮草首先难以克服。如果战争不顺利,可能将整个大唐拖垮。实在没有必要。而且大唐当时也没有继续西进的想法。

二是,当时有强敌在侧了。在这一时期,吐蕃强势崛起,军力强盛。而且大唐败多胜少。与阿拉伯人的威胁相比,吐蕃那是近在咫尺,随时兵临城下,因此,大唐大部分的力量要留下来对付吐蕃军队,根本无暇西顾。

标签: 波斯王子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如此经天纬地之人 为何儿孙一代不如一代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

    喜欢历史的朋友肯定会发现,历史上有两个开国皇帝和别的皇帝都不一样,那就是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这两个人的出身都不是很高,甚至朱元璋的出身可以说是凄惨。但是他们却都是从一个小人物一跃成为开国皇帝,而且创造了两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王朝。网络配图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元朝规定无官职的汉民不允许有正

  • 汉文帝赐给他一座铜山 相士却说他会被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是西汉历史著名的皇帝,开创了文景之治,稳定了汉初的封建统治秩序,恢复和发展了经济。可是关于这位汉文帝,却有一个轶事典故流传坊间。网络配图邓通是刘恒最宠信的臣子,关于邓通的受宠还有一个故事汉文帝有一天做梦,梦见自己想上天,却怎么使劲也登不上去,这时感觉身后有一个人把自己推了上去,回头一看这个

  • 吕布一生蠢事干尽 临死之前却说了句精辟的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吕布

    吕布,三国时期第一猛将,人称“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他和他的坐骑赤兔马都曾是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人们心中的尤物。但是吕布的命运并不太好,他的一生在三国历史的天空像一颗流星一样划过,并没有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不过,由于他的出现,对当时的政治和军事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制造了三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三大变局。

  • 历史上最忠心的三个大人物 明明可以造反做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蒙恬

    在古代,作为臣子必须要誓死忠君,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封建时代从一而终的理念使得不少有实力的重臣,宁可被冤杀,也不愿意推翻无道昏君而自己做老大。下面这三位历史上的大人物就是这样的,明明都有能力自己夺权做老大,但就是甘愿做一个二把手。网络配图第一位,蒙恬。蒙恬,秦朝著名将领,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

  • 古代不得善终的名将 竟然都有一点惊人的相似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名将

    从古至今,战争就没有停止过,有战争就有伤亡,就有俘虏。那么,古代战争对于俘虏都是如果处理的呢?一般有四种情况。第一,收编。看似简单的收编,其实难度很大。如果俘虏人员过多,一个处理不好就会有严重的后果。当然,一般来说,被俘虏的战斗力都是比较次的。所以,还要考虑收编这些人会不会影响整体的战斗力,毕竟打战

  • 张居正到底干了啥?为什么能延续大明的寿命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张居正

    大明王朝一共276年,万历继位时大明朝已经走了200年了,很多人多说明朝这七十余年的尾巴是张居正给的,因为张居正进行了经济和政治改革,使社会经济发展,对外军事也接连获胜,出现了万历中兴的现象。既然这次改革这么那么溜,这传说中的万历新政到底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张大首辅在政治体制上都干了啥?网

  • 为何皇帝17年来一直宵衣旰食 却成了亡国之君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崇祯

    崇祯不能说是个昏君,因为他在位期间确实兢兢业业,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大明朝走上正轨,但是他确实没有这个实力。皇帝确实不是谁都可以当的,以前的皇帝,在作为皇储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用人之道,帝王之术,如何明辨忠奸。然而,他是“半路皇帝”,他没有机会和张居正这样的大政治家学习,也没有机会和孙承宗这样的厉害角

  • 乾隆为啥不杀巨贪和珅?这原因你绝对想不到!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和珅

    和珅和乾隆皇帝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一直是被后人津津乐道、争论不休的话题。为什么人们对这个话题这么感兴趣呢?因为和珅实在称得上是历史上最大的贪官!他贪污了多少钱呢?据嘉庆朝的《查办和珅案》及晚清薛福成的《庸庵全集》记载,初略估值总计约11亿两白银。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当时清朝政府每年的国库收入才7千万两

  • 揭秘:三国荀彧真实的身份 其实是个算命大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荀彧

    三国里有很多顶尖的谋士,他们有的能料敌先机,有的知人长短,有的长于判断,但说到这位,可以用“算命大师”来形容。他不仅足智多谋,甚至能测人生死,他就是荀彧。荀彧有王佐之才,也就是相国之才,他身为曹操帐下五大谋士之一,高瞻远瞩,所提建议多为战略型。例如建议曹操“定河、济,天下之要地,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

  • 韩信因何背水一战“封神”?是因为他看清了人性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信

    在刘邦版“建国大业”中,“三杰”萧何、张良和韩信的作用居功至伟,萧何主抓后勤保障,张良负责出谋划策,韩信则专职统兵作战。说到韩信,的确是历史上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在战场上可谓用兵如神、算无遗策,其中攻灭赵国一役尤其能体现出其高超的技战术水平。网络配图 赵国原为战国七雄之一,最终亡于秦王嬴政,秦末汉初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