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云长坂坡救了那么多的人 为何没有就刘备的两个女儿

赵云长坂坡救了那么多的人 为何没有就刘备的两个女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957 更新时间:2024/1/23 6:49:24

还不知道:赵云救阿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演义中,常山赵子龙于长坂坡七进七出,一共斩杀夏侯恩、晏明、晏腾、淳于导等四五十余将领,先后救出糜竺简雍甘夫人和小阿斗。除了糜夫人为不拖累赵云,跳井而亡,赵云将甘夫人和小主人阿斗救出,圆满完成任务。

然而,《三国志》中记载,至少还有刘备的两个女儿被曹操“虎豹骑”统领擒获,还沦为四十岁左右的曹纯大叔小妾。那么,赵云救了那么多人,为何偏偏没救刘备的两个女儿呢?下面依据演义及相关史料分析如下,得出下列三个原因。

其一,赵云优先救甘、糜两位夫人和小阿斗。

正史上,曹操大军讨伐荆州刘表及其附属势力刘备。此时刘表惊吓过度,一命呜呼,小儿子刘琮在蔡瑁张允的支持下,继任荆州牧,并在他们二位的劝说下,献出荆襄九郡,向曹操投降。刘备闻讯,慌忙率领新野及樊城十余万军民撤退,准备前去江陵。曹操得知,派出曹纯率领五千“虎豹骑”,千里奔袭刘备,在当阳长坂坡追上刘备。

虽然只有五千曹军,人单势孤,却是曹操最精锐的“虎豹骑”,人人可以以一当百,清一色骑兵。他们很轻松将十余万刘备军民击溃,大肆烧杀抢夺,现场一片混乱。赵云先保护者刘备,将其安全护送到安全地带,头也未回,率领数十骑回身,又进入曹营。

赵云此次进入曹营,首要目的为救刘备的两位夫人及小主人阿斗。通过一番寻找,赵云运气还不错,先后找到活着的甘夫人及小阿斗,将其安全护送到刘备身边。正史上,赵云只是在长坂坡救人,并未与曹军大肆厮杀,也没有斩杀那么多将军。

寻找小阿斗是赵云的基本任务,也是最低任务,而寻找两位千金是超额的任务。在乱军之中,赵云能救出阿斗,刘备就不会责怪他了,还会重重有赏。如果赵云只是将两位千金救出,没有救出小阿斗,刘备不但不会重赏,还可能会处罚的。

这是由于古代的重男轻女思想决定的,儿子能继承家业,而女儿迟早会嫁人的。对赵云来说,救出主公的女儿,意义不大,而救出小阿斗,这是未来的储君,救驾之功。因此,赵云优先寻找小阿斗,再次才是寻找主公刘备的两位千金。

其二,赵云尽力寻找,可能没有找到刘备的两位千金。

赵云的本职工作为保护刘备家眷,即保护甘糜两位夫人及小阿斗、两位千金。至于糜竺、简雍等人,赵云没有义务相救。由演义中可知,赵云在寻找甘糜两位夫人及小阿斗过程中,看到受伤的糜竺及被捕的简雍,他都顺手解决曹军,将其救下。

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如果换做别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为了自己的目标,是不会节外生枝的。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导抵敌不住,被云一枪刺落马下,向前救了糜竺,夺得马二匹。云请甘夫人上马,杀开条大路,直送至长阪坡。

由于战乱,甘、糜两位夫人于乱军之中失散,两位千金估计也失散了。赵云在找到甘夫人及阿斗后,他应该还继续寻找刘备的两位千金。赵云是一个踏踏实实干活,做事认真,不打折扣的好员工。他四处寻找,可能没有找到刘备的两个女儿。如果赵云找到,应该会尽最大能力将她们护送到刘备身边的。

其三,赵云即使找到刘备的两个女儿,也很难救出去。

长坂坡乱军之中,赵云左突右杀,四处寻找刘备的两个女儿。如果赵云顺利找到这两位千金,那么他如何将其带出,安全送到刘备身边呢?这是很难的,周围有五千“虎豹骑”,还

由曹纯带队。

人力终有穷,即使赵云有天大的能耐,能斩杀几十、几百曹军,那也无济于事。赵云在护送甘夫人及小阿斗安全离开后,想要再次闯曹营,难度会增加。赵云第一次闯曹营,曹军没有准备,被杀了个措手不及,甘夫人及小阿斗才被救出去。如果赵云再次闯曹营,曹纯必然会有相应准备,设下十面埋伏,很有可能一举生擒活捉赵云。

赵云即使找到刘备的两个女儿,能不能带出去,是一个大问题。糜夫人就是不想连累赵云,减少赵云的负担,让其顺利将阿斗带出去,她才跳井自杀的。赵云枯井掩埋,解开盔甲,将阿斗抱在怀里,带上护心镜,提枪上马,独闯曹营。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掩讫,解开勒甲绦,放下掩心镜,将阿斗抱护在怀,绰枪上马。

而刘备的两个儿女,历史上没有记载岁数,估计怎么也不是婴儿吧。赵云单枪匹马,怎么护送小女孩,何况还是两个。因此,赵云有心护佑刘备的两个千金周全,也是有心无力。

总结:正史上,长坂坡之战,赵云优先救小主人阿斗,再次才会救两位千金。后来,局势失控,赵云即使想救两位千金,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曹纯将她们抓获,下场很悲惨,可能沦为曹纯小妾。《三国志》中记载如下

(曹纯)从征荆州,追刘备於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

标签: 赵云刘备

更多文章

  • 爱新觉罗·永璇:无缘皇位的皇子,却很幸运活到87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爱新觉罗·永璇,清朝

    说到爱新觉罗·永璇,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贾谊的这句话道尽了世间福祸相依,人生变化无常。清朝乾隆皇帝一个儿子的经历,更是充分印证了这句名言,他就是乾隆皇帝的第八子,爱新觉罗·永璇。乾隆皇帝,不但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同时也

  • 清朝外戚、名将:富察·傅恒生平简介 竟英年早逝未满五十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富察·傅恒

    富察·傅恒(1722~1770年),字春和,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外戚、名将,户部尚书米思翰之孙,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第九子,清高宗孝贤纯皇后之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名门傅恒出身于名门,其先祖旺吉努在努尔哈赤起兵时,便率族人归附。曾祖父哈什屯在清太宗与清世祖两朝

  • 一代乱世枭雄沈攸之:揭秘其大起大落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沈攸之,南北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沈攸之。沈攸之是南朝著名将领,戎马一生杀伐决断,颇具传奇色彩,后人对他也是褒贬不一。单听这个名字,一定就与上两篇说到的传奇名将沈庆之有关联,没错,沈攸之是沈庆之的侄子,可谓是将门虎子,有着优良的遗传基因,然而沈攸之的成名,其实并没有太多借助自己的叔父,全是靠

  • 朱瞻基为何年仅36岁就英年早逝?或是蛐蛐惹的祸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朱瞻基

    朱瞻基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明朝在我国封建王朝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是因为废丞相、设内阁以及恐怖的锦衣卫、东厂制度。还公认的盛产奇葩皇帝,比如蟋蟀天子朱瞻基、吃喝玩乐正德帝、宅男天子嘉靖帝、旷工皇帝万历、木匠皇帝朱由校等等,个个都在领域内拿到了冠军。当然这里

  • 晁错的主要成就:重农贵粟,移民实边,坚定削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晁错,主要成就

    晁错是西汉文帝时的智囊人物,汉文帝时,晁错因文才出众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太子老师)、贤文学。在教导太子中受理深刻,辩才非凡,被太子刘启(即后来的景帝)尊为“智囊”,在政治和文学反面都颇有建树。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政治贡献重农贵粟晁错力主

  • 推动盛世达到巅峰的汉景帝,他真的是个明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景帝,汉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汉景帝。“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后世鲜能及之”。这是《资治通鉴》里对于西汉初年“文景之治”的评语。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一统王朝的盛世。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代帝王共同努力下汉朝出现国家安稳,稳定发展的局面。其中在汉景帝刘启统治期间更是将盛世推向高潮。而今天我们就顺着

  • 王彦超是什么人?能征善战又懂时势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彦超,宋朝

    说到王彦超,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大将王彦超是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将领,能征善战,又懂时势,屡次升迁,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被朝廷害死,得以全身而退。王彦超出身将门,父亲王重霸,曾参与唐末黄巢起义,后又降唐,后梁时,官居太子少傅,加尚书,后以光禄卿致仕。王彦超从小就养成了温和恭谨的性格,器度不凡,能够礼贤下士。

  • 晋朝皇帝司马伦到底有多奇葩 国库到最后竟然发不起钱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晋朝,工资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晋朝工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以民为本,可见百姓才是根基。正如我们所知,百人之中不一定有一个是国家吏员,可是历史中还真有一个奇葩的时代,在那个时期官员遍地走,到处都是当官的,跟上街赶集似得。那就是结束三国分裂的晋国,在晋国出了一个奇葩的皇帝,爱封官加爵

  • 西汉时期名将、外戚、军事家:卫青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西汉,卫青

    卫青(?—公元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时期名将、外戚、军事家,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

  • 同治帝为什么只活到了19岁?他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同治帝,清朝

    对同治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古代皇帝追求永生。毕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稳定龙椅,成为封建统治者。在清朝,乾隆皇帝活得最长,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死得最早,19岁时就去世了。后人不禁为他的早逝感到难过。然而,历史上,同治皇帝根本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他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