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昭君出塞前,曾与此人疯狂三天三夜是真的吗?

王昭君出塞前,曾与此人疯狂三天三夜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831 更新时间:2024/4/5 9:47:21

据正史记载,王昭君出塞和亲,对汉边疆的安宁起了良好的作用,在呼韩邪父子当政时期,汉匈关系和睦,这说明政治联姻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也有人认为,汉室谋臣如云,猛将如雨,用妇人安邦息事,实在是有伤国体.

王昭君为何出塞虽众说纷纭,但她作为古代

“四大美女”之一的故事流传至今,谁也不会有不同意见.杜甫诗云:“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是对王昭君一生的高度概括了.

落雁

美人居闺中,才貌醉万人。选秀入后宫,可恨默无闻。

春暖花惊艳,昏帝三垂涎。和亲化干戈,小女敢出关。

心中离别意,孤灯牛马间。无奈辛酸泪,惟有冷月伴。

塞外孤烟直,中原炊火乱。自愿赴匈奴,未了化落雁。

一个是好色皇帝刘奭,一个是美貌宫女王昭君,两人本来只是简简单单的主仆关系,不想千年之后,却稀里糊涂地出现了与两人有关的风流韵事。真实的历史中,王昭君一直埋没在后宫佳丽之中,所以刘奭根本没有机会临幸这个闭月羞花的美人,更不曾与其有过风花雪月之事,但是追求美梦、向往憧憬的后人却不依不饶,誓不罢休,非要无中生有,再加上对汉元帝的憎恶,便不问是非曲直用自己那见证奇迹的巧手,活生生的整出一出王昭君在出塞前被刘奭蹂躏三天三夜的“好戏”。这绝不是笔者个人杜撰,而是在翻阅旧杂志时看到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些八卦文人的行为近乎意淫,更使一代昏君汉元帝刘奭成为史上唯一一个被扯上蹂躏王昭君三天三夜的皇帝。

名声在外的昭君出塞,虽然在正史中只有寥寥数语,但是千百年来,却因被天马行空的人们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增添新的情节、表达新的感情而变得版本众多、迷雾重重、真假难辨,有甚者多了些九曲回肠,主人公王昭君也凭借此轰动一时的爆炸性新闻跻身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列。再者,汉元帝刘奭是西汉屈指可数的昏君,是他宠信宦官,是他柔弱无能,是他荒废国家,将西汉这架本身就带有诟病的马车直直的拉向了万丈深渊,成为无数后人不约而同贬低的昏庸对象。也许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后人才会有兴趣、有可能、有机会,把秀色可餐的王昭君和“汉室基祸之主”的汉元帝拼凑在一起,并仿佛现场直播般的演绎出了刘奭蹂躏王昭君三天三夜的八卦激情大戏。

刘奭(公元前75年——公元前33年),即汉元帝,父亲汉宣帝刘询,母亲皇后许平君,以柔仁好儒著称,9岁成为太子,27岁登基,在位16年。

人赤裸裸地来,匆匆忙忙一生,又赤裸裸地去,不带走这世界上一丁点东西,所以但凡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大多很单纯,只想简简单单工作,简简单单做人,可是在见到权力、金钱、名誉这三样“好东西”后,却又大都“英雄难过美人关”,纷纷倒戈相向,变得唯利是图,唯钱是图,唯名是图,早已将人的“性本善”抛到九霄云外。

汉元帝刘奭虽贵为天子,但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人,所以自然跳不出上面所说的“俗世定律”。

成为执掌社稷的君王后,汉元帝也曾想好好治国,也曾想好好上朝,也曾想好好勤政,欲新官上任三把火,效仿前辈皇帝,大刀阔斧,锐意进取,开天辟地,事成之后让后人稽颡膜拜。为此,他还努力过。第一条,勤俭节约,禁止奢靡;第二条,柔仁好儒,重用儒生;第三条,虚心纳谏,减少失误;第四条,弱化刑罚,体察民情。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个小小的疏忽,往往给个人或者集团乃至国家带来摧枯拉朽的灭顶之灾。汉元帝虽然在执政初期采取了一系列较为开明的措施,但却没扭过他个人宠信宦官造成的日趋堕落,更不可能拗不过西汉王朝的整体滑坡,这不仅是他时运不济的无奈,更是他用人不济的恶果。

在汉朝,乱世者,宦官也。别人追名逐利,要么用权,要么用钱,要么找关系走后门;但是像宦官这类“两袖空空”的畸形人,大部分为了实现心中梦想,只好忍痛割爱,献出自己的器官,满足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需求。宦官一行,有去无回,只有进入这一行的路,没有出去的路,似围城一般,阉割以后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当时汉元帝眼前的红人宦官石显便是如此。他深知自己“一日为太监,就必须终身为太监”这一残酷现实,所以在见皇帝老儿亲信宦官之际,就拼死往前挤,不见黄河心不死,不得皇帝宠信心不死,哪怕是整的自己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死而无憾、“大义凛然”。

萧望之和周堪,名义上是汉元帝的指导老师,实际上是他的左膀右臂,但同时也是外戚史高的两个下属,如此纷繁复杂的上下关系,天长日久不出现问题才怪。史高只要见两人在皇帝面前颇得信任,便感觉浑身上下不自在,起了鸡皮疙瘩一般。汉元帝虽然表面上重用自己的两位儒士老师,但实际上却并不代表他自始至终信赖与重用儒士,而是另辟蹊径,在外戚、儒士、宦官三者之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宦官。

刘奭这样选择,主要是考虑到,宦官们没有家室,不可能兴风作浪,亦不可能形成有组织有预谋的利益型集团。正因为如此,石显才会蹬鼻子上脸,宦官才会越发的为所欲为,汉元帝才会自始至终信赖并委以宦官重任。在这种背景下,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石显最终美梦成真,得以控制大权,逼死萧望之,贬周堪等人为庶民。

宦官得天下,一手遮天,狡猾佞巧,令汉元帝大权旁落,成为一代昏君。刘奭也好色,要不然在他自己还是太子时,便拥有众多美人胚子,但却不像汉废帝那般强烈,按捺不住。也许正是由于是位昏君的缘故,也许正是由于汉元帝也较为好色的缘故,也许正是由于刘奭在自己执政期间让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出塞的缘故,所以在他去世以后,才会有人费尽心机,铁树开花,让汉元帝刘奭在王昭君出塞之前蹂躏了她三天三夜。

制造这起“桃色新闻”的造假者,不是出于惹人眼球的利益目的,就是出于满足自己个人意淫的好色目的……总之,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吧,都让汉元帝刘奭背上了新的骂名。唉,汉元帝这个人真可怜,逝世以后,也不得安生,被人强拉硬拽,扣上了“被扯上蹂躏王昭君三天三夜的皇帝”这顶新骂名帽子。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一点,人生在世,不要做尽坏事,种下恶果,要不然你死后也不得安生。汉元帝这个生前屡次犯错的人死后被人这样侮辱还情有可原,这都怪他活着时坏事做尽;但相比之下,为国献身的王昭君却受冤多了,生前用尽毕生精力维护汉匈关系长期稳定,死后不想却受此侮辱,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标签: 刘奭,王昭君

更多文章

  • 盘点皇帝后宫那些奇葩的选妃侍寝方法,还是皇帝会玩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后宫,唐玄宗

    在古代后宫想要最快获得权力就是被皇帝临幸,而皇帝只有一个后宫嫔妃则多到数不清,每晚皇帝都会选择翻牌子来决定,但是除了翻牌子之外呢,有些皇帝还研究出多种奇葩的选妃侍寝方法,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五种奇葩选妃侍寝法吧。1.随蝶选妃法唐玄宗风流之名不是白给的,在杨玉环入宫之前,每到春天,百花盛开的时候,李隆基整

  • 雍正能夺嫡成功,是因为八阿哥做了这几件蠢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雍正

    雍正王朝之中,八阿哥胤禩,贤名远播,朝野称颂,被叫作“八贤王”。而且在诸皇子中,他的拥护者是最多的,九阿哥、十阿哥,以及十四阿哥一直都是站在他的阵营之中,单论势力的话,老八胤禩的阵营是最强的,可是他最后一败再败,到底是为什么呢?胤禩这个人,看起来很聪明,做事也有手段,有心计,可是他这些都是小聪明,不

  • 无论是电视剧《云中歌》里还是历史上的霍成君都是可怜的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霍成君

    霍成君是好是坏无论是电视剧《大汉情缘之云中歌》里面的霍成君,还是历史上的霍成君都是可怜的人罢了。不幸生在了帝王将侯之家,更不幸的是嫁入宫中成为皇上的女人,她成为了家族政治的牺牲品,一生都得不到自由与爱情。霍成君是好是坏已不重要,至少可以知道她也是身不由已。历史上的霍成君并不是坏人,她也没有祸害许平君

  • 大清第一敛财高手,有三个子孙都是亿万富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鸿章

    在我们的印象里,大清敛财高手首推乾隆时期和坤和大人,其实不然,晚清时期,腐败滋生还有这么一位默默无闻的敛财高手。其手段比和坤有无过之而不及,此人便是李鸿章是也,现今李鸿章子孙大多都是亿万富豪。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李鸿章死后遗产分配问题。遗产记录显示家里金银细软就有2000万白银之多,田地共有30多处,每

  • 珍妃死因揭秘:自投于井中还是被慈禧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珍妃,光绪,慈禧

    光绪二十六年(1900)七月,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仓皇出逃前夕,珍妃死于宁寿宫外的玻璃井中,但珍妃是否坠井而死,一直众说纷纭。珍妃,姓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才色并茂,颇通文史,光绪十四年(1888)进宫,后晋封为珍妃。光绪帝与珍妃感情甚好,但慈禧与珍妃一直有嫌隙,后因珍妃支持光绪戊戌变法,受到慈禧

  • 史上最残酷的王位争夺战,28个兄妹全杀光,在位4年即亡国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朝,秦始皇,秦二世

    秦始皇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古代封建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然而,如此一个大业,却在秦二世的时候,王朝灭亡,整个秦王朝才只历经十四年。嬴政自称为“始皇”,是想着自己的基业可以世世代代传下去,可没想到,在第二世的时候,王朝就没了。而这位秦二世就是胡亥,也是秦始皇的第十八个孩子。原本,胡亥是没有资

  • 亡国之君的经典遗言,总有一句是你听说过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亡国之君,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朝代更迭不断,权力也时刻交替,但是,自古以来权力的游戏容不得失败,要么赢取一辈子荣光,要么赔上身家性命,成王!败寇!细数中国历代开国和亡国之君的命运也不失一件乐事,看看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到底在最后有何人生感悟,能说出什么话,当然,此盘点也仅供茶余饭后谈资也。错谬之处,还

  • 他是西汉最牛大臣,不畏权贵,身居九卿,连汉武帝都怕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武帝,公孙弘,

    汉武帝一生在政治的各个领域都有所建树,在他当政时诏狱严酷,晚年穷兵黩武,最后因为巫蛊之祸,还是太子,造成冤狱无数。可以说在汉武帝时期,做官能善终的寥寥无几。但是西汉这个大臣,他当着汉武帝的面批评西汉法律,轻视儒生,反对进攻匈奴,主张和亲。汉武帝竟然没有加罪于他,反而敬畏,给他九卿的官职待遇。每当他面

  • 福康安是乾隆私生子?英名盖世乾隆和弟媳不得不说的事儿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清朝

    福康安,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乾隆年间名将、大臣。大学士傅恒第三子,孝贤纯皇后之侄。清朝的福康安,在正统史书上的记载并不多,没有什么显赫的名气。但因为金庸老先生非常“偏爱”这人,在他的畅销的武侠小说里多次提到,因而当今读者知道他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大家一定还有印象,《书剑恩仇录》和《飞狐外传》、《雪山飞狐

  • 刘禅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后主,为何他的形象是庸碌无为的懦弱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禅

    刘禅是怎样的人世人受《三国演义》的影响,看待三国时期的人物都多有偏颇。刘禅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后主,在演义之中,他的形象是庸碌无为的懦弱君主,一生毫无建树,亡国后还在洛阳安逸渡日,对于蜀国毫不怀念。他一直作为历史的反面教材,口口相传于世人之间。然而刘禅真的如此无用吗?他17岁登基为帝,在帝位42年,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