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朝选秀趣闻:长得漂亮一律不许报名

清朝选秀趣闻:长得漂亮一律不许报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104 更新时间:2024/4/5 9:47:01

清朝统治者公开的两条选秀标准,一是品德,二是门第。长相是不重要的,如果秀女貌美如花,就有让皇帝沉湎于女色及后宫争风吃醋的危险。

光绪十三年(1887年),17岁的光绪亲政,慈禧由“垂帘听政”改为“训政数年”。训政后的慈禧便着手筹划光绪的婚事。光绪十四年(1888年)初,慈禧连颁懿旨明确了光绪大婚的计划和费用。光绪十四年七月二十七日(1888年9月3日),又一道懿旨发布:“皇帝大婚典礼,定于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举行。”尽管大婚的日子已定,可皇后为谁,仍是一个谜。直到光绪十四年十月初五(1888年11月8日),光绪帝的一后二妃才在紫禁城体和殿被选定。

【选后过程】海选貌美如花没有海选资格

主办单位:户部

参赛条件:13至16岁,身体健康无残疾的旗籍女子

比赛地点:北京紫禁城御花园、静怡轩等处

比赛细则:每三年在旗内选一次秀女,选中者“或备内廷主位,或为皇子、皇孙拴婚,或为亲、郡王及亲、郡王之子指婚”

首先,要严格审查她们属于哪个旗,年龄有多大。因残疾而不能入选的,由族长将原因层层上报到都统,再报户部上奏皇帝后,才可免除应选,自行婚嫁。如果违犯规矩,就要被追查治罪。

选秀女之前,先由户部奏报皇帝,获得批准后,由八旗各级长官,逐级将适龄女子花名册呈报上来,到八旗都统衙门汇总,最后由皇帝决定选阅日期。各旗选送的秀女,要提前送到京城。在选秀女前一天,她们乘坐的骡车由本旗基层长官参领和领催排定次序。日落时骡车出发,入夜时分进入地安门,停在紫禁城神武门外,等宫门开后,选送秀女按次序下车,跟随宫中太监进入顺贞门。选秀女时,通常是五六个秀女站成一排,由皇帝、太后亲临现场挑选。

清朝统治者公开的两条选秀标准,一是品德,二是门第。长相是不重要的,如果秀女貌美如花,就有让皇帝沉湎于女色及后宫争风吃醋的危险。

【决赛】皇后人选早由慈禧内定

决赛时间:1888年11月8日

地点:紫禁城体和殿

评委:光绪、慈禧

见证人:容寿固伦公主(即恭亲王奕长女)及福晋命妇

服务人员:太监、宫女

经过海选,入围秀女共有31人,又经慈禧两次亲阅,最终进入决赛的仅有5名秀女,即慈禧的弟弟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江西巡抚德馨的两个女儿、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

决赛现场,5位秀女虽各有才艺,却没有机会展示。光绪被迫将皇家定情信物玉如意交到了表姐叶赫那拉氏手中。最后两道懿旨同时颁下,比赛结果尘埃落定,一道懿旨宣布立都统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为皇后,另一道懿旨则宣布将侍郎长叙的两个女儿他他拉氏分别立为瑾嫔、珍嫔。

【选后实录】第一版本李莲英吃贿赂协定两皇妃

来源:慈禧曾孙叶赫那拉·根正

当时皇帝选拔妃子,要在全国层层把关,但能够带到光绪面前的只有60多位,并且从这60多位里,要选一后两妃。

选妃当天,光绪在60多人里一眼就看上了珍妃。光绪拿着玉如意,犹豫不决。因为玉如意递到谁手里,谁就是皇后。但慈禧早就把自己的意图告诉了光绪。光绪走到珍妃面前时,突然变得非常伤心。

就在此时,熟知慈禧意图的李莲英走过去,扶住光绪,将他一直搀到隆裕面前,将玉如意交到了隆裕手里。隆裕成了光绪的皇后。

为了能让珍妃当上皇后,珍妃、瑾妃家里花了很多钱贿赂慈禧跟前的红人李莲英。可李莲英很清楚老佛爷的意思,准皇后只能是慈禧亲弟弟都统桂祥的女儿。于是他只能在选妃过程中做些手脚,并想办法让珍妃的姐姐也成为妃子。李莲英打算用两个妃子换皇后,好对珍妃家有个交代。

第二版本慈禧意满才顺了光绪心思

来源:《花随人圣庵摭忆》黄濬著

《花随人圣庵摭忆》记载:“光绪十三年冬,西后(慈禧)为德宗(光绪帝)选后,在体和殿召见备选之各大臣少女进内,依次排立。当时太后上座,德宗侍立,荣寿固伦公主及福晋命妇立于座后,前设小长桌一,上置镶玉如意一柄,红绣花荷包二对,为定选证物。太后手指诸女语德宗曰:‘皇帝谁堪中选,汝自裁之,合意者即授以如意可也。’

德宗对曰:‘此大事当由皇爸爸主之,子臣不能自主。’太后坚持令其自选,德宗乃持玉如意趋德馨二女前,方欲授之,太后大声曰:‘皇帝!’并以口暗示其首列者(即慈禧侄女)。德宗愕然,既乃悟其意,不得已将玉如意授其侄女焉。太后以德宗在意德氏女,即选入妃嫔,亦必有夺宠之忧,遂不容其续选,匆匆命公主各授荷包一对于末列二女,此珍妃姐妹之所以获选也。”这个内幕消息据说是由内宫太监唐冠卿传出来的。

【选后盘算】慈禧定皇后实为安插耳目

慈禧将侄女立为皇后有自己的如意算盘。首先,皇帝的后妃,尤其是皇后,与皇帝的关系最为密切,对皇帝的想法有特殊影响力。将自己的侄女立为皇后亲上加亲,而且这样做无异是在光绪身边安置了一个最忠实可靠的耳目和密探。

其次,同治帝选后的失败对她的教训很大。慈禧与同治帝皇后阿鲁特氏有矛盾,甚至导致母子不和,慈禧自然不愿让历史重演。

那光绪为何不愿选表姐为后呢?据文献记载,桂祥之女叶赫那拉氏相貌平庸,且含胸驼背,和“靓丽”二字沾不着边,且已21岁,比光绪帝还年长3岁。在光绪看来,表姐当妻子有点接受不了,而且隆裕的长相又难如人意,不选其为后也在情理之中。但隆裕是慈禧指定的,光绪再不愿意也不敢违背太后懿旨。

标签: 清朝

更多文章

  • “多面皇帝”杨坚,勤政亲民的背后竟也是一代暴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坚

    在古代中国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中,秦朝与隋朝最为典型。但隋朝的开创者隋文帝杨坚好像名气并不太大,既比不上前面的秦始皇,更不如他的儿子“花花大少”杨广。也许是秦始皇与杨广皆为暴君的缘故,敲剥天下、残虐百姓反而更容易被记住。其实杨坚是位对人类

  • 八十老大爷推翻了八十老奶奶的统治,张柬之是怎么推翻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柬之,武则天

    神龙元年,一个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地现象发生了,说出来你都难以置信,皇帝与当朝宰相竟然都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二老当国,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算是旷古奇闻,其几率比中彩票还要小,他们是81岁的武则天和80岁的张柬之这两个活宝。为什么说几率极其低呢,因为古代能活七十就已经是古稀了,活过80的皇帝总共就没几个,

  • 隋唐十八好汉之首李元霸为何是天下第一条好汉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李元霸,古典小说《说唐》,以及评书《兴唐传》《瓦岗英雄》《隋唐演义传》中人物。天下第一条好汉,隋唐十八好汉之首,传说为金翅大鹏鸟转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力,无人能敌。使一对铁锤,四百斤一个,共重八百斤。坐骑为“万里烟云罩”,日行一万,夜走八千。李元霸于晋阳宫金殿之上同大隋天宝大将宇

  • 刘子业:乱朝乱伦乱臣妻,一个十六岁残暴皇帝的疯狂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子业

    南北朝时期是历史上一个比较混乱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皇帝也大多是荒淫无度、残暴无比的皇帝。而最荒淫无度、残暴无比的皇帝当属刘宋王朝前废帝刘子业。就是这个刘子业,不仅乱朝乱政,淫乱后宫,丧失人伦;而且杀人如麻,嗜血如命、无恶不作。其滔天罪恶罄竹难书,无不令人发指。东晋义熙十四年,即公元419年,掌握东晋朝

  • 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将军,第二名十三岁就带兵突破敌军重围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女将军

    一、妇好商天子武丁的王后,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因此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司母辛大方鼎即是她的用

  • 三国最公认的十大猛将排行,第一第二奈何死的太早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金戈铁马、大争之世的三国时代,猛将无疑成为了其中颇为耀眼的群体。事实上,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猛将的数量和质量。纵观整个三国时期,先后涌现出了太多的猛将。而根据《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相关记述,真正被公认的猛将,则有以下十位:第十位:庞德字令明,三

  • 明朝皇帝朱元璋有个怪癖,明明可以酒池肉林却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元朝末期,社会矛盾尖锐,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反元斗争激烈。朱元璋顺势加入起义军,领导起义军推翻了元朝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在位期间,铁腕反腐,政治革新,减轻农民负担,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然而,朱元璋当皇帝后却保留了一个他年轻时的特殊癖好,这个癖好让他的妃子和身边的

  • 明朝一奇葩皇帝,丞相都干不下去了辞职5年才辞掉回家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神宗,朱翊钧

    明朝的万历皇帝也就是明神宗朱翊钧,他是明朝的第13个皇帝,10岁即位,58岁退位,在位48年,是明朝时期坐皇位坐得最久的一位皇帝。他在位的前十年间,在张居正的辅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国家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有很大的发展进步,出现了“万

  • 也先是谁?征服女真、俘虏明朝皇帝的他,最后却被部将暗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也先

    也先,全名绰罗斯·也先,明朝中叶时期蒙古瓦剌部首领,继位第二十八代蒙古可汗,明朝封为敬顺王,脱脱不花为大汗之时,被封为太师,父亲是绰罗斯·脱欢。脱欢统一了蒙古东部地区,使蒙古高原重新统一于瓦剌人手中。后脱欢去世,也先继承父亲位置,成为瓦剌部新一任首领。也先是一个很有野心的蒙古首领,在父亲脱欢打下的强

  • 历史上百战不殆的三位战神,第三更是十七岁封侯封侯拜相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白起,韩信,霍去病

    中华从原始社会开始就一直处于战争状态,有人根据战争时间和和平年代的时间大体估算了一下,中华民族处于战争的时间远远超过了和平年代的时间,没逢盛世之后,中华帝国必定要经受天下大乱,这也就是所谓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规律。在这延绵不绝的千年战争中,涌现出了无数英雄人物,他们在乱世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