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强盛一时的蒙古帝国为什么会分裂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强盛一时的蒙古帝国为什么会分裂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93 更新时间:2023/12/9 1:19:55

蒙古帝国强盛一时,为什么会分裂?这确实与成吉思汗对儿子们,对皇室的分封,造成向心力不足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成吉思汗一开始就对他的黄金家族有可能分裂,有过担忧。蒙古的继承特点是“幼子守灶”,汉人的继承特点是“嫡长子制”,但成吉思汗既不采用“幼子守灶”,也不采用“嫡长子制”,而是把汗位传给了第三个儿子窝阔台,就是因为他知道,他的儿子们,还有一些旁系的宗王们都是个个强悍,除了窝阔台有这个能力把大家协调起来,其他人都办不到。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去世窝阔台上位后,窝阔台确实起到了很好的协调作用,那时候帝国并没有分裂。但是窝阔台去世,他的大儿子贵由夺得汗位以后,贵由没有这样的协调能力,帝国分裂的雏形,就已经开始显现。

后来蒙哥上位,在拔都的支持下,蒙哥用强有力的手段,又把已经有分裂迹象的帝国整合在了一起。然而,蒙哥因为在南宋战场上意外身亡,蒙哥的兄弟们为了争夺汗位,互相拼杀。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帝国彻底分裂。

于是很多人就想,如果当初成吉思汗打下江山以后,不是采用分封制,而是采用从秦始皇开始的郡县制,那么这个帝国是不是就不会分裂了呢?

这个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为什么呢?

首先,蒙古人没有郡县制的文化背景。蒙古人和所有其他的北方游牧民族一样,因为游牧经济的需要,他们对疆域的概念和汉人对疆域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因为需要大量的水草来放养牛羊,因为需要逐水草而居,所以蒙古人不可能固定在某一块土地上生老病死,也因此郡县的管理方式是不太适合的。

另外,成吉思汗也很少有机会接触汉人文化。成吉思汗接纳的第一个有深厚汉人文化学养的知识分子是耶律楚材。耶律楚材在帮助成吉思汗,帮助窝阔台汉化上,确实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游牧经济的背景下,耶律楚材一个人的努力,力量实在是非常微小的。

蒙古人真正实现汉化,实施郡县制,是在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元朝以后。不过那时候,蒙古帝国已经分裂成了元朝和四大汗国。

(蒙古西征)

第二,蒙古人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打下那么大的超级大版图,就是在分封制的背景下,才会有的。

最为典型的就是蒙古人的第二次西征,这次西征也叫“长子西征”。如果说蒙古人第一次西征还有复仇意义的话,这次西征,赤裸裸就是为了拓宽版图,打江山。因为按照“幼子守灶”的传统,幼子可以在家里继承父辈打下来的江山,但是长子就需要自己去打。也就是说只要你打下来,这江山就是你的。所以成吉思汗的那些孙子们,尽管都没有打过仗,但是在欧洲战场上打起来,他们一点儿也不逊色于他们的父辈祖辈。

反过来,如果这次西征欧洲的目的,是为了建功立业,封妻荫子,那谁的劲头都不会那么大。大家可能都会反战,写“边塞诗”,一片愁云惨淡。

当然了,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是实施了郡县制,一个强大的帝国就不会分裂。秦朝实施郡县制,为什么很快就灭亡呢?唐朝实施郡县制,为什么后来分裂成了五代呢?由此可见,蒙古的分裂,其实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更多文章

  • 此人是曹操手下猛将,曾与典韦一战,不分胜负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曹操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诸多猛将,尤其是手下五子良将张辽、许褚、乐进、张郃和徐晃,其英雄事迹至今传颂,而我们今天要说的人物便五子良将之一的许褚,许褚不仅武艺高强,还能典韦战成平手,可见之厉害。许多人认为典韦能被后人称之为三国第三的猛将,的确实至名归,然后许褚却不是泛泛之辈,当时许褚没有投靠曹操的时候,曾经

  • 苏妲己为讨纣王欢心,发明一件东西,如今我们都在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商朝,纣王

    大家印象中的妲己,应该就是在《封神榜》里,那个祸国殃民的狐狸精形象,美艳无双又蛇蝎心肠。但咱今天要说的并不是妲己怎么诱惑纣王干坏事,而是一个民间传说。她曾经发明了一样东西,和吃有关。《舌尖上的中国》第3季播出的时候,讲了美食的“器物”。既然提到和美食有关的器物,那么最代表我国文化的的就是筷子了。最先

  • 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富贵至极,为何却被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吕后

    汉高祖刘邦有八个儿子,他封嫡子刘盈为太子,其他七个儿子先后被封为诸侯王,坐镇一方。刘邦的这些儿子们身为天潢贵胄,可以说是富贵至极,这辈子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是谁能想到,刘邦的一位儿子居然是被活活饿死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刘邦的八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刘肥、次子刘盈(即汉惠帝)、三子刘如意、四子刘恒(

  • 此人出生便被送入牢狱,被女囚养大,最后竟成为一代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朝,汉宣帝

    汉武帝后期发生了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政治流血事件,史称巫蛊之祸。这场政治斗争牵连甚广,死伤臣民数十万,甚至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都被逼相继自杀。太子刘据的孙子出生便被送入牢狱,在四岁以前被女囚养大。然而他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在他身上究竟还发生过什么传奇的事情呢?汉武帝晚年,陷入了皇帝的通病,希

  • 堂堂皇后为何最后却沦落到青楼?皇帝怎么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胡皇后

    古代的女人命运都是悲惨的,她们都被当作了传宗接代的工具,即使入宫为妃,即使成为了皇后,也没有几个结局是好的。史上最为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北齐胡皇后,她曾经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却后来被贬为了妓女,但是即使40岁仍旧风华绝代。齐国时期,胡太后曾经是齐王的皇后,曾经母仪天下大权在握,可是齐王高湛死后,胡皇后

  • 伏波将军马援屈死后,为啥他女儿却成了贤德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光武帝

    历史上有不少被传为佳话,甚至成为后宫榜样的贤德皇后。譬如,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等,她们的事迹不但载入了史册,还被后人写成文学作品,搬上戏剧舞台,在民间广为流传。一个好皇帝,要有一个贤内助,这是很有道理的。否则,后院老是起火,好皇帝当起来也不得安宁。东汉的马皇后,就是一个值得称

  • 为什么庞统明明知道落凤坡会有埋伏,却依然要坚持前进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蜀国,庞统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谋略家,因为长相古怪被人所不喜,经过一番波折后被诸葛亮荐入刘备阵营,被刘备拜为军师中郎将。在刘备的入川战役中,庞统亲自率军进攻雒城,但在进攻途中遇到了埋伏,被乱箭射中死于落凤坡。庞统庞统从小就聪明过人,喜好读书,知识渊博,但因为长的浓眉大眼,鼻孔朝天,又加上脸黑

  • 曹操第一次讨伐董卓差点丢掉性命,战后他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曹操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登基,何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想趁灵帝驾崩、引董卓兵进京诛灭十常侍,谁知董卓一出兵,何进自己就被人给杀了,而董卓入京以后更是执掌朝政,把汉少帝废为弘农王,而改立其弟陈留王为汉献帝,又派人把弘农王母子毒死,自称为太师,专擅朝政,干尽了坏事。190年正月,对于董卓在京

  • 唐朝有多乱?万春公主二嫁的人不仅是姐夫更是叔父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万春公主,唐朝

    众所周知,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算是极为开明开放的,不仅表现在国家政策等大的方面,也表现在民风思想等小的方面。而这个开放的国度使女子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解放。无论是参政当官方面,还是居家过日子方面。夫死再嫁、离婚再嫁也不是什么稀奇事。那时,男女婚配、改嫁为普遍风气,不受社会谴责。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民间,也存

  • 开漳圣王陈元光的生平,陈元光的人物简介和人物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开漳圣王,陈元光

    平定啸乱总章二年(公元669年)泉潮间蛮獠反,唐高宗下诏命陈政为总岭南行军总管事。“民苦蛮獠之乱,佥乞镇帅以靖边方。”归德将军陈政正是在此时临危受命,以岭南行军总管的身份,率领3600名府兵、123员战将,从河南固始县出发,南下入闽平乱。其子陈元光时年13岁,也加入南下的唐军。陈政率领唐军顺着淮河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