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一生做了英雄之事,为何后世多贬其为“奸雄”

曹操一生做了英雄之事,为何后世多贬其为“奸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42 更新时间:2024/1/10 13:04:44

男儿只手带吴钩,何处觅封侯?江山多少帝王业,悠悠,到如今、空中楼阁。挂帆西子芦苇舟,功名值几斗?雄风万里书生气,梦游,莫不如、水调歌头.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成于时势。但从其个人的领袖品质来讲,无一不是识人用人的高手,无一不是以仁义王道服其心、权谋霸道服其身来凝聚人心,宽严相济、恩威并重。谁也不是一蹴而就成为领袖的,行臣道、知事,行王道、知人。坚定信念,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一刀一枪向前冲。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一个男人现在没有钱,不重要;没有权力,也不重要;没有人脉关系,更不重要。所谓的钱、权力、人脉关系这些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时移势易。只要自己肯努力,总有一天,时间会解决这些问题。最关键的是,你自己是否有一飞冲天之志,是否有一飞冲天之才,又是否能顶住所有的人压力、等到你一飞冲天之时?

曹操:成于斯者毁于斯

一提起曹操,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奸贼”、“奸雄”二词。说他是国贼也好、雄主也罢,总之离不开一个“奸”字。有人盛赞其文治武功,有人大骂其祖宗十八代。

在我看来,天下何人不骂人,天下何人又不被人骂呢?指指点点、骂来骂去,有一个事实终究无法改变:曹操的确在乱世之中,建立了一番霸业,被他打败的所谓的正人君子不计其数。至于说他的“奸”,那就更没有什么了。你所表现出来的,在敌方阵营里叫做“奸”,在己方阵营里就是“雄才大略、足智多谋”。是奸猾无比,还是神机妙算,不过是立场问题。

今天,我想谈一谈我所认知的曹操。首先一点,毫无疑问,他是一个英雄。什么是英雄呢?按照他自己说的标准:“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那么他做到了吗?当然做到了。

曹操一生,讨董卓、迎献帝、亡吕布、灭袁术、败袁绍、征韩马、平北疆,天下豪杰,十灭其八,唯江东孙权与西蜀刘备未曾剿除。是时天下大乱,不出百里,各种名目的将军诸侯扑面而来。如果没有曹操,天下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其次,曹操是一个不幸中之大幸之人。生于乱世,是为不幸。但他最终能变乱为治,乃不幸中之大幸。变乱为治,实际上有两条路径:安天下和取天下。安天下者,不易旗帜;取天下者,改弦易帜。安天下也好,取天下也罢,最终都取决于时势。如果不顾时势,一味要求安天下,那么中国岂不是只有一位开国皇帝、一个朝代、一本史书了吗?

东汉末年,天下土崩瓦解,九州民心思变,各路豪强并起。可是天道人心不会随着你是不是正统王朝而走,而是跟着老百姓的切实需求走。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讲白了,谁能给老百姓一碗饭吃,谁能让他生活的更好更有尊严,他就跟着谁走。因为这不单单是一碗饭,这碗饭里,还有一份希望,一份憧憬,一份太平。

曹操也是一个极其善于识别机会、把握机会的人。每个人都知道天下大乱,机会等于摆在了所有人面前。可有人认为它不是机会,是不幸、是无奈、是无助,即便看出是个机会,也都在争官争饷争城池和地盘。传国玉玺、一块石头,况且所有人都争来争去,怎么一个活生生的皇帝,就没人看出他的价值呢?反倒认为是秋风中的落叶和累赘。等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变成了挟天子以攻诸侯,其它所有人都输掉了政治上的优势。皇帝不抓在手里,你就是逆匪、就是乱兵,就是在抗拒天下一统。

有人说曹操是一个非常残暴不仁的家伙。那么请问,他在执政期间对谁残暴?逼迫献帝、杀害国舅、诛灭皇族、以下犯上,这些还不算是残暴不仁?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他眼下或者以后的政敌,对待政敌的仁慈毫无疑问就是对待自己的残忍。连历史上著名的开国功臣都逃不过被诛灭的下场,更何况是卷入政治斗争当中的人呢?

曹操执政时有对百姓残暴过吗?出征期间,践踏良田都要割发代首!有人说这是作秀,不足论道。那么曹操做这事儿就是作秀,刘备做这事儿就是仁义爱民了?什么判断标准呢?诸葛亮终其一生,都在全力北伐,耗尽了西川的民力物资,最后失败身亡,那他又是什么呢?

曹操其实本就是一个极其复杂、极富争议的人物。仁者见山、智者见水。千秋功过、任人评说。

最后仅赋词一首,结束此文。“男儿只手带吴钩,何处觅封侯?江山多少帝王业,悠悠,到如今、空中楼阁。挂帆西子芦苇舟,功名值几斗?雄风万里书生气,梦游,莫不如、水调歌头。”

标签: 曹操汉朝

更多文章

  • 陪慈禧太后听戏是有面子的事,为何大臣们都装病避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慈禧太后,清朝

    清廷的腐败、奢靡是全面性的。我们试从慈禧太后及王公亲贵的听戏、麻将等方面,去看晚清的“声色货利”之风。清廷的腐败、奢靡是全面性的。我们试从慈禧太后及王公亲贵的听戏、麻将等方面,去看晚清的“声色货利”之风。在专制时代,最高统治者的喜好往往决定一个时代的风尚或某些事物的兴衰。古有楚王好细腰,宫女多饿死;

  • 刘备说“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妻子们命运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备妻子

    相传,刘备有句名言是“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都说对于刘备来说,女人就如同衣服,随穿随扔,毫不珍惜。刘备人生的一大特点就是丢东西:丢城池,丢兄弟,丢老婆。没本事保护女人,但又处处都有女人陪伴。史书记载,刘备娶过很多女人,在年轻的时候,

  • 刘备娶妻很多,最贤良的是甘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

    老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极重孝道的古代,再追逐功业的人,也会优先解决娶妻生子的问题。因此,即使早年的刘备,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也不忘娶个妻子用以繁衍后代。只是刘备这个人,大概是有点“克妻”命,连娶了几任妻子,都不知道什么原因早早

  • 温僖贵妃为何先受康熙皇帝宠爱,后来又突然遭到了康熙厌弃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温僖贵妃,清朝

    康熙妃子温僖贵妃,本来极受康熙宠爱,后来又突然失宠,这是怎么回事呢?有人说,温僖贵妃之所以后来招到康熙厌弃,是因为她的父亲遏必隆倒台和她的儿子胤加入了夺嫡之争。不过,我认为,温僖贵妃的得宠与失宠全和这两件事无关。首先说遏必隆倒台的事。遏必隆作为康熙的四大辅臣之一,当时权臣鳌拜独断专行,遏必隆虽知其恶

  • 刘秀如何实现君臣相安,避免走上刘邦杀功臣的老路?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秀,汉朝

    退功臣进文吏。光武帝死后,汉明帝追思前朝元勋,命人把邓禹、吴汉、贾复等追随光武帝刘秀南征北战、为东汉王朝的创建立下赫赫战功的二十八位将帅的肖像绘在南宫云台,随时瞻仰。这就是流传后世的“云台二十八将”,又称“中兴二十八将”。后人附会,说他们是天上的二十八宿下凡。如何安置开国功臣,是每一个新兴王朝都必须

  • 雍正帝刚死,弘皙为何能轻易拉笼众多旧臣谋反乾隆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弘皙,清朝

    “九子夺嫡”的不良政治影响太大了,直接影响到国家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转,雍正为了防范类似事件的再发生,特地发明了“密建皇储”制度,将选定接班人的遗照置入匣盒内锁好,放到乾清宫正中,“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待皇帝大行之后,由王工大臣打开匣盒宣读遗照,接班人克成大统。这个制度确实大大完善了皇储的选定与交接,不

  • 强大的袁绍为什么在曹操面前总是不堪一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袁绍,三国

    “袁绍和曹操都是汉末三国风云一时的人物,据载二人年少时即相识。《世说新语•假谲篇》载“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有一次,曹操与袁绍看到有人新婚,就偷偷潜入主人家中,等天黑后喊道“有偷儿贼”,主人家听说有贼人来都出来察看,曹操和袁绍趁空进入新房劫走了新娘。二人不小心迷了路,袁绍掉入枳棘从中不能动弹

  • 乾隆的身世之谜, 其生母究竟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乾隆,清朝

    (图)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后世人对他的传说和研究,也几乎停留在他所创立的丰功伟绩上,很少涉及到诸如其出生和身世、家庭之类的琐碎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对乾隆皇帝的身世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乾隆并非纯正的“龙种”。那么, 乾隆的生

  • 宣懿太妃活在明朝动乱的时期,为什么还能躲过魏忠贤等人的谋害,笑到最后?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宣懿太妃,明朝

    明朝后期,从那些大大小小的疑案发生之后,皇权就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位的皇帝基本上都很难活得长久,也导致了各种权利相互交杂,党派丛生,皇帝的实权被分化得很厉害。而后宫,更是斗得不可开交,然而,却有这样一个女人的存在。她既没有君王的宠爱,也没有子女稳固地位,但是却神奇地笑到了最后,成功执掌太后印玺。她是

  • 木曾义仲:日本传统的悲剧英雄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木曾义仲,日本

    早期生平源义仲出生在河内源氏家族,是担任东宫带刀先生一职的源义贤的次子。幼名驹王丸,为一个名叫小枝御前的游女所生。义仲早期的生平史料记载匮乏,相传他出生在武藏国的大藏馆(今埼玉县岚山町),也有可能出生在义贤居住的上野国多胡郡(今群马县多野郡)。根据《平治物语》、《源平盛衰记》记载,义仲的父亲义贤奉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