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朝和吐蕃为什么要抢占吐谷浑呢,原来是这个原因

唐朝和吐蕃为什么要抢占吐谷浑呢,原来是这个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708 更新时间:2023/12/27 14:03:39

吐谷浑当时所处的位置,差不多就是今天的甘肃南部青海北部地区,要就是祁连山南边的一些地区。这个地区是青藏高原北部的缓坡地带,对来说,到青藏高原的交通要比四川、云南方更方便一些。

这个地区的自然条件要比青藏高原更一些,自然环境不像青藏高原那么极端,既可以充当游牧民族的天然草场,农耕民族也可以在这里种植农作物。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都可以占领的地区。而对中原地区的政权来说,这个地区还可以充当场,为内地的军队提供优质的军用马匹。

所以,吐谷浑所处的地区就像汉中一样。三国蜀汉和曹魏对峙时期,蜀汉占领汉中,就可以以汉中为北伐的基地,保持对曹魏的主动进攻能力,如果曹魏占领汉中,蜀汉就很难突破曹魏的防线,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状态。

如果当时已经强大的吐蕃占领吐谷浑,那么就可以以此为基地,穿越祁连山,直威胁唐朝当时已经占领的河西走廊。而河西走廊对当时的唐朝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链接内地和安西、北庭的主要通道,属于陇右节度使的辖区,是驻扎比较强大的军队的。

如果唐朝能够先于吐蕃占领吐谷浑地区,那么唐朝就可以以这里为进攻吐蕃占据的青藏高原的前进基地,即便是唐朝无意于进入青藏高原,完全消灭吐蕃,只要能占据这个地区,就可以将吐蕃封锁在青藏高原,让吐蕃没有向北扩的能力。

吐谷浑从两晋之际就开始迁徙到这里,占领这个地区,在吐蕃崛起之前,一直占据着这里。到隋朝统一全国之后,就开始对吐谷浑用兵,并设立了四个,但并未彻底征服这个地区。隋末天下大乱,吐谷浑趁机收复故地。唐朝初期,一直保持着对唐朝的进攻态势。

一直到贞观九年,唐朝才击败吐谷浑,迫使吐谷浑分为东西两部,到唐高宗时期,东部吐谷浑在唐朝的军事压力之下,不得不向唐朝投降。也是在这个时期,唐朝开始和吐蕃势力接触,并发生了多次战争。之后,唐朝和吐蕃一直在这个地区拉锯。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朝大批抽调陇右、河西两个地区的兵力回援内地,这里兵力空虚,吐蕃趁机北,先占领了吐谷浑地区,之后又穿越祁连山,占领了河西走廊,切断了安西和北庭与内地的联系,使西域地区成为地。

之后,吐蕃不断发动战争,逐步占领了南疆地区,甚至一度越过天山,占领北疆一些地区,只是在回纥的打击之下,才又退回到了南疆。而且,也正是因为唐朝失去了对吐谷浑和河西走廊地区的控制,使吐蕃的势力逐渐向东扩张,占领了陇右,直至进入关中地区,直接威胁唐朝都城安。

标签: 唐朝,李世民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独爱长孙皇后?原因竟然是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

    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一生当中,始终对自己的发妻长孙皇后念念不忘。是什么使长孙皇后做到让多情天子思恋爱一生的呢?后世认为,长孙皇后不仅是李世民的温柔妻子,更是的一位志同道合的挚友。长孙皇后在世时,曾经写过《春游曲》,从中我们不难领略到这位自信、美丽、生动、娇美女子的风采。她一定妩媚动人,她一

  • 太平天国中的东南西北翼五位王侯,竟然无一活到40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太平天国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势如破竹,历时十四年,席卷18个省份,攻占600多座城池。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运动。1951年洪秀全在永安建制中分封诸王: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盛极一时,可惜这5人没有一人活到40岁。东王杨秀清,34岁被戮杨秀清初被洪秀全认识的

  • 为什么田氏篡夺齐国王位后不改国号呢?无外乎这几个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战国,齐国

    齐国是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分为姜姓吕氏齐国和田齐两个时代。疆域为今山东,始封君为周武王国师、军师太公望。被左丘明的《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国语·郑语》和司马迁的《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共同评价为春秋四强国之一。公元前1046年,姜太公帮助周武王

  • 刘备手下的谋士,哪一个更厉害呢?诸葛亮,庞统还是法正?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三国,刘备

    刘备从白手起家,早年苦于奔波,没有基业,更是没有个像样的参谋,直到逃到新野才算是发迹的起点,算起来真正帮助他的有三个军师,大家都是十分熟悉的了,分别是诸葛亮、庞统与法正。三人虽然都追随了刘备但结局大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先来说说诸葛亮,大家都太熟悉了,和刘备的故事就不说了。单说诸葛亮的人,诸葛亮可以

  • 为什么在三国将领中,赵云一直得不到重用呢?原来是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刘备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是个很特别的朝代,虽然当时十八路诸侯都想占据天下,但是后来却分成了魏蜀吴三个国家,而当时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将中国兵法和谋略发挥到了极致。而人们更津津乐道的是三国时期的武将,吕布,赵云,关羽等,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而其中关羽是因为桃园结义而被称为仁义的化身,吕布是因为武力在三国

  • 此人为宋朝名将,曾多次打退辽国的进攻,被宋太宗下诏褒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宋太宗

    他曾经多次大败契丹人的进攻,就连宋太宗都对他颇为赞赏,两次下诏对他进行褒奖。宋太祖时期,袁继忠作为宋军的低级将领,跟随曹彬等名将多次出征,积攒了丰富的作战经验。到了宋太宗时期,随着那些开国将领的衰老,终于到了袁继忠一展身手的时候了。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御驾亲征北汉,袁继忠率领自己麾下的部队,首先击败

  • 他文武双全,大臣也赞美颇多,因为母亲的身份,始终被皇帝所忌惮,下场凄惨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唐太宗

    唐太宗是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可是在选继承人这件事上始终很不顺利。先是选定了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后来太子兵变失败被废除,继而准备立李泰为太子,可是对于李泰为太子始终遭到大臣的反对。长孙皇后温柔贤淑,大气端庄,深受唐太宗的喜爱。她一共为唐太宗生了三个儿子,可是这两个儿子都心怀不轨,而被废太子之位。仅剩下小

  • 与唐太宗一同谋划了玄武门之变的几位功臣下场如何?看完这个就明白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玄武门之变,李世民

    玄武门之变也就是秦王李世民为了得到太子之位而发动的兵变,李世民率领着天策府的人马在玄武门附近伏击了太子李建成的东宫集团。李建成因为准备不周所以就失败了,李世民也因此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太子之位。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一方面大力打击李建成的东宫集团,另一方面就提拔自己的天策府成员。当时李世民按功行赏,房玄

  • 此人身为宦官却能当上宰相,把控国家军政大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安史之乱

    李辅国在唐玄宗年间入宫做了宦官。后因尽心侍奉太子李亨而成为太子的心腹。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所到之处,望风披靡,直逼京都长安,唐玄宗仓皇出逃。太子李亨则奉命在后安抚百姓,安土重迁的百姓们希望李亨留下抗击叛军。李辅国也以国家大义劝说李亨留下抗敌,太子遂与玄宗兵分两路,北上灵武。李辅国又劝

  • 中国史上唯一一个功绩能堪比秦始皇的皇帝,远超查理曼大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查理曼大帝,杨坚

    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从乱世中统一的皇帝,无非两个,一个秦始皇嬴政,一个隋文帝杨坚。史上普遍是打江山的不会治江山,后来治江山的明君又不是打江山。但是杨坚就都占了。开皇之治把基础打得多么牢靠,直接带来后世唐朝的辉煌。统一全国公元581年3月4日,北周的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