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田文镜:雍正朝宠臣,揭秘他的一些趣事

田文镜:雍正朝宠臣,揭秘他的一些趣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069 更新时间:2024/1/23 15:45:50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镜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雍正年间,李卫、田文镜两人最受皇帝宠信,他们两人都曾在多个省份担任巡抚、总督,是当时最有实权的封疆大吏。

田文镜是汉军正蓝旗人,雍正五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这人读书不太行,监生出身,没有考中正经功名,无法通过科举“正途”出仕。大概出于逆反心理,他一生以精明能干“会办事”自许,得意于自己不以读书见长,并且对读书人特别严苛。

田文镜在河南任巡抚时,曾经一口气雍正参奏了数十名进士出身的知府、知县。同样进士出身的直隶总督李绂听说此事,路过开封时,严厉斥责田文镜“身任封疆,有意蹂践读书人”,两人就此结仇。

李绂与田文镜都受雍正重用,但雍正明显更偏爱田文镜。李、田二人结仇后,互相参劾对方。李绂弹劾田文镜横行乡里、贪赃枉法、祸害百姓,田文镜则反告李绂结党营私。

后来,李绂又被诬庇护私党,被雍正革职关进刑部监狱,雍正还专门吓唬他,派人把他绑到刑场,刀架到脖子上问他:“这时候你知道田文镜是好人了吗?”

即使刀架脖子,李绂也丝毫不惧,回答说:“臣虽死,不知田文镜好处。”

刑部查抄李绂的家产,发现他堂堂一、二品大员,家中居然没有任何值钱东西,连夫人的首饰都是铜做的,雍正这才相信他是个清官,赦其出狱。

而田文镜,终身受雍正重用,即使他后来隐匿本省大灾不报,雍正也不追究。雍正那句著名的朱批:“

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

”就是写给田文镜的。

田文镜整天轻视苛待读书人,读书人当然也不会敬爱他。

田文镜担任河南总督时,翰林学士士俊出任河南首县祥符知县,下属上任,必须来拜谒总督。王士俊见田文镜时,田文镜问他是什么出身,这本是一句套话,谁知王士俊听到问话,眉头紧皱,吱吱唔唔,故意做出羞愧的样子,磨蹭了好一会儿,才小声回答:

“士俊我非常不像话,我是读书人出身,我是个翰林!”

田文镜听了大怒,认为他是在讽刺自己读书不行(实际他也确实可能是在讽刺),大声怒斥王士俊。

王士俊自知得罪了总督,在河南恐怕没有好果子吃,就详细写了一封为民请命的申请,要求田文镜同意上奏免除河南盐碱地地税,其实他是料到田文镜不会同意,肯定会因此尽快把自己赶走。

田文镜果然上当,当时就要上奏,告王士俊的状。

本省布政使,汉军正白旗人杨文乾听说后,来拜见田文镜,对他说:“王士俊为民请命,只是为了图个好名声而已,您参奏他,正好满足他的愿望。”

田文镜听了觉得有理,就没有急着动手打击王士俊。不久,杨文乾升任广东巡抚,借机保荐王士俊也去广东做官,让他脱离了“魔掌”。

标签: 田文镜清朝

更多文章

  • 此将军多次违抗圣旨却接连升官,李继隆有什么秘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继隆,宋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继隆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位将军名叫李继隆,他出身名门,是宋朝开国名将李处耘的长子,明德皇后的哥哥,背景十分强大。因为父亲的对朝廷有功,他年轻时坐上供奉官,参与了攻灭南唐、北汉的战争,并且立下战功连升两级。宋太宗登基以后,李继隆深受

  • 乾隆晚年都做了哪些事情 清朝的国力为什么迅速的衰退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晚年

    乾隆晚年做了什么事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乾隆算是一位非常会花钱的皇帝了,不近把雍正留下的白银花得精光,而且还让国库出现了亏损。但更可怕的是,到了乾隆晚年的时候,还做了几件昏庸无能的事,导致清朝国力迅速衰退,让嘉庆上位后非常为难。乾隆虽然执政时

  • 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九个人下场是什么 九个人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九子夺嫡,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九子夺嫡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康熙帝一生共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作为千古一帝,他本来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是在位晚年,却发生了储位之争。参与储君争夺的皇子一共九个,分别为大皇子胤禔、二皇子胤礽(嫡长子)、三皇子胤祉、四皇子胤禛(雍正帝)、八皇子胤禩、九皇

  • 西晋公主流落街头被卖去当丫环,恢复身份后她怎么报仇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河公主,晋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清河公主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这一句诗,既赞扬了出身高贵,又同情了遭遇凄惨,这是描写《红楼梦》里甄英莲的诗句。英莲本是姑苏地区一名门望族甄家之女,父亲淡泊明志,母亲温婉端庄,本可以快快乐乐地成长,却不幸在元宵佳节被人拐

  • 祖大寿的传奇一生,投降满清后就消失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祖大寿,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祖大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朝末年,中央朝廷已经陷入了愁云惨雾的境地,但在边境战场上还活跃这一大批的骁将,如孙承宗、袁崇焕、洪承畴、毛文龙、祖大寿等人。祖大寿作为一名悍将,一生颇为传奇,他曾是袁崇焕的直系下属、吴三桂的亲舅舅,虽然在同一个军队上,袁崇焕

  • 朱元璋死后 朱允炆为什么马上将朱元璋下葬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允炆,朱元璋

    还不知道:朱元璋为什么火速下葬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般来说,人死之后都要先停几天,不会立刻下葬,称之为停灵,家属亲戚好友都回来祭拜,向死者做一个告别仪式,之后才会安排下葬。普通人是如此,那些皇宫里的人就更不例外了,比如皇帝,死后需要停留更长的时间。但是当

  • 司马防:司马懿的父亲,八个儿子都享誉后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防,东汉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司马防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司马防是司马懿的父亲,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就是司马防曾经是曹操的官场引路人。按照东汉的规定,任官升迁都需要有人举荐,就算曹操祖父曹腾是大太监,父亲曹嵩为太尉,也不能打破这个惯例。而曹家和司马防做了什么样的交易不清楚,但曹操的第一个

  • 甲午之战为什么会输得一败涂地?李鸿章犯了四个致命的错误!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甲午之战,李鸿章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甲午战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十九世纪中叶,在被视为落后之地的东亚,清朝和日本面临这几乎相同的问题,他们先后遭受了鸦片战争与黑船事件的洗礼,代表着工业文明的坚船利炮开始对这两个古老的东方国度发起冲击。摆在两国面前的这个千年未有之变局,让两国的有识之士纷纷

  • 刘邦给戚夫人留有后路 戚夫人最后为什么还是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邦,戚夫人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邦和戚夫人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蒋孝廉西征述异记》称:“凡天下名花,百余种,各有一神司之。其历代后妃,以至民间淑媛,或生前容德兼美,菁英未散,或抱沉冤以没,精灵不泯者,皆为花神。前汉后妃为神者,仅九人……其纤腰绰约,顾眄生姿,手执桂花者,戚夫人也。千娇百媚是

  • 刘邦是怎么正常汉朝时期的人口的 单身得交单身税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汉朝

    还不知道:刘邦增长人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都知道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主权和国家权力的体现,同时合理的税制加上统一的税法,以及公平的税负对于规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刘邦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关于税收的说明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