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祖大寿的传奇一生,投降满清后就消失了

祖大寿的传奇一生,投降满清后就消失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772 更新时间:2023/12/8 4:13:19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祖大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明朝末年,中央朝廷已经陷入了愁云惨雾的境地,但在边境战场上还活跃这一大批的骁将,如孙承宗袁崇焕洪承畴毛文龙、祖大寿等人。

祖大寿作为一名悍将,一生颇为传奇,他曾是袁崇焕的直系下属、吴三桂的亲舅舅,虽然在同一个军队上,袁崇焕在历史上的争议颇多,但个人认为祖大寿绝不是卖国求荣之人。

祖大寿出生在军人世家,祖籍是安徽,但因先祖被朝廷调派镇守宁远城,所以祖大寿从小在宁远长大,且世袭明朝宁远卫职位,而祖家在宁远也是望族。

而作为兢兢业业、赤胆忠心的祖家,祖大寿是绝对不会真心真意投降满清的,并且在他的军旅生涯中有两件事让其增望不少,一是宁远大捷、二是重伤努尔哈赤,导致不治身亡。作为满清的死敌,祖大寿从没想过自己投降满清。

重伤努尔哈赤和宁远大捷

二年,努尔哈赤率军和祖大寿的部队在广宁发生大战,明军不敌,退守觉华岛。第二年,祖大寿回防宁远,为了预防努尔哈赤祖大寿高筑墙,果然天启六年努尔哈赤又来进攻,结果被城内的士兵用大炮炸伤,金兵溃退。没过多久努尔哈赤因重伤不治身亡,而祖大寿也立下大功被提升为宁远副总兵。

皇太极继位后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他再次集中兵力攻打宁远,祖大寿知道自己兵少不能正面交锋,于是自己带领四千精兵绕敌身后,与满桂、尤世威形成犄角之势,在宁远城下激战,最后清兵再次败走,获得了“宁锦大捷”。

这次大捷让祖大寿被封为辽东前锋总兵,驻守锦州。对于祖大寿的威名,皇太极还是心有余悸的,因此他多次派人招降祖大寿,然而祖大寿每次都坚决的回绝。

祖大寿的为何最后还是投降了满清?

大凌河守卫者,当时的祖大寿在城中抵抗金兵,但因为时间太过仓促,城墙未来得及修筑,粮食也只能支撑几天。在金兵的围困下,城内几天时间就断粮了,在愁云惨雾之际,祖大寿曾突围过几次,但都被金兵阻杀回去。

无奈之下,只能坐在城中等援军,可是明军多路军队几次救援都被金兵阻截,而祖大寿最后也未能突围成功。大凌河被围困了三个月后,城中能吃的东西都被吃光了,最后士兵杀百姓食人肉充饥。

到最后,无奈的祖大寿只能开城门投降,当时他向皇太极说明,自己的妻女还在锦州城内,现在锦州城还不知道自己投降,想趁此机会回到锦州城当内应,里应外合夺取锦州城,顺便接送自己的家人。皇太极听后后同意祖大寿回去,但祖大寿回去后没有了消息,皇太极也只能表示无奈。

当明朝彻底覆灭,清军入关后,或许是英雄惜英雄,祖大寿并没有被皇太极惩罚,甚至还被封为汉军正黄旗总兵。

降清后的祖大寿为何销声匿迹?

作为原来明朝的总兵,祖家世代效命明朝,在宁远地区也是个望族,生活安逸有权利有地位,而投降满清后不但被人唾骂,得到的待遇还不如明朝时期的,因为当时的满清穷得要死,哪有什么好东西,祖大寿压根就看不起满清的那点财宝。

而且汉人降清,被八旗子弟看不起,打仗必须冲前面当炮灰,缴获的东西都是满人剩下不要的,可以说的打得最狠,分的最少。所以,当时明朝的武将,除非是已经到了逼不得已的境地,不然很少有人投降的。

再则说,祖大寿虽然被皇太极封为汉军正黄旗总兵官,但这里的汉军正黄旗实在不受满人待见,甚至比蒙古士兵还不如,因此祖大寿的总兵官在满清队伍里是个很没有权力的官衔。当祖大寿投降后,原来麾下的士兵都被皇太极打乱重新编队,祖大寿也失去了最直接的管理权,所以这个总兵官有跟没有一样,皇太极虽然欣赏他,但并不信任他。

综合来说,祖大寿的投降是迫于无奈的,他从开始就没有想过要投降满清,即便皇太极封他的侄子祖泽润为汉军正黄旗的固山额真,但也还是不能收买祖大寿。也正因为他的心还是向着大明的,所以皇太极后来对祖大寿也不再多问,而祖大寿也至此消失在众人的眼中,最后在顺治十三年去世。

忠臣墓葬流落海外被展览

1918年,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委托英籍皮货商克罗夫茨到中国采购一套完整的明清高官的墓葬。

克罗夫茨后来选择了祖大寿的墓葬,经过安大略博物馆确认后,克罗夫茨把祖大寿的整个墓地倒卖给了加拿大。

整个墓中包括了六米高的石门,门上有着非常精美的石雕,以及石桌、石人、石骆驼等等。直到现在祖大寿的墓还在加拿大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中,被游人当成历史文物参观。

虽然墓葬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但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落叶归根,死后安眠的地方被人整体搬走,然后当初展览品参观,对于祖大寿的遭遇,确实让人惋惜不以。

标签: 祖大寿明朝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死后 朱允炆为什么马上将朱元璋下葬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允炆,朱元璋

    还不知道:朱元璋为什么火速下葬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般来说,人死之后都要先停几天,不会立刻下葬,称之为停灵,家属亲戚好友都回来祭拜,向死者做一个告别仪式,之后才会安排下葬。普通人是如此,那些皇宫里的人就更不例外了,比如皇帝,死后需要停留更长的时间。但是当

  • 司马防:司马懿的父亲,八个儿子都享誉后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防,东汉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司马防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司马防是司马懿的父亲,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就是司马防曾经是曹操的官场引路人。按照东汉的规定,任官升迁都需要有人举荐,就算曹操祖父曹腾是大太监,父亲曹嵩为太尉,也不能打破这个惯例。而曹家和司马防做了什么样的交易不清楚,但曹操的第一个

  • 甲午之战为什么会输得一败涂地?李鸿章犯了四个致命的错误!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甲午之战,李鸿章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甲午战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十九世纪中叶,在被视为落后之地的东亚,清朝和日本面临这几乎相同的问题,他们先后遭受了鸦片战争与黑船事件的洗礼,代表着工业文明的坚船利炮开始对这两个古老的东方国度发起冲击。摆在两国面前的这个千年未有之变局,让两国的有识之士纷纷

  • 刘邦给戚夫人留有后路 戚夫人最后为什么还是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邦,戚夫人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邦和戚夫人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蒋孝廉西征述异记》称:“凡天下名花,百余种,各有一神司之。其历代后妃,以至民间淑媛,或生前容德兼美,菁英未散,或抱沉冤以没,精灵不泯者,皆为花神。前汉后妃为神者,仅九人……其纤腰绰约,顾眄生姿,手执桂花者,戚夫人也。千娇百媚是

  • 刘邦是怎么正常汉朝时期的人口的 单身得交单身税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邦,汉朝

    还不知道:刘邦增长人口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都知道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主权和国家权力的体现,同时合理的税制加上统一的税法,以及公平的税负对于规范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刘邦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关于税收的说明是在

  • 揭秘韩信的背水一战 韩信能赢到底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信,背水一战

    对韩信背水一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要不是夹在刘邦和项羽中间,可能他的能力才是最出彩的。韩信先投奔项羽,但是因为不受重用所以改投刘邦,到了刘邦这里韩信就逐渐展露才华走上人生巅峰了。好几场关键的战役都是因为有韩信在才打赢的,只是最后韩信的下场实在令人唏嘘。

  • 揭秘和珅和刘墉的关系 和珅的倒台和刘墉有没有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和珅,刘墉

    还不知道:和珅和刘墉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嘉庆帝手握实权后,很快便下令赐死和珅,和珅死的如此突然或许正是因为刘墉在背后加速了和珅的倒台。因为当时弹劾和珅的人正是刘墉的学生,此后嘉庆帝封刘墉为太子太保,全力侦查和珅一案,最后给和珅定了20条罪状。那刘墉与和珅

  • 被史书低调处理的鲍永是个怎么样的人?所作所为远超刘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朝,鲍永,刘秀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被史书低调处理的鲍永是个怎么样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秀征伐四方之战中,唯独夺取并州的战争被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这是因为镇守并州的鲍永跟他同处于更始政权,地位和经历相似,但所作所为完全把他比了下去,史官为尊者讳,只好淡化对鲍永的描写了。并州是天下雄

  • 成也政治,败也政治!邓禹为何能排在“云台二十八将”第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云台二十八将,邓禹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邓禹为何能排在“云台二十八将”第一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对“云台二十八将”,大家可能跟对东汉史一样不太熟悉,不过排名靠前的几位,尤其是排名第一的邓禹可能还是听说过的。邓禹凭什么排名第一?靠的是政治敏感和政治谋略而不是战功,他在战场上的表现简直惨不忍睹。邓禹西征是为

  • 刘备入川把最强班底留在了荆州!谁是主事的一把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关羽,刘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备入川谁来主事荆州?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刘璋面临曹操和张鲁的压力,在张松等人的建议下邀请刘备入川,虽然说刘备早就等着这一天的到来,但是一方面此时的荆州才是刘备的根本,另外一方面为了消除刘璋的戒心,所以刘备只是带上了庞统、黄忠和魏延等人入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