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是诸葛亮的隆中对误导了刘备吗?

刘备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是诸葛亮的隆中对误导了刘备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723 更新时间:2024/1/17 1:17:20

刘备奉行隆中对的政策为什么会失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隆中对,诸葛亮在出茅庐之前,为刘备所规划的人生奋斗路线。大致上的内容就是先占领荆州,后占领益州,东联孙权,北拒曹操。待天下有变的时候,命一上将从荆州北伐,自己从益州北伐,天下可得。

刘备46岁到达荆州,48岁遇到诸葛亮。从此开了自己开挂的人生,所以我们不得不说,是诸葛亮彻底改变了刘备的命运。

01隆中对成为刘备奉行一生的重要战略路线。

刘备集团南下来到荆州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夺取荆州。可是荆州当时是刘表的地盘,刘表这个人非常精明,他一眼就能看得出刘备的心思。

但是刘表没有驱逐刘备,而是既防备,又任用。将刘备安插在新野县城,其实就是希望刘备能够帮助自己抵挡曹操。刘备虽然兵马不多,可是久经战阵,是一位非常骁勇的大将。腹中韬略更是深不可测。

有这样一位英雄帮助自己,那荆州可保无虞。然而面对刘备的雄心壮志,刘表还是有所防备的,所以给刘备的兵马不过三千,地盘不过县城。

刘备在荆州呆了两年时间,大量结交荆州本地豪族和人才,所以曹操破荆州以后,大部分人才都到了刘备帐下,这是刘备夺取荆州的基础。

与其说荆州是孙权和刘备的战利品,倒不如说荆州是这些豪族和人才们的家,他们心向着谁,那谁就能成为荆州之主,显然他们更加喜欢刘备。

所以隆中对的第一步,刘备走的非常稳妥。第二步便是西进入川,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卖国对象张松。他出川为刘备献上了西川地图,又在刘璋面前主动要求让刘备入川保护益州。这才促成了刘备夺取益州的局面。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三国志》

夺取益州还要守住益州才行,所以刘备带兵前往汉中,与曹操争雄汉中,最终战胜曹操,完成了占领汉中的使命。由此可见隆中对的前两步,刘备是精准地完成了。所以说隆中对成就了刘备,这一点也不错。

02隆中对也害了刘备?其实是时差问题导致的。

我认为诸葛亮在为刘备讲述隆中对的时候,门外的关羽一定是偷听到了。他可能只听到了后半部分,那就是待天下有变的时候,命一上将从荆州北伐,自己再从益州北伐,那样就可以夺取天下了。

关羽乍一看,刘备居然眨眼之间就夺取了汉中,大哥,这一波操作都不用打个招呼吗?他认为刘备已经在施行隆中对的后半部分了,所以他也必须要紧随其后。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於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三国志》

毕竟诸葛亮说了,命一上将从荆州北伐,咱老关不就是那个上将吗?于是乎浩浩荡荡的北方活动就此展开了。

结果都知道了,关羽是一败涂地,不仅没打下樊城,反而被东吴给偷袭了。荆州给弄丢了不说,关羽的脑袋也被东吴给砍下来了。

这个时候刘备的江山等于是少了一半,隆中对的计划出现了严重的失误。那么我们可以认为是隆中对害了刘备吗?当然不能。

有句话说得好,电脑永远不会骗人,只有人才会骗人。不管你如何操作,战略思想放在那里,那永远是没有什么变化的。

活人做错了事情,难道要去怪一个没有变化的战略?这未免有些太可笑了。诸葛亮27岁的时候为刘备提出了隆中对,人家那个时候还没有出茅庐,这已经是万分难得的事情了。迷茫中的刘备,找到了未来的方向,这本身就是隆中对的功劳。

03刘备的成败,和关羽张飞有必然联系。

韩信是成也萧何败萧何,刘备是成也关羽张飞,败也关羽张飞。关羽和张飞是刘备创业初期,最重要的帮手。可以说没有他们俩,刘备压根就走不到最后。

关羽北伐是没有经过刘备允许的,至少在史书上没有发现这方面请示的资料。所以说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为,这是一场关羽擅自行动的军事活动。君主没有发话,手底下的诸侯王却带兵出征,这件事合理吗?当然不合理。

当时的刘备刚刚打完了汉中之战,正是最疲惫的时候,压根就没有实力去支援关羽。没有看清整个局面的关羽,悍然出兵北伐,这无疑是一种自杀式的行为。

即使关羽有成功的可能性,但是也伴随着非常高的风险,因为短期内不会有援兵。而且这次军事行动,没有经过刘备的允许,刘备心里到底是咋想的,我们也不清楚。

结果荆州被搞丢了,刘备失去了一块重要的地盘。荆州不仅是北伐的交通要塞,更是重要的兵源、粮食产地。没了荆州就失去了这一切,后来诸葛亮北伐时一直因为缺少粮食回来,就是吃了这个亏。

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三国志》

后来张飞因为鞭打士卒,结果被手下人范疆张达把脑袋割了送到孙权那边去了。这件事再次激怒了刘备,刘备这两位一起起家的好兄弟,就这么相继去世,都跟东吴有这扯不清的关系。

于是刘备不顾众人反对,发动了讨伐东吴的战争。结果刘备大败而归,蜀汉军士死伤殆尽,刘备在不久之后又病死了。所以说关羽张飞才是刘备失败的重要原因。

总结:隆中对本身没错,错的是执行人。

隆中对几乎完美地诠释了当时天下的局势。北方是曹操的地盘,短期内无法与之争锋,东边是孙权的地盘,早就根深蒂固,只能作为援手,前期不能作为敌对方。

所以刘备只有在荆州和益州这两块地盘上想办法。结果确实也想到了好办法,刘备按照隆中对的布置,逐渐夺取了三分之一的天下,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奇迹。

后来关羽和刘备都相继犯了严重的错误,没有按照隆中对的布置去做。关羽想要建功立业,单独进行北伐。刘备想要为兄弟们报仇,将东吴视为第一大敌。

这两件事都违背了隆中对最初的构想,所以刘备的失败,并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而是必然。

标签: 三国刘备诸葛亮

更多文章

  • 揭秘:白居易为什么37岁才成亲?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白居易,唐朝

    你们知道白居易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白居易祖籍太原,出生在河南新郑,11岁时因射避家乡战乱,举家迁至徐州符离。在这里,白居易与湘灵相识。湘灵是一个比白居易小4岁的邻家女子,她活泼可爱,成为白居易青梅竹马的伙伴,也在他心中种下刻骨难忘的相思。可惜几个月后,白居易再次避难前往越中,

  • 田文镜:雍正朝宠臣,揭秘他的一些趣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田文镜,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田文镜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雍正年间,李卫、田文镜两人最受皇帝宠信,他们两人都曾在多个省份担任巡抚、总督,是当时最有实权的封疆大吏。田文镜是汉军正蓝旗人,雍正五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这人读书不太行,监生出身,没有考中正经功名,无法通过科

  • 此将军多次违抗圣旨却接连升官,李继隆有什么秘诀?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继隆,宋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李继隆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位将军名叫李继隆,他出身名门,是宋朝开国名将李处耘的长子,明德皇后的哥哥,背景十分强大。因为父亲的对朝廷有功,他年轻时坐上供奉官,参与了攻灭南唐、北汉的战争,并且立下战功连升两级。宋太宗登基以后,李继隆深受

  • 乾隆晚年都做了哪些事情 清朝的国力为什么迅速的衰退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晚年

    乾隆晚年做了什么事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乾隆算是一位非常会花钱的皇帝了,不近把雍正留下的白银花得精光,而且还让国库出现了亏损。但更可怕的是,到了乾隆晚年的时候,还做了几件昏庸无能的事,导致清朝国力迅速衰退,让嘉庆上位后非常为难。乾隆虽然执政时

  • 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九个人下场是什么 九个人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九子夺嫡,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九子夺嫡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康熙帝一生共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作为千古一帝,他本来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是在位晚年,却发生了储位之争。参与储君争夺的皇子一共九个,分别为大皇子胤禔、二皇子胤礽(嫡长子)、三皇子胤祉、四皇子胤禛(雍正帝)、八皇子胤禩、九皇

  • 西晋公主流落街头被卖去当丫环,恢复身份后她怎么报仇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河公主,晋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清河公主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这一句诗,既赞扬了出身高贵,又同情了遭遇凄惨,这是描写《红楼梦》里甄英莲的诗句。英莲本是姑苏地区一名门望族甄家之女,父亲淡泊明志,母亲温婉端庄,本可以快快乐乐地成长,却不幸在元宵佳节被人拐

  • 祖大寿的传奇一生,投降满清后就消失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祖大寿,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祖大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明朝末年,中央朝廷已经陷入了愁云惨雾的境地,但在边境战场上还活跃这一大批的骁将,如孙承宗、袁崇焕、洪承畴、毛文龙、祖大寿等人。祖大寿作为一名悍将,一生颇为传奇,他曾是袁崇焕的直系下属、吴三桂的亲舅舅,虽然在同一个军队上,袁崇焕

  • 朱元璋死后 朱允炆为什么马上将朱元璋下葬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允炆,朱元璋

    还不知道:朱元璋为什么火速下葬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般来说,人死之后都要先停几天,不会立刻下葬,称之为停灵,家属亲戚好友都回来祭拜,向死者做一个告别仪式,之后才会安排下葬。普通人是如此,那些皇宫里的人就更不例外了,比如皇帝,死后需要停留更长的时间。但是当

  • 司马防:司马懿的父亲,八个儿子都享誉后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防,东汉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司马防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司马防是司马懿的父亲,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就是司马防曾经是曹操的官场引路人。按照东汉的规定,任官升迁都需要有人举荐,就算曹操祖父曹腾是大太监,父亲曹嵩为太尉,也不能打破这个惯例。而曹家和司马防做了什么样的交易不清楚,但曹操的第一个

  • 甲午之战为什么会输得一败涂地?李鸿章犯了四个致命的错误!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甲午之战,李鸿章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甲午战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十九世纪中叶,在被视为落后之地的东亚,清朝和日本面临这几乎相同的问题,他们先后遭受了鸦片战争与黑船事件的洗礼,代表着工业文明的坚船利炮开始对这两个古老的东方国度发起冲击。摆在两国面前的这个千年未有之变局,让两国的有识之士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