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夷陵之战结束后 曹丕为什么进攻东吴而不是蜀汉

夷陵之战结束后 曹丕为什么进攻东吴而不是蜀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13 更新时间:2024/1/16 15:14:05

还不了解:曹丕和东吴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夷陵之战刘备大败之后,曹丕为什么不进攻蜀汉?曹丕选择东吴的原因是什么?

说起吴蜀翻脸,闹得双方大战一场,最终的结局便是刘备惨败,夷陵之战后,魏国并没有顺势进攻蜀汉,反而选择进攻大胜的吴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刘备率军伐吴前,曹丕其实叫大臣们一起开会研究来着,此时的吴国向曹丕称臣,归还魏将于禁,并向曹魏表示愿将孙权长子孙登送到曹魏做质子,此时曹魏内部已经形成了“坐山观虎斗”的局面,唯独刘晔主张进攻吴国,并说出自己的见解:

“宜大兴师,径渡江袭之。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吴亡则蜀孤,若割吴之半以与蜀,蜀固不能久存,况蜀得其外,我得其内乎!”

在刘晔认为,刘备一定愿意跟曹魏一起灭掉吴国:

“今备已怒,兴兵击吴,闻我伐吴,知吴必亡,将喜而进与我争割吴地,必不改计抑怒救吴也。”

刘晔的“灭吴疲蜀”计划被曹丕拒绝,在他眼中,吴国已经向自己称臣,伐吴说不过去,最终选择了坐山观虎斗,可曹丕没有想到的是,蜀汉败给了吴国,吴蜀再次修好,局面的发展完全出乎曹丕的意料,至于曹丕为什么不顺势伐失败的蜀汉,是有原因的:

此时的蜀汉虽然失败,但是蜀军并不是主力被全歼,刘备失败后,在白帝城选择收拾残兵,整顿大军,再加上赵云的援军,此时的永安已经有了两万部队,蜀汉失败后,并没有给吴国继续西进的机会,而刘备在出征之前早已经部队好对魏军的防御。

蜀地易守难攻,几年前的汉中之战,曹操占尽优势还是败给了刘备,伐蜀山路难行,后来的曹真、司马懿郭淮三路大军伐蜀,被魏延打得溃不成军,曹魏伐蜀,只能走山路,这对于曹魏十几万大军来讲,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魏军更符合在平原作战,曹丕此时伐蜀,并没有胜算。

曹丕之所以选择伐吴,也是有原因的:

一、吴国言而无信,出师有名

在刘晔向曹丕提出伐吴时,曹丕提起:“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降来者心,必以为惧,其殆不可!”这便是曹丕拒绝刘晔伐吴的原因,孙权才能放心调集兵力对付蜀汉。

等到夷陵之战结束之后,孙权开始不把曹魏放在眼中,尤其是质子一事,更是提也不提,曹魏这边多次催促,最终等来的却是孙权并不愿意把质子送来,曹丕为此动怒,此事给了曹丕出兵伐吴的理由,毕竟出师有名是古代战争的条件之一。

二、蜀远吴近和蜀国难取

相比蜀汉,吴国离曹魏更近,尤其是吴国的都城建业,离着曹魏的重镇徐州十分的近,吴国一直想要攻下合肥,进而拿下徐州进攻中原,曹丕同样想借助此次机会收拾一下吴国,拿下扬州。

对比之下,蜀汉难取,而吴国更近,有利于曹军的进攻。

三、曹丕想要超过曹操

曹丕能够登上皇位,都是仰仗他的老爹曹操,曹操南征北战,才给了曹丕称帝的机会,而曹操人生中栽倒的第一个“大跟斗”便是赤壁之战。

曹丕一直生活在曹操的庇护之下,他想要超越老爹,建立千秋帝业,东吴便是必须要过的一个坎,这次有理由伐吴,曹丕自然想要借此机会提高自己的声望。

同时,曹丕谋朝篡位,需要一场胜利来为自己“正名”。

四、曹丕的政治眼光

其实,曹丕不在夷陵之战时进攻吴国,有自己的政治眼光或者说算过“经济账”,只不过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随着战争的结束,想要有所收获,所以伐吴便是曹丕心中必做之事。

曹丕一直主张对外征伐,吴国便是自己必须要下手的地方,曹丕亲征吴国,各路大军传来捷报,吴国这边仅朱桓取胜,曹丕胜利在望,这也证明了曹丕伐吴是正确的,但是曹军败给了疫疾,让曹丕万万没想到,于是不得不接受孙权的议和。

即便是没有战胜吴国,曹丕的亲征也给了吴国一定的打击,吴国的发展也得到了扼制,再有一点,就是曹丕借此次机会解决了青州问题。

臧霸一直是青州一方霸主,而臧霸是依附曹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投降,曹操对臧霸十分的好,要了解曹操曾授予臧霸假节,臧霸也认为自己受曹公之恩,非常的感激曹操,但是曹丕与臧霸之间的关系并不好,曹丕一直想要夺其兵权,但没有机会。

臧霸在曹丕登基之后,迁至徐州刺史,根据《魏略》中记载,臧霸曾经跟曹休说过:“国家不肯听从臧霸而已!若能借我步骑万人,我必能横行于江表。”这话传到了曹丕耳朵中,曹丕为此十分不高兴,而此次伐吴,顺便借机解决臧霸的兵权问题。

总的来说,夷陵之战后,曹丕不伐蜀国,而进攻吴国,是因为吴国更容易拿下,曹丕是一个精明的人,必定是经过算计之后,才决定伐吴的,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最终曹军败给了疫病,致使伐吴功亏一篑。

标签: 曹丕东吴

更多文章

  • 栾布是什么人?他被判烹刑后又被升官是怎么会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栾布,秦朝

    刘邦,这位中国历史上首位平民出生的皇帝,不仅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汉王朝,也拉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朱元璋:“惟汉高祖皇帝除嬴平项,宽仁大度,威加海内,年开四百。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毛泽东:“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学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

  • 长孙皇后作为李世民的原配 长孙皇后为什么不阻止李世民霸占弟媳杨氏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世民,长孙皇后

    还不了解: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在霸占自己的弟媳杨氏的时候,长孙皇后是怎么想的?长孙皇后为什么不阻止李世民?在大家的心目中,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完美的男人,因为他的文治武功达到了中华帝王的顶峰,而且他对于感情的坚持,也是让很多人都羡慕长

  • 从俘虏成一国皇后,李唐妹有多幸运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孝穆纪皇后,明朝

    今天说的这位女子,她虽不幸被敌人掳走,却意外获得了皇帝一次的垂青,还生下了一位千古仁君。这位传奇女子就是李唐妹。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明宪宗成化年间,明军曾出兵大举进攻广西一带的土著,而收养李唐妹的亲戚被朝廷打败,李唐妹作为其养女也被朝廷俘虏,李唐妹由一个无忧无虑的土官子女,

  • 汉献帝刘协为何能得以善终?背后是什么样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献帝,汉朝

    历史从来就不缺亡国之君,但在这其中,汉献帝可能是最不像亡国之君的一位。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东汉末年,朝纲腐败、朝局动荡,宦官与后戚轮流把持朝政,业已成为把持朝政的两大毒瘤,把东汉搞得乌烟瘴气。朝堂之上群臣拉帮结伙明争暗斗,各地武将拥兵自重称霸一方,彼此之间连年征

  • 武则天成为皇后,为何没有提拔自己的兄长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唐朝

    武则天在成为皇后之后,非但没有提拔自己的兄长,反而痛下杀手,将四个哥哥害死,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唐朝永徽六年(655年)十一月,武则天被册封为皇后。刚开始的时候,她的几位兄长也得到了提拔,并且在朝中担任职务,武元庆为宗正少卿,武元爽为少府少监,武惟良为

  • 梁落瑶是什么人?她是如何掌握皇家大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梁落瑶,宋朝

    在古代那个男权社会中,出现过很多杰出女性这,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西夏梁皇后(梁落瑶),汉族,夏毅宗李谅祚第二任皇后。此女初为西夏权臣没藏讹庞儿媳,后与夏毅宗李谅祚私通,生李秉常。奲(duo)都五年(1061年),梁氏以讹庞谋逆事密告毅宗,毅宗杀讹庞及没

  • 魏征原本是李建成的手下 魏征是怎么和李世民和睦相处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魏征,李世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魏征原来是李建成手下,李世民为什么不杀魏征,魏征后来为什么会得到李世民重用?魏征是唐代一代直臣,和魏征可谓是君臣的典范,自古以来都为人人所赞颂,就是这么一对和谐的君臣之间,到底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接下来我就

  • 福惠:雍正最疼爱的皇子,可惜8岁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敦肃皇贵妃,清朝

    敦肃皇贵妃年氏在历史上十分受宠的,她一生有过四个孩子,其中第二子福惠是雍正最疼爱的皇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福惠能够深得雍正的喜爱并不单纯是因为他聪明可爱,大部分原因还是受敦肃皇贵妃年氏的影响。雍正曾夸赞年氏:“秉性柔嘉,持躬淑慎”,由此可见真正的年氏是个温柔可人,十分讨

  • 历史上真实的魏惠王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魏惠王,战国

    魏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年),周朝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魏惠王魏罃即位时,正是魏国的鼎盛时期,有着魏文侯开创的百年基业,和魏武侯南征北战打下的声望,可以说正是魏惠王大展身手,一图天下的宏伟壮志。然而可惜的是,魏国没有进一步统领三晋

  • 皇太极的真实死因是什么?他死后对朝廷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皇太极,清朝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生于1592年,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我们看《清史稿》中清朝历代帝王之死,都死得比较蹊跷:清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是不是袁崇焕用大炮轰毙?清世宗宪皇帝胤禛是不是死后无头?这些谜题至今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就连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