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英宗复辟后,为什么会对一个锦衣卫职位的袁彬言听计从?

明英宗复辟后,为什么会对一个锦衣卫职位的袁彬言听计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67 更新时间:2024/1/8 22:17:03

大家好,说起袁彬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皇帝重用和信任一个人,可能性有很多种。或许此人非常有才能,可以向皇帝提出有用的建议;或许此人非常能打,可以为国家出征立功;或许此人有很多鬼主意,可以和皇帝玩到一块去等等。

众所周知,明英宗朱祁镇十分宠信宦官王振,甚至称呼其为“王伴伴”。这是因为明英宗自儿时起,王振就陪伴在他的身边,对于明英宗来说,王振就像自己的长辈一样。

加上王振此人善于奉承,他从小看着明英宗长大,深知其性格爱好,所以总能投其所好,能和明英宗玩到一块去。因此明英宗对王振是言听计从。

正统十四年,在王振的怂恿下,明英宗御驾亲征,结果被瓦剌俘虏。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明英宗仍然没有怪罪王振,甚至在听说王振已经死于乱军中时,明英宗还十分伤心。

明英宗复辟后,还下诏为王振正名,并在京城为王振建立了旌忠祠,以祭祀亡灵。明英宗对王振的宠信,可谓是达到了极致,不过明英宗复辟之后,王振已经死了。但此时的他,又对另一个人言听计从,他就是袁彬。

这个袁彬是谁呢?他的父亲叫袁忠,在建文朝任锦衣卫校尉。正统四年,袁忠因病辞官,袁彬便接替父亲任校尉一职。锦衣卫校尉是个极低的官职,有多低呢?

明朝锦衣卫设立于洪武初期,设有指挥使一人,官居正三品。其下有指挥同知、指挥佥事、镇抚使、千户、副千户、百户、试百户、总旗、小旗。到了小旗这里,已经是从七品的小官了,而小旗下面还有将军、校尉等等,可见校尉一职就如同差役,实在不起眼。

既然袁彬只是个小小的锦衣卫校尉,为何明英宗复辟后,却对他言听计从呢?

明英宗御驾亲征的时候,袁彬也随军出征。后来袁彬与明英宗一起,被瓦剌俘虏。很多侍从见明英宗自身难保,纷纷仓皇而逃,唯有袁彬和哈铭对明英宗寸步不离,照顾他的衣食起居。

史书记载:“夜则与帝同寝,天寒甚,恒以胁温帝足。”

就是说瓦剌夜晚冷风刺骨,明英宗身娇肉贵难以入睡,袁彬便解开自己的衣服,将明英宗的脚裹住,并且放在自己的怀中取暖。

不仅如此,与瓦剌交涉的一切事宜,明英宗都让袁彬去处理。原本也先打算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明英宗,多亏袁彬极力劝阻说:“如果娶了也先的妹妹,中原的皇帝就做了外族人的女婿,不但气节丧失,尊严丢尽,将来还会受制于人。”明英宗这才推掉了亲事,避免也先的阴谋得逞。

可见这个袁彬有勇有谋,而且对明英宗极其忠心,所以在瓦剌这些时日,明英宗对袁彬十分依赖。有一次袁彬发高烧,明英宗以为他治不好了,当场失声痛哭,好在后来袁彬渐渐好转。

还有一次,也先认为屡次逼降不成,都是因为袁彬从中作梗,便打算将其五马分尸。在关键时刻,明英宗不顾身份,哭着请求也先,这才救下袁彬。可以说在这段时间里,袁彬与明英宗之间,早已超越了君臣关系,而发展成患难之交。

被俘虏一年之后,瓦剌终于与朝廷议和,同意放回明英宗。谁知一回去,明英宗就被明代宗朱祁钰给幽禁了。袁彬对明英宗忠心耿耿,自然不受朱祁钰待见,所以他也只被授为锦衣卫试百户。

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石亨徐有贞等人发动夺门之变,成功帮助明英宗复位。复位之后,明英宗马上提拔袁彬为指挥佥事,后改指挥同知。在此期间,明英宗对袁彬所请之事无不听从。

当时内阁首辅商辂遭到罢免,袁彬乞其居所,明英宗都答应了。后来袁彬又请求别建府邸,明英宗仍然准许。袁彬娶妻的时候,明英宗特命外戚孙显宗主婚,婚礼十分隆重。不仅如此,史书还记载:“时召入曲宴,叙患难时事,欢洽如故时。”

当时锦衣卫指挥门达颇受帝宠,很多大臣都被他诬陷而下诏狱,袁彬对他很是不服。于是门达就找了个罪名诬陷袁彬,并且将他逮捕起来。明英宗听说后,却对门达说:“任汝往治,但以活袁彬还我。”

袁彬曾对明英宗不离不弃、忠心不二,也难怪明英宗复辟后,要对他言听计从,恩宠有加。那么明英宗去世后,袁彬的结局如何呢?

明英宗去世后,门达因罪被贬,明宪宗恢复袁彬官职,仍让他掌管锦衣卫。后来门达被充军,临行之时,袁彬还赶去送行,并且以金钱赠送。成化十三年,袁彬卒于任上,追赠光禄大夫、上柱国、左军都督,妻母皆诰封一品夫人,后代世袭锦衣佥事。

袁彬虽然一开始只是个小小的校尉,但是他凭借自己的忠心,于危难时保护了明英宗,最终也获得了明英宗的回报,且得以善终。他没有因为皇帝的宠信,就恃宠而骄,仍然恪尽己守、忠心为国,这样一位忠臣,怎能不被后世所敬仰。

标签: 袁彬明朝

更多文章

  • “明末第一廉吏”杨涟死的有多惨?他的死给明朝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涟,明朝

    说到杨涟,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明末第一廉吏”叫杨涟,著名的谏臣,1572年7月10日-1625年8月28日,字文孺,号大洪,汉族,湖广应山(今属湖北)。东林党人,"东林六君子"之一。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杨涟登进士第,初任常熟知县,举全国廉

  • 17岁嫁给乾隆惇妃是怎么上位的?为65岁乾隆生下女儿后宠冠后宫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惇妃,清朝

    对惇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帝三宫六院实属非常正常的事情,作为皇帝,对任何一个女人都有可能多情,但对任何一个女人也有可能绝情,因为皇帝的身边总是围绕着各种各样的女人,对一个女人的宠爱不可能永远长久下去,总会有另外一个女人让他动心,从而忘却了身边的旧人。像乾

  • 历史上第一个被灭十族的忠臣,此人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方孝孺,明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方孝孺,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方孝孺,自希直,元朝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生于浙江台州宁海,明朝初年著名的儒者,自幼“性资精敏绝伦”,十余岁的时候便已经是好学成癖,“读书十行俱下,目积寸许”。明清两代的儒生都尊其为“正学”和“读书种子”。关于明

  • 朱棣的表侄李景隆:靖难第一功臣,最后结局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景隆,明朝

    在历史长河中,李景隆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靖难之役后,朱棣登基称帝,李景隆以靖难第一功臣自诩,而朱棣也确实把他当作第一功臣对待。朱棣称帝不久,便以李景隆有“默相事机之功”,授他为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加封太子太师,并增岁禄一千石。不仅如此,朝廷每

  • 朱棣喜欢朱高炽吗?朱高炽为何能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高炽,明朝

    在历史长河中,朱高炽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朱允炆在继位之后因为削藩的问题被朱棣取而代之,朱棣在继位之后快速的恢复全国的经历,开创了盛世,可是朱棣在选择皇位继承人的时候有些犹豫,为何会这么说呢?朱棣的嫡长子为朱高炽,但是朱高炽因为肥胖导致体弱多病,

  • 赵氏孤儿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从复仇的光辉到丑陋的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氏孤儿,春秋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赵氏孤儿的故事。赵氏孤儿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2010年陈凯歌导演拍摄的电影《赵氏孤儿》上映,广大观众通过这场跌宕起伏的影视作品了解了“赵氏孤儿”。影视作品中的“赵氏孤儿”的故事取自《史记

  • 坐拥西南大地的“平西王”吴三桂为什么会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吴三桂,清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吴三桂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作为清王朝的“开国功臣”,坐拥西南大地的大清“平西王”吴三桂,造反前就是西南的土皇帝,以他为首的“三藩”,不但垄断了西南地区的金银铜矿盐井生产,把西南各省压榨得“富室空虚,中产沦亡,穷民无所为赖”。更每年消耗清王朝大量饷银,以

  • 嘉靖帝朱厚熜是如何利用自己手中的权术,玩转无数人于股掌之中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嘉靖帝,明朝

    嘉靖帝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嘉靖帝从成为皇帝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利用自己对权术的天才理解,玩弄无数人于股掌之间。公元1521 年,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突然死亡,并且没有留下继承皇位的太子。太后和大臣们几经斟酌,决定由最近支的皇室、明武宗的堂弟———兴献王世子

  • 齐王朱榑:出身尊贵的皇子,也是一生两次被废的亲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榑,朱棣,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他第七子朱榑的生平故事,这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您感兴趣的话就接着往下看吧!朱榑出生于1364年,他是朱元璋的第七子,母亲为达定妃。虽然不是嫡出,但朱元璋对皇子龙脉肯定是十分重视的,在朱榑六岁的时候朱元璋就封他为齐王,到了18岁朱榑正式就任藩王,前往封地

  • 曹丕三次拒绝登基的原因是什么?他是真的不想当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曹丕,三国

    每当一提起曹丕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汉献帝刘协算是我国历史上最可怜的皇帝之一了,溥仪跟刘禅也同为末代皇帝,但也好歹正儿八经的当过皇帝。汉献帝一登基,就成了董卓的傀儡,好不容易赶走了董卓,又弄来了更老奸巨猾的曹操。汉献帝的一生都没有当过真正的皇帝,他没有享受过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