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爱江山也爱美人:唐太宗李世民喜欢哪三类女人?

爱江山也爱美人:唐太宗李世民喜欢哪三类女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33 更新时间:2023/12/26 9:18:24

既然武则天是个英雄,怎么就让这十二年光阴稀里糊涂地荒废过去了?我想,要分析武则天为什么没有得到唐太宗的欢心,先得分析一下唐太宗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唐太宗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呢?有一个女人是唐太宗终身爱慕的,她就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是唐太宗一生最敬重的女人。她从小知书达理,十三岁时嫁给了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常常想和她探讨国家大事,但是,长孙皇后总是避而不答,她说:“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妾以妇人,岂敢预闻政事?”意思是母鸡打鸣那是家门不幸啊,我一个妇道人家,怎么可以干涉国家大事?因此,无论唐太宗怎么问,她都三缄其口。那么,长孙皇后是不是一个只关心柴米油盐,对政治一无所知、不感兴趣的人呢?当然不是。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网络配图

第一,大家都知道,李世民是个少年英雄,在他当秦王的时候,和父亲李渊一起东征西讨,建立了赫赫战功。李渊集团最大的几个对手窦建德王世充等,都是李世民拿下的。功劳大了,他的野心也就膨胀了,不甘心只当秦王,他想当皇太子,进而当皇帝。在野心的驱使下,李世民和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以及父亲唐高祖李渊的矛盾与日俱增。在这种宫廷危机的紧张氛围中,长孙氏怎么办呢?她谨小慎微,非常卖力地孝敬李渊,讨得他老人家的欢心,同时委曲求全地拉拢李渊身边的妃嫔,和她们搞好人际关系。这有什么用呢?其实这等于在李渊身边安插了许多眼线。这样一来,李渊和其他儿子的一举一动,都尽收于李世民的眼底。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长孙氏在李世民获取敌方情报方面立了大功。

第二,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世民与父亲、兄弟的矛盾已经白热化,要兵戎相见。李世民亲自上阵,长孙氏则在秦王府鼓舞将士,勉励他们奋勇杀敌。在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玄武门之变一举成功,李世民登上了皇帝宝座,长孙氏也因此成为皇后。

网络配图

第三,李世民做了皇帝后,励精图治。他唯恐自己做得不好,常常虚怀若谷地跟大臣们说:“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们一定要提出来,要直言己见。”臣子中魏徵做得最好。魏徵是个有名的谏臣,给李世民提意见是他的职责,而且他说话直截了当,经常让太宗下不来台。有一天在殿廷上,他终于把唐太宗惹恼了。唐太宗回到后宫后怒气难平,越想越气,觉得自己颜面尽失,自言自语道:“会当杀此田舍翁!”就是说,我一定要把这个乡巴佬给收拾掉!长孙皇后听到这句话之后,不言不语,娉娉婷婷转身进屋,不一会儿穿着厚重的朝服走出来,对着唐太宗行跪拜之礼。朝服那可是皇后在重大场合穿的大礼服啊。唐太宗吓了一跳,忙问:“皇后为什么要对我行此大礼呢?”长孙皇后说:“妾闻君明则臣直。”如今魏徵敢于直言进谏,说明您是个非常英明的皇帝啊,所以我特意向您表示祝贺!唐太宗听了龙颜大悦,同时也明白了皇后的用心:皇后这是在劝谏自己,做皇帝要有气度,胸怀要像大海一样,容纳百川,哪能为了一点小事就要杀人呢!

第四,长孙皇后是一个很贤德的人,但是由于太操心,身体又不好,三十六岁就撒手人寰了。她病入膏肓的时候,无论皇帝还是太子都十分着急。病笃乱投医,太子承乾出主意说:“医药备尽,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助。”

网络配图

想要赦免犯人,再多度一些僧人,为她祈福延寿。可是长孙皇后说:“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表示坚决反对。弥留之际,她对唐太宗说:您千万不要重用外戚,现在我娘家人都已经当官了,可是您千万不要让他们当位高权重的大官,“慎勿处之权要”。为什么呢?因为自古外戚干政没有好结果,您要真对我好,真对我娘家好,就别给他们干政的机会。她还说,我死之后,千万不要厚葬。我活着的时候,作为一个女人,无益于天下;死了,怎么能让国家浪费资财在我的葬礼上呢。真是一个简朴而又识大体的皇后典范。

标签: 唐太宗

更多文章

  • 刘备与孙尚香结婚多年为何一直没有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孙尚香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肯定都知道一句话“既生瑜,何生亮”,说的就是周瑜因为嫉妒诸葛亮总是能够算计过他。要说小编心中最喜欢的桥段就是周瑜那“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计谋,貌美年轻的孙尚香被当成了政治婚姻的牺牲品嫁给时年已经48岁的刘备,可以说是白菜被猪拱了也不为过,可这也是许多人最关心的问题,这白菜到底有

  • 唐高宗为什么被称“昏懦”:后世史学家的污蔑?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高宗

    唐高宗为何被称“昏懦”: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也是武则天的丈夫。武则天从他的手中夺走了政权,建立了短暂的大周王朝,让李姓男人们着实丢了一把脸。因此,历史上对唐高宗的评价是“昏懦”。最晚从欧阳修撰《新唐书》以来,就把他当作“昏懦之主”。那么,高宗果真是一个“昏懦”之君吗?不尽然。有人认为李治

  • 乾隆与和珅的关系:和珅竟是贵妃转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和珅

    乾隆则处处袒护和珅,让他作威作福长达二十余年。直到乾隆死后,嘉庆皇帝才去抄和珅的家,以白绫赐死。对乾隆这位一代英主为什么会特别宠幸贪佞的和珅,历来有很多说法,一说乾隆和和珅间有暧昧的同性恋关系,和珅不仅聪明伶俐,而且长得非常俊美,传说君臣两人常在御书房里同榻而眠;最少御史钱沣就曾经公开指责和珅办公的

  • 醇亲王不想让儿子当皇帝 只是因为他害怕慈禧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醇亲王

    醇亲王奕譞是咸丰皇帝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也是慈禧太后的妹夫,正因为如此,他的儿子光绪皇帝才能入了慈禧太后的法眼被慈禧太后立为皇帝,可是醇亲王并不感到这是天大的好事,而是立刻瘫倒在地,伏地大哭,哭晕过去被抬回家。然后醇亲王要求退休,不再担任一切职务,给慈禧太后上折子,自己贬低自己说:“为天地容一虚靡爵位

  • 董卓为何不把貂婵赏赐给吕布?其中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董卓

    看三国看得累了,索性合上书,冒出个想法,假如董卓当年把貂蝉赏赐给吕布会有什么下场,还会身首异处,吕布还会和自己对着干吗?本来董卓是曾经想把貂蝉赏赐给吕布的,当时吕布和貂蝉搂搂抱抱,让董卓很恼火;再加上自己的女婿谋士李儒也建议董卓应该把美女赏赐给吕布,理由是当年楚庄王曾经赦免了曾经调戏自己爱妾的大将,

  • 岳飞死后的尸体“越城而走”千古之谜竟无法解答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岳飞

    在岳飞无辜被害后,对岳飞一贯敬慕的狱卒隗顺正冒着生命危险将遗体连夜背出郊外,偷埋在九曲丛祠旁。《朝野遗纪》记载为“狱卒隗顺负其尸出,逾城,至九曲丛祠中。故至今九曲王显庙尚灵。顺葬之北山之誑”。为了日后辩识,隗顺又把岳飞身上佩带过的玉环系在其遗体腰下,还在坟前栽了两棵桔树。隗顺临死时对他的儿子说:“今

  • 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新法只是为给朝廷圈钱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安石

    传统文人士大夫不谈钱。不过作为政治家和变法的主持人的王安石是另一副样子,王安石非常注重物质、极其重视钱,甚至我们可以说这个变法的核心就是“理财”,这也是他得到神宗这个年轻皇帝信任的主要原因。网络配图 在理财问题上,王安石与司马光曾发生一场争论。熙宁元年(1068)宰相曾公亮鉴于河北大灾,要求取消郊祀

  • 康熙是古代历史上拥有后宫女人最多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

    康熙四十二年春,康熙做了第五次的游玩江南之行,回銮时他命令曾在南书房服务多年但已退休的高士奇从杭州一同陪他返回京城。高士奇在北京得到特别待遇,并很荣幸的在京郊行宫畅春园中与皇帝度过一阵吃喝玩乐的快乐时光。有一天高士奇被「召近膝前,许久言及西洋人写像」事,并出示了两幅画像,对高士奇说:「有两贵嫔像,写

  • 雍正皇帝最为宠信的四个人 三个人都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雍正

    康熙年间最出名的大事是什么,就是关于皇位争夺的九龙夺嫡,康熙的九个儿子,在一起展开竞争,纷纷利用自己的手段,想要登上皇位,最终还是比较沉默的老四爱新觉罗胤禛登上皇位,就是著名的雍正皇帝,其实,胤禛能够登基,还是靠的是下面人,但是他对于最信任的人是怎么样的呢?排名第一的,对雍正帮助最大的就应该属于他的

  • 乾隆有多坑儿子? 嘉庆的一句话暗示乾隆的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嘉庆

    说起满清有作为的皇帝,乾隆绝对是排的上的名号的,乾隆算是满清皇帝中在位时间比较长的。正式在位时间六十年,仅次于他的爷爷康熙皇帝,然而实际上乾隆的掌权朝政的时间要比康熙长,乾隆退位后,虽然皇帝额宝座交给了嘉庆,但是却他成为了一个有实权的太上皇,这样的时间持续了四年左右,因此乾隆掌权国家的时间其实是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