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世民身为一国之君,为什么要帮唐僧西天取经呢?

李世民身为一国之君,为什么要帮唐僧西天取经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803 更新时间:2023/12/9 0:49:22

《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吧,讲述的是唐僧受唐太宗的委托,带着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的故事。但你知道为什么李世民要唐僧帮忙取西经吗?

这事儿还得从李世民做皇帝之前说起。

唐高祖李渊,一共有四个儿子,李氏四兄弟。老大李建成一表人才,老二李世民魁梧有力,老三李元霸运气不好早年夭折,老四李元吉先天不足,长得歪瓜裂枣。

按照当时的嫡长子继承制,以后继承皇位的人,只能是老大李建成,所以,李渊每次出征都把李世民带出去,李建成则留在家中主持朝廷政务,这样,李世民四处领兵打仗,平定天下,军事才能愈发卓越,他的势力在战争中日益坐大。

也不知是李建成害怕功勋卓著的李世民动摇他的太子之位,还是李世民不甘心屈居二线,想再进一步,反正兄弟俩明争暗斗地掐上了。

不管是弟弟李元吉还是李世民的老爹,都选择站在太子李建成这一边,所以用尽手段削减李世民身边的羽翼,处处挑刺,逼得李世民和手下众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要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的性命,后来李世民又杀光了二人的儿子以绝后患,然后就去逼宫。

当李世民的手下提着李建成李元吉二人的脑袋出现时,李渊正在皇家公园度假,一看这阵势,吓得当即宣布让位给李世民,自己缩到后宫去当太上皇了。

李世民就此上位,然而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在《西游记》中,李世民因杀戮太多心有不安,想做法事超度亡魂,请来大唐佛门课代表唐僧念经,念到一半观音跳出来说你罪孽深重,只有西天的大乘经才能普渡恶鬼,所以李世民就赶紧派唐僧出发取经了。虽然上台很不光彩,留下了污点。但李世民在位期间,却是难得的一位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上任才几年时间,就用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等政策法令,扭转了因战乱造成的民不聊生的黑暗局面,让老百姓都过上了富裕安定的日子,国家也繁荣昌盛,史称“贞观之治”。不仅如此,李世民在消灭蝗虫方面,更是别开生面,有惊人之举。

贞观二年,京城长安一带大闹蝗灾,连皇帝的御花园也不能幸免,触目尽是蝗虫。李世民顺手抓了几只,咒骂道:“老百姓靠庄稼活命,却让你们这些害虫给吃了!我宁愿你们吃我的五腑六脏,也不要你们吃老百姓的粮食!”

说完,李世民举起手就要把蝗虫吞下去,左右侍从连忙劝阻:“皇上,万万使不得,这东西不干净,吃了会得病的,龙体安康要紧。”李世民说:“我是为老百姓受灾,哪里还怕生什么病。”于是把蝗虫塞进嘴里吃了下去。

也许是李世民的诚心感动了神明,那一年,蝗虫没有造成灾害。如此,可以说李世民是个好皇帝了。

标签: 李世民

更多文章

  • 此人并非皇亲国戚,可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孔子

    每当古代皇帝的子女们出生时,场面盛大,惊动整个皇宫,通常我们把这些皇子们称之为“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但近代史上有一个人,他并非皇亲国戚,也不是达官显贵,但他的出生却惊动山东,甚至全国,而且还有将军坐镇。为何一个孩子的出生能够如此兴师动众?他靠的不是父亲的庇佑,而是沾了祖先的光。他的祖先可以说无人不

  • 清雍正继位的时候八爷为什么不拼一把,就乖乖认命了?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雍正吗,清朝

    在雍正即位大统的过程中,总感觉八爷其实是很有机会的,声望比较高,捧他的人也多,但是后来雍正顺利上位,八爷似乎就束手就擒,甘拜下风了,败得还有些窝囊。那他为什么不能像当年的秦王李世民一样来个致命一击?他有胜算吗?要发动宫廷政变,有一枚最关键的棋子,就是隆科多,此人当时是步军统领,深受康熙信任,五十九年

  • 历史上竟有爱做贼的皇帝,他把京城里大臣家全都偷遍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桓帝,汉朝

    历史上有一位皇帝,沉迷偷盗,特别喜欢偷大臣家的东西,让人十分不解。你说你一个皇帝,全天下都是你的了,还有什么要偷的?然而这个皇帝也不是傻子,沉迷偷盗的背后另有其因。这位皇帝就是汉桓帝刘志。汉桓帝刘志本初元年(146),汉质帝崩,刘志被梁太后兄大将军梁冀迎入南宫即位。梁太后临朝听政,外戚梁冀掌握大权。

  • 北宋鲜为人知的抗金名将,在敌后坚守城池3年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宋,靖康之耻,抗金

    北宋末年,金太宗完颜晟(吴乞买)发动侵略战争,大举南下攻宋,宋朝皇帝虽然昏庸无能,但多个地方的军民却在地方官和将领的带领下,与金兵浴血奋战,保卫家园,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悲壮乐章,其中,河北中山府(今河北定州)军民更是在知府率领下于敌后坚守了三年,成为插入金国后方的一把利剑,使其无法倾尽全力南下。

  • 此人因为做对了一件事,虽然青年早逝,但被封为凌烟阁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房玄龄,李世民

    在唐太宗钦点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殷开山是比较特殊的一位,首先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其次是死得太早,第三是在他短暂的一生中还有严重的失败史。仅凭这三点,无论如何都上不了“凌烟阁”啊?其实殷开山的最大功绩,在于他入行早。这还得从他的生平说起。殷峤,字开山,雍州人。殷开山很多凌烟阁功臣一样出身官宦世

  • 曾经他是最牛君王,不料却被活活饿死,但是他却不值得同情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齐桓公,公子小白,鲍叔牙,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小白击击败了与他争夺王位的公子纠,成为了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史称齐桓公。在大臣鲍叔牙的建议下,齐桓公重用曾经公子纠的谋臣管仲,并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管仲也不负众望,励精图治,对内整顿朝政、例行改革,对外尊王攘夷,使齐国国力大为增强,迅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曾经雄才大略的齐桓公,到晚

  • 朱元璋微服私访,老农夫叹了一口气,县令就被斩首示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

    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一向关心老百姓日子的朱元璋再一次走出宫门,到田间地头去看望辛苦劳作的农民。这一次,朱元璋去的是苏州府的嘉定县,距离南京不远。朱元璋轻装简行,没有带大队的护卫人员,为的就是掩藏身份,体察真实的民情。朱元璋是不相信官员的奏折的,或者说不相信官员,这与他的出身和经历有着莫大的关

  • 齐桓公的三步战略,从此走出春秋巅峰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齐桓公,周天子,

    郑庄公吹响了春秋争霸的号角,齐桓公第一个跟进,他的霸主之路是这样走的。第一步,搞改革。齐桓公上岗之后做了一个极其正确的决定,就是采纳鲍叔牙的建议,用曾经的仇敌管仲治理齐国。管仲做了一件叫改革的事情,原本被齐襄公整得混乱不堪的齐国,经他这么一鼓捣,顿时是腰不酸了,腿也不疼了,国力一下就跨上了好几个台阶

  • 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统治下的老旧照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照片,

    1909年,承德,正在吃饭的百姓。这一年,正是小皇帝溥仪称帝的第一个年头,他的父亲载沣摄政。1909年初夏,承德的村民。大部分还留着辫子。1909年7月,承德围场,脖子上长瘤的妇女。1909年8月, 承德围场,“木兰秋狝”大典时,蒙古大力士。1909年,承德,正在修建的城防。1909年,承德避暑山庄

  • 康熙晚年时期的皇子们大都下场很惨,为什么唯独他能寿寝正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康熙,苏麻喇姑,乾隆,

    康熙的皇子中,因为参与夺嫡之争,大都下场很惨。不过这个皇子却能得善终,并且一直活到79高龄。他有什么秘诀能做到这一点呢?这位独善其身的皇子,是皇十二子胤裪,在历史和清宫剧中,他的存在感并不高。不过,这并不代表他在文韬武略上逊于其他皇子。(影视中的胤裪)胤裪生于康熙二十四年,他的生母是庶妃万琉哈氏。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