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石达开死前的两大遗憾,一个为国,另一个为了自己的部下

石达开死前的两大遗憾,一个为国,另一个为了自己的部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878 更新时间:2023/12/9 3:11:26

翻开太平天国的历史,就会发现一个奇特现象,即:对于太平天国洪秀全杨秀清等人,骂声一片,但对悍将石达开,却几乎众口一词的赞扬!为什么有这种区别呢?或许和石达开的两大遗憾有关!

在石达开的一生之中,有两大遗憾,一个是不能废除卖国条约,一个是决定投降之前,想要保住部下性命,最终却不能如愿。从这两点上看,一是为国为民的真伟人,一个是有情有义的真汉子!或许,正因为如此,才备受好评吧!

不能废除卖国条约

1853年3月,太平天国攻下南京。从政治上来说,太平天国已成气候。只要运筹得当,取得天下未必没有可能。对于中国的巨变,英国人非常开心,(1)分裂的状态,更有利于左右逢源,获取利益,(2)削弱了中国实力。

对当时的英国来说,中国最好的状态是太平天国和清军一直战争,英国在其中做生意!所以,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之后,英国立即派出使者,当时太平天国接待英国使者的,就是石达开!

总的来说,英国人希望太平天国答应六件事:(1)开放口岸,(2)允许英国商人投资开厂,(3)保证英商安全,(4)承认和清朝签署的合约,(5)允许驻军,(6)鸦片贸易合法化!

然而,石达开的原则却是:只要是有利于我们双方的事,一切好商量,123好商量,456坚决不行!所以,石达开当即给了回复,即:一切不平等条约都要废除。至于再签署不平等条约,那就更不可能了!

由此可见,石达开想要一个平等的国际关系,为人民建立一个生活安定的社会。然而,一直到死,石达开的这个愿望都没能实现。所以,不能废除卖国条约,是石达开的第一大遗憾!

无法保住部下性命

1863年5月,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军来到大渡河。然而,此时发生了一件事,让石达开陷入了绝境。当时,天降大雨河水暴涨,石达开多次强渡都没有成功,渐渐地粮草用尽,陷入绝境。

此时,清军派人和石达开谈判,谈判条约非常悲壮,即:石达开牺牲自己,保全部下性命,用他一人的性命,换取3000人的活路。然而,石达开过于高估了清军的节操!

石达开被押往成都之后,清军立即就背信弃义,在深夜袭击了投降的太平军。最终,除三百老幼存活外,全部被杀。为何等待石达开被押走之后再动手呢?主要是因为这样太平军就群龙无首了。

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在成都公堂受审,慷慨陈词,令主审官崇实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此后,石达开从容就义,临刑之际,神色怡然,身受凌迟酷刑,至死默然无声,被割几千刀,他从始至终默然无声。

或许,在石达开的内心深处,感到非常的伤痛吧。要知道,他想保全的部下性命,全都是跟随他的忠心部下。1857年,天京出走时,就一直跟随石达开,然而却遭遇了毫无节操的政府军!

关于清朝印象,有三点值得一提,所以注定了石达开遗憾终身!

(1)清军入关后,就一直出尔反尔,有过河拆桥的传统。刘泽清、吴三桂洪承畴孔有德、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都被坑过。犹如夜壶,用完就仍在一边。所以,石达开以为自己投降了,就能保住部下性命,只能说他太傻太天真了。

(2)凌迟是贯穿中国古代社会的传统刑法,但需要注意的是,清朝的凌迟非常多。说到底,原因很简单,对满清统治者来说,被凌迟的是汉人是异族,再加上以凌迟手段震慑百姓。所以,石达开被凌迟,就很容易理解了。

(3)石达开为国为民的一腔热血,所以要求废除一切不平等的条约。但对于满清统治者而言,只要能维护自身统治,即便再多的不平等条约,也无所谓,于是后来卖国条约越来越多。所以,除非起义成功,否则石达开注定有此遗憾!

标签: 石达开李鸿章太平天国洪秀全

更多文章

  • 因一件小事朱元璋却将常遇春的老婆,给大卸八块熬成汤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常遇春,

    在现实生活中活见鬼的事情好像并不少,大多是心理反应。然而在古代就有发生,而且还是发生在皇帝的身上。朱元璋白天“活见鬼”。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 原名重八,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生长在濠州钟离孤庄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父为朱世珍,母为陈氏。 天历

  • 包拯穿的官服上为什么是条龙,不怕杀头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包拯

    包拯(999-1062),字希仁,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著名的官员。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不贪图富贵,铁面无私,且英明武断,敢于替百姓申正义、鸣不平,所以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包青天”,还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的人们也把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为人民伸张正义。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

  • 曾国藩手握50多万湘军,为何不佣兵篡位,这两人是他过不去的坎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曾国藩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到了王朝后期,佣兵自重的将领,大多数会选择造反,自立为王。曾国藩在历史上也是大名鼎鼎,他创办的湘军,在打败太平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曾国藩的湘军,打不打得赢还是两回事。在湘军强盛时期,据说有50多万之众,他垫一

  • 大禹到底是哪里人?洛阳龙门真的是大禹治水时凿开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大禹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千百年来传遍神州大地,大家都耳熟能详,使我们不禁为大禹这种为大家舍小家的伟大情怀而感动。他也因治水有功被舜帝禅让而继承帝位,建立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夏朝。大禹到底是哪里人,有认为是河南的,有认为是四川的,还有说是安徽的,都是各说各有理,也没有人能够拿出让所有人

  • 曾帮助秦始皇打天下的6大名将,谁才是最大的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内史腾,李信,王翦,蒙骜

    内史腾,名腾,姓氏不详,因任内史一职,故称内史腾。嬴政十七年,内史腾率军攻打韩国,擒获韩王,收缴韩国的全部土地。李信,他帮助秦始皇灭了燕国,后又率军20万攻打楚国,先是连连报捷,但后被楚国大将项燕大败。王翦,横扫三晋,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公元前229年,王翦率军攻打赵国,结果遇上了同为战国四大名将的李

  • 明朝之所以能灭了元朝,除了朱元璋,更是因为察罕帖木尔死得太早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

    说起朱元璋灭亡元朝而建立明朝,似乎元朝全是朱元璋打下来的。其实并非如此。在同时代的起义军里,朱元璋消灭的元朝军队是最少的。元朝虽然被明朝取代,但它并非亡于朱元璋,而是1360年代,南北双方同时同根相煎、同室操戈的结果。一、元军全靠别人打,朱元璋主打是汉人元末农民起义,始于公元1351年五月的刘福通(

  • 历史上名字最好听的八个人的一生,名字好不代表命好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扶苏,赵高,李斯,秦始皇,上官婉儿,苏轼,高渐离,纳兰性德,

    1、扶苏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扶苏之名,源于《诗经》,取香草佳目之意。秦始皇给自己的儿子起一个这样的名字,足以看出秦始皇对自己这个儿子所寄托的无限希望。扶苏人如其名,为人仁义,颇有政治远见,虽然偶尔与始皇帝一件相悖,但秦始皇最终还是要将皇位传授于扶苏。谁知赵高和李斯等人害怕扶苏登基后,对他们不利,于是

  • 黄袍加身,看宋太祖如何从将军成为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匡胤,陈桥兵变

    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一举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混战的局面,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又以杯酒释兵权等策,削夺禁军宿将及藩镇兵权,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著名名军事统帅、军事家。祖籍涿州。后汉初从军,隶枢密使郭威帐下。郭威称帝建后周,为皇帝卫军东西班行首。显德元年,于高平之

  • 乾隆指定一文盲当科举考试主考官,他根据试卷上的圈圈数来定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乾隆

    皇上为了表示对臣子的喜爱和嘉奖,一向有很多方式,例如赏赐官位,赏赐钱财,赏赐爵位,但是有些赏赐,也有些令人啼笑皆非,比如说,让一位武将主考科举科考,并且这位武将还是一个大字不识的人。这件事情就发生在乾隆时期。当时,大将兆惠西征新疆刚刚胜利而归,乾隆对兆惠做出的功绩十分喜悦,授予他一等公及户部尚书。但

  • 汉武帝为什么要亲自办一个平民郭解的案子呢?原来竟是这个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汉武帝

    郭解不是达官权臣,也不是世袭贵族,甚至都算不上是个有钱人家,虽说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记载了他的名字和主要经历,但在以官位作为标准的封建社会,说到底,郭解仍然是一个平头百姓。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无官无品之人,为什么会令汉武帝亲自下令逮捕,并在朝廷上议论其案,且最终将其灭族了呢?他又是触动了汉武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