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因一件小事朱元璋却将常遇春的老婆,给大卸八块熬成汤

因一件小事朱元璋却将常遇春的老婆,给大卸八块熬成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617 更新时间:2023/12/9 3:14:45

在现实生活中活见鬼的事情好像并不少,大多是心理反应。然而在古代就有发生,而且还是发生在皇帝的身上。朱元璋白天“活见鬼”。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

原名重八,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生长在濠州钟离孤庄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其父为朱世珍,母为陈氏。

天历元年(1328年)朱元璋出生,家里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所以叫朱重八,后改名朱元璋。洪武帝朱元璋当上大明朝的开国皇帝后,觉得开平遇春功劳很大,便赏赐给他几个美女。但是呢,常遇春的老婆是个超级醋坛子,常遇春害怕河东狮吼,不敢“享用”他赏赐的几个美女。有次其中赏赐的美女给常遇春端来一碗补汤,常遇春因为情不自禁多看了她几眼,于是常遇春超级吃醋的老婆就砍掉了她的手臂。

从此,常遇春就受了惊吓,上朝的时候精力不集中,别人皇上跪拜的时候,他像木头一样站着,别人起身的时候,他却要下拜,如此神情恍惚,让警惕性很高的朱元璋起了疑心:“看你神神道道的,不像以前的样子啊,该不是想谋杀我吧!”常遇春赶忙托出实情,一五一十把夫人搞“恐怖活动”的事情向朱元璋作了汇报。朱元璋哈哈大笑:“宫女我多的是,再赏你两个就是了,你暂且到后宫喝酒解愁吧!”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朱元璋让人抬来了一碗汤,让大臣还有常遇春尝尝。大家看见那汤很浑浊的样子,而且还很黏糊,议论纷纷,不知道是什么做的。等大家都品尝之后,朱元璋才告诉大家,这是“妒妇汤”。原来朱元璋把常遇春的老婆大卸八块,剁成肉酱,烹制成“妒妇汤”了。把常遇春给吓得吐了,得了癫痫,不久就暴毙了。朱元璋将常遇春的老婆烹制成“妒妇汤”后,就夜夜不得安宁,

“醋坛子”的冤魂夜夜闯入朱元璋梦中,折磨得他痛苦不堪。

更诡异的是,有一次,朱元璋去察看自己的“万年吉地”

(明孝陵)时,竟在光天化日之下“撞见”了常遇春的老婆。她直直地走到朱元璋面前,指着他的鼻子大骂,说她不但要让朱元璋生前不得安宁,还会叫他死后也不得安宁……朱元璋当然害怕自己死后也不得安宁,听信风水大师的建言,改建了地宫。

标签: 朱元璋常遇春

更多文章

  • 包拯穿的官服上为什么是条龙,不怕杀头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包拯

    包拯(999-1062),字希仁,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著名的官员。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不贪图富贵,铁面无私,且英明武断,敢于替百姓申正义、鸣不平,所以被当时的人们称为“包青天”,还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的人们也把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为人民伸张正义。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

  • 曾国藩手握50多万湘军,为何不佣兵篡位,这两人是他过不去的坎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曾国藩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到了王朝后期,佣兵自重的将领,大多数会选择造反,自立为王。曾国藩在历史上也是大名鼎鼎,他创办的湘军,在打败太平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曾国藩的湘军,打不打得赢还是两回事。在湘军强盛时期,据说有50多万之众,他垫一

  • 大禹到底是哪里人?洛阳龙门真的是大禹治水时凿开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大禹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千百年来传遍神州大地,大家都耳熟能详,使我们不禁为大禹这种为大家舍小家的伟大情怀而感动。他也因治水有功被舜帝禅让而继承帝位,建立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夏朝。大禹到底是哪里人,有认为是河南的,有认为是四川的,还有说是安徽的,都是各说各有理,也没有人能够拿出让所有人

  • 曾帮助秦始皇打天下的6大名将,谁才是最大的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内史腾,李信,王翦,蒙骜

    内史腾,名腾,姓氏不详,因任内史一职,故称内史腾。嬴政十七年,内史腾率军攻打韩国,擒获韩王,收缴韩国的全部土地。李信,他帮助秦始皇灭了燕国,后又率军20万攻打楚国,先是连连报捷,但后被楚国大将项燕大败。王翦,横扫三晋,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公元前229年,王翦率军攻打赵国,结果遇上了同为战国四大名将的李

  • 明朝之所以能灭了元朝,除了朱元璋,更是因为察罕帖木尔死得太早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

    说起朱元璋灭亡元朝而建立明朝,似乎元朝全是朱元璋打下来的。其实并非如此。在同时代的起义军里,朱元璋消灭的元朝军队是最少的。元朝虽然被明朝取代,但它并非亡于朱元璋,而是1360年代,南北双方同时同根相煎、同室操戈的结果。一、元军全靠别人打,朱元璋主打是汉人元末农民起义,始于公元1351年五月的刘福通(

  • 历史上名字最好听的八个人的一生,名字好不代表命好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扶苏,赵高,李斯,秦始皇,上官婉儿,苏轼,高渐离,纳兰性德,

    1、扶苏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扶苏之名,源于《诗经》,取香草佳目之意。秦始皇给自己的儿子起一个这样的名字,足以看出秦始皇对自己这个儿子所寄托的无限希望。扶苏人如其名,为人仁义,颇有政治远见,虽然偶尔与始皇帝一件相悖,但秦始皇最终还是要将皇位传授于扶苏。谁知赵高和李斯等人害怕扶苏登基后,对他们不利,于是

  • 黄袍加身,看宋太祖如何从将军成为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匡胤,陈桥兵变

    宋太祖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一举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混战的局面,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又以杯酒释兵权等策,削夺禁军宿将及藩镇兵权,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著名名军事统帅、军事家。祖籍涿州。后汉初从军,隶枢密使郭威帐下。郭威称帝建后周,为皇帝卫军东西班行首。显德元年,于高平之

  • 乾隆指定一文盲当科举考试主考官,他根据试卷上的圈圈数来定状元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乾隆

    皇上为了表示对臣子的喜爱和嘉奖,一向有很多方式,例如赏赐官位,赏赐钱财,赏赐爵位,但是有些赏赐,也有些令人啼笑皆非,比如说,让一位武将主考科举科考,并且这位武将还是一个大字不识的人。这件事情就发生在乾隆时期。当时,大将兆惠西征新疆刚刚胜利而归,乾隆对兆惠做出的功绩十分喜悦,授予他一等公及户部尚书。但

  • 汉武帝为什么要亲自办一个平民郭解的案子呢?原来竟是这个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朝,汉武帝

    郭解不是达官权臣,也不是世袭贵族,甚至都算不上是个有钱人家,虽说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记载了他的名字和主要经历,但在以官位作为标准的封建社会,说到底,郭解仍然是一个平头百姓。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无官无品之人,为什么会令汉武帝亲自下令逮捕,并在朝廷上议论其案,且最终将其灭族了呢?他又是触动了汉武帝的

  • 朱元璋给孙子留下一员悍将,可惜孙子不会用,要不然朱棣不一定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盛庸,朱棣

    盛庸,明朝将领,一位骁勇善战之人,曾被三位明朝皇帝任用。首先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屡屡立下战功,深受朱元璋赏识。其次是在建文元年,盛庸以参将的身份跟随耿炳文伐燕王朱棣。最后在朱棣即位后,盛庸也被封侯。看似官路一帆风顺,背后的坎坷只有他自己默默忍受。盛庸生年不详,籍贯不详,在洪武年间官位做至都指挥。洪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