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斛律皇后:从宫奴到女相,她是北齐灭亡的最大推手

斛律皇后:从宫奴到女相,她是北齐灭亡的最大推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609 更新时间:2024/1/5 23:57:59

南北朝时期,由东魏权臣高欢开创基业、其子高洋篡魏而立的北齐王朝,虽偏居北方,却曾是南北朝对峙期间势力最强大的国家。北齐从公元550开国,历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五帝(幼主高恒在位几天被俘,暂不计),于577年被曾是势力最弱的北周攻灭,享国27年。

27年间,北齐从盛极一时到快速衰亡,原因多多,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皇位更替频繁,历任帝王昏庸残暴,荒淫怠政,导致奸佞专权,朝政混乱。尤其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后主高纬,杀良臣,宠小人,不理政事,无疑是北齐亡国的罪魁祸首。但他的背后,还有一个最大的推手——高纬的乳母、北齐唯一的女相陆令萱,正是她一手操纵朝政、专权弄事,加速了朝政的腐化,直接把北齐王朝推向了灭亡之路。

1、本为宫奴,因功受封

看过电视剧《陆贞传奇》的朋友,一定会对剧中的女主人公陆贞留下深刻印象,她美丽善良,为躲避继母的迫害,凭自己的聪明才智考入宫廷为官,与太子高湛产生了一段缠绵的爱情故事,并用自己的智慧成功帮助高湛即位,高湛去世后,又辅佐幼主高纬,成为位高权重的女丞相。

电视剧中陆贞的原型就是陆令萱,不过,陆贞与历史上真实的陆令萱实在相差甚远,甚至截然相反,她是个地地道道的奸臣小人。

陆令萱原是东魏将领骆超之妻,骆超以谋反罪被杀后,她和儿子骆提婆一起被罚入宫廷为奴,后来被安排到长广王高湛府中,为高湛之子高纬当乳母。期间,她精心抚育高纬,很得高纬之母胡氏的欢心。

561年,武成帝高湛继位, 6岁的高纬成为皇太子。工于心计的陆令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对太子更加用心照顾,百般讨好武成帝和胡皇后,“令萱奸巧多机辩,取媚百端,宫掖之中,独擅威福,封为郡君。”(《北史》)。权力越来越大,成为后宫中的权势人物。

2、后主即位,逐渐得势

565年,武成帝提前传位给后主高纬。四年后高湛去世,十三岁的高纬正式临政。后主年少,只知道玩乐,为争夺朝政大权,笼络小皇帝,胡太后把自己的侄女胡氏送给儿子高纬,高纬非常喜欢,极为宠爱。

当时,高纬已经娶了权臣斛律光的女儿为妻,并立为皇后,但后主非常喜欢斛律皇后的侍女穆黄花。富有心计的陆令萱为了和胡太后、斛律氏争宠夺权,就收穆黄花为养女,为其改名穆邪利。第二年,穆邪利率先生下皇子高恒,陆令萱借机让高纬封穆黄花为弘德夫人。斛律皇后无子,陆令萱又劝说高纬将高恒过继给斛律皇后作养子,这样,高恒顺理成章地被立为太子。

陆令萱还将自己的儿子骆提婆送入内宫,服侍后主,并将儿子改姓穆。男女通吃的高纬来者不拒,大为宠幸。“奏引提婆入侍后主,朝夕左右,大被亲狎,无所不为。”(《北史》)

通过这一系列巧妙安排,陆令萱一下子有了多重身份——既是皇帝的乳母,又是皇帝宠妃穆夫人的义母,还是太子的外婆,儿子又是皇帝的内宠,为以后的权势争夺备下了足够筹码。

3、专权干政,打压异己

斛律光位高权重,又是名正言顺的国丈;胡太后是皇帝的生母,陆令萱筹码众多,这样朝廷上就形成三方鼎立局面,但陆令萱并不满足,她开始实施更加彻底的夺权计划。

第一步,清除斛律家族。斛律光是北齐名将,常胜将军,女儿是皇后,家族子弟皆封侯作将,还娶了三位公主,家门显赫。他本人也正直无私,威望极高。陆令萱知道扳到他不易,就采取先拉后打的方法。先提出让他把小妾生的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穆提婆,斛律光一向看不惯陆令萱母子的作派,断然拒绝。

拉不过来就打,她找来有才无德的祖珽作帮手。祖珽很有才智,但品行恶劣,曾与武成帝宠臣和士开争权失败,被下狱导致双目失明。陆令萱得势后,将其调回朝廷,投靠了陆令萱。斛律光很看不上祖珽的德行,经常背地里骂他,二人因此结怨。陆令萱想对付斛律光,祖珽当然乐意出力。

不久,机会来了。北周大将韦孝宽屡次率兵伐齐,都败在斛律光手中。得知北齐内讧,特意编造民谣,安排人在北齐都城传唱:“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百升为一斛,斛律光字明月)”,暗指斛律光有野心。祖珽又借机加了两句:“盲眼老公(指祖珽)背上下大斧,饶舌老母(指陆令萱)不得语。”(《北齐书》)暗指斛律光诬陷他们,报告给后主,并说斛律光想谋反。后主信以为真,在祖珽的策划下,于公元572年,诱杀了斛律光,并将其灭族,斛律皇后被废。

这样,陆令萱扫除了专权路上的第一个障碍,剩下的对手就是胡氏一族了。

第二步,打压胡氏。清除了斛律家族后,陆令萱借机提出让穆邪利做皇后,但胡太后坚决反对,最后让自己的侄女胡氏晋封皇后,立穆邪利为左皇后。

胡太后生性风流,早在老公武成帝在世时,就私下和武成帝的宠臣和士开私通,后来又与寺院的和尚私通,丑闻败露后,后主高纬大怒,把胡太后幽禁于北宫。后来虽然后主念在母子情份,将其放出,但母子二人关系冷淡,地位大不如前,陆令萱趁机取代了胡太后的地位,成了事实上的皇太后。

胡太后的威胁解除后,陆令萱又把目标对准了皇后胡氏。一次,她在陪胡太后聊天时,故意不停地叹气。胡太后不解其意,陆令萱犹豫了几次,才假装下定决心说:“胡皇后背后经常说您行为不端。”一直为自己丑行败露被冷落而耿耿于怀的胡太后,最怕别人背后议论她,连自己一手扶立的亲侄女都这样对她,是可忍孰不可忍!当即传令把胡皇后召来,命人给她头发剃光,遣送回家。

至此,挡在陆令萱面前的胡氏一族终于清除。

第三步,清除异己,培植势力。除掉了两个最大对手,陆令萱终于成为了权倾朝朝的皇太后。她官拜女侍中,针对高纬贪玩、不爱理政、又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体性,借机清除异己,和儿子穆提婆大肆培养自己的势力,将和士开、高阿那肱、祖珽等一班小人笼聚在自己身边,专擅朝政,贪污纳贿,奢侈享乐,朝政日益腐败,“令萱母子势倾内外,卖官鬻狱,取敛无厌。”(《北史》)

琅琊王高俨等正直朝臣多次上奏后主,揭发和士开的罪行,请求后主将他调离朝廷。高纬一直不听,后来高俨等人设计诛杀了和士开,引起高纬不满,陆令萱等人又借机进言,杀害了高俨等人。从此,陆令萱更加肆无忌惮,专权横行,奸佞小人纷纷依附。

因帮助陆令萱清除异己有功,祖珽被提升为尚书左仆射。祖珽是个怪才,虽然品行低劣,但很有执政能力。担任丞相后,他整顿吏治,选贤任能,减裁冗员,贬黜宦官小人,制定治国理政方略,经过一番治理,北齐朝政面貌焕然一新,全国上下“官人称职,内外称美”(《北齐书》)。

但祖珽的改革措施,触犯了陆令萱母子和那些奸佞之臣的利益。祖珽贪财,经常有不法之事,陆令萱抓住把柄在后主面前揭发诋毁他。最终被下令贬出都城,外任徐州刺史,后病死在那里。

挤走祖珽后,陆令萱又先后让自己的儿子和高阿那肱任丞相。“那肱才技庸劣,不涉文史”(《北史》),是个不学无术的庸才,只知道贪财奉承,朝政大权完全落在了陆令萱母子手中。

4、北齐灭亡,身败名裂

公元576年,北周发兵15万,分三路攻打北齐重镇晋州。军情传到都城,高阿那肱正陪着后主和冯小怜等宠妃打猎游玩。军使三次请求奏报军情,都被高阿那肱斥退阻止。直到天黑才奏报,此时已经过了最佳战机

后主到前线后,两军刚一交战,穆提婆就吓得鼓动后主逃跑。后来穆提婆见大势已去,投降了北周,陆令萱畏罪自杀身亡。“晋州军败,后主还邺,提婆奔投周军,令萱自杀”(《北史》)。高阿那肱为了向北周武帝表诚,就设计想让北周生擒高纬,故意向后主隐瞒北周追兵的情况,麻痹后主,等周军赶到,高阿那肱马上投降了。据《北史》载:那肱每奏云:"周军未至,且在青州集兵马,未须南行。"及周军且至关首,所部兵马皆散,那肱遂降。最终导致后主等皇室人员全部被俘,北齐正式灭亡。

陆令萱从一个宫奴、乳母,凭心计献媚取宠,官至女侍中,得势后权欲膨胀,打压异己,残害忠良,笼络奸佞,结党乱政,导致吏治腐败,社会矛盾加剧,国家逐渐衰弱。北齐的灭亡,她不敢说是罪魁祸首,但至少是背后的最大推手。

更多文章

  • 河朔三镇在唐朝末年藩镇割据中,为何会显得如此重要?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河朔三镇,又称河北三镇,是指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时位于河朔地区的三个藩镇势力,是范阳节度使、成德节度使、魏博节度使三个节度使的合称,范阳(又称幽州或卢龙,今日河北省北部,北京、保定及长城附近一带)、成德(幽州以南和山西接壤的地区,今日河北省中部)、魏博(后改称天雄,渤海湾至黄河以北,今河北省南部、山东省

  • 抗日名将徐向前元帅五护哪位将军?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史风云

    徐向前(1901年11月8日-1990年9月21日),原名徐象谦,字子敬,中国山西五台县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唯一的北方人。住宅被围电话求救免遭批斗1966年的秋末冬初的一天,北京西郊海军大院里,一场批斗会即将开始。被批斗的是海军副司令员周

  • 张廷玉立下了不少功劳,为何晚年名声却不好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最近风评很高的宫廷剧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张廷玉,张廷玉是一个非常聪明,又是三朝元老,还一直侍奉着三代帝王。特别是康熙和雍正都对他的评价非常高。也是为了他,给了很多褒奖。在戏中我们可以看到乾隆在皇殿的时候经常提到一个人,那就是70岁的张廷玉,乾隆总是说他倚老卖老,风

  • 汉朝皇帝都有一特殊癖好,是遗传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野史秘闻

    我们一直以来都以汉唐作为骄傲,因为汉唐是非常强大的两个朝代,对于这两个朝代,我们只想留存一些美好的印象,所以很多事情都难以启齿。唐朝的历代帝王,基本上都有父子相残、兄弟相残的情况。比如说唐太宗就是杀了兄弟,逼父亲退位才得到的皇位;武则天则是杀了一大片李世民的儿子,才坐稳了江山;唐玄宗更是诛杀了自己的

  • 樊伉:樊哙嫡出的儿子,在诸吕之乱后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樊伉,西汉大将军、左丞相樊哙与其妻吕媭生的儿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惠帝六年,樊哙卒,谥为武侯。他的儿子樊伉袭爵舞阳侯。而樊伉的母吕媭也被封为临光侯。高后时用事专权,大臣尽畏之。伉代侯九岁,高后崩,汉臣在诛杀诸吕行动中,也将樊伉诛杀了。舞阳侯中绝数月。汉文帝继位后

  • 在唐敬宗在位时期,发生了什么非常滑稽的造反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历史浩瀚,无奇不有。唐敬宗在位时,发生了一起非常滑稽的造反事件。说它滑稽,是因为领头者不是文臣武将,不是皇亲国戚,不是军阀诸侯,不是像陈胜、黄巢、李自成、洪秀全那样生猛刚硬的农民起义领袖,而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染坊工人。这个工人名叫张韶,因受到算命先生苏玄明的鼓惑,突发奇想,激情造反,带领百十来个无业游

  • 为什么说清军入关是历史上最大的一个意外?真相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军入关,清朝,战史风云

    明朝晚期历史一直被人津津乐道,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总有人觉得他不至于灭亡,至少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延迟灭亡的步伐。大明王朝,其实拥有当时绝无仅有的中兴条件,拥有一大批的能臣猛将,拥有一个看起来勤奋努力的疑似圣君。从外部来说,一直到1638年,关外的满清和历朝历代那些搞游击和骚扰的胡人都没有什么区别,甚至他

  • 良渚文化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任何古文献中?它是怎么消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良渚文化,三星堆文化,历史解密

    我们大多数人的历史观,来自西汉时期司马迁编撰的《史记》。2千年来我们一直认为,中华文明史的长度约有5000年,其开端是华夏部落联盟的黄帝和炎帝。但近年来,随着考古学的进步,浙江良渚文化逐渐被全社会认识和重视,成为国内外考古界关注的一大热点。在这次,中国考古界改变了封闭和保守的态度,以开放性的姿态,广

  • 古代嫔妃侍寝 揭秘古代宫中帝王生活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野史秘闻

    在古时候,皇上的后宫佳丽上千,能得到皇上的宠幸是何等大好运气。在古代,嫔妃陪皇上睡觉叫侍寝,嫔妃为了邀宠争幸,就发生了许多令今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难以想象的传说。骰子是一种赌具,然而在唐开元年间,却曾被宫中称作“媒人”。原来,皇帝不耐烦为择妃侍寝而费神,就让嫔

  • 三国时期钟会决定谋反时,有哪些支持他?为何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钟会,三国后期曹魏重要谋臣和书法家,在对蜀国的灭国之战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公元263年,钟会和邓艾伐蜀,刘禅投降,蜀汉灭亡,钟会先后扳倒了诸葛绪和邓艾,并兼并了诸葛绪和邓艾的部队,加上姜维投降,带了蜀汉的数万人马,还有钟会自己所率的十余万人,总兵力超过了二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