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抗日名将徐向前元帅五护哪位将军?

抗日名将徐向前元帅五护哪位将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948 更新时间:2024/1/2 18:04:27

徐向前(1901年11月8日-1990年9月21日),原名徐象谦,字子敬,中国山西五台县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唯一的北方人。

住宅被围电话求救免遭批斗

1966年的秋末冬初的一天,北京西郊海军大院里,一场批斗会即将开始。被批斗的是海军副司令员周希汉。这里错落矗立着两座二层小楼。牌号407的那座,住着李作鹏。与407楼一墙之隔的408楼,住着周希汉。

徐向前元帅

一班人马包围了408楼。高喊着一阵高过一阵的口号,只差破门而入了。周希汉在夫人催促下犹豫半天,还是拨通了周总理的电话。

可惜,周总理不在。再拨徐向前元帅的电话,徐帅接到电话很关切地问:“周希汉,怎么不讲话?遇到困难了吧!”

“是,他们要开我的斗争会,人都拥到我的院子里了。我……”徐向前没等周希汉“我”出下,便说:“不要理睬他们,就在你的房里不要动。我找李作鹏。搞什么名堂!”

李作鹏在电话里听到了徐向前的质问:“你们为什么要批斗周希汉?”他推说:“马上了解一下。”

徐向前斩钉截铁地说:“我不要你了解。立刻把人给我撤走,周希汉家里的一根草也不许动!”徐向前马上和叶剑英通电话说了此事。叶剑英立刻向李作鹏下达了措辞更为严厉的命令。很快,408楼的院子里恢复了平静。

这是徐帅第五次把周希汉从危难中解救出来。

错划富农受难蒙冤免遭开除

1931年3月,张国焘等人来到鄂豫皖,成立了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开始了党内“大清洗”。周希汉被请进了保卫局办公室。有人揭发,他是个混进红军队伍的富农。

大约一个月后,周希汉被迫缴出了包括军服在内的所有物品,得到了一身便衣,还有一张路条。上书:“周希汉系富农出身,开除回乡生产,沿途放行。”

周希汉费尽周折,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终于拿到了麻城苏维埃开出的证明:“周希汉是贫农,不是富农,他要求回红军。特此证明。”

可当他怀揣这件法宝找到部队时,竟无处安身,他只好到伙房帮厨。洗菜淘米,担水劈柴,什么都干。晚上还帮着给养员记伙食账。

有一天,开过饭,他正在埋头清扫厨房,有个人走了进来。问:“还有锅巴没有?”

他听这声音好熟,一抬头,是老上级徐向前。看见穿着便服,样子有些狼狈的周希汉,徐向前先是一愣,然后关切地问:“怎么搞成这个样子?”

这一问,问得周希汉眼圈都红了。他忙从怀中掏出那份证明,把自己的遭遇说了出来。听完后,徐向前立即找到张国焘,有些生气地说:“周希汉还是一个小孩,不懂什么事,跟着我工作时很积极,怎么会是改组派和富农分子呢?!”

随后徐向前把周希汉留在了机关,给徐向前当书记员。

耿直敢言被绑拷问免遭重刑

1932年,蒋介石亲统大军对鄂豫皖红军发动了第四次“围剿”。张国焘认为反动军队不堪一击,不仅不让连战疲劳的方面军主力适时休整,做好反“围剿”的准备,反而强令部队去打麻城。结果麻城没打下来,西线“围剿”的敌军攻势凌厉,根据地腹地告急。

“瞎指挥!”周希汉发了几句牢骚,“我们应当转移到机动位置,趁着敌人举师清剿之机,引诱他一路深入到对我们有利的地点干掉,然后各个击破嘛。这样把部队拉上去要吃亏的。不该打的去打,不该保的去保,搞的什么名堂?”

有人告了密,并且反映他在苏家埠战役后丢失过一批战利品手枪子弹。保卫局马上报告了张国焘。

张国焘又惊又怒:“好大的胆子,敢在背后这样讲我!会不会是有人指使的?”他下令严加拷问,“灌他!”

灌辣椒水。被绑在条凳上的周希汉,拼命地挣扎,拼命地大喊大叫:“我不是改组派呀!”“我不是反革命呀!”

没容他叫出第三声,混浊的辣椒水便灌进了他的口中。

刚灌下去,徐向前便闻讯赶来了。他把张国焘请到一边的房子里,解释了“丢失子弹”事件只不过是警卫排长从周希汉保管的子弹里拿走了点没打招呼。他以党性原则担保周希汉:“最多是个自由主义的问题嘛,他是我的书记员,我以后严加管教就是。”

张国焘勉强给了徐向前个面子,周希汉才醉酒般地被架走了。

押赴刑场命悬一线免遭杀害

狂妄轻敌的张国焘被敌人的凶狠吓得惊慌失措。他明知被动局面是由他造成的,却无论如何不愿意承认,也惧怕和恼恨别人说穿了这一点。看见曾经背地说他“瞎指挥”的周希汉,他心中陡然生出了杀机。

张国焘兴师问罪,周希汉硬邦邦地甩出一句:“我没有要谋害你!”张国焘认为周希汉在总部为他安排的房子孤零零的,易受敌机轰炸是谋害他,“你想怎样就怎样吧。”

张国焘扬了扬下巴:“处决,马上!”周希汉便被反剪双臂押出了院子。

周希汉被押到荒凉冷寂的河滩上,他意识到,最后的时刻到了。于是,他扯开嗓门,用尽了平生的力气喊起来:“共产党万岁!”

正在这时,河滩上游方向传来一声喝问:“你们在干什么?”随后便有两人赶了过来。来人是徐向前总指挥和政委陈昌浩。原来,徐向前和陈昌浩正在河滩上散步,听见有人喊“共产党万岁”就赶过来。走到近前,看见被绑着的是周希汉,两人都有些吃惊。有人向徐向前报告说,奉张主席之命“处决改组派”。徐向前没有理睬那人,却问周希汉:“怎么回事?”

周希汉的脖子还在梗着,气哼哼地说:“张主席说我安排的房子要遭到敌人飞机轰炸,是有意谋害他。”

徐向前同陈昌浩对视了一眼,徐向前喝道:“放了他。”

没人动手。“我说放了他!张主席那里我去讲!”徐向前不满地提高了声音。绑绳被解开了。

罹受打击撤职免官科长照当

1933年8月,周希汉到第九军当作战科长,军长是何畏。

1933年10月,四川军阀刘湘,奉蒋介石之命,向红四方面军及川陕根据地发起了“围剿”。历时10个月的大部分时间里,虽有张国焘掣肘,但由于徐向前应对得当,川军始终没有占到主动。到1934年8月上旬,在大量消耗敌人之后,红军终于赢得了反击的时机。在东线的万源,红军主力一举从正面撕开了敌人的阵线。此刻,红军先锋如按照徐向前的主张向东兜住已无斗志的刘湘第二十一军的主力,一定可以打一个漂亮的大歼灭战。谁知张国焘却否决了徐向前的建议,以军委主席的名义下令红军主力向西包抄。

“军委怎么乱指挥起来了!应该向东嘛!我们现在同敌人的左翼几乎是平行的,向西搞不好什么都捞不到!”周希汉在电话里冲着徐向前发牢骚。徐向前严厉地制止:“不要犯老病,赶快告诉你们军长执行军委的命令!”

部队正准备过草地的物资。周希汉到后勤部长董贤英那里,多领了一点烟。这时候何畏已经调走了,有人把周希汉看成是何畏的“红人”,借多领烟叶为名,开始批判他,并撤销了周希汉作战科长的职务,令他到政治部当油印科长。

正巧徐向前来九军检查工作,无意间问起了周希汉的情况。军部主要领导如实作了汇报,徐向前听了汇报,连连摇头说:“哎,哎,这么点小事情,就撤了他的职,真是小题大做。”他当即下达命令:“周希汉我了解他,这个人能打仗,把他调到三十一军当作战科长。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张廷玉立下了不少功劳,为何晚年名声却不好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在最近风评很高的宫廷剧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张廷玉,张廷玉是一个非常聪明,又是三朝元老,还一直侍奉着三代帝王。特别是康熙和雍正都对他的评价非常高。也是为了他,给了很多褒奖。在戏中我们可以看到乾隆在皇殿的时候经常提到一个人,那就是70岁的张廷玉,乾隆总是说他倚老卖老,风

  • 汉朝皇帝都有一特殊癖好,是遗传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野史秘闻

    我们一直以来都以汉唐作为骄傲,因为汉唐是非常强大的两个朝代,对于这两个朝代,我们只想留存一些美好的印象,所以很多事情都难以启齿。唐朝的历代帝王,基本上都有父子相残、兄弟相残的情况。比如说唐太宗就是杀了兄弟,逼父亲退位才得到的皇位;武则天则是杀了一大片李世民的儿子,才坐稳了江山;唐玄宗更是诛杀了自己的

  • 樊伉:樊哙嫡出的儿子,在诸吕之乱后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樊伉,西汉大将军、左丞相樊哙与其妻吕媭生的儿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惠帝六年,樊哙卒,谥为武侯。他的儿子樊伉袭爵舞阳侯。而樊伉的母吕媭也被封为临光侯。高后时用事专权,大臣尽畏之。伉代侯九岁,高后崩,汉臣在诛杀诸吕行动中,也将樊伉诛杀了。舞阳侯中绝数月。汉文帝继位后

  • 在唐敬宗在位时期,发生了什么非常滑稽的造反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历史浩瀚,无奇不有。唐敬宗在位时,发生了一起非常滑稽的造反事件。说它滑稽,是因为领头者不是文臣武将,不是皇亲国戚,不是军阀诸侯,不是像陈胜、黄巢、李自成、洪秀全那样生猛刚硬的农民起义领袖,而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染坊工人。这个工人名叫张韶,因受到算命先生苏玄明的鼓惑,突发奇想,激情造反,带领百十来个无业游

  • 为什么说清军入关是历史上最大的一个意外?真相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军入关,清朝,战史风云

    明朝晚期历史一直被人津津乐道,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总有人觉得他不至于灭亡,至少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延迟灭亡的步伐。大明王朝,其实拥有当时绝无仅有的中兴条件,拥有一大批的能臣猛将,拥有一个看起来勤奋努力的疑似圣君。从外部来说,一直到1638年,关外的满清和历朝历代那些搞游击和骚扰的胡人都没有什么区别,甚至他

  • 良渚文化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任何古文献中?它是怎么消失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良渚文化,三星堆文化,历史解密

    我们大多数人的历史观,来自西汉时期司马迁编撰的《史记》。2千年来我们一直认为,中华文明史的长度约有5000年,其开端是华夏部落联盟的黄帝和炎帝。但近年来,随着考古学的进步,浙江良渚文化逐渐被全社会认识和重视,成为国内外考古界关注的一大热点。在这次,中国考古界改变了封闭和保守的态度,以开放性的姿态,广

  • 古代嫔妃侍寝 揭秘古代宫中帝王生活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野史秘闻

    在古时候,皇上的后宫佳丽上千,能得到皇上的宠幸是何等大好运气。在古代,嫔妃陪皇上睡觉叫侍寝,嫔妃为了邀宠争幸,就发生了许多令今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难以想象的传说。骰子是一种赌具,然而在唐开元年间,却曾被宫中称作“媒人”。原来,皇帝不耐烦为择妃侍寝而费神,就让嫔

  • 三国时期钟会决定谋反时,有哪些支持他?为何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钟会,三国后期曹魏重要谋臣和书法家,在对蜀国的灭国之战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公元263年,钟会和邓艾伐蜀,刘禅投降,蜀汉灭亡,钟会先后扳倒了诸葛绪和邓艾,并兼并了诸葛绪和邓艾的部队,加上姜维投降,带了蜀汉的数万人马,还有钟会自己所率的十余万人,总兵力超过了二十万。

  • 张柬之到底是什么来头?两鬓斑白还可以做成这么大的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神龙政变中女皇武则天是怎么被赶下台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神龙元年,一个中国历史上极其罕见地现象发生了,说出来你都难以置信,皇帝与当朝宰相竟然都是年过八旬的老人,二老当国,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算是旷古奇闻,其几率比中彩票还要小,他们是81岁的武则天和80岁的张柬之这两个活宝

  • 公孙述两次刺杀汉军大将,为何汉军不撤反而更加勇猛?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朝,公孙述,战史风云

    建武十一年(35),光武帝派岑彭与部将吴汉水水陆并进,从东边入蜀,而派来歙和大将盖延从北边入蜀,公孙述的巴蜀政权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了。公孙述当然不甘心,于是派出刺客暗杀汉军将领。一天夜里,汉军北路主将来歙在睡梦中忽然被一阵剧痛所惊醒。来歙挣扎着爬起来,连忙叫来卫兵。在烛光下,人们发现来歙的后背上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