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本是封疆大吏,立下很大功劳,却被皇帝贬到西北

本是封疆大吏,立下很大功劳,却被皇帝贬到西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532 更新时间:2024/1/25 2:05:56

对于中国历史而言,鸦片战争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闭塞已久的中国,被英国以坚船利炮撞开了大门。外面的新世界仿佛潮水一般,涌入中国。而林则徐则夹杂在新旧时代之间,苦苦思索。

林则徐是传统科举培养的人才。他是那个时代最典型的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科考场上的顺利,换来了官运亨通。19岁那年,林则徐便中了举人。26岁便在殿试上考中庶吉士,被选入翰林编修。

这是一个让很多读书人艳羡的结果。对于科举,林则徐与好友龚自珍等人的意见不同。他不认为科举会埋没乃至摧残人才。相反,他对于科举十分重视。他曾担任科举考官,并十分的严谨的处理好自己的工作。

图为林则徐在澳门画像

作为一个官员,他也是按照儒家的标准要求自己。廉洁、为民办事、不畏强权。在他担任江苏巡察使期间,甚至被称呼为“林青天”。也正是这个原因,林则徐在处理鸦片问题上,才会如此强硬。

他认为,鸦片已经成为一个危害。许多人因为鸦片而妻离子散,甚至丢了性命。而且,鸦片问题不只影响到民间,甚至影响到军队,乃至皇帝身边的人。

图为晚清吸食鸦片

最终,在道光皇帝的支持下,一场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由此展开。禁烟运动一开始确实顺利,但它让英国利益受损。最终,导致战争的爆发。这场战争几乎是以清朝的完败为结束。泱泱大国,竟然像是纸糊的一般。在不到两万的英军面前,竟然输得一塌糊涂。

为了找到替罪羊,道光皇帝将林则徐发配西北,送往新疆伊犁。

对于寻常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件难以忍受的事情。自己一腔热血倒了出去,却换来这样一个结局。不过,林则徐却在跟妻子告别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到了新疆伊犁后,林则徐并没有就此庸庸碌碌。他依然关心国家大事。也是因为被送到了西北,让林则徐开始关心起西北的边塞防御问题。他实地走遍了南疆的六个城市,向新疆的官员,提出应当以屯田耕战的方式,巩固西北的实力。他还推行了坎儿井,纺车、兴修水利等实用于民的举措。

图为林则徐画像

但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林则徐在经过调查,推断后认定,在将来,英国跟俄国将会是西北边塞上最致命的两个敌人。他直接提出了”抗英防俄“的主张。不过,林则徐的高声大呼,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回应。即便后来他重新出任封疆大吏,他的主张,也没有被真正重视起来。

直到林则徐回到了家乡湖南,在一条船上,见到了另一个人。两个人彻夜长谈。从古今人物,时势点评,以及西北边塞,无所不谈。这个人叫左宗棠

林则徐把自己在西北多年积攒的资料交给了左宗棠。也把保卫西北边塞的重任交给了左宗棠。若干年后,英国跟俄国支持的古柏在新疆叛乱,俄国占据伊犁。左宗棠力排众议,亲征西北,收回了被占领的国土。那时的林则徐已经去世。想必在九泉之下,对于西北的国土,他也能感到一丝欣慰了。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无法抹黑的3个皇帝,能力出众人品完美,还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汉宣帝,汉光武帝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永远是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提及皇帝必言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等等,但是,尽管这些皇帝雄才大略,功在千秋,但多数都有被诋毁之处。唯有以下三位,从来没有被贬低和诋毁。一、刘询汉宣帝是历史上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贤君之一,他为了让百姓方便,把本来的名字刘病已改为刘询,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汉朝在

  • 长平之战,一个被腹黑了2000多年的人,其实他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秋战国,秦国

    长平之战,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大规模的歼灭包围战,造就了两个著名的将军,一个是白起,一个是赵括。当然,一个是正面形象,一个是反面形象。作为胜方的白起,其军事才能和作战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反方的赵括,历来被认为是纸上谈兵,空有理论,不能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的代表。但是,仔细扒一扒那段历史,我们会发现,赵括

  • 13岁皇帝看上权臣儿媳,这个美艳女人成了皇后,统治帝国近20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西夏

    历史上有许多的强势的女人,她们以一介女流之资,凭借强悍的手腕,聪明的头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成为一个帝国的实际掌控者。这其中,最出名的三个,就是吕雉、武则天和慈禧了。当然,武则天最有魄力,直接当了女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能够成为这种人,除了先天就有优势外,还需要靠机遇,下面说的这个

  • 明朝大将徐达,是如何用25万军队灭亡元朝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徐达

    中国古代,从北至南征伐胜利比较多,而从南至北征伐取得胜利的例子凤毛麟角。1367年11月,明朝第一名将徐达奉朱元璋之令,率部打响北伐之战,最终灭掉了强大的元朝,堪称从南至北征伐最成功的例子。徐达率领的北伐军数量并不多,只有25万。那时候,元朝的精锐部队还没有遭到大的打击,战斗力还很强。那么,徐达为何

  • 张廷玉明明是三朝元老,为什么退休前被康熙大骂?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廷玉

    张廷玉出身于书香门第官宦名家,他的父亲张英是康熙时期大学士,是清代著名大臣。张廷玉二十九岁高中进士,并被点为翰林。三十三岁那年,被康熙看中,认为他持重得体,成为康熙皇帝贴身低等小秘书。四十五岁时升为礼部侍郎。康熙去世,雍正登基,见他“气度端凝,应对明晰。”迅速升他为礼部尚书。雍正是中国历史上有名难伺

  • 为什么和珅死的时候还是个公爵,而福康安却被封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福康安

    作为皇帝宠臣,和珅在乾隆一朝可以说是荣耀至极了,军机处、户部、吏部、刑部等十几个都由他来统管。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伺候了乾隆一辈子的大臣,也有没达到的目标——乾隆直到驾崩也没给他封王。与和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福康安,虽然他在朝堂上的影响力没有和珅大,却能被封为郡王。福康安13岁时承袭三等御前侍卫;15岁晋

  • 李世民只用八个字就保住了江山,如果崇祯用了,大明可能不会完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有名的英明之君。他之所以被后人视为历代帝王中的佼佼者,是因为这四个字:德才兼备。在个人私德方面,李世民没有声色犬马之流的不良嗜好,胸襟博大,善于纳谏从善如流,善待臣下不妄杀戮。在个人才能方面,李世民更可称是天纵奇才。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治国理政,无论是处理敌国之间还是君臣关系,几

  • 慈禧到底做了什么?让光绪皇帝苦不堪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慈禧

    慈禧太后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度有争议话题的女性,她本名叶赫那拉氏,两度垂帘听政,是满清晚期的实际统治者。在咸丰帝死后,慈禧联合慈安太后和恭亲王发动政变,诛杀了顾命大臣,成为清帝国的掌权人,开始了长达四十七年亲政。然而,在咸丰帝死后多年,常年禁欲的慈禧心里逐渐出现了些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呢?公元1875年

  • 清代小说家李渔是如何防盗版的呢?原来是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顺治

    顺治八年(1651年),暂居于南京的李渔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传奇大集《怜香伴》。根据以往的经验,李渔断定这本书一旦付梓上市,立刻会引来无数非法书商的猖獗盗版,到时候,自己呕心沥血熬出来的成果,又只能是在为他人做嫁衣!虽说遭盗印后可以状告那些无良书商,但自己必然也要遭受损害,而且盗版商远不止一两家,要一

  • 唐朝最负盛名的大将之一,能让敌人听其名便未战先逃,他的实力到底有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朝,薛仁贵,李世民,

    唐朝作为我国古代最繁华的朝代,这一切都建立在拥有强大无力的前提下。唐朝建立初期,国内拥有一大批的名将,他们的存在使得周边的少数民族不敢随意的放肆。薛仁贵,便是当时拥有赫赫威名的战将,虽然他出生于官宦世家,当时因为他的父亲逝世的较早,这就使得他的家庭非常的贫穷,一般都是以种田为业。薛仁贵在成年之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