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根本不像历史书写的那样,其实真正的隋炀帝是这样的

根本不像历史书写的那样,其实真正的隋炀帝是这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538 更新时间:2024/1/3 6:51:27

杨广,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的儿子。公元600年被立为太子,在任太子期间勤勤勉勉协助隋文帝处理政事,也做出了不少政绩。但历史上的隋炀帝被记载为是一个荒淫无道的昏君,历史上昏庸的帝王也不乏少数,为什么单单隋炀帝臭名昭著?只是因为他败在输掉了一个国家,所以就遗臭万年了。

隋炀帝只能说有功亦有过,功过参半吧。杨广在位期间,做了太多功在千秋,罪在一时的事情——他征战四方,为了长久的天下和平,必须真正消灭如狼似虎的敌人,可在当时,百姓看到的是年年征战,尸骨累累;他开凿运河,疏通南北交通,促进经济繁荣,可百姓看到的是大运河边河边骨,全是深闺梦里人。

这些大兴土木,如果不是杨广,其他帝王也总有一天要做,只有如此才能发展国家,而其他人,未必有他做的的果敢决断,到时候,耗费的可能更多,可当时,太多人不懂。而且,有的人即使懂,也要装作不懂,因为他们需要利用大多数的不懂,来有借口起兵。

炀帝杨广如果不是生在了帝王家,历史对他的评价会更好,人们对他的印象会更好,可惜的是,他生在帝王家,心有天下,却没能等到时间证明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功大于过,隋朝就灭亡了。而李唐或许是害怕有一天,真相被时间揭开,所以急急忙忙让史官抹黑他,于是就有了为看琼花开凿运河;性情暴虐,战争四起;而后宫情事,更是传的不堪,甚至杜撰出奸淫母妃宣华夫人……

为了更好地控制江南,开运河就成为必不可少的事。

隋炀帝如此急迫地开运河,说明他早己认识问题的严重性。显而易见,隋炀帝开运河的目的之一是加强控制江南地区。

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需要有充足的经济来源做后盾,尽管隋的经济中心己经南移,但政治中心却不能随之南移。因为隋而临的主要外敌不在南方,而在北方,因为南亚诸国皆远隔大海,不会给隋土朝造成危害,而北方而临的是彪悍的游牧民族。所以隋在加强对江南控制的同时,还必须把军事力量的重点放在北方。这样隋的政治与经济中心就被割裂开来,巩固隋的统一,必然要开通南北运河。

当然,运河开通后,场帝曾多次到江南巡幸,能否据此就把巡幸断定为隋场帝开运河的主要目的,甚至唯一目的呢?我认为不能。运河开通后,马上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炀帝南下是理所当然的。而且隋造船业相当发达,炀帝主要精力还在营建东都及附属工程上,兴趣还不在江南。并且炀帝多年任扬州总管,对江南风光并不是没有欣赏过。至于他为何至死不返回洛阳,也不是他留恋江南风光而死于江南,不能据此就说场帝开运河的直接目的是巡幸。

隋炀帝开运河不仅仅在当时有很重要的政治意义,更是造福了一代代华夏人民,哪怕时至今日,好多人仍然以大运河为生。

标签: 隋炀帝大运河

更多文章

  • 中国史上十大奸相盘点,陷害忠良数他们最拿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高,李林甫,秦桧

    中国古代十大奸相指我国封建社会时的十个恶名昭彰的宰相级的官员,他们以赵高、秦桧等为代表,这些人共同的特点是独揽大权、结党营私、陷害忠良、横征暴敛、奢侈无度,造成朝政黑暗、边防松弛、民不聊生,给整个国家、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1、赵高赵高,本为赵国贵族(一说秦国宗室远亲),后入秦为官(一说赵高为“宦官”

  • 为巩固地位,这皇帝将亲妈嫁给弟弟,诞下三子儿女,孩子该叫他哥还是叔?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卫惠公,春秋战国

    在中国历史上,帝王为了巩固皇位,采取和亲政策的并不在少数,一般情况下,和亲都是嫁公主或者宗室之女,可是在中国历史上却出现了这么一位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竟然不顾众人惊诧的目光,拿自己的亲生母亲去和亲,此人便是卫国君主卫惠公!这位母亲名叫宣姜,是齐僖公之女,后嫁到卫国,当时卫宣公本来是要让宣姜嫁给

  • 功高盖主 兔死狗烹 说的就是这位三国有名的名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蜀国,刘邦,韩信,

    说起韩信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历史上关于韩信用兵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可就这样一位有着赫赫战功的将军,为何会背上一个莫须有的谋反罪而被杀呢?有人说是因为他功高盖主。兔死狗烹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小编觉得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原本韩信是一直有机会脱离刘邦自立门户,从而三分天下。但他一直

  • 这位明朝大臣与皇帝斗了几十年,竟然还能活了九十三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魏骥,王恕,明成祖,明孝宗,

    明朝名臣,最长寿的是魏骥,活了九十八;第二位是王恕,活了九十三岁。我们知道,一般而言,长寿之人大多清心寡欲,与世无争,拿得起,放得下,处事圆滑,没什么仇人,基本不生气。(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然这王恕,却正好相反。他生于明成祖永乐十四年(1416),三十二岁才考中进士。入了

  • 明朝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为何在当了皇帝之后,却对和尚尼姑极为严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

    很多朋友都知道,明朝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在没饭吃的时候,曾做过和尚。然而,吊诡的是,他当了皇帝之后,却对和尚尼姑极为严苛。为何会如此呢?我想,他身处僧群,知道寺庙占有大量土地,很多僧尼不劳而获。乱世尚可理解,但我当了老大,你们就过太平日子了呀,就要回去种田啦——没田?哦,简单,把寺庙的分了给农民嘛。此

  • 雍正反腐的手段堪称一绝,国库是康熙时期的八倍多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雍正,国库,

    历史悠悠绵亘五千年,在这逝去的五千年里,雍正王朝的反腐力度,让人心生敬佩,特别是他追着贪官的子孙穷追猛打,让他们那帮心术不正之人战战兢兢,并扼制住了腐败的风气,后人皆说“雍正一朝无官不清”我们都知道在康熙年间时的腐败之风是特别严重的,那些大权在握的官员肆无忌惮地贪污公款,还收受贿赂,贪污之人数不胜数

  • 朱元璋两个儿子,为什么一个逼死了皇帝,一个被皇帝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自古以来,开国皇帝都需要身经百战,饱经战火洗礼才能得天下,朱元璋自然也不例外。想当年他起家之初,就是从红巾军的小卒做起,每天拿着大刀冲锋陷阵,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才得以成为一代帝王。朱元璋勇猛尚武之风,也传给了儿子。他的儿子之中,有两人都继承了他的这个特点。要论起武艺之高强、军事

  • 崇祯的三儿子为什么这么钟情于他的老师,难道他们之间是那种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崇祯,朱慈炯,明朝,

    大家在看明末历史的时候,对于崇祯皇帝的遭遇十分关注,然而却很少有人去关注崇祯皇帝的皇子,以及崇祯皇帝与皇子关系,很大程度上都被人们所忽略了。重新拾起对崇祯皇帝皇子的成长情况的研究,可能会进一步了解当时的明朝的皇室内情。崇祯与皇子剧照崇祯皇帝第三子——定王朱慈炯曾经向他的老师刘明翰请教关于其父亲的情况

  • 连裤子破了都要打补丁的道光皇帝,节约的程度还能更节约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道光,节约,补丁,

    作为大清帝国掌握实权,在位长达30年的皇帝,道光皇帝一生似乎并没有什么重大的政绩。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是爆发在他的任上,即使清王朝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大权在握的道光皇帝依然是无所作为。就是这样一位极其平庸的皇帝,道光皇帝一生却极为节俭,节俭到什么地步,就连裤子破了,都要让嫔妃给裤子打上补丁,然后自己接着

  • 为什么汉朝有名的皇帝大多集中在西汉呢?东汉的一些帝王常常被人遗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汉,汉和帝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朝(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对于中国历史上的走向,汉朝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而且,相对于其他朝代,汉朝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皇帝。不过,对于汉朝有名的皇帝,比如刘邦、汉武帝、汉文帝、汉景帝、汉宣帝等,主要来自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