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为何在当了皇帝之后,却对和尚尼姑极为严苛?

明朝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为何在当了皇帝之后,却对和尚尼姑极为严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733 更新时间:2024/4/18 15:34:20

很多朋友都知道,明朝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在没饭吃的时候,做过尚。然而,吊诡的是,他当了皇帝之后,却对和尚尼姑极为严苛。

会如此呢?

我想,他身处僧群,知道寺庙占有大量土地,很多僧尼不劳而获。乱世尚可理解,但我当了老大,你们就过太平日子了呀,就要回去种田啦——没田?哦,简单,把寺庙的分了给农民嘛。此乃其一。

其二呢?他知道,虽然和尚尼姑,很多确实是为了信仰而剃度,但亦有不少,乃是混迹其中,做着种种坏事。

元末明初学家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写到,“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盖与三刑六害同也。人家有一于此,而不致奸盗者,几希矣。若能谨而远之,如避蛇蝎,庶乎净宅之法。”

可见,在元朝时候,那些不守清规的尼姑们,就把整个群体的名声都破坏了。竟然导致民间认为,三姑六婆,只要沾上一个,没有“不致奸盗”的。她们就是“蛇蝎”,应该敬而远之,免得家里生出变故。

明人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篇》“女僧投水”一则记载,“太祖之处奸尼,尤直捷痛快也”。

标签: 朱元璋

更多文章

  • 雍正反腐的手段堪称一绝,国库是康熙时期的八倍多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雍正,国库,

    历史悠悠绵亘五千年,在这逝去的五千年里,雍正王朝的反腐力度,让人心生敬佩,特别是他追着贪官的子孙穷追猛打,让他们那帮心术不正之人战战兢兢,并扼制住了腐败的风气,后人皆说“雍正一朝无官不清”我们都知道在康熙年间时的腐败之风是特别严重的,那些大权在握的官员肆无忌惮地贪污公款,还收受贿赂,贪污之人数不胜数

  • 朱元璋两个儿子,为什么一个逼死了皇帝,一个被皇帝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自古以来,开国皇帝都需要身经百战,饱经战火洗礼才能得天下,朱元璋自然也不例外。想当年他起家之初,就是从红巾军的小卒做起,每天拿着大刀冲锋陷阵,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才得以成为一代帝王。朱元璋勇猛尚武之风,也传给了儿子。他的儿子之中,有两人都继承了他的这个特点。要论起武艺之高强、军事

  • 崇祯的三儿子为什么这么钟情于他的老师,难道他们之间是那种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崇祯,朱慈炯,明朝,

    大家在看明末历史的时候,对于崇祯皇帝的遭遇十分关注,然而却很少有人去关注崇祯皇帝的皇子,以及崇祯皇帝与皇子关系,很大程度上都被人们所忽略了。重新拾起对崇祯皇帝皇子的成长情况的研究,可能会进一步了解当时的明朝的皇室内情。崇祯与皇子剧照崇祯皇帝第三子——定王朱慈炯曾经向他的老师刘明翰请教关于其父亲的情况

  • 连裤子破了都要打补丁的道光皇帝,节约的程度还能更节约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道光,节约,补丁,

    作为大清帝国掌握实权,在位长达30年的皇帝,道光皇帝一生似乎并没有什么重大的政绩。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是爆发在他的任上,即使清王朝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大权在握的道光皇帝依然是无所作为。就是这样一位极其平庸的皇帝,道光皇帝一生却极为节俭,节俭到什么地步,就连裤子破了,都要让嫔妃给裤子打上补丁,然后自己接着

  • 为什么汉朝有名的皇帝大多集中在西汉呢?东汉的一些帝王常常被人遗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汉,汉和帝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朝(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对于中国历史上的走向,汉朝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而且,相对于其他朝代,汉朝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皇帝。不过,对于汉朝有名的皇帝,比如刘邦、汉武帝、汉文帝、汉景帝、汉宣帝等,主要来自于西

  • 朱棣靖难成功最大的功臣是谁?一个和尚三个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棣

    燕王朱棣在建文四年1402年通过靖难成功升职成为皇帝,朱棣能在短短四年内击败数倍于自己的男军,除了自身条件出色外,更重要的是有一批文臣武将拼死效命,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谁的功劳最大。姚广孝是一个和尚、一个不一般的和尚,其他和尚吃斋念佛,而他却和老道学习阴阳术数,积极劝说朱棣起兵,并帮助训练军马,在朱

  • 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的失踪困扰了明成祖朱棣十六年之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朱棣

    我们知道,明朝的建文帝是朱元璋的皇太孙,其父是皇太子朱标。在建文帝继承皇位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开始大肆削藩,这一做法引起藩王的不满。尤其是燕王朱棣,其势力相当强大,对侄儿建文帝的这种做法极为不满。后来燕王朱棣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要为君主清除身边的奸臣,围攻京城,发生叛乱,史称“靖难之役”。下

  • 本是封疆大吏,立下很大功劳,却被皇帝贬到西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末年,关天培,虎门销烟

    对于中国历史而言,鸦片战争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闭塞已久的中国,被英国以坚船利炮撞开了大门。外面的新世界仿佛潮水一般,涌入中国。而林则徐则夹杂在新旧时代之间,苦苦思索。林则徐是传统科举培养的人才。他是那个时代最典型的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科考场上的顺利,换来了官运亨通。19岁那年,林则徐便中了举人。26

  • 中国历史上无法抹黑的3个皇帝,能力出众人品完美,还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汉宣帝,汉光武帝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永远是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提及皇帝必言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等等,但是,尽管这些皇帝雄才大略,功在千秋,但多数都有被诋毁之处。唯有以下三位,从来没有被贬低和诋毁。一、刘询汉宣帝是历史上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贤君之一,他为了让百姓方便,把本来的名字刘病已改为刘询,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汉朝在

  • 长平之战,一个被腹黑了2000多年的人,其实他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春秋战国,秦国

    长平之战,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大规模的歼灭包围战,造就了两个著名的将军,一个是白起,一个是赵括。当然,一个是正面形象,一个是反面形象。作为胜方的白起,其军事才能和作战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作为反方的赵括,历来被认为是纸上谈兵,空有理论,不能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的代表。但是,仔细扒一扒那段历史,我们会发现,赵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