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这位明朝大臣与皇帝斗了几十年,竟然还能活了九十三岁!

这位明朝大臣与皇帝斗了几十年,竟然还能活了九十三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154 更新时间:2024/1/25 23:02:25

明朝名臣,最长寿的是魏骥,活了九十八;第二位是恕,活了九十三岁。

我们知道,一般而言,长寿之人大多清心寡欲,与世无争,拿得起,放得下,处事圆滑,没什么仇人,基本不生气。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然这王恕,却正好相反。

他生于明成祖永乐十四年(1416),三十二岁才考中进士。入了官场之后,他把自己的刚强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句话,眼里容不得沙子,有话不吐不快。

明宪宗成化十二年(1476),六十岁的王恕出任云南巡抚。到了云南之后,他对在那胡作非为的镇守太监钱能是恨之入骨,必欲将之正法而后快——毕竟,他之所以被派来云南,乃是内阁觉得钱能“贪恣甚”,做得太过份,要一个能压得住他的。然则,钱能乃是皇帝的红人,不是那么容易打倒的。但王恕不依不饶,钱能难扳倒,那就削其爪牙。指挥郭景是钱能的心腹,王恕抓住他的错漏不放,最终,走投无路的郭景跳井自杀,钱能的罪名也被坐实。只不过,皇帝最终没有处理他。

在云南九个月,王恕“疏凡二十上,直声动天下”。平均每月要上两个多奏折,正直的名气天下皆知。

除了与太监斗,他与大学士刘吉以及邱濬关系都不好。常常明争暗斗,闹得不亦乐乎。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说这还是官场之争,吵吵更健康,则更大的压力,在于皇帝也不喜欢他。

成化二十年,他被任命为南京兵部尚书。按说,这其实是个养老的职位,他却不愿清净,对朝廷的各种决策“指手画脚”,对自己认为皇帝做得不对的地方,直言进谏,无所避讳。

明宪宗朱见深都被他搞烦了,“得疏不怿”,接到他的奏折,感觉不高兴;“贵近皆侧目,帝亦颇厌苦之”,听到他的名字就郁闷。

最终,到了成化二十二年,对王恕越来越尖刻地进谏感觉“愈不悦”的皇上,实在忍不住了,老子不发威,你真不把我当天子啊——竟然在别人的奏章里批示让他退休。消息一出,朝野震动……皇上这是憋了多大的气啊!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到了明孝宗朝,复出的王恕仍是不改火爆脾气,该争的就争,该骂的就骂,张皇后的父亲封个侯,他都觉得看不过眼,说皇后不过才立了三年,国丈就封侯了,这也太快了吧?以前的皇后们的父亲,都是十几几十年才封的侯哟!

可想而知,明孝宗也恨得他牙痒痒吧。因此,当他再次请求退休时,“听驰驿归,不赐敕,月廪、岁隶亦颇减”——你爱回就回吧,退了休,工资就不要领那么多了吧……

换了别人,数代皇帝不喜欢自己,吓都被吓死了吧?压力会大得睡不着觉吧?

可这王恕,没事一般。

性子直,脾气躁,争斗多,压力大,普通人早就心脏病发了,他却活得好好的。

所以我说,他的长寿,真是常规理论难以解释。

标签: 魏骥王恕明成祖明孝宗

更多文章

  • 明朝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为何在当了皇帝之后,却对和尚尼姑极为严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

    很多朋友都知道,明朝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在没饭吃的时候,曾做过和尚。然而,吊诡的是,他当了皇帝之后,却对和尚尼姑极为严苛。为何会如此呢?我想,他身处僧群,知道寺庙占有大量土地,很多僧尼不劳而获。乱世尚可理解,但我当了老大,你们就过太平日子了呀,就要回去种田啦——没田?哦,简单,把寺庙的分了给农民嘛。此

  • 雍正反腐的手段堪称一绝,国库是康熙时期的八倍多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雍正,国库,

    历史悠悠绵亘五千年,在这逝去的五千年里,雍正王朝的反腐力度,让人心生敬佩,特别是他追着贪官的子孙穷追猛打,让他们那帮心术不正之人战战兢兢,并扼制住了腐败的风气,后人皆说“雍正一朝无官不清”我们都知道在康熙年间时的腐败之风是特别严重的,那些大权在握的官员肆无忌惮地贪污公款,还收受贿赂,贪污之人数不胜数

  • 朱元璋两个儿子,为什么一个逼死了皇帝,一个被皇帝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自古以来,开国皇帝都需要身经百战,饱经战火洗礼才能得天下,朱元璋自然也不例外。想当年他起家之初,就是从红巾军的小卒做起,每天拿着大刀冲锋陷阵,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才得以成为一代帝王。朱元璋勇猛尚武之风,也传给了儿子。他的儿子之中,有两人都继承了他的这个特点。要论起武艺之高强、军事

  • 崇祯的三儿子为什么这么钟情于他的老师,难道他们之间是那种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崇祯,朱慈炯,明朝,

    大家在看明末历史的时候,对于崇祯皇帝的遭遇十分关注,然而却很少有人去关注崇祯皇帝的皇子,以及崇祯皇帝与皇子关系,很大程度上都被人们所忽略了。重新拾起对崇祯皇帝皇子的成长情况的研究,可能会进一步了解当时的明朝的皇室内情。崇祯与皇子剧照崇祯皇帝第三子——定王朱慈炯曾经向他的老师刘明翰请教关于其父亲的情况

  • 连裤子破了都要打补丁的道光皇帝,节约的程度还能更节约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道光,节约,补丁,

    作为大清帝国掌握实权,在位长达30年的皇帝,道光皇帝一生似乎并没有什么重大的政绩。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是爆发在他的任上,即使清王朝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大权在握的道光皇帝依然是无所作为。就是这样一位极其平庸的皇帝,道光皇帝一生却极为节俭,节俭到什么地步,就连裤子破了,都要让嫔妃给裤子打上补丁,然后自己接着

  • 为什么汉朝有名的皇帝大多集中在西汉呢?东汉的一些帝王常常被人遗忘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汉,汉和帝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朝(前202—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共历二十九帝,享国四百零五年。对于中国历史上的走向,汉朝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而且,相对于其他朝代,汉朝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皇帝。不过,对于汉朝有名的皇帝,比如刘邦、汉武帝、汉文帝、汉景帝、汉宣帝等,主要来自于西

  • 朱棣靖难成功最大的功臣是谁?一个和尚三个将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棣

    燕王朱棣在建文四年1402年通过靖难成功升职成为皇帝,朱棣能在短短四年内击败数倍于自己的男军,除了自身条件出色外,更重要的是有一批文臣武将拼死效命,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谁的功劳最大。姚广孝是一个和尚、一个不一般的和尚,其他和尚吃斋念佛,而他却和老道学习阴阳术数,积极劝说朱棣起兵,并帮助训练军马,在朱

  • 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的失踪困扰了明成祖朱棣十六年之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朱棣

    我们知道,明朝的建文帝是朱元璋的皇太孙,其父是皇太子朱标。在建文帝继承皇位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开始大肆削藩,这一做法引起藩王的不满。尤其是燕王朱棣,其势力相当强大,对侄儿建文帝的这种做法极为不满。后来燕王朱棣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要为君主清除身边的奸臣,围攻京城,发生叛乱,史称“靖难之役”。下

  • 本是封疆大吏,立下很大功劳,却被皇帝贬到西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末年,关天培,虎门销烟

    对于中国历史而言,鸦片战争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闭塞已久的中国,被英国以坚船利炮撞开了大门。外面的新世界仿佛潮水一般,涌入中国。而林则徐则夹杂在新旧时代之间,苦苦思索。林则徐是传统科举培养的人才。他是那个时代最典型的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科考场上的顺利,换来了官运亨通。19岁那年,林则徐便中了举人。26

  • 中国历史上无法抹黑的3个皇帝,能力出众人品完美,还有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汉宣帝,汉光武帝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永远是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提及皇帝必言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等等,但是,尽管这些皇帝雄才大略,功在千秋,但多数都有被诋毁之处。唯有以下三位,从来没有被贬低和诋毁。一、刘询汉宣帝是历史上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贤君之一,他为了让百姓方便,把本来的名字刘病已改为刘询,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汉朝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