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对许攸欺瞒粮草之事是奸诈还是处于机警

曹操对许攸欺瞒粮草之事是奸诈还是处于机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120 更新时间:2024/2/14 17:45:11

许攸袁绍献计,反被袁绍疑忌,便带着破绍之计前去投降曹操。当许攸向曹操问起曹营军粮的时候,曹搡始终不肯说实话,气得许攸差点拂袖而走。那么,曹操到底该不该对许攸说实话呢?

曹操欺瞒许攸的行为

许攸问粮的这段情节,只是官渡大战中的一个小插曲,曹操在这个小插曲中的表现,也只是他人生活动中的一件小事,然而,通过这个小插曲中的这件小事,却可以使人们“窥”见到曹操性格之“一斑”。那么,人们通过这件小事所“窥”见的到底是曹操的哪“一斑”呢?

有人认为,许攸本是曹操的旧交,这次又是真心实意前来相投,曹操应该以诚相待,而不应该一再拿假话来诳骗许攸。也有人认为,在尔我诈的战场上,作为军队最高统帅的曹操,在没有搞清许攸真正来意之前,应该严守军事机密,因此,他不肯对许攸说出实情,正是他精细机警的表现。下面我们就来分别分析一下奸诈与机警这两种不同的观点。

表面热情,实则奸诈

许攸本来已经掌握了曹操的老底,然而,曹操却仍一再诳骗许攸,这使许攸非常生气,于是便毫不客气地对曹操说:“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可见,许攸也认为曹操是一个奸诈诡谲的人,实际上,许攸的评价也代表了一大部分读者的看法。为什么通过“许攸问粮”这件事,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奸诈诡谲的人呢?

首先,曹操表面上对许攸非常热情,实际上却别有用心。当许攸刚到曹操菅寨的时候,曹操“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并亲切地称许攸为“故友”。曹操所表现出的异常熱情和谦恭,也确实让许攸十分感动。

常言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曹操在对许攸“寒暄”了一阵之后,便直截了当地说道:“子远肯来,吾事济矣!愿即教我以破绍之计。”原来,曹操是想要从许攸那里讨到打败袁绍的计策。这里的一个“即”字,便充分地暴露了曹操当时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

我们知道,许攸在来曹营之前,早已截获了曹操“绝粮”的确切情报。那么,许攸为什么还要明知故问呢?其实,许攸既没有考验曹操是否诚实的用意,也没有想要从曹操这里得到更多“内部消息”的图谋。他之所以要明知故问,只是因为他要耍一个小聪明:他想让曹操先说出全军绝根的困境之后,再献上可以使曹操反败为胜的计谋,这样就可以突出自己的功劳。

一句用意本不在于此的问话,却引得曹操一连四次都不肯说出实情,甚至在许攸拿出了曹操的密信之后,曹操也没有正面地说句实话,可见曹操这个人实在是老奸巨滑。

高度机警,不肯轻信

曹操这个人的性格无疑是多疑的,但是,多疑的性格不一定总是不可取的。对于一个统帅千军万马的曹操来说,对许攸的突然造访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应该说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许攸曾经是袁绍的谋士,不可轻易相信许攸虽然“少时曾与曹操为友”,但是,在他“长大”之后,便投靠了袁绍,从此他就不再是曹操的朋友,而成为曹操的敌人了。因此,对干一个投靠了敌人的“朋友”,多长一个心眼还是无可非议的。

许攸为了消灭曹操,此前一直在积极主动地为袁绍出谋划策。像他这种欲置曹操于死地的人,能轻易相信吗?

许攸前来投靠曹操的时机也让人不放心,因为这正是曹操与袁绍两军相持的紧要关头,在这样的形势下,无论是哪一方,只要稍有差迟,形势就会急转直下。许攸不早不晚,恰好在这样的时候出现,不能不引起人的警觉。

由此可见,曹操不向许攸说实话,并非奸诈无信,曹操的所作所为,正说明他是一个既有高度的警惕性,又机敏善变的军事指挥家。

标签: 许攸

更多文章

  • 老婆多不是好事 刘聪有三个皇后却被戴绿帽子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聪

    靳月光,汉国昭武帝刘聪的皇后,是刘聪另一个皇后靳月华的姐姐。昭武帝刘聪非常好色,后宫佳丽无数。不仅如此,他非常荒唐地封了许多皇后。在封靳月光的时候,其实他已经有皇后刘娥了,并且将刘娥的姐姐刘英也封为了皇后,只是刘英已经去世。靳月光和靳月华姐妹是靳准的女儿,靳准是个野心家,他早就对他的两个出落得天姿国

  • 军事家拿破仑之死:拿破仑其实是死于砒霜中毒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军事家拿破仑之死

    法国3位权威人士利用同步加速器射线对拿破仑遗留下来的头发进行了细致分析,结果断定:拿破仑死于胃癌,而非有关专家推测的砒霜中毒,从而为长达40多年的拿破仑死因之争划上了句号。据中国日报29日报导,这3位人士分别是巴黎警察局毒物学实验室负责人里科代尔、法国奥赛电磁辐射使用实验室专家舍瓦利耶,以及巴黎原子

  • 史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真的是个妻管严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朱元璋是明朝时期开国帝王,即为明太祖,原名朱重八,字国瑞,濠州钟离人,生于公元1328年,最终死于1398年6月24日,死后被葬在明孝陵。朱元璋在很小的时候是以为地主放牛来生活的,后来为了活下来就进入了当时的寺庙皇觉寺做和尚,当时正好处于各地起义,人民反对元朝暴虐统治的时候,朱元璋在寺庙待了一段时间

  • 英国国王斯图亚特王朝查理一世为什么会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英国国王查理一世

    在366年前的今天,1649年1月30日(农历腊月十八),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查理一世(1600—1649),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国王。1625年继承王位。他坚信“君权神投”,独断专行。由于议会不同意他随意征税,曾几次解散议会,甚至长期不召集议会。此外,他压迫清教徒,打击新兴的工商业,压榨广大人民群

  • 揭秘楚霸王项羽失败竟然是他的重瞳导致?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楚霸王项羽

    “西楚霸王”项羽的一生充满着神秘色彩,他怀揣着英雄梦想,石破天惊地出世;然后又领着江东才俊们东挡西杀、南征北战,入咸阳、烧秦宫、成霸王,威风不可一世;接着又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使得老虎归山,为他不久以后的乌江自刎埋下了隐患……如此波澜壮阔的一生、如此气壮山河的经历,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据说,项羽之所

  • 孔子为什么会对女人有如此深的偏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孔子

    在历史记载中,孔子对于女人是有一些偏见的,这一点在《论语·阳货》中孔子的一番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曾经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段话中,孔子口气幽怨,还将女人和小人并称为最难以对付的人,并说若是靠近女人,她就会对你不尊重,若是离女人远了的话,她又会埋怨你,让人不知如何是好

  • 明朝为什么在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后终止海外航行?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郑和

    明朝在当时是拥有世界最强大舰队的帝国,曾以巨大的热情拥抱海洋,但在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之后被叫停了,明朝的海外航行逐渐终止,哥伦布之后有无数的哥伦布出现,郑和之后却再无郑和,这是为什么呢?明朝又何以错失海洋时代呢?历史学家公认,近代世界始于地理大发现,人类完成从地区战略向全球战略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是对海

  • 柳如是男人缘很差:蓝颜众多却难抉择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柳如是

    公元1618年即万历四十六年,柳如是出生在嘉兴某地一个贫苦的家庭。由于家庭贫寒,无力支撑,父母将其卖于人贩子换取钱财。从那一刻起,柳如是便开始了她颠沛流离的一生。幼年时被辗转贩卖,极其不幸。柳如是人生的转折点是被当时的江南名妓徐佛收为养女,投身红尘之中,那时她才十岁。公元1632年,年仅十四位的柳如

  • 黄金家族成吉思汗与拖雷这对父子间的传奇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吉思汗与拖雷这对父子间的传奇经历

    成吉思汗一生总共有四个儿子,在历史上这四个人里面三儿子窝阔台和四儿子托雷最有名。因为一位窝阔台是元帝国的皇帝,成吉思汗的继承人。而另一位托雷,因为他充分遗传了父亲睿智与果敢的性格,以及蒙古民族骁勇善战的精神,为元帝国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当然另一个原因是他出现在了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里而名声斐然

  • 生性直爽率真的章惇为什么被列入奸臣传?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章惇为什么被列入奸臣传

    章惇生在被称为中国史上最为羸弱的朝廷——两宋时代。章惇生性直爽率真,说话锐利而又直戳事理要害。章惇行事雷厉风行,并且说话精辟入里,时常被人认为是尖酸刻薄,在朝中也是常受排挤。本是宋朝名相的他,到后来竟然被列入奸臣之列,宋时的乌烟瘴气可见一斑。如果只看宋史的记录,我们会看到章惇是一个急功急利,不顾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