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孔子为什么会对女人有如此深的偏见?

孔子为什么会对女人有如此深的偏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898 更新时间:2024/2/14 17:45:44

在历史记载中,孔子对于女人是有一些偏见的,这一点在《论语·阳货》中孔子的一番话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曾经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段话中,孔子口气幽怨,还将女人和小人并称为最难以对付的人,并说若是靠近女人,她就会对你不尊重,若是离女人远了的话,她又会埋怨你,让人不知如何是好。

网络配图

由此可见,孔子对女人是有很深的偏见,那么,孔子究竟为何会对女子下这样一番定论呢?

我认为,孔子之所以对女人有这样的印象,很可能是因为他在恋爱时曾经被女子伤害过,这件事虽然无法找到确切的证据,但若照此推测,大概应该和孔子的相貌有关。

据说,孔子整个头部的形状看起来十分不规则,中间低周围突起,鼻孔大而外翻,牙齿之间缝隙很大,眼睛小而无神,白眼仁比黑眼仁多,这样看来,孔子似乎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般温儒雅,气质非凡,甚至是有一点丑,而且,孔子的家境也很贫寒,徒有一身的学问和满腹的经纶,若不看内涵只看他的外部条件的话,孔子说不定连组织家庭都会成为问题。

网络配图

因此,可以推测,在孔子恋爱的过程中,一定受到过女子的不少嘲笑和讥讽,这在他的心中留下了很大的阴影,于是他才会对女子有如此偏见,不过,这种说法只是野史所载。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是源于孔子的婚后生活,因为孔子的婚后生活不是很美满,这一点则有据可依,《礼记》中就有过记载,孔子当时经历过“出妻”之痛,也就是说孔子是离过婚的人。

宋代朱熹也提到过孔子的妻子是离婚之后才去世的,至于孔子当初为什么会与妻子分开并没有定论,我推测很可能是因为孔子的事业心太强,为了传播自己的文化思想而常年在各国之间游学,因此忽落了家庭,冷落了妻子和孩子,照顾老人和孩子,维持生计的重任就很自然地落到了他的妻子身上,加之她无法忍受长时间见不到丈夫,这样一来,孔子的妻子对他颇有怨言也就不足为奇了。

网络配图

并且,孔子在当时偏偏四处碰壁,难以得到帝的赏识,妻子也多有不满,因此,孔子夫妇之间的矛盾日渐激化,妻子由于怨气太多,可能常常对孔子抱怨、发牢骚,这可能令仕途不顺的孔子更加的不厌其烦,苦不堪言,于是最后孔子不得不找了个借口将妻子逐出家门。

从孔子的角度看,对于自己的处境,妻子不但不给予理解反而不断地自己施加压力,这让他无法忍受,因此才会出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感叹,这大概才是孔子对女人存在偏见的最大原因。

标签: 孔子

更多文章

  • 明朝为什么在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后终止海外航行?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郑和

    明朝在当时是拥有世界最强大舰队的帝国,曾以巨大的热情拥抱海洋,但在郑和第七次下西洋之后被叫停了,明朝的海外航行逐渐终止,哥伦布之后有无数的哥伦布出现,郑和之后却再无郑和,这是为什么呢?明朝又何以错失海洋时代呢?历史学家公认,近代世界始于地理大发现,人类完成从地区战略向全球战略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是对海

  • 柳如是男人缘很差:蓝颜众多却难抉择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柳如是

    公元1618年即万历四十六年,柳如是出生在嘉兴某地一个贫苦的家庭。由于家庭贫寒,无力支撑,父母将其卖于人贩子换取钱财。从那一刻起,柳如是便开始了她颠沛流离的一生。幼年时被辗转贩卖,极其不幸。柳如是人生的转折点是被当时的江南名妓徐佛收为养女,投身红尘之中,那时她才十岁。公元1632年,年仅十四位的柳如

  • 黄金家族成吉思汗与拖雷这对父子间的传奇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吉思汗与拖雷这对父子间的传奇经历

    成吉思汗一生总共有四个儿子,在历史上这四个人里面三儿子窝阔台和四儿子托雷最有名。因为一位窝阔台是元帝国的皇帝,成吉思汗的继承人。而另一位托雷,因为他充分遗传了父亲睿智与果敢的性格,以及蒙古民族骁勇善战的精神,为元帝国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当然另一个原因是他出现在了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里而名声斐然

  • 生性直爽率真的章惇为什么被列入奸臣传?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章惇为什么被列入奸臣传

    章惇生在被称为中国史上最为羸弱的朝廷——两宋时代。章惇生性直爽率真,说话锐利而又直戳事理要害。章惇行事雷厉风行,并且说话精辟入里,时常被人认为是尖酸刻薄,在朝中也是常受排挤。本是宋朝名相的他,到后来竟然被列入奸臣之列,宋时的乌烟瘴气可见一斑。如果只看宋史的记录,我们会看到章惇是一个急功急利,不顾百姓

  • 揭秘亿万富豪为何出巨资赞助编草鞋的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

    在刘关张桃园结义之后,开始积极筹备起兵。刘关张三人不是自己光着身子去参军,而是带了一只五百人的队伍。虽然五百人有点寒碜,不过总算是自己的第一支队伍,属于一路义军嘛。不过这五百人怎么来的呢?张飞在结义之前,就曾经标榜自己家里颇有资财,而刘备家只是做些小本生意,关羽又属于拉板车的,大出血的事情自然由张飞

  • 刘备为何宁愿去卖草鞋也不直接去投军当兵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

    《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里有这样一段记载: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

  • 太傻?项羽在鸿门宴上为什么不直接刺杀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项羽

    鸿门宴上,成为了项羽和刘邦关键的一次会谈。其实在鸿门宴中,项羽有很多次机会可以杀死刘邦,但是项羽却没有动手,结果最后自己却被刘邦逼到乌江自刎。在当时,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呢?“鸿门宴”依然是一个暗含惊心动魄、暗藏刀光剑影的名词,同时,“鸿门宴”也是一个充满了精神分裂气息的名词,它包含了一种鲜明的张力,

  • 魏延能力不俗诸葛亮为何始终就不喜欢他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魏延

    魏延一开始虽然是跟随这刘表,但是他后来是自愿追随刘备的,并不是像有的将领一样投降而来,他靠着军功的积累一步步走到刘备的身边成为他的得力干将,在魏延镇守汉中之前他在刘备身边的地位就已经很高了。他在镇守汉中的过程中,表现的几乎完美,守备的才能实在是难能可贵,而几次独立出征也都是大获全胜,这些方面都能看出

  • 揭秘姜子牙的真实历史 身世背景令人心惊!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姜子牙

    说起姜子牙,姜太公,必然想起《封神榜》,姜太公斩将封神。留下“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伟大神话。对于姜子牙的了解,相信百分之九十的中国人都是通过《封神榜》或者《封神演义》的描述,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奠定大周朝800年的江山。神话和演义中的姜子牙是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的徒弟,这是多么显赫的出身?三清的嫡

  • 康熙是被毒死的吗?读书曾累到咳血竟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

    清代皇家教育到康熙“平定三藩”后才确立正规制度,据《养吉斋丛录》记载:“我朝家法,皇子、皇孙六岁,即就外傅读书。”意思是皇子虚岁满6岁便开始读书,早5点到下午3点,共10小时。一年只能休息5天,即元旦、端午、中秋、皇帝生日、自己生日,此外连除夕都不能放假。虽然是凌晨5点开始上课,但皇子需凌晨4点到书